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路 第一百三十八節 掃盲與黃河決堤

作者 ︰ 老茅

俾斯麥此時的言語,王韶毫不懷疑其中的誠意,至少在普魯士一統德國之前,雙方保持友好關系是一種雙贏,至于普魯士統一德國後,雙方關系如何發展,那只有到時候再看。

對這次接見,雙方無疑都給對方留下深刻的映像,俾斯麥果然如同傳記中描述的那樣,即性格粗野,又不泛狡猾,看上去直言不諱,只是卻三番五次的暗示歐洲各國對遠東的威脅。

當然,作為一國宰相,又有著杰出外交才能之人,俾斯麥無論如何也不是只靠自己的粗野就能成功,事實上,俾斯麥對于外交的處理相當圓滑。為了統一德國,普魯士先後發動三次戰爭,第一次是普丹戰爭,第二次是普奧戰爭,第三次是普法戰爭,

由易到難,普魯士在統一德國的過程中卻從沒有與二個以上的國家戰斗,始終只擊敗了它想擊敗的國家就贏得了勝利,而且每次戰爭還都是讓對方忍無可忍,先期挑起來的,這種外交手段不僅僅是狡猾,簡直是可怕。

俾斯麥雖然對大漢提出諸多批評,通過這些天的走訪,對于大漢的潛力卻是暗暗心驚,目前漢軍控制的區域已經比整個德意志數倍還大,人口更是和歐洲相當,而且這只是漢軍一部分而已,北方鞋靶人統治的人口、土地更多,一旦漢軍統一,更非普魯士能比。或許到時整個歐洲真的會在遠東這個強國面前戰栗。

他雖然沒有到過鞋靶人的地盤,只是卻深知以鞋靶人以前表現出來的實力,不可能阻止漢軍繞一,而普魯士的統一卻是遙遙無期,這讓俾斯麥心中暗自心焦,也更堅定了他暫時留在遠東的決心,或許可以看到遠東這個強國的統一戰爭。

此後,王韶又召見了俾斯麥幾次,兩人每次都相談甚歡,許多意見兩人都不謀而合,讓兩人大起知己之感。

受俾斯麥講話的刺激,王韶重新向教育部門追加了一千萬元經費,使得今年教育經費一下子增加到三千四百萬元,讓楊春海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花錢了。

經過這幾年大力辦學,如今大漢已經建立起一萬五千余所官學,在校學生上升到百萬人左右,教師三萬余人,固定經費需要一千二萬,今年一下子多出一千二百萬,楊春海本來打算再建五千所學校,招收五十萬學生,加上培訓萬名左右的教師,這樣大概差不多可以花完,可是一下子又多一千萬,他就是想再建學校也沒有那麼多老師可用,馬上培訓也來不及。

最終,還是王韶直接給他支了一個招,這一千萬,一百萬用來資助學生到歐洲留學,二百萬再籌建兩所大學和辦十所技術學校,對農民進行培訓,以便能夠適應工廠需求,其余七百萬則用于掃盲。

楊春海得到漢王的指示,頓時恍然大悟,開始在會境內布置掃盲運動來,掃盲利用了晚上的時間,一般在學校、祠堂里進行,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教育部規定每個成年人來上一晚課發二兩米補助,掃育考試通過後,發一塊銀元作為獎勵。

至于掃盲的考師,那就要辛苦那些原本官辦學校的老師,教育部會給上課的老師每月多發二塊錢補助,對于平均薪資水平在十二元左右的教師來說,也不無小補。

雖然每晚只發二兩米,考試通過後獎勵一塊銀元,這樣的獎勵對于晚上無所事事的農民來說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加上識字也不是壞事,很快得到各地農民的歡迎,官學的教師供不應求,基本上都參與了晚上掃盲活動。

以一年學習三百天計,給一名農民掃盲補貼六十斤大米,合銀元二塊,通過後發給一元獎勵,每名農民費用為三元、對三萬名教師補貼七十萬元左右,資料書本費、燈油費等費用三十萬元左右,每年七百萬元的經費大約可以給二百萬農民掃盲,當然,如果參加掃盲的人一年還沒有通過掃盲考試,那以後就沒有補貼。

投入七百萬,每年就可以少二百萬純文盲,增加二百萬識字之人,這樣的投入無疑非常值得,漢軍境內一億人口,其中九成以上是文盲,要想將文盲全部掃除,以現在的速度需要幾十年時間,不過王韶就是想加大投入也不行,因為沒有那麼多老師,只有慢慢再增加經費,他都有點後悔沒有早一年開展這項掃盲運動。

