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 正文 第三卷—第五卷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箭雙雕(上)

作者 ︰ 紅色四月

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後期,明朝元璋就立下了「不許寸板下海」的祖訓,後來「海禁」一度松弛,再後,為了防御倭寇的侵擾,又曾厲行「海禁」。

「不許寸板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國人對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之所以會實行這種政策,說到底與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關的。

明太祖是中國歷史上惟一出身赤貧的皇帝,他想恢復一種「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簡樸的農業社會。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廢除貨幣和商品交易。

明朝每戶人家都要承擔實物稅和徭役,這徭役很可能就是從千里之外押運征收的幾百塊城磚或幾千張紙送往南京,輪到這一任務的家庭,結局往往是破產。

軍隊也如此,實行衛所制,官兵在駐地自耕自食,亦農亦兵。明太祖很得意,說他是養百萬兵而不用花國家一分錢,但結果只是養活了百萬名集體農莊的農民而已。明朝中後期,衛所軍隊與普通農民無異,毫無戰斗力。

更可笑的是,建界上最雄偉、最長的南京城牆時,每一塊城磚竟然是從全國各地燒造好後運來的。明太祖也許沒有想到,在南京建一個燒制城磚的工廠會是更高效、更經濟的手段。

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國理念。在這個背景下,明太祖實行海禁就一點也不奇怪,連國內貿易都想要禁止,更何況是對外貿易?防御倭寇不過是實行海禁的一個很好的藉口罷了。

不過在朱元死後,明成祖就公然違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便是鄭和下西洋。

從1年至1,鄭和曾七下西洋,規模大時有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這對于當時那個時代來說,恐怕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地確。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地人數最多也不過20多人而已。我們這里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地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至少在造船術、航海術、隊編制這三項上。當時地大明朝應該是處于世界地頂尖水平。

就以造船術為例。鄭和航海寶船共63~。最大地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地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米。船有四層。船上9~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直到今天。仍未有人可以復制能夠實際航行地四十四丈「寶船」。因此對史料地記載有所懷。但就以質疑派推算出來地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為準地話。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地巨型船舶。

可以想象如果當時明朝地皇帝像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地君主那樣推崇制海權地話。歷史又會是怎樣一番情形。

不過歷史地字典上沒有「如果」二字。因此才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地嘆息。

實際的情況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制海權,而是一方面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進行的政治游行;另一方面是懷失蹤的建文帝隱藏在西洋,所以命鄭和進行搜尋追捕。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積極的意義所在,可是七下西洋一不殖民,二不貿易,沒有任何實際的經濟價值,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這一華而不實的舉動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的胃口,但卻是國力所不允許的。

按照這種動機和做法,不要說七下西洋,就是七十次下西洋,對中國也只是有害無利的,徒費國力的政治游行而已。

433年,鄭和因勞累過度病死于船上,中國和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航海家,而明朝也再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在這之後,倭寇日益猖獗起來,大明遂對日本「閉絕貢路」,實行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

不過明朝的海禁主要是對民不對官,也就是說雖然嚴厲禁止民間對海外的貿易,但卻不是連官方的貿易亦同樣完全禁止的,因此同清朝的閉關鎖國還有所不同。

不管怎麼說,如果當真能全面取消海禁,恢復民間自由對海外貿易的話,一方面財富會滾滾而來,另一方面也為大明下一步取得制海權、成為海洋的新霸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只是想

個目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說服小皇帝估計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明朝最新章節 | 混在明朝全文閱讀 | 混在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