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238 一年之計在于春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第238一年之計在于春

陽澄湖,文箐前世只記得這里的蟹太聞名了,每到重陽節,便訂過此處幾回蟹。好吃不好吃,現下都忘得一干二淨了。此來,只為看龐氏留下的這老宅子。

她有所疑惑地是︰為何周大管家死死地守著這宅子?為何周復去世前,非得交待由文簡承了這宅子?

出婁門,由著方氏與關氏陪同,巳正時分,到得陽澄湖南邊的宅子。栓子與陳媽還有周德全都遠遠地迎了出來。隔了大半年,才見得栓子,或許現在該叫他正名了,陳實。他瘦了許多,原來大胖小子,興許是病了一場,全身肥肉沒了,于是一下子顯得長高了好多似的。

文簡見著栓子,驚喜地喚了一聲「栓子哥」,早飛撲了過去。栓子立時便一伏身,背了他起來,撒開腳丫子,一路狂奔,二人之間的情意隨著歡呼亂叫漫了開來。

還未到院子邊,便有一群鄉民圍觀,指指點點,文簡有些緊張,趴在栓子背上,緊緊地拽著他的衣領子,蹙眉道︰「怎的來這多人了?」

栓子顛了一下他,安慰道︰「少爺,莫理他們,便是來瞧熱鬧的。」

只這些瞧熱鬧的倒是沒什麼惡意,說得一番子話,熱情地邀請文箐姐弟串個門,待周德全尖著嗓子吼了一聲後,便相繼走開了。周德全解釋道︰「這些都是左鄰右舍,聞听得小姐與少爺來,自是好奇不已。」

文箐心里暗叫一聲苦,又被當猴讓人參觀了去。這些人應該不曉得自己的「事跡」吧?

此宅座落于唯亭山與草鞋山之間,從依然矗立的主屋來看,是三間五架,比起蘇州城里或者常熟的周家宅子,三間七架來說,少了二架,顯然便是尋常老百姓之居所。文箐對于這個架構,倒是沒多說什麼。正屋因為沒人住,果真是沒幾分生氣,總帶有幾分頹然之勢,兩廂房雖沒塌,且瞧那木頭,年代久遠,檐上瓦脊,參差不齊,顯然後補過了。

院子中間,一叢碩大的芭蕉樹,因著春雨澆淋,如今長了葉,碩大的葉兒迎風展開來,簌簌作響,待得夏日,必是長得枝繁葉茂,高及屋頂,實是可觀。此時綠葉映著春日,生跡勃勃。文箐也不知為何,第一感覺便是︰雨打芭蕉,蒼翠欲滴,詩情畫意。

文簡驚喜,大聲叫道︰「姐,姐,這樹比咱們家中的還大呢。」

文箐笑道︰「如今這便是咱們家了。」

文簡撓撓頭,道︰「是哦。現下咱們住的那是文籌的呢。」他曾迷糊過一陣子,如今倒也記牢了。

周管家在一旁笑道︰「去年春未曾下那場大雪,少爺瞧見的會更大。只那雪,倒是凍死了小半。」

「這芭蕉栽了多年了?」

「有幾十年了吧。每上都修剪一番,否則這院子都長滿了。」周管家感嘆一聲。

文箐不由得多打量了一下那芭蕉樹,道︰「可會結果?我听人說及,芭蕉開花,倒垂而下,花碩大無比,有如佛焰,甚是壯觀。只是未曾見識過呢。」

文簡圍著這一大叢芭蕉樹轉了兩圈,急切地問道︰「那甚麼時候才能開花啊?」

文箐一笑,道︰「且候這宅子修葺好了,七八月吧,到時肯定能讓你瞧得著。」

文簡一歪腦袋,道︰「那還有好久呢。好難等啊。」

周管家迎了他們進屋,只忙著將擦拭得 亮的椅子搬了出來,讓與方氏還有文箐姐弟二人坐了,又忙著沏了水,喜眉笑眼地道︰「太姨娘與小姐少爺莫嫌棄,且先將就著。德全這邊手腳慢,侍候得不周到……」

