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324 紅火︰別出心裁廣告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食肆開業前文箐令杜家提前兩日宰了五十來只鴨,到開業前一天,只讓廚師耿帶著葉子一起做「香酥鴨」,進行正兒八經地試營業。同是令郭董氏與關氏做了好些點心,在七日開始了煲湯。

文箐認為郭董氏的菜可能做得不是最好,但去了一趟長沙,發現她煲的湯確實技巧有很大提高,襄王府好美食尤嗜湯,故而南來北往之湯品,不一而足。文箐前些日子也了解到郭董氏的廚藝就蘇州菜品而言,有些可能還不及程氏,但是其點心實是精巧。遂決定,讓郭董氏專門負責食肆里的點心與湯品,但凡有錢的商人進門,大可以讓小二推銷郭董氏的湯點。

而先前走掉的那個廚師有兩項絕藝,可惜沒留住,如今雇的耿廚師就廚技而言,與三嬸手下的程氏不相上下,不說很好,也只是過得去,大抵是蘇州的一些平常菜式還能頂上。這樣的話,對于一些錢少的主顧或許用得上,至少做些醬鴨,鹽水鴨,板鴨,以及香酥鴨則做為最大的傾銷對象,這些菜,鹽多味重香濃,很適合那些專門覓下酒菜的人。

先且不說旁的雞豬牛羊肉及各樣蔬菜,這些大抵做出來也是尋常食肆或者酒樓的花樣,文箐並不太在意,她著重讓伙計推銷的是鴨與鵝,以便在這個冬季,銷出去最多的鴨與鵝,自己就能得到更多的絨,賣得更多的絨衣。

郭董氏很高興,自己到了四小姐這食肆里,就有單獨的廚房,五個小灶頭一字兒排開可以煲湯,再一個灶頭可以蒸面點,一個灶頭專門做點心。單獨是自己的廚房,而沒與耿廚子擠做一堆,這說明四小姐尤其是看重自己。尤其是听到四小姐說得這麼一句話︰「你的湯品與點心手藝,還是莫讓外人窺得。這是吃飯的本事呢。」這話暖乎乎的,更感覺四小姐窩心得很,以前鄧氏說葉子要偷師,那時她還有些顧忌不敢全教,如今覺得四小姐可是真心實意為了自己,于是對文箐這邊可是全無保留。

文箐將兩個廚房分開,一內一外。郭董氏那個所謂內廚房,而外頭的臨街近一些,專門炸香酥鴨與炒菜為主,加上蒸米飯,做些湯面等,油煙大,于是安了一大一小兩個簡易油煙機。到得試營業那天,所有人的才終于明白這個的用途。

七日那天專門做香酥鴨,文箐又拿了一個兩尺見方的風扇加了一根管子,放在灶台上,一待屋里炸得五六只鴨後,滿室飄香時,著耿廚師左手搖動上面的油煙機手柄,右手大力搖著灶台上的這個風扇。

褚群說︰「四小姐,這下面這個是不是太佔地方了,畢竟這是廚房,廚子忙個不停,擱這麼一個東西放在這里,誤事兒……」

地方有限,廚房小,操作台面本來擁擠,擱個小風扇在鍋邊,很是礙事。

文箐道︰「是,只是今天先試一下,明天只吹兩下,下面這個風扇用不著一直立在這兒。褚管事,莫急,稍安片刻,且看有否效果。」

褚群不知她葫蘆里賣的甚麼藥,雖然名義上這店是他開的,他做了掌櫃,可真正是東家是文箐,她既這麼說,他自然只能遵從。

耿廚師也是嫌礙事,只是還沒開業,自己的手藝平平,挑不是東家的錯,東家說什麼,就怎麼做,只是憋著勁兒,上下兩手用動搖手柄。

于是,只見下面的這個風扇一陣風吹起,將油鍋上的油煙與香氣吹起,上面的那個風扇轉動,立進將油香與香味全卷進了通向于屋外高高矗立的煙囪中,等于一吹一吸,這屋中的香味全由煙囪排放了出去,飄得周圍人家全都聞到了香味。

