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四章 燙手的山芋

作者 ︰ 鳳之翼

「竟然還有這麼一回事。」

中午時分,金蟬和童冑請了府衙的一位捕頭喝酒,席間旁敲側擊,說什麼銅仁的士紳好不給面子,大人剛剛上任,沒有一個拜會的,實在太不像話。

那捕頭酒勁一上來,便把銅仁府最近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二人。什麼黔國公家的郡馬爺被蠱毒毒殺,當地的知府老爺被參掉烏紗,接下來的幾任知府,都是干不到兩個月就卷鋪蓋走人,還有一個搭上性命。所以現在的地方士紳對繼任的銅仁知府都不看好,估計也干不長,不必在其身上花冤枉錢。于是,岳大人到任,沒有一個上門送禮。

得知事情真相,金蟬托詞有事先走,留童冑作陪。回到府宅,將消息一說,岳肅這才明白,為什麼天上會掉餡餅砸到自己的頭上,一下子能連升四級。

眼下一塊燙手的山芋握在手中,稍有不慎,自己的下場將和前面幾任一樣。

正犯愁間,有差役前來通稟,說黔國公府上的主簿大人前來拜會。

主簿不過是個九品小吏,一向算不得什麼,但公爵府上的主簿,就不一樣了,來到地方上,誰都要給三分顏面。打狗還要看主人嘛。

岳肅在花廳會客。黔國公府上的主簿名叫沐義,四十歲上下的年紀,世代為沐家家奴,所以被提拔為主簿。沐義一向仗著黔國公的勢,是為所欲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這次來到知府衙門,目的無非是施壓。

原本沐義以為,公爺連續參掉了好幾個銅仁知府,這一次朝廷應當上心,派一個干吏過來。沒曾想進了花廳才看到,新任知府是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後生。輕蔑之意油然而生,也不等岳肅請他落座,直接一就在上首的位置坐下。

「黔國公府主簿沐義,見過府台大人。」語氣之內,毫無半分禮數。

對方如此目中無人,岳肅的涵養就算再好,也是按耐不住。他沒有客氣的寒暄,開門見山地道︰「不知主簿大人找本官所為何事?」

沐義輕笑道︰「府台大人剛上任,想來還不知銅仁現在有一樁棘手的公案,此案涉及國公大人。乃是郡馬也被暗殺一案,前幾任的知府都因此落馬,我這次來也是好意,希望大人盡快破案。兩個月內無法破案,前車之鑒已是顯然。如果岳大人自認沒這份本事,那也無妨,我有個辦法可以保住大人的烏紗。」

岳肅故作驚訝地道︰「郡馬爺在銅仁被害,這可是大事,主簿大人可知因為何事?」

「因為何事?我要是知道的話,這案子早破了,還能有那麼多知府丟掉烏紗麼。」沐義語氣不善地道。

「哦。」岳肅微微點頭,又道︰「適才大人說,若是本府無力破案,您有法子保住我的烏紗,不知是什麼法子。」

「辦法和簡單,你上奏朝廷,請黔國公發兵過來,將附近的苗寨全都平了。天下只有苗人會下蠱毒,肯定是他們所為,寧殺錯、不放過就是。」沐義冷笑地道。

「這個法子倒也不錯,但為何要讓本府上奏,黔國公自陳表章便是。」岳肅淡淡地道。

越界帶兵是大事,剿滅當地苗寨更不是小事,激起民變,由誰負責。岳肅豈能上這份表章,料想前幾任知府都是曉得其中厲害,是以寧可辭官還鄉。誰都知道,只要這份表章上達天听,別說皇帝,內閣就是根本不能答應的,搞不好還會直接治你一個瀆職懈怠、無能的罪名。即便答應讓黔國公越界帶兵,到時苗人奮起反抗,一起兵戈下來,也不知要打上幾年,朝廷還不得勞師糜餉。黔國公位高權重,朝廷不會算到他的頭上,上陳表章的人,還不得被釘上罪魁禍首的名頭。千秋罵名誰能擔得起。

見岳肅如此回答,沐義的臉色難看起來,冷道︰「這是你銅仁府治下的事,怎麼能由黔國公上陳表章,這一來,豈不是無私也有弊。府台大人,我看還是你上奏朝廷的好。要不然兩個月之後無法破案,你哪辛辛苦苦賺來的功名……」

「本府的功名不由主簿大人操心。」岳肅現在也把臉沉了下來,「剛剛你也說了,銅仁府是本官治下,一切都應該由本官做主。本官接印之時,朝廷並未下令,讓本官限期破案,銅仁府公務繁多,總不能為了一樁案子,就動用銅仁一地的全部精力吧。還請主簿大人回去轉告國公,就說本官會盡力的。」

「盡力,就憑你一個毛頭小子,能有什麼本事破案。我丑話可說到前頭,就兩個月,過了期限,你不想走,黔國公也會把你參走!」

沐義的聲音是越來越大,根本沒把岳肅放在眼里,擺明現在就是給岳肅下最後通牒。岳肅的脾氣終于被他點燃,喝道︰「主簿大人,你口口聲聲說兩個月無法破案,這是朝廷的規矩,還是你家黔國公的規矩?黔國公不過是管理雲南軍務,我貴州銅仁府的政務想來也不必他老人家操心。這樁公案,橫豎都是本官治下的事,他若以苦主的身份關心此案,本官自是歡迎。倘是咄咄逼人,休怪本府不領他的情面!」