文箐一個亦這杯盞,顯然是新買的,他還真是有心了。忙起身接了花,謝過,道︰「大管家,我們也不渴,你也莫要忙了。」

陳媽那邊亦道︰「大管家,小姐這是偷空,瞅著上巳節方才被允了過來,只緊著這宅子一事呢。」

周大管家接過話茬道︰「小姐來得正好,這宅子分到少爺名下,老奴便尋思著好好整飭一番,上回李誠來,老奴便開始好生算計了一番,稍後一一與小姐說來。」

文箐還沒說話,卻見得文簡興奮地拉著栓子上樓,只听得樓板嘎嘎作響,嚇得她在樓下失聲大呼︰「莫墜下地來文簡,快下樓來」

陳媽笑道︰「小姐,倒是無妨,那樓板厚著呢。久不走人,難免就響聲大了些。」

周德全見小姐緊張,自然上前去拉了少爺下來。

隔了這正院兩丈遠,旁邊又有幾間屋子,如今是周德全帶著章葉子在住,多少有點兒人氣。圍牆有所坍塌,周德全似乎修整了一下,只是院牆很是大,非他一人之力所能完善。,一問方知是原來倒塌的小屋舍乃是關牲口的地方,上一年春節大雪給徹底壓塌了。

文箐整體判斷下來,這不就是個危房嗎?哪敢住人啊。偏前年陳管事還道甚麼生怕三叔謀了去,便著意讓周管家莫料理,哪想到三叔真把個宅子給了自己,如今親眼見得,方才知曉,這,還不如當初定旺他們家的那個好呢。

她圍著這宅子略轉了一下,心里有個數了。指著背後那並不太高的山道︰「周管家,那山地,可有幾十畝是我弟弟名下的?」

周德全咳嗽了一聲,方道︰「是啊。唯亭山處有二十多畝,草鞋山亦有十來畝。中唯亭這處,種不得莊稼,草鞋山的地倒是能種得些麥豆……」

文箐一听他咳嗽,忙關心地問道︰「周管家,近日身體不適?可是我這宅子一事,讓你累著了?」

周德全擺擺手道︰「小姐勿需掛念。這是陳年舊疾了。」又指了指湖邊道,「還有二十畝田,佃于一戶人家,一年也收得三十來石白米。另有五六畝地,卻是近湖邊的,水漲潮起,便淹沒其中,如今也只當個無,且瞧老天爺心情好壞,賞個口糧或草垛。」

文箐一邊听一邊合計著,自己與文簡加周德全還有葉子,周瓏與方太姨娘還有小月與關氏,再有陳管事三口,一日便需得六升米。如此一來,這地里全種上稻子,也不過是剛剛能夠吃飯還略有盈余,再刨去水災旱災減收,似乎口糧才足。

她這廂算計著,旁邊方氏小聲問道︰「我這想去給夫人祖上掃上墓,可否方便?」

周德全一愣,滿口答允道︰「難得姨娘有心。清明節,我自替老夫人打理了祖墳。如今龐家俱不在蘇州,也只得少爺與小姐這一脈,還有些干系。」

文箐在一旁小聲問陳媽,方才知︰龐家因為太祖在位時,家道富庶,遷富民入鳳陽,一家皆搬往鳳陽去了。先時周復在世時,在家時便攜妻子來拜祭,離了蘇州後,自是尋了個人掃墓。如今,周家人雖在蘇州,只除了文箐姐弟與龐氏有血脈牽連以外,自是龐家祖墳無他人祭奠。

陳媽遲疑地道︰「太姨娘要去替老夫人拜祭,本是好事。只是,小姐今日下午要歸家,怕是來不及了。」

方氏正為自己突兀的一句話而感到懊惱,便道自己是「多事」,文箐在一旁道︰「如若來不及,且尋個人,往家里知會一聲,明日咱們再歸家便是了。」

陳媽怕李氏為難文箐,仍有些難以決斷。文箐道︰「明早去祭拜完再歸家。不過是今晚不在家住而已。到時與三嬸好生說會兒話,賠個不是,想來也無事。」

文簡本是懷著極興奮的心情來看自家的宅子,沒想到一點也不如蘇州的那宅子好看,沒了興致,只要栓子帶他到旁邊走走,瞧瞧可有新鮮事物。方氏一瞧文箐與周德全他們有正事要說,忙與關氏陪著栓子,同文簡一道往山邊走。

文箐從院外進來,見葉子那小小身子象個陀螺似的,不停地打掃這打掃那,方才來時倒不見她,此時只見她擦完權板,又趴在西廂樓上的欄桿處,細細地擦著。

陳媽循著她視線望去,便道︰「她家大人不頂事,她倒是個有眼力見的。還曉得多做活,少說話。」

周德全在一旁道︰「莫小瞧了她。也不知她怎的,廚房活計是一見便會,便是這些天里,老奴才教她做得幾道菜,愣是做得有模有樣了。」

文箐有些吃驚地看著這個小女孩,面上仍有些菜色,瘦不啦嘰的,顯然是長年貧苦吃不飽,餓得身體底子不好,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瞧得有些肉了。沒想到這麼小,做菜會有模有樣。不過想來周大管家肯定不是虛夸了。

