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81

作者 ︰ 福字駕馭

季節,在春天,欣賞花朵的開放,在夏天,咀嚼汗水的滋味,在秋天,收攬果實的豐碩,在冬天,遠看冰雪的潔白。

在仔細體味自己個體的生命中每一個環節,把握自己與家人的生存。這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有人認為,人的一生,應該辛辛苦苦地,趁著年輕,去耕耘,去奮斗,去建功立業。就如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刻苦攻讀,流淌汗水,然後出人頭地,最終能夠在一個人生的制高點上完成人生的謝幕。

後者認為,前者這樣,犧牲了多少人生的美好季節,失去了多少韶華時光,這樣的人生太辛苦了,值得嗎?

過去,有一個外國人的寓言,一個在海邊打漁的人,打了兩條魚,就認為是滿足了,然後躺在沙灘上,悠閑地曬著太陽。而另外一個人,則拼命地打著魚,然後收獲很多,將賣魚的錢,積累起來,買來船只,逐步積累,成為一家漁業集團董事長,再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面,悠閑地生活著。

兩人相見的時候,後者譏笑前者的無為,前者說,你做出了那麼大的努力,跟我的心態不是一樣嗎?我們不是都是為了悠閑的生活嗎?在你的經過那麼多努力以後,才達到了我過去的心態,有什麼恥笑的呢?明代有一位著名學者呂坤在其《養生》中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天地間之禍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每人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寢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戀,美景令人多留,美趣令人多思,皆禍媒也。」這是從養生的角度來看的問題,也牽涉到道家清淨無為思想。

這一些例子,都牽涉到怎麼樣看待人生的問題。

人生的本味究竟是在價值取向上面,還是在個體生命的把握上?

而且這個價值取向是不是真的具有一種現實意義,以及人人都趨向的目標呢?

從這一點上,再來看人的年齡問題,也許給予人生的重負要減輕很多分量。

很顯然,如果我們在後一種取向上面來看待人生,這跟道家的無為思想很合拍。會讓許多人減少許多精神痛苦,減輕許多無謂的煩惱。

反之,如果,用前者的視野來看待人生,將會讓許多人到了最後,而感到一事無成,因而產生了許多的煩惱,從而在後悔中抱憾終生,給自己的人生帶上沉重的負擔。畢竟,在這樣的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功,都能建功立業,都能轟轟烈烈。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這里要討論和探源的是人的本質的問題。

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生存,而存在?

解釋了這一點,才可以釋開有關年齡的密碼。

從而真正體味有關人生的三味問題。

余秋雨先生有關年齡的論述,主要則是圍繞于社會中的人,其自然年齡隨著歲月的增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際遇。

如何去體味年齡帶給人的不同的感受,則不在于其在社會上怎麼樣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