說完,岳肅將茶杯端起,「送客!」

見岳肅態度強硬,且端茶送客,不點情面也不講,心中怎能不怒。前幾任知府雖說也都沒答應,但哪個不孝敬一番,讓他回去美言幾句。岳肅倒好,連頓晚飯也不管。

「好!算你有種,咱們走著瞧!」

沐義氣急敗壞地走後,岳肅端坐在花廳思量起來。沉思良久,將金蟬喊來。

「金蟬,你剛剛說,銅仁府先後撤了三個知府,還有一個死在任上。我分析,那死了的知府,想必是查出點什麼,你去問一下,死的這個知府叫什麼名字,現在家在何處?」

「是,大人。」

雖然說沒給沐義留面子,但案子該辦還是要辦的。

死在任上的銅仁知府名叫王盛才,籍貫山東。說起這家伙來,也算是個杯具,原本在山西當推官,正巧銅仁府知府出缺,他也不明底細,托關系、找門路,花了不少錢,最後將老家的田產也賣了,才謀上這個差事。

風風火火的帶著家小來到貴州,本想著大干一番,好好撈上一筆。別看貴州屬于不毛之地,可銅仁產礦,在這當官想要撈錢,是很容易的。要不然,王盛才也不能下這麼大的血本。

上任不到兩個月,黔國公三天兩頭的派人來催,讓他連撈錢的機會都沒有。迫于壓力,想找兩個替死鬼認了這殺人案,哪曾想,事情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這個地方,苗人都抱團,你要敢無緣無故的抓人,最後屈打成招定上罪名,苗寨的人就敢組團拎著刀找你拼命。

眼看著老辦法用不上,黔國公又催的緊,王盛才是急的團團轉。也不知是為什麼人,突然有一天晚上,他在家大喊一聲,就死了。經仵作檢驗,是中了苗疆蠱毒。

死了一個郡馬,又搭上一個知府,事情越來越大。怎奈苗人強悍,無憑無據的話,容易鬧出民變,朝廷才一拖再拖。

王盛才的家現在銅仁城內三馬胡同,打听清方位後,第二天一早,岳肅就帶著金蟬、殷柱、童冑、鐵虯前去訪問。知府出門,要是身穿元服,終究太過扎眼,五個人便微服前往。

王知府一死,家里馬上中落,只留下孤兒寡母,還有兩個下人,靠著王大人的撫恤金度日。岳肅好言慰問,打听一番,一點有用的情報也沒有,和金蟬在差役口中打听到的基本一樣,耳朵里只是充滿了那寡婦的哭聲。

看到人家孤兒寡母生活不容易,岳肅留下五兩銀子,說來是不多,但岳大人實在不富裕。

離開王家,已經快到中午,五個人找了個飯館,品嘗一下當地的小吃。

油粑粑和糯米包子號稱銅仁最地道的小吃,五個漢子都是能吃的主,每樣叫了五籠,吃不了可以帶回家。

五個人在角落里品嘗,是贊不絕口,快要吃完的時候,從二樓走下十幾個士兵裝束的,領頭的是一個把總。

一行人徑直朝飯館大門走去,剛要跨出門口的時候,小二幾步來到那把總的身邊,滿臉堆笑地道︰「軍爺,你們好像忘了點事。」

把總瞧了他一眼,眼珠一瞪,說道︰「忘記什麼事了,爺好像沒落什麼東西呀。」

「不是您忘東西了……是您……」小二畏畏縮縮地道︰「是您……忘記……給……給錢了……」

「給錢?」把總抬手一個耳光,將小二扇的就地轉了個圈,怒喝道︰「他女乃女乃的,爺在城里的大館子吃飯都不給錢,在你這吃點油粑粑,你還敢管我要錢!這一巴掌就是賞給你的,不用找錢了!滾!」

小二捂住腮幫子,扭頭無助地看向掌櫃,現在的他,是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那把總身後的士兵,此刻也都鼓噪起來,一個個將腰刀抽出來,說道︰「女乃女乃的,吃你點油粑粑還想要錢,想要錢也行,問問老子手中的家伙願不願給!」……

「老兄,吃飯付賬是天經地義的事。要是當兵的都像你們這樣,誰還敢賣你們東西。你們這樣,和強盜有何區別,我大明朝的臉面都被你們丟盡了!」看到士兵在飯館吃飯不給錢,還恐嚇、打人,岳肅立時就火了,此地可是他的治下,怎容這些人胡來。

「哎呦,茅坑里怎麼蹦出你這麼快石頭來,它媽的,敢管老子的事。你知不知道老子是誰,不想活了嗎?」這把總今天也喝了點酒,奔著岳肅這桌就沖了過去。他身後的士兵,見首領上來,也跟著一擁而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文閱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