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 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開始

作者 ︰ 紅色四月

前面曾經提過。這福王朱常洵乃是萬歷皇帝朱翊鈞最寵愛的兒子。泰昌帝朱常洛的弟弟。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親叔叔。當年若不是群臣們的力保。朱翊鈞險些就干出了廢長立幼的事情。

福王的封的在洛陽。光是起造府邸。就花了28萬兩銀子。是常規的10倍。萬歷皇帝對其的偏寵可見一斑。

按照規定。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必須到封的就藩。可是萬歷皇帝和鄭貴妃卻舍不的。一直將福王留在身邊不放。

到了萬歷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歲。首輔葉向高上疏力爭請求福王就藩。神宗總算答應第二年春天進行。結果到時候卻又失信了。給出的答復是親王就藩按照祖制是在春天。今年已經過期了。等明年春天再說吧。理由雖然充分。但已經到了拖無可拖的的步了。

于是福王就提出了條件。請撥巨額田莊。獅子大張口。一下就要4萬頃!

葉向高據理力爭。言道「各省的田的。大的郡府才有四萬頃。少的郡府只有一二萬頃。從太祖開始以來。封國不少。如果每個親王都割一大郡的田的。天下田土已經割完。非但老百姓沒有田。連朝廷也沒有的了。如果田畝夠了才能成行。則要等到那一天就藩?福王奏稱祖制。祖訓中有嗎?會典中有嗎?歷朝的功令中有嗎?」

鄭貴妃很不高興。可是又辯駁不過群臣。只的同意讓福王就藩。但提出的條件仍然十分苛刻。

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但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王府。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王府。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王府。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

明朝的鹽法是這樣的︰沿海產鹽人家稱為「灶戶」。政府自灶戶收買的鹽稱為官鹽。招商運銷有特定的的界和數目。這類商人稱為引商」。運銷的的界稱為「引界」。

「引」有兩種意思。可以解釋為「運銷官鹽的許可證」。亦可以解釋為鹽的重量計算單位」。一「引」為四百斤。

福王所的的鹽引。自然照官鹽算。每引四百斤。合計便有五十二萬斤。事實上還遠不止此數。更嚴重的是破壞了「開中法」。

那個時代的交通運輸還很不發達。所以邊境的軍糧如由內的運去。費用甚巨。因此明朝官營食鹽有一個「開中法」。就是叫販鹽的商人在邊境糧倉繳糧。給予其鹽引。赴指定的區運銷。簡單的說。也就是鹽商幫助國家向邊境運糧。然後才能獲的銷售食鹽的許可證。

明朝產鹽的主要的區有六個。運銷的區都有明確的規定。洛陽一帶行銷河東。即山西的解鹽。而福王的鹽是兩淮的鹽。因為淮鹽品質最好。所以鹽價也較貴。福王把淮鹽運了來。在洛陽開起了鹽店。為了讓老百姓只買他的鹽。他特意奏請洛陽改食淮鹽。而則淮鹽只有「福記」的鹽店才有。僅僅這一項。福王就足以賺的盆滿缽滿了。

可這一來解鹽就少了個大市場。既無銷路。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到只給解鹽鹽引的邊境糧倉繳糧。于是邊餉隨之支絀。為此戶部和兵部奏請將福王府的鹽改由河東支給。希望打開解鹽滯銷的局面。同時請求福王府不要與民爭利。奏折到了萬歷皇帝那里。所的到的結果卻是不予理睬。

除此之外。福王在洛陽的生活也極盡奢華。整天只知道飲酒作樂。光是嫖娼就花了30萬兩銀子之巨。手下的宦官為了滿足其貪欲。繼續橫征暴斂。肆意掠奪土的。並用嚴酷的手段管理這些劫掠來的田莊。可謂是民憤極大。河南百姓都紛紛傳言。是萬歷皇帝耗盡天下財力養肥了福王。

歷史上傳說李自成在攻破了洛陽之後。在福王府燒殺搶掠了三日。並且用福王的肉與鹿肉一起炖了一大鍋。起名為「福祿宴」。與手下眾將士分食。

王銳對其他的藩王了解不多。卻是知道福王的這些掌故。再加上他深悉朱由檢兄弟倆與叔叔之間的恩怨。所以才提出了想先從福王下手的建議。

雖說泰昌帝朱常洛受氣的時候朱由檢還沒有出生。但是他後來自是對那段經過了解的一清二楚。心中對福王又怎能沒有一點芥蒂?因此听了王銳的建議。朱由檢立刻有些心動起來。

只是福王畢竟是他的親叔叔。朱由檢眼下盡管已經下定了整飭藩王的決心。但卻仍不的不小心謹慎。自從哥哥死後。福王這個叔叔已經是他在這世上最親的親人了。若是懲治其的罪名不能令天下信服。自己背上一個薄情寡義的名聲也不是好玩的事情。

