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午飯,廖管家在堂屋里和爹爹說話,其他人都退到屋檐下守著,童若瑤和母親坐在正屋里,那邊說的了什麼隱隱約約也能听到一些。
童家原是上京書香世族,但人丁一直單薄,到了童老爹這一代,就兩個兒子。童二叔自幼便不愛讀書,後來分家,便用家里的錢做些買賣,這些年倒也能過得去。但商戶畢竟叫人瞧不起,何況原是書香世族,卻淪落到經商的地步,那些自命清高的大族漸漸也不與童家來往。
這些信息童若瑤當即就消化掉了,而得到一個結果便是,上京童家既然派人送了這些東西來,也必定會想方設法是把他們一家子都接回去。
「二少爺也是不愛讀書的,整日在家里胡鬧,或在外面廝混。」廖管家不覺長嘆口氣,下意識地朝門口望了望,道,「請恕老奴冒昧直言,大少爺卻是穩重的,也是大老爺教有方,來年必然榜上有名。」
童老爹慢悠悠地品著茶,茶葉是此等貨,這些年吃著卻好似吃出不同的味道來。提到自己的兒子,童老爹面上雖沒什麼,心里卻歡喜。又听得廖管家說二老爺的兒子不成器,那心里自然多了一份得意。
廖管家說了許多廢話之後,終于進入主題,「明年四月老太太七十大壽,大老爺雖已離家,于情于理也該讓夫人、哥兒小姐們回去一趟……」
送走廖管家等人,童老爹獨自一人在堂屋里坐了許久,直到晚飯時間才出來。這一頓飯吃得相當壓抑,飯後童老爹放下碗筷吩咐周氏道︰「那些東西收起來吧。」
童若瑤和哥哥一起洗了碗筷,也去堂屋里幫母親的忙。一共有十六只箱子,其中好幾箱都是上好的料子,當然這是對李家村的人而言,雖然富裕,卻也不是都有綾羅綢緞做衣裳。
另外還有一個箱子里裝著首飾,每一樣都用一個小匣子裝著,並且注明了這些都是老太太給童若瑤的。從這些東西上看來,上京童家的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童若瑤拿起一個小匣子打開,里面是一對祖母綠翡翠耳釘,靜靜地躺在猩紅色的絨布上面。可惜童若瑤怕疼,沒有打耳洞,這東西也用不上,便琢磨著這樣顏色鮮明,質地不錯的翡翠能當多少錢。
東西自然是不能私下收了,童若瑤只是瞎想罷了。把東西清點了一遍,都搬進了周氏和老爹的正屋。
童家遠方親戚送了好些東西來,這事在事發當天便成了李家村婦人八卦的話題,更有人夸大地猜測不知到底送了多少銀子來。到了第二天,童家一家子卻好似這事兒沒發生一樣,人們猜想的那些統統沒有發生。
一連好幾天,大伙議論的熱情依舊沒有減弱。更有人說那天來的幾個人,個個穿的都像城里的爺們,手上帶著金戒指,上面瓖著拇指大的寶石。夸張沒有極限,越到後來越厲害,就差沒人說那是皇帝家的人了。
這樣的一群人來了,還張口閉口稱呼童老爹為大老爺。那麼,童老爹到底是何許人?不管是什麼人,那絕對比李家村任何一家都強多了。
年底雖說忙,但也算的上清閑,就連附近幾個村的人也跑來這邊打听。從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童家就沒斷過人,今兒不是這個帶著親戚來探口風,明兒其他人又來了。
連童若遠也沒能幸免,俗話說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這些人竟親自上門推銷女兒。童若瑤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若要別人瞧得起,就須得站在比別人更高的地方。
周氏在屋子里陪著來訪的客人說話,童若瑤在自個兒屋里給爹爹和大哥做鞋子。冷不防簾子被撩開,童若瑤抬頭望去,竟是一臉笑容的劉氏抱著她孫子從外面進來。
童若瑤不留痕跡地蹙蹙眉,劉氏懷里還揣著一個盒子,不等童若瑤站起來讓座,她倒先走過來把盒子塞給童若瑤,低聲笑道︰「原是叫大奎送來,他那人你也知道,見了姑娘就害臊,少不得我厚著臉皮來了。」
童若瑤哪里敢收,這劉氏的目的她早就明白的,這會子見大伙都對自己好了,她也改變了之前的態度。倘或老爹最後沒有升官發財,她又會是怎樣的呢?
劉氏見童若瑤不言不語也不動,厚著老臉又道︰「是你嫂子從城里帶回來的,算不得稀罕,姑娘拿去玩兒吧。」
嫂子?童若瑤淺笑道︰「我大哥還沒成家,哪里來的嫂子?」
劉氏一時口誤才這樣說了,見童若瑤反問,忙陪笑道︰「是大奎的嫂子。」
「大奎的嫂子何時變成了童家姑娘的嫂子了?劉嬸子,你這話說的倒怪!」外面又一人進來,臉上帶著笑,語氣尖酸刻薄。走過來打開盒子一瞧,「呀呀,了不得,劉嬸子真是舍得,這足有**分吧?」
那婦人舉著一只赤銀鐲子,左右細看,嘴里「嘖嘖」出聲,未了丟進盒子里補充道︰「樣式陳舊了些,咱們這一把年紀的戴還好,姑娘家到底不成,劉嬸子既然要送來,何不花上一點兒錢找個工匠師傅重新打了?這樣不但樣式瞧著好,陳色也更新。」
這婦人便是李家村最愛和劉氏唱反調的,偏偏這兩人又喜歡走在一起。劉氏听了她的話,氣得臉紅脖子粗,「我又沒送給你們家姑娘,你管的著麼?有本事你就生個閨女,我定然會找師傅打一套全新的送去!」
「這麼說來,倘或我生了閨女,你也要生個兒子來配?要不就讓大奎等著?」說著自己倒先笑起來,「原來我生的閨女比童家姑娘還好呢!」
說完朝童若瑤眨眨眼,又听得劉氏道︰「只要你能生出來,即便我沒兒子,這里還有個孫子呢!」
劉氏倒也是會說話的人,擺著現成的就佔了便宜,她腳邊可不就站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這婦人被堵,冷哼一聲道︰「那也要我閨女瞧得上!」說的好像她家真有一個閨女似地。
兩人又爭執半晌,互不謙讓,最後皆是臉紅脖子粗,雙雙盯著童若瑤,異口同聲地問道︰「姑娘收下還是不收下?」
原諒童若瑤走神,不知道她們怎麼就說到自己身上,疑惑地眨眨眼。那婦人得意地笑道︰「童家姑娘不是那等沒眼光的,千挑萬選非要選你做婆婆,你還是省了這個心吧!」
劉氏輸了陣勢,不自禁地口出狂言道︰「童家姑娘就是瞧上了我家大奎,你眼紅就想著添亂,真是應了那句俗語,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咱們合不來,也不至于這麼缺德地要破壞別人家的事兒。」
這聲音愈發大了,驚動了在正屋的周氏,忙過來看。見劉氏模進童若瑤屋里,心里原就不快,又恰好听到劉氏說童若瑤看上大奎的話,一時被氣著了,也顧不得別的道︰「劉嬸子說話緊著些,歷來孩子的事兒都由父母做主,哪有孩子說了算的道理。再說我家姑娘鮮少出門閑逛,也不大見生人,你這樣說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