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三章 橫江救十娘

作者 ︰ 鳳之翼

杜十娘在小舟上將珠寶手勢丟入江中的時候,旁邊船上的那個人一直在注視她。這個人就是岳肅。

清晨起來,他簡單的洗漱一番,就坐在船頭吃早飯。隨即看到杜十娘站在船頭,將珠寶撒入長江。

這一幕,是那樣的熟悉,仿佛曾經見過一般。他連忙吩咐艄公將船靠近,因為他有一種預感,這個女人一定會投江。

一切都和電視中演的一樣,杜十娘縱身跳入長江,兩船的距離只有兩米,岳肅毫不猶豫,一個猛子扎進江里。

這輩子,岳肅從來沒下過水,好在上輩子自己常到游泳館去練習,作為一名優秀的警察,多掌握一門技能,對自己是有很大好處的。

入水之後,她馬上看到杜十娘正在緩緩下沉,江水很急,加上杜十娘已是心灰意冷,完全沒有求生的意思,只是條件反射般的掙扎幾下。至于百寶箱,早已月兌手而出。

岳肅分水向前,片刻來到杜十娘的身邊,左臂將她夾住,立即向上。

「呼……」

腦袋露出水面,正好看到艄公將船槳伸過來,岳肅抓住船槳,游到船邊,將杜十娘拉上船去。上船之後,杜十娘已經昏迷,岳肅知道,此刻不是講究什麼男女有別的時候,忙雙手壓住她的胸部,將水積壓出來,跟著又給她做人工呼吸。幸虧救得及時,岳肅的手段也算不錯,杜十娘終于悠悠醒來。

「啊……我……這是死了嗎……」

「姑娘,你沒有死,你被岳大哥救了。」不等岳肅回答,李瓊盈便說道。在她看到岳肅跳水的時候,嚇得是花容失色,等到岳肅將人救上船,緊張的心才落下。

「我沒死……」死里逃生的杜十娘,眸子里滾出眼淚。李甲的忘情負義,令她再也不相信世上的任何人,她自小被賣入青樓,早已恨透了這個世界。當遇到李甲的時候,她以為自己終于遇到可以托付的人,沒想到,李甲最後還是出賣了她。世上也沒有再值得她留戀的,抱著必死之心的她,竟然沒有死成。

也不知是天意,還是造化,現在的杜十娘已經是心如止水。她望了一眼岳肅,苦笑道︰「謝謝……」

與此同時,一條船已經貼了過來,就听船上有人喊道︰「十娘……你沒有事吧……是我的錯……你原諒我吧……」

杜十娘掙扎地想要起來,身上實在沒有氣力,岳肅忙伸手相扶,讓她直起身子。杜十娘看了一眼李甲,說道︰「你我緣分已盡,以後我們再不相干。」

「你和他的緣分盡了,和我的還沒盡呢!」李甲身後的孫富跨上一步,大聲喊道︰「我可是花了一千兩銀子買的你,只要你不死,你就是我孫富的人!」

「是嗎?」杜十娘慘笑道︰「我不是任何人的,我的命只是我的,你還沒有資格。」她轉身瞧向岳肅,又道︰「恩公相救之德,杜十娘無以為報,若有來生,定當結草餃環。」說完,奮起全力,又要投進江中。

岳肅怎能讓她再做傻事,右臂向前一攔,將她抱住。「你怎麼還做傻事!」接著似乎又想起什麼,問道︰「你剛剛說,你叫什麼名字?」

「賤妾杜十娘……」

一听這個名字,岳肅的腦袋「嗡」地一下。雖然他對這個名字並不意外,因為怒沉百寶箱的這個橋段,他在《花魁杜十娘》的電影中曾經看到過。而且看到最後,還不禁落淚,感慨杜十娘的有情有義。這個電影,他是和黎蘭一起看的,記得是李嘉欣主演。李嘉欣雖然漂亮,但和杜十娘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見到岳肅滿臉的驚愕,杜十娘還以為岳肅听過她的名字,知道她的出身,或許還會不齒。她搖頭一笑,說道︰「恩公,十娘是個不潔之人,還請讓我去吧。讓滔滔江水,洗清我一身的污濁。」

岳肅被這句話驚醒,搶道︰「不!你不能死!剛剛你已經洗清了,現在你也算是再世為人。熟話說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還望你能愛惜身體,堅強地活下去。」