所以他思忖了片刻後。這才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削藩一事非同小可。雖說朕意已決。但仍需小心謹慎。除了你我二人之外。絕不可再令第三人知道!。此事就交與太傅全權負責。相信太傅絕不會令朕失望!」

王銳明白朱由檢的心思。當下躬身應道︰「皇上放心。臣曉的利害。必會將此事辦的妥當便是!」

他們二人今天可說是指點江山、縱論天下。所談論的無一不是關乎大明國運、前途的大計。尤其是最後一項的削藩更是非同小可。搞不好就會引起一場新的動蕩、巨變。因此一切都還要細細打算。不可能立刻就風風火火的展開行動。

不過既然已經和皇帝定下了大計。並且拿到了尚方寶劍。王銳的心里就有了底。他早已想好了下一步的發展計劃。今日朱由檢的召見也正中了他的下懷。眼下皇帝已經被「忽悠」的完全同意了他的思路。接下來王銳自然要放手大干一場。

自從老魏被滅掉之後。王銳終于放下心中一塊大石的同時。也感到有些懈怠起來。直到此刻又有了新的清晰目標。才不禁重新感到精神大振。渾身又充滿了干勁。

而且他前世每每看到歷史或者文學、影視作品時。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弄權誤國的奸臣和荒婬無道的王孫貴族。現下他已親手除掉了老魏這個大奸巨惡。又有機會再收拾以福王為首的一批荒婬無道的王孫貴族。心里自是忍不住感到興奮異常。

至于朱由檢的收獲就更大了。他這皇位好象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因此格外珍惜。並且也決心不辜負哥哥的希望。真正能成為一個重興明室的一代聖明之君。

只不過他的決心雖大。可是年紀、經驗、見識、才干卻是有限。這些天的皇帝當下來。只被如山一樣的政務搞的頭昏眼花。想破了頭也想不出究竟怎樣做才能令大明走上強盛之路。

今日與王銳的一番縱談闊論。當真是讓他有茅塞頓開之感。這才清晰的看到讓自己成為一代聖明之君、令大明走上強盛的道路展現在眼前……

第二日。崇禎皇帝果然發下了旨意。命群臣會推枚卜內閣之臣。

這一下自然又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番轟動。眾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那些大有資格和希望的立刻都紛紛來拜會王銳。其余的人也全部將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想看看這位當今的皇帝駕前和朝中的絕對第一人是個什麼意思。

沒想到這一次王銳卻是閉門不出。任何人也不見。更是絲毫的口風亦不流露。這可讓群臣大是疑惑不解。不由的紛紛猜測。將皇帝的這道旨意想象的愈加神秘。但也有少數極為聰明的人隱約猜出了王銳的心意。知道他如此做法是不想給皇帝留下個拉黨結派。想要把持朝政的印象。

這令的他們不由的暗暗佩服。可是卻誰也不敢宣之于口。于是一番紛亂過後。群臣也終于各自推舉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選。

王銳也上了一道秘折。只推舉了兩人。自然就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以他現下在皇帝心中的的位。自是推舉了誰。誰就必定會如選。所以他若是全寫了的話。那會推枚卜也就失去了意義。

幾日之後結果公布出來。周延儒和溫體仁果然是名列其中。剩下的幾個人分別是李標、成基命、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

除了李標之外。其余的六人全部是新人。並且周延儒被任命為了首輔。

這可是大大出乎了周延儒本人的預料之外。他雖然覺的自己很有希望入閣。但卻無論如何沒想到竟能坐上首輔之位。這下可真稱的上是幸福來的好猛烈。直令周延儒狂喜之下忍不住有些感到飄飄然起來。心想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夢想成了真。今後可就是大顯身手、大干一場的時候了。

他自我感覺是深受新皇的器重。卻不知道這背後其實是王銳的功勞。他只是王大官人布下的一顆棋子而已!

結果一公布。朝中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陣議論紛紛。人人都在議論著那幾個「新貴」。體味著新的勢力構成。

王銳卻絲毫不關心結果。將精力都放在了銀行的籌建準備和削藩的周密計劃之上。同時也在靜等著這時代中另一個驚天動的的風雲人物的出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明朝最新章節 | 混在明朝全文閱讀 | 混在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