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目前市場能否出現歷史大底
一.目前是否具備形成底部的基礎?
1.投資、出口和消費是否開動?從目前形勢來看,在投資增速方面,房地產調控措施的出台使得住宅地產投資需求放緩,直接影響到上游鋼鐵、有色和水泥等行業,導致相關行業的需求和開工率下滑。而前期四萬億投資使得這些行業的產能投資過度,當前非但出現新增產能投資的概率下降,還面臨過剩產能淘汰的問題。與此同時,月度CPI漲幅已經超越5%,抗通脹成為我國經濟的首要任務,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有刺激通脹反彈的可能。對于出口而言,由于人民幣快速升值,降低了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而通脹率的增長以及工人工資的提升也對出口產品生產商提出了比較大的挑戰。歐洲債務危機的走向以及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都會對我國出口行業有所影響。出口行業的日子還不會迅速變好。在新的增長點還未出現之前,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消費行業。但是,在食品安全等不利事件的影響之下,消費行業能否出現質的轉變呢?
2.貨幣供應。從貨幣量情況來看,未能提供有利條件。隨著通脹率的提升,歐美國家後期有可能逐步進入加息的進程,從這點上看國際資本回流歐美貨幣的可能性會更大,國內資金緊張,特別是溫州等地出現小企業關門,老板攜款外逃或自殺,都是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引起。
3.估值情況。如果僅看絕對的PE數值,目前的A股PE確實已經來到歷史較低的位置,與前兩期底部的PE不相上下。但A股的這一PE水平仍然包含著中小板較高的估值的影響。也就是說與前幾次底部相比,中小板的估值仍然較高。而對于主板權重股來說,仍然面臨通脹之下成本高漲、業績增速不確定、去庫存化和國際板的到來等一些因素的影響。
因此,目前A股不具備形成底部的基礎
二.底部何時可能形成?
依然是立足于上述幾點的分析,以下幾種情況的出現是底部形成的重要標志︰
1.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一是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提到合適的高度,工資合理增長,從收入留存增加的角度增強國民消費能力,消費的強勁增長。同時,物價上漲的壓力適度減緩。二是投資要有新的亮點,保障房的開工建設能否抵消房地產調控帶來的影響十分關鍵。最大的懸念在于傳統的三駕馬車之外能否形成新的增長點。國家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將至關重要。
2.貨幣政策適度放松。在當前貨幣政策趨緊,貸款利率偏高的環境下,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面緊張的狀況。如果這一局面沒有得到改觀,後期將會對企業盈利形成大面積的影響。若歐美經濟逐漸復蘇,失業率有效回落,通脹率提升,那麼將會促使歐美央行逐漸進入到加息的趨勢中。一旦歐美加息,國內將不得不面對國際資本回流造成的貨幣壓力。歐美貨幣開始緊縮也會降低輸入性通脹繼續發展的可能。結合這兩種情況,一旦歐美回收流動性,國內緊縮的局面有望改變,這將是股指底部反轉的重要條件。
3.估值壓力放松。目前中小板經過過去兩年的炒作,估值明顯偏高,在國際板開板呼聲漸高的情況下,中小板的個股估值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大盤藍籌也備受估值壓力壓制。對于銀行股,地方債的問題會是懸在上空的一把利劍。對于鋼鐵板塊,面臨產能淘汰以及鐵礦石價格上漲和電價上漲的成本壓力。
三.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從當前的盤面來看,A股市場顯然還處于醞釀期,近期應當繼續堅持以超跌防御性為主。大盤還不是底部,大約到2331點才會見大底,讓我們試目以待,等這一天大舉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