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五十六章 黃河決堤

作者 ︰ 鳳之翼

幫忙重開鏢局!

岳肅這是有他的打算,北京城內魚龍混雜,查什麼案子,光指著順天府的差役,很難模清底細。前輩子當警察時,他當過臥底,了解內情,知道許多隱秘的案子,不能單靠警察,還要有線人之流來輔助。

要是幫李忠等人重開鏢局,這些人無疑會成為自己的助力,一些棘手的案子,需要明里暗里查訪的,有這些人幫忙,定是事半功倍。而且開鏢局的好處是一次性投入,以後這幫人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自己操心。李忠是極為講義氣的人,領了自己這個人情,日後找他們幫忙,想來定沒有二話。

一听岳肅說要幫忙開鏢局,李忠、金蟬等人皆是一愣,誰不知道自家大人清如水、明如鏡,別說讓他拿一萬兩銀子,怕是想拿出一千兩都困難。

岳肅看到眾人差異的眼神,笑呵呵地說道︰「厲浩然,皇上今天的賞賜,你沒跟大家伙說麼。」

厲浩然這才反應過來,忙道︰「今天皇上高興的很,不僅賞了我們,還親自賞了咱家大人兩萬兩銀子呢。」這也是厲浩然嘴嚴,岳肅沒吩咐讓他說的事,他一般都不會對別人亂講。

岳肅微笑點頭,說道︰「現在這兩萬兩銀子已經送到府里,李忠呀,在順天府當差畢竟拘謹,也不知你的兄弟們是否習慣,倘若願繼續開鏢局,本府這邊明日便將一萬兩銀子提給你。」

「大、大人……」李忠現在驚的是張口結舌,實在想不到岳肅如此仗義,連忙移開座位,跪倒在地,「大人大恩大德,小人實在感激不盡。小人在這里代兄弟們給大人磕頭了。」

說完,「砰」「砰」「砰」連嗑三個響頭。他們都是綠林上的漢子,投身官府,受朝廷約束,實在是無奈之舉。其中有的想要去做那打家劫舍的勾當,都被李忠勸了下來,讓大家隨同自己,一起跟著岳肅。也仗著岳青天現在名聲響亮,京師周邊,宵小聞之喪膽,大家伙覺得能有些前途,才勉強答應。否則寧死也不會跟六扇門來往。

岳肅忙過去將李忠扶起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這麼客氣。你們繼續經營鏢局,日後本府或許還要麻煩上你們弟兄。」

「大人但有所差,盡管吩咐一聲,我等兄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李忠那可是一口吐沫一個釘的人,追隨岳肅這段時日,岳肅已經品味出來,若不然,也不會輕信于他。

當下,岳肅干脆讓李忠把他的那些弟兄們,全都請到府上,又讓金蟬、鐵虯出去再買些酒菜,重新開席。

李忠也不含糊,很快找來八名漢子,這八人分別叫作孔刃、曹瑜、嚴柏、華松、辛振、魏環、陶偉、姜舟。他們八人,金蟬、鐵虯、殷柱當年常在江湖上跑的漢子,有的曾見過,有的也有耳聞,今日相逢,更是高興的不得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除他們八個外,還有一些趟子手、普通鏢師,皆是這些人的子佷、徒弟,李忠並沒領來。

孔刃、曹瑜他們已經听說岳肅要出錢幫他們重開鏢局,一個個是感激不盡,揚言日後岳肅只要有吩咐,不論是做什麼,都絕對從命。岳肅瞧這般人全是如金蟬等人一樣,是直爽漢子,心中更是高興,難免又多喝幾杯,討論起重開鏢局之事。

岳肅這邊在飲酒,而內閣之內,卻是陰雲密布。

「現在河南連日大雨,河水上漲,黃河堤壩懷慶段三處決口。十數萬災民涌入開封、鄭州等臨近府縣。河南布政使接連上本,請求朝廷發銀賑災。諸位看,該如何應對。」

花廳之內,葉向高環視一周。若按往常,這等事在內閣開個會也就完事,犯不著拿到家里研究。只是現在,戶部的銀子實在不多,皇上修交泰殿用了十五萬兩,前些天遼東催餉,因為坐鎮遼東的是東林黨人、兵部尚書孫承宗,朝廷就算沒錢,葉向高也得想辦法逼戶部給他湊出來。

眼瞧著河南水災,原本大好的年景,一下子翻天覆地,怎不叫人心煩。葉向高開了一天內閣會議,也沒商量出一個妥善之策,幾位內閣成員,只能點燈熬油。當然,因為是大事,涉及到工部和戶部,別看兩位尚書沒有入閣,也照樣被請了過來。工部尚書自然是馮權,戶部尚書則是陳大道。

天啟年間的戶部尚書換的比較頻繁,陳大道的前任只干了一個月,就被免職。這位老兄,到還算不錯,至今已經干了半年。雖然因為頂不住壓力,出錢給皇上修宮殿沒少挨罵,不過因為討好了皇上,得以繼續留任。

葉向高說完這番話,下邊的人沒一個吭聲,有錢才能有法子,沒錢的話,那是一點法子也沒有。見到眾人都是大眼瞪小眼,葉向高看向陳大道,說道︰「陳尚書,現在河南催錢賑災,你是戶部尚書,總得拿出點意見來。」

