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此時也將心中所存已久的疑惑說出︰「不僅感受不到金靈力,這里的神識範圍只到眼力所及的地方,我用秘法相試,也是如此。似乎除了看得見的地方,所有其他皆是虛無。」
此話一出,不僅霍小妹、李之晉他們贊同,連雲舟也一並在旁點頭。蔣伏生見狀道︰「看來還需從長計議,從剛才的千目巨絨蛛來看,這幻境凶險古怪之處還在預料之上。」
幾人便重新從筆記上對靈微宮的記錄談起,這些資料本就相差無幾,曾經闖關之人也有描寫幻境之內猶如青木谷地的,但像此次這般長時間不曾變換,卻不曾有過。
蘇馨道︰「幻由心生,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青木谷的景色,可若是這般簡單,豈不是我們想那出口出現,它便出現了?」
李之晉道︰「我也在考慮青思師妹所言之事,何況我們五人同行,這幻境究竟該依據誰的心相而生呢?若是人人都依,豈不是毫無章法?但這一路行來除了迷霧難解,卻是法則明晰的。」
「這地方的古怪暫且不談,盡快出去是關鍵。」霍小妹在旁插話,「筆記上說不少門派采用犧牲幾人換取更快通過的辦法,雖然青木門從來不曾如此行事,但是如果知道些具體情形,說不定有所啟發。」
林英听到此處,想起一事,便道︰「我去過雷玉殿的藏書閣,那里的筆記有記載犧牲同門的情況,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歷練中,三人被迫出局、一人主動犧牲,以此換來僅剩的一位同門以第一的速度過關。」
眾人听到此處都急切地想知道下文,林英理了理思路,盡量言簡意賅的說了過程。
「據那位最後通過的前輩記載,風雪之中五人走了三日,都不曾尋到出處,從第四日起,他們開始遇到各種各樣的靈獸,起初還能勉強應付,很快就有人負傷難行。負傷最重的恰是功力最弱的一人,因為早知自己多是被犧牲的命運。經過表決,此人很快被拋棄,以免延誤其他人的行程。
之後大雪未停,始終天地昏暗不見日光,甚至出現了鬼物和魔物,激戰兩日之後,又有一人被幻境中的魔物所殺,直接從靈微宮傳出,失去資格。
剩下的三人驚困交加之中終于尋到了一絲線索,其中一位年齡最長的女修發現,這些獸類、鬼、魔來襲之時,十有八九都是由五人中年齡最小天資最高的小師弟最先示警。
最初此人以為小師弟神識最強,有此反應並不奇怪,後來才發覺其中有古怪,原來有幾種鬼物從不曾在東方大陸出現過,是北冥鬼府的特有之物,而這小師弟幼時入門有段曲折經歷,乃是其師父在仙陸北方會友時,意外將其從‘鬼孽屠城’中救了出來。
這小師弟被救當時正值北地漫長的隆冬,年僅九歲的他被父母用低階法寶遮蓋住氣息,目睹了父母親朋被活活撕碎喂鬼的過程。整座坊市最終被屠戮一淨,這便是北冥特有的千年才見的‘鬼孽屠城’之象。
意外幸存下來的他,在斷水斷糧十日後,不知怎麼激發了身體中的本能靈力,並且幸運地遇上經過此地的雷玉殿修士,得以獲救。
這小師弟的這段經歷在雷玉殿本算不得什麼秘密,然而此前疲于應對的眾人並沒有將這個個人經歷與此地遭遇有絲毫聯系起來的想法。
這位師姐提出以後,小師弟當即面色大變,從其閃爍的言辭中可以判斷他早有疑慮。這時記述此事的前輩說,他和那位師姐商議之後,決定與小師弟分道揚鑣,此前他們這隊人師門最為看好的是小師弟。而如今形勢下,兩人都覺得三人繼續為伍,只會深受小師弟心魔之害。
此二人能夠參加大比也是雷玉殿同階修士中的佼佼者,心性自然堅毅。即使那小師弟再三保證懇求,甚至立下心魔之誓,兩人也毅然離開了。
分開之後不多時,兩人果然走出了大雪,天氣也開始放晴,周遭景物變換成了碧霄宮的亭台樓閣。兩人直奔記憶中的碧霄宮主宮太陽殿,卻在進殿的最後一道石門處遇上了小師弟。
據這位前輩記載,他後來懷疑這時遇上的小師弟乃是幻像,然而兩人剛將其撇下獨自行路,心中有思,發現其氣勢洶洶似來報仇後,便也不疑有它,只是應戰。
這一戰又是天昏地暗,就在三敗俱傷,雷玉殿即將全軍覆沒的時候,那位師姐咬牙下定決心用秘法與之同歸于盡,這位前輩才僅憑最後一絲靈力支撐進了太陽殿。然後不知怎麼的,幻境就消失了,他過後才知道,時間才經了七個時辰,他便第一個出了幻境。
這位前輩最後記述道,這靈微宮的幻境越到後來越是玄妙,據他看來很有可能和修士在幻境中待的時間越長越受其影響有關。此外,出來後細細一想,整個歷程並非沒有破綻之處,不合情理之事,只是彼時的心境大受影響,對于大部分沒有太多歷練經驗的築基修士而言,這個幻境實在艱難。」
當林英講完這段筆記,蔣伏生開口先談的不是如何破陣,而是問道︰「這位前輩口中的小師弟,可是青雷創派以來唯一一位邪修,三千年前縱橫仙陸的卓普?」
林英點了點頭,蘇馨就接口道︰「此人才華天妒,身世坎坷,《青雷歷代名士小傳》里只說他心胸狹隘,誤人誤己,最後選擇了叛門邪修之路。原來卻是這麼回事,大約他被拋棄後從此不再信人,所以後來修煉了許多怪異功法,驅魔使鬼在修仙界攪起了不少是非,卻對凡人極是愛護。」
霍小妹在一旁早听得不耐煩起來,「這卓普可以等到以後再討論,如今的關鍵是我們能從這個故事里尋出些什麼頭緒。」
李之晉贊同道︰「確實如此,听青華師妹所言,這幻境最困難的部分當在心境,而且很可能是以修為最高者的心境來設計所遇的人事。再則,人多不一定安全,人少不一定凶險。」
林英則補充了另外一個問題︰「當初我讀這段筆記時,就發現這位前輩關鍵的一處記述不詳,也沒有任何補充推斷。那就是他怎麼出的幻境,為什麼最後兩人認定太陽殿就是出口,並且打敗了卓普就再也沒有障礙了。
對于如何克服這幻境的威力我們或許有些線索,可如何尋找出口才是我們遇到的真正難題。而這段文字也沒能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想起它來,如今說出來權當一個參考,可能各位會比我更有發現。」
眾人沉默片刻,也沒有得出什麼新的結論。蔣伏生最終微嘆了口氣,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