「我還有機會麼……」杜十娘搖頭泣道。眼前孫富苦苦相逼,自己只要不死,就會被人家搶走。談何堅強地活下去。

岳肅當然明白她的心思,讓李瓊盈扶杜十娘進船艙,自己直起身子,看向孫富和李甲,喝道︰「誰說杜十娘是你的人,你有何憑據?」在明朝,人是可以買賣的,不過需要有憑有據。

「有賣身契在此,李甲已經簽字畫押!」孫富一把拉住李甲。

「那杜十娘可曾在上面簽字畫押?」岳肅冷笑道。

「有李甲畫押即可,她哪有資格畫押。」孫富像看傻子一樣看著岳肅。似乎很納悶,岳肅為什麼會問出如此白痴的問題。

不過他跟岳肅相比,才是真正的白痴,岳肅這麼問,自然有他的用意。岳肅又笑道︰「李甲是誰?跟杜十娘是和關系,憑什麼有權利將她做賣?」

「他是杜十娘的丈夫,自然有權利!」

「杜十娘的丈夫?」岳肅笑意更甚,大喝道︰「那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誰人可以作證?」這種官司,對他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別看岳肅現在是一副落湯雞模樣,但舉止氣度,分明像是在審問對方。

李甲當然沒有和杜十娘正是成親,這一點孫富也知道,他馬上說道︰「杜十娘是李甲在秦淮河上買來的妓女,他當然有權利將人再次賣掉!」

「原來是這樣,那可有賣身契?」岳肅冷聲問道。

若是李甲手中有賣身契,這事還真不好辦,他堂堂朝廷命官,總不能搶人。可惜,李甲現在拿不出賣身契,早在贖出杜十娘的時候,杜十娘已經把賣身契燒了。經岳肅這麼一問,李甲也是茫然。

孫富並不知情,看向李甲,問道︰「賣身契應該在你手上吧。」

李甲搖頭一笑,說道︰「早被十娘燒了……」

岳肅見他沒有賣身契,義正言辭地道︰「既然沒有賣身契,杜十娘便是自由之身,你哪有權利將人變賣,難道不知拐賣人口是何罪名麼!還是速速離去,不要在此糾纏。」

就這麼走,孫富哪里肯干,怒道︰「小子,你算那顆蔥,竟敢跟小爺如此說話。識相的話,趕緊把人給我送過來,否則定讓你好看!」

「讓我好看!」岳肅大喝道︰「你可知我是何人,本官乃朝廷委任的五品知府,難道你還敢殺官造反不曾!」

「就你……」孫富蔑視地大笑起來。也難怪他會發笑,看岳肅的年紀,不過二十左右,說他是知府,何人會信。隨即大聲吩咐道︰「給我上,把人給我搶過來!」

兩艘船現在相隔不到半米,四名僕人得了吩咐,縱身跳躍過來。岳肅豈會給他們機會,沖著第一個過來的小子直接就是一腳,登時將人踢入長江之中。

「救命……救命……」這小子可沒有岳肅的水性,一掉進江里,掙扎兩下,便要下沉。

另外三個,似乎也不會什麼水性,不過看架勢,絲毫沒有救人的念頭,沖著岳肅撲將過來。

他們這點本事,跟岳肅相比簡直都不夠看的,只三拳兩腳,三個一起被打進江里。這一下,可嚇壞了孫富,讓船夫趕緊掉頭,不過逃跑時還不忘丟下狠話。「小子,你給我等著!」

李甲現在是垂頭喪氣,人財兩空的他,跌坐在船上,已不知該如何是好。

傍晚時分,終于棄舟登岸,來到寧鄉縣。四人找了間客棧落腳,明日再雇車趕路。一路無話,終于回到陽朔縣。洗盡鉛華的杜十娘死意全消,一心只想給岳肅做奴做婢,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杜十娘在秦淮河上見過無數達官顯貴,雖說她也知道岳肅是個官,但沒想到這位知府大人和天下的官吏截然不同,沒有丁點驕奢之心。路途上,大家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和以往的錦衣玉食是天地之別,甚至都比不上這些日子和李甲的吃喝用度。