文箐沖褚群眨了一下眼,道︰「這會兒正好有風,掌櫃不如派個人出去,香味傳到哪了?」

褚群這下算是明白四小姐當日的用意了,向來一臉謹小慎微的面上也露出了笑容,嘴角歪咧著,沖一個伙計道︰「去,到街去上,聞聞咱們的香味傳多遠了。」吩咐完,轉過頭來對文箐道︰「四小姐,這主意太妙了,真正是別出心裁。褚某實在是短見識,佩服,佩服。」

他說完,又抽了兩下鼻子聞了聞香味,一臉陶醉地道︰「哪家酒樓也不會想到這個主意,著實是妙招啊這下,四下里餓著肚子的人聞著味兒還不更餓了?哈哈,耿廚子,你說呢?」

耿廚子雖然憨,先前不明白這些,可是經褚群再一解釋,自然明白這是東家「招客」的伎倆。「那我們趕緊多炸些?」

文箐笑道︰「這個風扇先放下來吧,屋里氣煙大了,趕緊抽兩下,今天這個多抽幾下,讓眾鄰里與過往船只先聞個味兒打個招呼,明日開業時,且再抽兩下,讓圍觀的人都想進來吃,那才起了用。」

褚群笑呵呵地道︰「小姐,這何止是圍觀人,只怕是隔街聞到味兒的都會尋過來。」

文箐朝耿廚子道︰「這個廚房就交給你了,閑雜人等莫進。今日鴨炸一部分,你再按咱們先時說的,專門將香料包油炸了,香味越濃郁,飄出去的越香,越招人……」

葉子小心地幫著耿廚子打下手,認真听得小姐的話,眼里也含著笑。食肆開業了,小姐說讓她跟在這里學廚,過幾年,廚房就有她一席之地,她也領郭董氏的工錢。這讓她有了目標,干得更為賣力。

耿廚子對這個小女孩先也是不滿,認為洗個碗或揀個菜而已,現下手底的這個學徒不象學徒,他也不象個師傅,誰也不說身份,掌櫃的說是四小姐派過來幫廚的,他反對不對。哪想到,最後香酥鴨還是她教的。東家小姐年齡小,卻是見多識廣,花樣百出,招招新鮮不已,讓他收了小覷之心。

這正說著呢,就听到伙計在外頭喊話︰「耿師傅,快做啊,已掉兩只了葉子,快切鹽水鴨」

褚群趕緊跑了出去,叫道︰「別收多了錢,今天前十個客人免費送一份鹽水鴨買得酥鴨只收一半錢。別忘了讓他們在開業五天內過來,咱們有優惠」扔下文箐,只顧著忙生意去了。

文箐從廚房轉了出來,留下嘉禾去幫葉子的忙,在食肆里轉了一下,看了看牆上趙木匠給雕的四聯荷花掛匾,這個食肆還是走不了特別高雅路線,先還是大眾化一點吧,畢竟不是酒樓規模。

她想了想,嘆一口氣︰可惜古人識字的不多,就算請人寫滿了廣告詞,上街發促銷廣告,只怕人家貪圖這紙轉手就做了草紙呢。可惜自己白學了廣告,在古代,沒用武之地。

只是試營業這一日,三十只鴨,到時下午全部賣光,後來贈送的鹽水鴨脖,鴨肫,鴨掌,一應俱空,都不夠送了,過路之人皆說要買,連腳夫都想買兩只鴨脖下酒。

褚群著了範家大兒趕緊去支會杜家,今晚需得再多宰上五十只鴨,明早送過來。他忙得腳不沾地,喜不自勝,先前以前準備很充分,如今一旦開始運營,才發現還是忙不過來,只得請周大管家來主持後廚房的事務,自己則在食肆中周轉,褚家娘子滿臉是笑,帶著孩子忙著洗菜。

