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實的主意其實並不算多高明,不過是考慮到三輔地區連日陰雨且羌人匯聚重兵超過十萬人,所以認為羌人的糧草恐怕會成為其相當大的負擔,如果能夠斷絕其的糧草供應的話那麼想必對于羌人的打擊會非常大的吧。請記住我
麴義也曾經說過,羌人的戰斗風格有點類似于即時戰略中的「一波流」打法,或者說其真正踐行了曹劌的那段著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論。
開始的時候憑借其出色的戰斗技巧和無上的勇氣如同洪水般向對手奔流而去,仿佛波濤巨浪一般將對手吞噬,可是如果對手能夠抵擋住羌人的第一輪攻勢並將局面拖入僵持階段的話,那麼羌人的戰斗意志就會迅速消退並最終時對手的實力而選擇是投降還是逃跑。
這也是當年為什麼涼州三明能夠在對羌人的戰斗中斬獲頗豐的原因,因為只要挺過最開始的攻擊,那麼接下來是追殺幾百里地還是納降數萬人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不過也正因為這種頗有些詭異的戰爭方式,所以也養成了羌人「百折不撓」的精神,那就是降而復叛,叛而復降,只要還有機會,那就不斷地進行著這樣的循環,直到某個屠夫的出現。
只不過段殺光了東羌,西羌卻因為青藏高原以及大概是與其同出一源的氐人的存在而每每逃月兌,所以他們依然繼續上演著他們前輩創造的歷史,尤其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先零羌。
其實說起來羌人可以說是現在大漢邊疆各少數民族中與大漢融合度僅次于百越高于烏丸和蠻人的存在,其與中央政權的合作關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紂的時候,而其中最具有代表色彩的人物則是鼎鼎大名的姜尚姜子牙太師,似乎還和姜維是同一個祖宗。
雖然西周來自西北,可是對于已經入主中央的周王朝而言顯然西涼那個窮地方是比不上中原,所以周王朝消滅了西北草原民族的威脅後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方式對待那些來自于草原的民族。听起來很耳熟吧,其實歷史就是這樣讓人蛋疼的相似著。
歷史就這樣及其相似的,一個名為義渠的部落開始逐漸成長起來並逐漸成為當時還被成為西戎的西北羌人的領袖級人物並利用一笑傾國的褒姒成功月兌離了周朝的管轄。
當然,估計褒姒這個長的禍國殃民的美女義渠當時沒能搶到,否則秦朝的那些個放牧的祖宗早就將其滅亡而不是等到後面生出一段即使是秦始皇的老媽趙姬也比不上的風流韻事。讀看看更新我們速度第一
不過義渠還是滅亡了,滅亡在了秦王朝的手中,過程並不復雜,但是卻真實地闡述了「虎毒不食子,所以最毒不過婦人心」的理論(一笑)。當然,歷史上雖然有不少類似的故事,但是總體來說數量還是有限的,而且關鍵是那兩個兒子恐怕不是愛情的結晶而是屈辱的見證。
宣太後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這位開創了中國史書中外戚專權之始的婦人的彪悍言論和彪悍事跡實在是相當之多,至于什麼蕭太後,什麼孝莊太後都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好像扯得有些遠了,拉回來拉回來,繼續說眼前的事情,否則就要被說作者在湊字了。
也就是說,李書實的策略就是先斷羌人糧草,然後逼迫羌人與守軍正面決戰,而不是讓羌人從容的利用其速度的優勢調動守軍並最終拖垮漢軍的部隊。
這個計策算不上多麼高明,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些粗糙,不過在張溫看來卻也已經比他能夠想到的主意好上不少,最起碼也比漢軍和羌人在這里互相對耗然後讓羌人可以從從容容的將身後的大漢領土納入到其治下並最終形成一個由羌人主導的政權。
而且張溫也得到了一個不是很確切的消息,據說在隴西地區,另一支雖然名聲上不如湟中義從響亮,但是也是和湟中義從一樣接受佣兵生意的另一支義從的首領宋楊也舉起了叛旗,並似乎在隴西郡的枹罕縣建立了割據政權並自稱河首平漢王,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所以對于李書實的這個在這種情況下所能想出來的最好的主意,張溫投入了十二分的熱情。
至于李書實的安排,張溫雖然真的很希望李書實能夠讓出幾個優秀而又有經驗的將領,可是因為李書實的堅持而只能作罷,同時李書實這不到千人的部隊雖說戰斗力不錯,可是在數萬人的戰場上也不過就是個小浪花罷了,所以張溫將這些人都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一個是讓李書實作為參謀給自己出出主意,同時或許也有進一步了解這個少年的意味在其中吧,畢竟雖然從盧植的心中得到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但是張溫還是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眼楮。
可實際上李書實為張溫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意見之後他便回到了長安城自己部下所在的旅店中,而且隨後便被通知第二天跟隨張溫的軍隊啟程奔赴前線。自此之後的三天,張溫好像將他完全遺忘了一般,沒有召見他也沒有派人傳達任何的命令。