她並不希望時時看到葉子,以便時時心里有根針扎一般提醒自己所犯過的錯。此時便也只小聲道了句︰「那般高處,她可莫摔下來。文簡要見著了,定然又會嚇得做惡夢。」

陳媽已立馬叫葉子下來,莫再擦了。周德全便吩咐她去灶頭燒火,關氏那邊已開始在廚房張羅了午飯,陳媽趕緊去幫忙。

文箐便帶著文簡,同方氏一道,由周德全陪著,去給龐氏祖墳上柱香。山行倒也不甚遠,四刻鐘便到了。龐氏似乎十分有誠意,叩拜皆四肢著地。文箐與文簡也不得不如此虔誠。

下山時分,免不得就問及祖母娘家當年一事。這才曉得,龐家竟是有公廁興家,屎黃金,確實是黃金一般,讓龐家兩代人得以富貴。偏這富貴來得太早了,太祖在位時,屢次遷江南各地富民至南京與鳳陽,龐家躲過了一次兩次,最後在龐工與周復成親後的一年,終究還是被遷離了蘇州。

在文箐看來,公廁竟也能發家致富,實是想不到。她眨眼又眨眼,一直以為野外路邊那個草棚搭的茅廁無人打理,沒想到竟也人人爭而搶之。五谷輪回,果真是世上之事,只有想不到的。

「那後來呢?」文箐以為故事還有下文。

周德全嘆一口氣道︰「龐家一遷走,這些自然淪落其他幾人之手。只是,皆不如龐老太爺昔年打理得當,所賺自是不多。」

文箐十分好奇這個太外祖父何以能如此經營得法?周德全便說得一兩件事。但凡龐氏公廁,入內必有手紙,廁中亦有諧聞趣事,或有詩名題壁,又或村頭某人某事如何,但凡路人去過了一次便有再去一次的。所謂入廁也成了雅事。

只是龐氏嫁得周復,卻不料于周復在官宦一途上也給所謂文人雅士作為笑柄暗中打趣,周復為此郁悶不樂。終也影響夫妻二人感情。

其他事,周德全自是不多說,文箐對于祖上的這些事,也曉得不能多問。只是一想到公廁一事,嘴角仍然免不了笑意。道︰「五妹還與我說,蘇州亦有飲冰室,我還好奇,大夏天里,哪來的冰呢。大管家,這又是從何而來?」

周德全沒想到小姐的想法真是上天入地,一會東一會西,五法八門,沒有一處不好奇地,樂得為她釋疑道︰「那需得宅下有個大冰窖,冬日湖冰藏于此,夏日取出。小姐,這新宅子也要建這個嗎?。」

文箐搖一搖頭,心想這太費人工了。便道︰「這個,太費事了吧?可惜宅子不依山,否則引得山上有泉水至家,屋前宅後便有活水,我倒是能利用利用。」這也是一時興起,她還沒完全想法,也不敢夸口就立馬作決定。

周德全只當她小孩之語,道︰「要從山上接活水,卻是遠了些。如此,咱們宅子需得往山邊靠攏一些。」

下得山來,正好飯菜皆備妥。此來帶了些菜食,只是文箐卻是覺得今次味道尤為香,吃得十分高興。瞧著今天也能趕回家,便也不急切了。方氏帶了文簡到外頭去,文箐與陳媽還有周德全在屋里開始細細謀劃。

周德全將田地的事一一與文箐說了。這些自是難不倒文箐,畢竟有建常德莊子的經驗,與周德全說得一些,見他都打理得妥當,十分滿意。

周德全鄭重地道︰「小姐,先年這些地在三爺手上,我自是插不得手,如今既然是小姐親自掌管,這一應事宜我自是半點兒不敢松懈。去年能得三十石,那今年這般謀劃,總也能得個三十五石。再有旱地的菜,各式種子我皆謀得,又尋得老實可靠的人來耕種。凡此類小事,小姐無需操心。」

文箐也听得頻頻點頭,周德全所安排,比陳管事更為精細,真是面面俱到,連她也挑不出甚麼毛病來。

不過也有個小麻煩事,就是從山地上往湖這一條線的地雖歸文簡所有,周家早年開了條小河,河邊種的桑樹,卻無人看管,也不好看管,盡被人偷摘,頗有些難料理。

文箐想了想,有桑樹,難道自己還養蠶?這可是麻煩事,自己對這些一竅不通。「桑樹且不要了,不若植桐。桐樹一年也只用管上一回,又不耽誤春耕秋收的。如養蠶,則遇春忙無暇顧及。我聞得有三年桐一說,五年十年桐亦有。如今桐油到處都需得著,十分暢銷。」