待到正式開業那天,文箐與李氏呆在家中,只有周德全帶了文簡與周騰余春去了食肆。

申時,斜陽側掛,文箐與文還有文筠三姐妹在廊下曬著陽光縫著衣,聊著食肆里的美食,三個小女孩都有些心不在焉。

文筠側首對文箐道,「四姐,你幫我畫個花樣子,要荷花的,五姐的是紅的,我要繡白蓮。」

文覺得文筠老跟自己搶四姐,自己做一個甚麼,她也跟在後面湊熱鬧。「我那個花樣子,可是自己畫的。你眼紅甚麼?要繡,自己畫。」

文筠不服氣地道︰「你會畫了不起啊?還不是四姐在一旁教你畫的,你自己畫的還毀了呢。」

文箐覺得這兩個女孩湊到一起,總是免不了就斗嘴,她可沒心情管甚麼繡花,只一心掛念食肆的事。「待食肆開業穩定後,你要幾個繡樣,我都給你畫好不好?現下四姐真沒心情,怕畫得不好。」

文瞟一眼文筠,認為她不識時機,道︰「四姐,你是不是也擔心?」瞥了眼姆媽在陽光下給弟弟的新袍子上縫制一圈鼠皮,小聲道,「今天咱們溜不出去了,她看得緊呢。」

文箐知她除了是好奇以外,更是替自己關心食肆的開張是否順利。雖然她認為不會虧,但到底能不能賺,還真不好說。會不會真的賓客如雲,那也得且看往後。

文筠道︰「四姐,文笈哥哥中午不是偷溜出去了嗎?興許過一會兒就來了消息。咱們還是不要出去了。」

文眼紅地道︰「我哥?他是打著四姐的名號,在爹面前說了一通好話,甚麼兄妹手足情義的,跟在爹後頭,是想去四姐那食肆里大吃呢,誰曉得他甚麼時候能吃得肯停下嘴來回家?昨兒個,他就空著肚子了……」

文筠听得她形容文笈竟做出這麼失體的事來,便有幾分瞧不起,覺得三嬸一家子人都好佔便宜。「還餓上一天啊?四姐食肆里的每樣菜式,不都在家中吃過嗎?有什麼稀奇的。」

文不樂意了,她自己說哥哥那樣實是開玩笑想替文箐捧場,雖然半真半假半是實情,可是文筠說哥哥貪吃,那就不一樣了。「是不稀奇。可是咱們家中一頓不過兩三樣菜式,誰家尋常能一頓做出四姐食肆里那麼多好吃的菜來?莫說我哥,你弟還不一樣眼饞得很……」

文箐見這兩人又要吵起來,便道︰「先莫吵,等過了開來這幾日,我到時請全家都到食肆里好好吃上一頓。誰想吃哪樣,誰就點。好不好?」

文眼都笑眯了︰「四姐,就你最好。」然後沖走近的李氏嚷道︰「姆媽,你听到了嗎?四姐說過些日子請我們到食肆里大吃一頓。」

李氏還沒接話,鄧氏手里捏著個繡了大半的鞋墊走過來,酸溜溜地道︰「箐兒若真有心,不如今日喜慶,就在家中開上一席。」

李氏與她八字不合一般,立時道了句︰「家中開席也行,只是誰來下廚做得那些花樣來?程氏要有那本事,早就被文箐看中了,我也在家曬著太陽等著分錢了。」

鄧氏又被她揭短,惱羞成怒,道︰「你沒有這樣的人手還說什麼風涼話?分家是佔的便宜還不夠嗎?箐兒樂意給我,你眼紅甚麼?」

「 好意思說,你真的只想過一成便可?你……」

眼見李氏就要揪出鄧氏當日要挾文箐的老底來,文箐趕緊拉住李氏道︰「三嬸,四嬸,今日是食肆開張之日,和氣生財。兩位嬸子莫為了我鬧上氣了。三嬸四嬸定個日子,食肆也行,家中也行,大不了讓郭娘子與耿廚子全到家中來,又有程娘子鮑婆婆幫著一起,那做起來更快了。如何?」