「是、是……」陳大道尷尬地點點頭,小心地說道︰「黃河決堤,賑災是大事,按理說,應該馬上撥款賑災,可是戶部現在確實沒銀子。前些天給遼東撥的軍餉,還是好不容易擠出來的,眼下最多還能拿出五萬兩。」

「河南大面積受災,遍地流民,五萬兩銀子夠干什麼的。我覺得你們戶部好像挺有錢呀,兩個月前不是還能給陛下出銀子修交泰殿嗎?」葉向高冷冷地說道。

「這……」陳大道趕緊把頭垂下,小聲地說道︰「兩月前風調雨順,誰曾想,會突然急轉直下,黃河還絕了堤,我這也是沒有想到啊。」

「你沒有想到,那你這個戶部尚書就不知道未雨綢繆麼?現在災情重大,要是再不賑災,難保會發生民變,這罪責你擔當得起嗎?」葉向高正氣凜然地說道。

「我……」陳大道無言以對,一句話也答不上來了。

「就知道邀寵媚上,看這次你怎麼收場。」陳大道不是東林黨,葉向高當然不會給他好臉子看。接著他又道︰「大家再想想,天亮之前總得拿出一個計較才是。」

次輔韓爌眼楮轉了幾圈,說道︰「進卿兄,賑災之事刻不容緩,就算戶部一時拿不出銀子來,朝廷也要有所行動。我看不如這樣,請皇上委派一名大員,先去巡撫河南,安定人心,至于銀子,可以一點點籌措,到時再運過去。」

這就叫表面功夫了,不動實際的,只來虛的,完全是做給天下人看。表示朝廷還是很關心災區百姓的,雖然沒錢,但希望你們不要著急,面包會有的。至于餓死多少人,就不該我們的事了。

既然實際的不行,有虛的應付,也就可以了,大家現在還急著回家吃完飯呢。馬上,韓爌的提議就得到眾人的響應,史繼偕第一個附和道︰「象雲兄所言極是,應該先派人下去安撫人心,然後再圖賑濟災民、重整河工。」

「有道理。」「理應如此。」…….

葉向高現在也沒別的辦法,雖知面子工程實在無濟于事,但也總比不做的強。他點點頭,說道︰「象雲兄的建議確實有理,只是你們說,應該派哪位大員去巡撫河南比較妥當呢。」

「這個……」一听這話,眾人都閉上了嘴巴。

這要是地方上平安無事,去做一任巡撫,倒是美差,大家巴不得把自己人安排上去。可明知道是個黑鍋,誰會願意派自己人去送死呀。

欽命巡撫奉旨賑災,你要是到任之後,一點作用沒起到,繼續讓災民流離失所,甚至發生民變。到時,挨參那是肯定的了,搞不好還要搭上前程,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要知道,你沒有銀子,那就是啥事也辦不了,情等著倒霉。

見沒人說話,葉向高看向馮權,笑道︰「馮尚書,你看讓誰去巡撫河南比較好呢?」

葉向高也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沒去問自己人,先去找馮權。

馮權也不是白痴,這破差事,他哪能攬到自己人頭上,不過他的反應倒快,馬上想起一個人來。答道︰「閣老,依下官愚見,這奉旨賑災,巡撫河南,事關重大,絕不能草率。當選一素有威望,正直無私的大員,這才能安撫百姓,不至于有負聖恩。」

別看馮權沒有點名道姓,可他的話一說完,在座諸位馬上意識到他所說之人是誰。在這天晚上,東林黨和閹黨史無前例地達成一個共識,攆岳肅走人。

馮權看的很淺,只是想要害岳肅一把,而葉向高這些老狐狸,看的要比他遠多了。「岳肅這個絆腳石,一定要攆走,等他一走,朝局必然會全部掌控在我們手里,到時誅滅魏忠賢,天下還有誰能和我們抗衡。而且,岳肅一去河南,那定是九死一生,且不說沒有銀子給你賑災,致使災民涂炭,就是河南的那些皇親國戚也夠你吃一壺的。河南有國丈,有親王,橫行不法的都是他們,你岳肅不是標榜鐵面無私麼,到時讓你親眼看到,你是管還是不管?」

葉向高想到此節,心中不住冷笑,臉上卻仍是一副和藹模樣,他微微點頭,說道︰「馮尚書此言在理,確應該選一個素有聲名且清廉公正的大臣。只是放眼京城,這種大員實在不多。陳尚書,你有什麼好的人選?」

陳大道能熬上這個位置,肯定不是什麼平庸之輩,只是他一不屬于東林黨,二不齒于和閹黨為伍,所以才總被排擠、彈劾。葉向高和馮權提議的人,他自然清楚,但岳肅深得皇上寵信,他怎能先開口。當下故作糊涂,說道︰「哎呀,這種大員京城里實在不多,像葉首輔、韓次輔幾位,雖然都很有德有才,威望甚高,怎奈諸公公務纏身,實在不便。對了,副都御史楊漣素有清名,威望頗高,讓他去,我覺得倒是很合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文閱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