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80

作者 ︰ 福字駕馭

什麼?讓渺小的自己的靈魂接受天的沐浴與洗禮。去驅除污垢和骯髒。淨化自己的靈魂,從而完成自己人生和靈魂的升華。

追尋人生的足跡——閱讀余秋雨(20)

在芸芸眾生之中,取得顯赫成就的就只有那麼一些人,很多人,都是在默默無聞中度過自己的一生。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以什麼作為他的立足點呢?是應該取其對于社會的價值,還是取其自身的生命質量?其生命質量應該以什麼來衡量呢?

人生的坐標應該是什麼?

余秋雨在《關于年齡》這一篇文章的伊始部分,提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他列舉了兩部作品,作為對于人生況味的剖析。

一是對于前蘇聯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闡述的有關人生的要義所進行的解釋,一是對于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財寶》進行的對比闡述。

我們都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中有一段關于生命意義的思考文字︰「人的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正如余秋雨所闡發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人們如果不為‘事業’而犧牲,到臨死就會因碌碌無為而悔恨」。

這種將人的生命意義建築在對于社會,對于人類的偉大的目標的實現上,只能是一部分所擁有的事業(當然,在某一個社會里面,也許,在某種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全社會的人可能都報有這種想法,但是對于整個人類來說,則顯得相對較少)。

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的想法,只是一種「特例」。

而我們絕大部分人,則是屬于一種常態的人生狀態。

在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的作品中,作者認為,「一個人突然在鏡前發現了自己的第一根白發,其間所蘊含的悲劇性遠遠超過莎士比亞式的決斗、毒藥和暗殺。」

萊辛說︰一位女皇真正動人之處,是她隱約在堂皇政務後那個作為女兒、妻子或母親的身份。

狄德羅說︰一位老人巨大的歷史功績,在審美價值上還不及他與夫人臨終前的默默擁抱。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于人生況味的理解,使我們不禁在心中產生這樣的疑問︰

什麼是人生的本味?

一個人,乃至一群人,或者整個社會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其要完成的究竟是什麼?

前者說,人的價值,即,人的事業,就在于在改變他人的生活,在改變整個世界以及整個人類的時候,改變自己的生活。正如,過去,我國領袖毛澤東所言,無產階級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共產黨人,在解放了全人類以後,才來解放自己。

後者說,一個人,應該平平常常的,平平淡淡的,把握自己的每一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