不過李書實倒是並不在乎,因為從每天頻繁進出營地的傳令兵來看,張溫恐怕正在根據自己的提議醞釀著什麼龐大的計劃,雖然不清楚局勢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但是恐怕漢羌之間在短期內的大戰將會讓形勢變得明朗起來,也必須變得明朗起來。
要知道劉宏的耐心是有限的,現在國家雖說因為和連授首而讓那些不安分的家伙暫時收斂了一點,可是這種收斂隨著西北戰局的糜爛而變得愈發的削弱起來,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那麼很有可能西北未平其他地方反叛或者異族入侵就會隨之而來。
到了那個時候,四面楚歌的大漢王朝將要面對的將會是更為嚴峻的情況。
更別說因為去年的黃巾之亂讓劉宏不得不從內帑中拿出一部分財物進行募兵和賞賜的工作,雖說從長遠看劉宏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但是短期內內帑減少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劉宏現在也在琢磨著是否想些新的花樣搞搞創收,比如今年年初的洪水就是個很好的點子。
可是這一切都建立在國內局勢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之前設想的那種糟糕的狀況顯然不會對劉宏的賺錢大計有任何的有利影響。所以張溫必須盡快讓朝廷看到自己能夠解決這次羌亂的能力,哪怕是暫時性的解決也是好的,否則于公于私劉宏必須將皇甫嵩和朱派過來解決這邊的問題,即使他再想壓制功勞太多的兩位將軍也不會放在這種情況下。
而一旦這兩位中的一位或者兩位來到這里,那麼也就標志著張溫的下場絕對不會好過當初輸給苟延殘喘的張角的董卓。當初董卓好歹手底下有一票不安分的兵將,而且還趕上羌人作亂,這才有了戴罪立功的機會。可是他張溫可不相信自己會有董卓這麼好的運氣,再說朝廷了也許缺乏董卓這樣的宿將武人,但是絕對不缺他這樣精于詩書的文官,誰叫東漢立國的時候上至漢光武帝劉秀下到大部分開國大臣一個個都是手不釋卷甚至文采風流之輩呢。
當然,張溫不招呼李書實的另一個考慮顯然是想要保護李書實,讓他少點可能惹麻煩的機會,就好像當初孫堅隱名埋姓跟著陶謙去漆垣平叛一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于是明面上李書實以及他的麾下兵將依然以他那個西河佣兵團的身份出現在張溫的大營之中,反正大漢奉行以夷制夷的政策,每次戰爭尤其是發生在邊境的戰爭從來都不少見異族佣兵的身影,雖說李書實一群人無論從長相還是從衣著都更像是漢人,不過不少當初東漢開國時內附的烏丸突騎的後裔現在不少也是像漢人多過像烏丸人,所以倒是不用擔心會穿幫。
也正因為沒多少束縛,李書實甚至可以在扎營之後帶著幾個手下悄悄地溜出營盤到周圍轉轉,只要在晚上全軍靜默前回到自己的營地就不會有人過問,畢竟大部分跟隨漢軍的佣兵的戰斗力都比較強,隨之而來的副產物就是脾氣大多不怎麼好,在拳頭決定一切的軍營中久而久之也就沒有漢軍敢過于約束他們,或許只要少部分出色的將軍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吧。
當然,這也正好便宜李書實這個雖然實力不能說多強,但是心性依然不夠安定的青年以及他身邊兩只好奇心極強的美少女。
說起來就如同李書實途徑馮翊的時候所看到的景象相類似,除了長安城沒過兩天,周圍的景色就又變的蕭條了起來,而且這里比馮翊的情況或許更要嚴重一些,因為這里的壯丁因為戰爭的緣故已經抽調的足以影響春耕的進行了,而如果說京兆地區和扶風地區還有壯年男丁的存在的話,那麼這些人一定都躲藏在秦嶺的大山之中。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石壕吏》之類的情形出現,只不過杜甫的代言實在是太多了,估計已經沒有時間去記錄這些事情了吧。
此時的天空依然濕漉漉的,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有一種讓人分外不舒服的感覺,天色也灰蒙蒙的,讓人的心情分外的壓抑。或許唯一讓人感到事情總有兩面的就只有被潮濕的空氣所壓制的無法抬頭的塵土了吧,馬蹄輕踏間沒有塵煙飛散的空氣真的很好。
不過李書實相信對于上到朝廷大員下到黎民百姓而言這卻是一個超級大利好,畢竟三輔地區要是再不下雨的話,那麼今年的三輔地區就不要期望什麼收成了。這場雨,剛剛好。
或許就像現在大漢的現狀一樣,天災各種不利的因素你都能找到,可是就在你等待那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的時候,你卻忽然發現,原本他身上的負擔撲哧撲哧的又掉落了幾根稻草,雖然看上去似乎對于大局沒什麼影響,但是畢竟還能夠繼續苟延殘喘幾根稻草掉落的時間不是。
看著似乎漸漸有變大趨勢的雨勢,李書實不知道這對于張溫的機會是否有影響,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比起龜縮在美陽、武功的漢軍,羌人的部隊現在顯然更加遭罪一些。
不過就在李書實胡思亂想的時候,打著油紙傘安穩的騎在戰馬上的羅荷忽然皺起了眉頭。
「大地似乎告訴我,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而且數量似乎有百余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