七月下旬,江南的早稻已經收割完畢,而晚稻也已經栽了下去,這段時間,本來是農閑的季節,只是天空中突然一直濤濤的下起雨來,一連十余天不停,各地江河暴漲,許多地方的房屋被沖垮。

王韶連忙下令救災,將近十萬軍隊灑了出去,對于後世來說動用軍隊救災是一件平常之事,此時卻是一件創舉,如果是清兵,不趁亂打劫就好了,哪談得上救災。

受災最重的是江北地區,許多地方連正在修建的鐵路線都被洪水沖垮,這讓魏雨農有點、氣急敗壞,本來若沒有這場暴雨的話,八月底完成江北三條鐵路線的修建,時間綽綽有余,沒想到被這場洪水一沖,時間耽擱不說,又多出許多要重修的地方。

好在這場雨到了七月三十日時終于放楮,雖然洪水一時還沒有退,不過只要不下雨,洪水過不了幾天總會退,離八月底還有一個月時間,只要抓緊時間趕工,還有望在他立下的軍令狀日期之前將剩下的鐵路線修好。

這場暴雨,漢軍事後統計,受災的人達到二百多萬,其中近千人死亡,十數萬間房屋被沖毀,損失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讓所有人慶幸的是幸虧發生在早稻收割之後,若是提前到六月發大水,損失更是會非常慘重。

除了百姓死傷外,救災的漢軍也傷亡一百多人,其中死亡了數十人,對于這死亡的數十人,王韶統繞給予了烈士稱號,對家屬給予豐厚撫恤,打撈上來的遺體葬入烈士園。

漢軍的烈士園就建在南京效外的鐘山下,從漢軍起事以來,雖然一直勝利,可也犧牲了數千人,他們統一葬在一起,享受著朝廷每年四時的祭祀。

對于這受災的二百多萬人,朝廷拿出了二千多萬元的救助款,全部購買糧食,給災民分發下去,此時剛剛夏收,市面上糧價並不高,一些受災嚴重的地區當地奸商還想依照老經驗操縱糧價,不過朝廷快捷的水陸交通運輸很快就給了他們當頭一捧,大量糧食涌入,當地糧價迅速回落。

基本上受災的每戶人家都發下了可以度過秋收的糧食,至于沖毀的房屋,那就沒有辦法,只能由災民自建,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錢財來幫助他們重建房屋。

好在此時老百姓對朝廷要求非常低,水災時朝廷能命令兵丁來救災,又能及時發下糧食救助,沒有餓死人,奸商們更是沒能操縱糧價,普通百姓心中已是感激不盡,越發感覺到新朝的好處。

中國一直以來都大災小災不斷,只要有糧吃,餓不死,百姓自然會自救,也不會形成流民,洪水剛過,他們擦干眼淚,馬上開始重建家園。

這次洪水並不是只在漢軍境內,事實上波及到全國,湖廣、河南、山東,直隸全部暴雨成災,當地百姓死傷慘重,無論是清軍境內還是太平軍境內,他們不可能得到軍隊救助,只能听天由命。

就在七月三十日,天氣放楮,大家都以為洪災終于過去時,對于河南蘭陽縣和山東清河兩岸的百姓來說,一場更大的災難即將來臨。

八月一日,蘭陽北岸銅瓦廂,抵御了洪水連續十余天侵襲的河提終于承受不住,一聲巨大的響聲傳來,河堤如同豆腐渣一樣垮塌,洶涌的黃河水如同奔馬一般,轟隆隆的直沖而去,剎時間將下游數個村莊淹沒,將數千人吞噬的干干淨淨。

這只是剛開始而已,接下來失去約束的黃河水橫沖直撞,淹沒了大片的農田,村莊,逃得稍慢之人被黃河水一卷而走,剎時間就無影無宗。

也不知道黃河水流了多久,終于找到一條河流,頓時朝這條河流直奔而去,這條河流正是大清河,原本清澈的河水立時變得混濁,水位高漲起來。

此時的大清河無疑還不能容納整條黃河水,河水漫過大清河河堤,不停沖涮兩岸,河岸兩邊的房屋、村木都被咆哮的黃河水席卷一空,給大清河兩岸之人帶來深重的災難。

這又是一次黃河大改道,從今天起,黃河不再由淮河入東海,而是改由大清河入渤海。

這次改道,對于準河兩岸的百姓來說是值得歡欣鼓舞之事,他們從此擺月兌黃河的危害,又沒有缺水之憂,對于大清河兩岸的百姓來說,原本由準河兩岸百姓承受的災害將由他們承受,因為黃河改道,整個山東百姓受災的人群就達到數百萬之巨。

第三更!

今天三更完成,求一下月票,推薦!(未完待續。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列強路最新章節 | 列強路全文閱讀 | 列強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