周德全有些猶疑地道︰「可是,這麼一來,就需得找會榨油之人……」凡有一技在手的,尋來頗費周折,尤其是現下油確實賣得好。

文箐一笑,道︰「周大管家,這個無需操心,我會。」

周德全一愣,陳媽也有些傻眼︰「小姐,你怎麼會這個了?」

這是前世的經驗,文箐哪里好說出來,只道︰「便是路途上與人學來的。雖未親自榨過,年底咱們那些山地,只需種些油菜花來,榨它一回便知分曉。」

她說得十分輕松自得,周德全也一笑,道︰「如此,倒是甚好。唯亭山的林木一待砍伐了,便種上桐樹,再有田埂高禿之處,皆可種得。小姐真正是懂得變廢為寶。」

文箐赧然一笑,道︰「且莫夸我。來年能否榨出油來還說不準呢。」說到這里突然又想到了黃山腳下的那家人,那片野山茶如今可買下來了?「我原本尋思著要是山林,也可象江陵陸大叔一般,種些雪耳,香菇,蕈子類的,可惜咱們一是不會種,二是山不高,種不出來。」

陳媽在一旁听得她說陸家,便也笑道︰「他家雪耳倒是十分的好。若是在蘇州處要尋山地,那得往城西而去,比如龍岩山再西頭,那邊山高林密。」

文箐笑道︰「我可還沒這個打算,百行百業,我哪有那個能耐能攬盡賺錢行當?」

只是,這些話卻十分鼓舞人士氣,陳媽先時還有些擔心的,此時也是信心滿滿。

文箐對周德全道︰「既然咱們合計了,這米糧菜果不用擔心,如今且說這宅子了。」她見得這屋現狀,尋思著要是不修,隔兩年也是必然要重新修建,到時搬了出來可連周轉居住的地方都沒有,現下自是一口氣做到底.

文箐問周德全,若是重新蓋,且需得多少錢才是?

周德全不緊不慢地道︰「小姐,方才那句話,也不過是當著太姨娘面才說的。如今小姐要是動心起屋,只需一句話,要兩進還是三進?老奴這邊找人便是了。」

文箐猶疑地道︰「房子起不起,我手頭上的錢只怕不足。三嬸前日方給了我五千,我自己另有不到二千,想來差得太多了。不若修了院牆後,想想有什麼營生,賺些錢來再說。」

陳媽一听,立時道︰「小姐,起屋怎麼會不要緊?小姐要缺錢,我現下便有。我……」

文箐立時阻止道︰「陳媽,這一碼歸一碼。我怎麼好用你的錢。萬萬使不得……」

陳媽便道︰「這都是夫人在世時給的錢,如今小姐缺錢用,我焉能坐視不管?更何況,今春賣藥膏的錢,小姐還未曾拿去呢。」

文箐自然是推拒不收︰「陳媽,你這些錢來之不易。且待陳管事歸家,你們也好生想個主意,覓個生財之道,謀個營生才是。栓子哥哥漸大,終要成家立業的。」

陳媽道栓子要成家還早,這錢自是緊著小姐與少爺來。

一個非要對方收,另一個非不要,相持不下。陳媽轉向周德全求助。

周德全清了一下嗓子,道︰「小姐,且待老奴將這宅子一事說完。這宅子自是不能象如今這模樣,至少不能低于三爺四爺去。」

文箐一愣,這些人還比襯這個呢。那,要修個三進四進的,全是空屋子閑著,不是浪費嗎?她搖搖頭道︰「不妥,屋大,招人眼,這還是陳媽說過的。咱們又不是十分富裕,起甚大屋子,家中人口少,哪住得了那麼多?文簡日後成家,他樂意蓋幾進是幾進,但凡我在,便是一進院子,足矣。」

她這一發話,周德全不說了。陳媽也道了一聲︰「倒也是。少爺書讀得好,將來要是出外做官了,留這大院子家著做甚?」

文箐又道︰「哦,我忘了說,北京的那套宅子,如今三叔也將房契交予我了。那房子可不比蘇州的小多少。」

周德全以為老耳失聰,尖聲道︰「小姐,真的?三爺怎會這麼好心,將那宅子分給少爺名下?」

陳媽也在一旁好奇地問道︰「小姐,三女乃女乃怎生會同意的?」

文箐將那宅子到手的事一五一十地說與他們听,陳媽夸道︰「夫人地下有知,也當曉得小姐是個不吃虧的。好,好,這事甚好。」

周德全也有幾分喜色,道︰「京城的宅子是越來越貴了。過些年,一待少爺成年,千萬記得改契。以免三女乃女乃那邊矢口否認。」

文箐見他們甚是嚴防三叔三嬸,不禁被逗樂了,道︰「這個俱列于分家冊上了,又有族中諸人作證,我瞧三叔三嬸倒也不至于如此。他們現下正盤算著新的營生,都顧不上咱們這里呢。」