彭氏由文陪著,也慢慢地走了過來,道︰「這天氣多好啊。怎麼,文箐要宴客?」

文立時道︰「二伯母,你來了上好。四姐好心好意,說改日請我們去食肆好好吃一頓,四嬸非讓四姐將廚子全喊回來做,姆媽說這耽誤了四姐的生意……」

鄧氏氣恨恨地盯著文,「沒教養」三個字差點兒月兌口而出。文筠見姆媽生氣了,她皺著眉頭看一下五姐,然後起身拉了拉鄧氏。

李氏卻欣喜地任由女兒抖露出此事來。

鄧氏見彭氏出首,懾于長房的面子,這會兒也只好圓場。「二嫂你可莫听文誤傳,我可沒讓文箐非叫廚師來家中,是她自個兒在姐妹面前張口許諾引起的。」

彭氏笑道︰「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這食肆今日才剛開業,箐兒,你手頭上就有閑錢了?擺闊氣了?不如學學你三嬸,咱們當家持業,哪個幾時會這般大手大腳?」

文箐趕緊恭謹地道︰「二伯母說得甚是。箐兒原是想表點心意,沒想到犯了奢,那這便戒了。」

李氏訕笑道︰「二嫂說得甚是,持家當節儉,食肆上的菜,咱們家哪樣沒吃過。」

鄧氏氣得咬牙,卻不能指責彭氏半名,沒處發泄,最後還是繞到了文箐身上︰「也是,這食肆才剛開了個頭,若是紅火那是最好不過,作為嬸子我也能沾點光;可要是虧了,你若連郭董氏的工錢都花不出,那我可就倒霉了。」食肆虧了,開不下去了,她當然歡喜,那能讓自己盡情笑話文箐;可是若虧得厲害,郭董氏的工錢支不出來,這可不是好事。她著緊的是自己的錢袋子。

文箐才不怕她呢,得了錢還賣乖,最反感這個了。「啊?四嬸原來還想過幫我付郭娘子的工錢?箐兒這廂可是感激四嬸這麼照顧了。」

李氏側過頭去,樂得嘴角直抽抽。平日里自己在文箐面前都討不到太多便宜,鄧氏,這回,當著眾人的面,這般算計,再次給抖露了出來。

女人們這邊剛扯完,文笈回來了,一臉歡喜地道︰「姆媽,您今天沒去看啊,四妹那食肆今日人可多極了,比咱們茶樓開業還要火呢餓死我了……」

文高興地道︰「哥,你真是個飯桶,你吃了這麼久,還沒吃飽?」

李氏橫了女兒一眼,罵道︰「好好地罵你哥作甚?笈兒,你怎麼還餓著了,那可是你四妹的食肆,誰個不讓你吃了?」

她問的話,也是文箐不解的,鄧氏哼一聲。

文笈沖妹妹惱道︰「甚麼飯桶我都沒吃上飯,人太多了,爹就打發我回來,後來周管家就讓我到後廚房,給我端了兩樣吃的,那也不夠啊,我吃完,見哪都是人,便幫著他們看著後廚房,那些鴨骨頭鵝骨頭倒出來的太多了,引來了好多野狗與野貓,都搶上,跟人一樣打起架來了。我怕野貓來叼走了鴨肉,就到處趕貓兒。只是那里太香了,聞著味兒就覺得更餓了……」

彭氏驚訝道︰「這麼多人?」

李氏道︰「那你爹總不至于沒吃吧?他也沒顧上你?」

文笈道︰「爹?爹就是嫌人多,就打發我回家,我好不容易去的,自然要幫四妹看看場面的四妹,你不曉得,你廚房里的香味,南護城河水都快燻得香香的了,中午南門口的人都聞著味兒來呢。」

文箐卻關心「打起架來」這事,緊張地道︰「食肆里沒有甚麼是非吧?可有人鬧事?」

李氏道︰「有你三叔與二伯在,怕甚麼?再說,我家弟弟都與那邊巡街的都說好了。想惹事的也得看清是誰開的……」

文問道︰「哥,護城河的水都香了?那得多少只鴨與鵝啊?你沒騙我們吧。」她還沒清楚文箐的風扇功用。

鄧氏也不信文笈所言,問道︰「有那麼香嗎?那些菜董氏也都在家做過,可沒有你說的那般夸張。文笈你讀書人,可不能夸夸其談。小心人家笑話,咱們一家子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得很。」她認為文笈是夸大其詞了。