不過她吃的很舒服,感覺這種平淡的日子特別安靜、怡人。李瓊盈和蘭兒開始並吃不慣這些飯菜,但也沒有多說,只是將就,可見岳肅吃的特別香,時間久了,也都習慣。

這一日,終于回到陽朔縣。岳肅將升遷的消息告訴阮傲月、金蟬等人,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立即打點行裝,準備隨他上任。

阮傲月見到杜十娘、李瓊盈之後,心中難免納悶,同時驚愕杜十娘的美貌,不知她和岳肅是什麼關系。當听到杜十娘自報家門之後,心頭也是一顫。得知岳肅救下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阮傲月一聲不發,誰也不知道她是什麼想法。但她並沒有說出將杜十娘拒于門外的話。

李瓊盈听說阮傲月是岳肅的妻子後,心中無比低落,此刻的她,不知該何去何從。心系岳肅的她,想了整整一夜,才得出一個結論,跟著這個男人繼續向前走吧。畢竟自己的父親也是三妻四妾。

童冑本身是陽朔縣的捕頭,得知消息後,專門找到岳肅,表示願辭掉陽朔縣捕頭的差事,隨同前往銅仁府。岳肅當然高興,一年來的相處,他已將童冑當成自己兄弟,和金蟬、鐵虯一樣。

捕快中有四個名叫張威、王順、李晨、趙敬的,向來是童冑的心月復,听聞這個消息,也決定追隨岳肅同往。他們都是沒有家室的,父母早亡,跟著童冑混,現在靠山要走,自己以後留在陽朔,還不知能混個什麼樣子。眼下岳大人升任知府,在他們眼中,這可是天大的官職,繼續追隨,保不住將來也能博個出身。

岳肅也答應下來,大家都沒有什麼負擔,連行李都少,尤其是岳肅,做了一年的知縣,家底算起來,也就十幾兩銀子。雇了三輛騾車,主要是女眷乘坐,並裝載行李。

陽朔的百姓一听說岳大人升遷,要離開陽朔,是各個不舍。大家不約而同的聚在一起,燒香洗街,跪地相送。最後也不知在誰的提議下,做了一把傘,將自己的名字添上,送給岳肅。區區一個小縣,在傘上簽名的人,竟能有上萬人。

「岳大人,慢走……」「岳大人,一路順風……」「岳大人,將來有空一定要回來看我們啊……」……

看到百姓的熱情,岳肅不禁感動的落淚。短短一年時間,能得到一縣百姓的擁戴,也可見他這個知縣,做的何等稱職,何等深入民心。

李瓊盈、阮傲月、杜十娘看在眼里,無不為之動容。

李瓊盈的父親富甲天下,府上門庭若市,卻也沒得到這麼多百姓的愛戴。阮傲月是學政之女,父親的學生何止千人,但和岳肅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因為這些百姓是真心擁戴,不像那些讀書人,只是官面文章。最為震驚的還是杜十娘,一路觀岳肅舉止,只當他是一個潔身只好的清官,現在一看,岳肅不僅清廉,而且深受百姓愛戴,堪比青天。「世上竟有如此好官,若早遇上此人……」杜十娘想到這里,不禁覺得有些自慚形穢,自己一個不潔苦命人,怎配得上一代青天,如果能伺候他一生一世,已是心滿意足。

辭別陽朔百姓,趕往銅仁府。貴州是不毛之地,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這一點不假。一路之上,便遇到兩股劫匪,好在金蟬等人各個英勇,輕而易舉地將匪盜打發。

來到銅仁府,岳肅先到知府衙門拜印交割,安排家人居住。該說不說,知府的後宅要比知縣的大上能有一倍不止,岳肅的家眷也不多,每人一個房間還有空閑。

按照慣例,新知府到任,同知、通判、推官都是要來拜碼頭的,本地商賈也要來打個招呼,說一些多蒙照顧的話,晚上宴請一番,再送上不少孝敬。一連數日,知府衙門都應該不得消停。

可到任之後,令岳肅倍感詫異,同知、通判、推官三位大人倒是上門拜會,不過只說幾句場面話,便一一告辭,連晚上接風洗塵的話都沒提。當地的士紳更是不給面子,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難道說當地民風淳樸,不講究什麼賄賂官吏?岳肅還真有點不相信,當天中午,便打發金蟬、童冑跟衙門內的差役打听,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文閱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