周德全先是道建宅子,便要伐木,雖山上有新樹可伐,只是要曬干處理,也需得一段時間才成,濕木頭一無用處。若是另買木,則需得掏一筆錢來。具體多少,需得依據房子多少,經由木工仔細計量。

周家常熟宅子現有好些木料,只是那些都在三叔名下,文箐想討來,也不知能不能成。她將想法說出來,周德全卻道︰「小姐,其實還有一事,便是關于地與木料的。」

原來旁邊有一戶人家,家中有上好木料數百,周德全事先也打听好了,偏人家不賣。那家人卻是看中了周家的幾畝好地,只道要與周家換幾畝地,他便賣木料與周家。

文箐道︰「我且與三叔那邊商榷,要是三叔不給,咱們且拿地與那家人換了便是。」

周德全皺眉道︰「小姐有所不知。只他家要拿那湖邊的圩田換咱們的良田,我自是不允。」

文箐合計了一下,現下的良田賣到了兩三百貫一畝,而圩田才幾十貫。「那圩田可能植棉?又或是芋頭?」

周德全搖頭道︰「不過是他家在湖中圍得些地,如今湖水漲上來,自是淹了,哪里能種出物事來。」

文箐沉吟道︰「我聞得太湖邊上有人扎了竹筏,于水中種上茭,水漲茭浮,水退茭沉,一年也能收獲些。」

陳媽道︰「小姐,你怎會曉得這麼多?」

文箐心道︰不過是因為平素在周家听八卦多了,自己少見寡聞,總是好奇古代之新鮮物事,才記在了心底,誰想到這個竟也會有用。「再不濟,那地只要有地契,咱們圍了起來,且多養些鴨鵝……」

周德全見小姐有意換地,便也沒反對,只暗忖是否合算,對方所售木料如何砍價。

事後,文箐才知,在明代,公塘,江河,湖泊皆為國家所有,養水鳥等物,皆需得按額繳納羽毛。

其他的,文箐認為先走一步是一步,現下的宅子建得一進便足矣。「只是少了些倉圍。文簡總想養狗養鵝養雞養鴨,這些家畜的地方也得建了,再有牛羊圈,馬房也蓋上一間吧。現下蘇州盡是小舟來往,只文簡十分愛馬,且也多砌上一間,只莫與他說,否則日夜鬧著要買馬,我可是沒處可買來。」

周德全一一記下來,道︰「倉圍,牲圈,這些倒是好辦。只是小姐方才說要榨油,那也需得建一個小場子。」

文箐說完,又有些不安,道︰「唉,其實謀劃這麼多,偏文簡的錢如今被三叔捏拿得緊緊地,如今又要不來。咱們這也是空中畫大餅,圖個樂呵。」

周德全卻有慶要說,文箐恭恭敬敬地坐下來,身子向前傾,認真聆听。「小姐,老奴孤身一人,這幾十年有夫人打賞,零零總總加起來,如今身邊也有萬貫,全無用處。加上小姐方才說的幾千貫,又有鄰里四下相幫,工錢亦是省去不少,兩萬貫鈔,自是綽綽有余。」

文箐吃驚地看著他,道︰「大管家,陳**錢我不能用,您的錢我又怎麼能隨意用的?」

周德全嘆氣,道︰「小姐,老奴如今也只有與小姐少爺最為親近了,這錢我拿來何用。小姐的意思,是讓老奴帶入土中?」

他說得份外淒涼,文箐忍不住要掉淚。偏他一口一句老奴,文箐听得更是發酸,哽咽道︰「大管家,你莫要如此謙稱,如今我與弟弟自是要多多爺仗大管家幫忙打理,心中更是把你當祖輩看待,母親在世之時,尚是敬重你為人,我更當敬你重你……」

陳媽拉了文箐到一旁道︰「小姐,周大管家如今是把小姐與少爺當最親近的人看待,他給少爺起屋,這是他的心意,小姐只需收了便是。」

文箐一愣,陳媽卻是堅決地點頭。

周一,加更到七千多字。祝大家開心。

預告︰下一章,是一個大沖突之所在。沈顓,孫豪再次踫面,二人之間,呵呵,不劇透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