文笈被四嬸質疑,不服,一臉認真地道︰「四嬸,你沒去自是不曉得家里的廚房和食肆那廚房沒得比的。我說了你不信,大可去問文籌舅舅。就是他帶了人去,還與人搶一道菜,差點兒鬧僵。還是我爹與二伯出面,四妹的那個褚管事後來作主,文籌舅舅與那桌客人都免費呢,這才作罷。」

文箐听得心驚,李氏已沖鄧氏道︰「四弟妹,你弟弟倒是會捧人場,早知讓我家弟弟也去啊,帶著一幫衙役,看哪個還敢搗亂。」

彭氏問道︰「你二伯回來了沒?」

文笈道︰「回來了,現下食肆沒客人了,二伯與我一道回來的。」彭氏便趕緊與女兒回自家院里去。

李氏道︰「那你爹也回來了?」她想問問余春,是不是真象文笈說的那般門庭若市。

「我爹留在那里,說幫四姐看看今日食肆里進帳與花銷,和周管家算著帳呢。姆媽,我餓了,我得去找點吃的。」文笈捂著肚子,揉了一下,厚著臉皮解釋道,「我今天在那里口水都吞光了,我也不好意思找郭家娘子討要湯,那是給客人備的。」

李氏笑道︰「你倒是機警,還知道替你四妹看著後廚房,沒被人混水模魚,也算是功勞一件。走,姆媽吩咐程氏給你做吃的。」

文箐對文笈道︰「今日多謝四哥了。三嬸,周管家他們回來,可能得在這兒吃飯,今晚由我這邊來……」

李氏回頭道︰「行了,這是好事,你食肆紅火了,保不齊日後咱們跟著吃香的甜的,今次還是我這邊來忙乎吧。日後記得你三叔三嬸的好就是了。」說完,又瞧一眼鄧氏,道︰「四弟妹,今晚一起?文箐生意好,你不用擔心郭董氏的工錢了。」說完,笑哈哈地走了。

鄧氏一甩手上鞋墊,道︰「不用,我自家有飯吃」結果鞋勢直的針甩了出去,因線牽著,又彈了回來,正好扎在她手上,「嗷」地一聲後,氣惱地沖女兒道︰「還不回去?太陽都落山了,候在這里喝西北風啊」

文見文筠走後,湊到四姐耳邊道︰「四嬸生氣了。生意不好也氣,生意她也氣,她怎生這麼多氣啊。也不說一聲恭喜的話。」

文箐心里高興,尤其是听到文笈說那香味的事,雖然前一天早就知曉香味經風扇那麼一吹一吸甚是有用,可是沒想到,今天廚房里忙成那樣,耿廚子還依言去辦了。這說明先前的辛苦沒有白做功夫。但是,開業這天,是賺是賠,還真不好說。今天人多,或許是因為賠得多,人人貪利,又或者是圖個新鮮,才來得多。過了幾天,只怕就少了。

說到底,還是有些沒底,既興奮又不安。直到點燈時分,周德全一臉喜色地回來,連聲道︰「小姐,恭喜,恭喜」,文箐這才終于真心地露了笑容。

周騰也是當著眾人的面,甚是高興地道︰「箐兒,不錯。你那主意妙得很。先時我還想著今日開業人少,就讓茶樓伙計幫著你引些客人過去,如今看來,不用了。只是那食肆太小了些。你那些菜式,價格高一些,食肆打理得雅致些,有錢人自會去的。」

這是他第一次當著家人的面夸贊文箐,能得到周騰的認可,文箐覺得自己以後會越來越順利,至少周騰放心了,就會讓自己的經營少些干預。

李氏卻著急地問周騰道︰「那今日又賣又送的,到底是賺還是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