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由種種社會關系和客觀條件限定在那里的。」
「一開頭進錯了門,拜錯了師,走岔了道,怎麼也繞不回來了。」
所以說,青年人在一些人的規範中,贊揚中,容易進入了一種誤區,到了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時候,往往忘乎所以,不知東南西北。結果只能是一步步走進陷阱,結束自己的平庸的一生。
因為,一般來說,聰明的年輕人尚不能擺月兌這種歌頌的誘惑,落入到事先挖好的陷阱里面,更何況一般智質平常的人呢!
作者向我們列舉了宋朝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里面講到的故事,仲永在兒時是多麼的聰明呢,但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結果在眾人的一力稱頌之中,喪失了大好機會去求學,學習知識,最後成為了一個庸常的人。
我們記得,魯迅先生對于這種對于年輕人一味吹捧的現象,進行過揭示和抨擊。他說,有一些年輕人剛有點成績,不是被捧殺,就是罵殺。
這里的捧殺,就是屬于歌頌的陷阱,而罵殺,則是一種極力的壓制,打擊新生力量。
實際上,我們聯系余秋雨先生這里的話,應該冷靜地看待對于年輕人的態度問題,畢竟,在知識的殿堂,年輕人確實是沒有資本與老年人相比,有時候確實顯得不知天高地厚。盡管過去講過這樣的話「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要能保證少年永遠是英雄,決不應該采取極力地歌頌而得來的。
因為,一般來說,年輕人很少有城府以及由于知識缺乏而具有深遠的目光,在一種歌頌面前,他們會輕飄飄不知進取,忘記了山外還有青山,天外還有天,故步自封使他們再也不能有所作為,所以最後也陷入平常的結局,那是可能的。
我們認為,一些成功的年輕人,之所以後來能夠取得更大成就,其背後一定有一些具有獨到的眼光的成熟的老年人的指點,或者,這一些年輕人在以後人生道路上模爬滾打以後,再次奮起,但是,這種幾率是很少的,因此,對于年輕人的歌頌,只能是葬送他們的未來。
作為一個真正對社會負責任的人,對于年輕人誤入歧途的時候,應該采取當頭棒喝的方式,而不是采取依然是贊揚的態度。
在*中,不少年輕人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無所意義的活動,最後浪費的只能是自己的大好年華。
作者說︰「可惜在那個至關重要的時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鼓動永遠是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謂的成功總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記」。
這樣的人,如果我們還是采取喝彩與贊揚的態度,只能是讓他們「臉頰上還沒有皺紋的他們,卻在品德上挖下了一個個看不見的黑洞」。
因為,年輕人「一開始學僵了,學疲了,再也扭不過來。」
我們經常听人說︰「可以不會做官,但是不能不會做人。」
「首先是學做人,然後才是學習知識。」
「成不了才不要緊,但是不能成不了人。」
也許,年輕人走出了課堂,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但是「又何曾體察過歷史蒼涼的內涵?他們隨口談論社會,又何曾了解過民眾的質樸需求?他們得意地炫示文化,又何曾思考過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