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五十八章 朕不糊涂

作者 ︰ 鳳之翼

岳肅不是傻子,現在滿朝臣工都在排擠自己,想把自己攆出京城,他不是看不出來。知道河南災情嚴重的他,在听葉向高想要派人出河南時,本就有了毛遂自薦之心,現在明白是個陰謀,又躊躇起來。

若是不走,皇上肯定會向著自己說話,強行留下自己,派別的官員前往河南。可要是別的人去,會把賑災的銀子花到老百姓的身上麼?見識到官場的他,深知天下烏鴉一般黑,像自己這樣獨善其身的官員,已經沒有幾個。

李忠他們,兩次在河南失了鏢,可見那里盜匪橫行,一旦是貪官污吏前往,貪墨了賑災銀子,這一來百姓無法度日,難保不會鋌而走險,落草為寇。民變一生,豈不天下大亂。

想到這些,岳肅說道︰「陛下,臣願往。」

此刻滿朝文武都在等著岳肅的回答,大家都知道,皇上寵著岳肅,要是岳肅說不去,皇上再一偏袒,怕是真攆不走岳肅。現在听到岳肅主動請纓,眾臣馬上喜形于色。

只听首輔葉向高第一個說道︰「岳大人深明大義,真是我等的楷模呀。」

「不錯,岳大人果然是忠君體國,愛民如子,我等欽佩之至。」……

一眾大臣,跟著附和起來。

上邊的朱由校見岳肅答應下來,更加不知該怎麼說好了。他現在是一日也離不開岳肅,人這一走,誰還給自己研究新花樣玩呀。

可看眼下的情況,攔是攔不住了,只得說道︰「葉愛卿,不知岳愛卿這次去河南,需要多長時間呀?」

葉向高明白皇上的心思,要把時間說的久了,皇上定然不準,當下微笑地道︰「想來也用不了多久,賑災放糧,有一個月足矣,至于重修河堤,要是進度快的話,不出兩個月也能完工。」

這純屬是胡說八道,在場的人,除了皇上之外,都知道這麼短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完成。岳肅當然也清楚,不過他心念河南百姓,並沒有說破。如果實話實說,需要一年,甚至更久,估計皇帝就不能答應了。

果然,朱木匠一听說用不了多長時間,心也就放下,看向岳肅,說道︰「岳愛卿,那你到了河南之後,一定要盡快趕工,速去速回啊。」

「臣遵旨。」岳肅躬身答道。

朱由校點點頭,又道︰「葉愛卿,岳愛卿此次去河南賑災,給他一個什麼頭餃比較好呢?」

「臣已經想了,不如就讓岳大人為河南巡撫。至于接替順天府的人選,臣正……」

「接替什麼順天府!」不等葉向高把話說完,朱由校就打斷了他,說道︰「岳愛卿也就離京三個月,順天府需要別人來接替嗎?府丞、治中都是吃閑飯的麼?難道離了岳愛卿,就都不會做事了!」

「對、對……是臣疏忽……」葉向高連忙躬身說道。

葉向高本打算連岳肅在京城里的官職都頂了,這樣一來,時間一長,皇上習慣了沒有岳肅的日子,可能就不會再召他進京。結果因為離京時間說的太短,皇上根本不讓他人頂替。葉向高心想,先把人打發走再說,至于其他,以後徐徐圖之就是。所以也就不再多言。

見葉向高不再提了,朱由校在上面又想了想,說道︰「就讓岳愛卿為欽差大臣,領刑部尚書餃巡撫河南,仍兼順天府事。」

一般的巡撫,都是掛侍郎或都御史的餃,從沒听說有掛尚書餃的。這次皇上見岳肅要走,可謂大開龍恩,直接給掛了正部級的官餃,這可是正二品那。這種事越禮的事,若在平時,百官肯定是要站出來反對的,可現在岳肅人都答應走了,一旦出來反對,惹火了皇上和岳肅,人家再不同意走了,那不白忙活了。于是,大家都保持了一致,沒有一個提出異議的。

一切定妥,朱由校讓內閣擬旨,然後宣布退朝,獨留岳肅一人,回到養心殿。因為對岳肅依依不舍,兩個人從進了養心殿就開始聊天,一直聊到午飯之後,還不舍讓岳肅離開,幾次開口,希望岳肅回心轉意。岳肅全都委婉拒絕,表示會速去速回。吃過午飯,又和朱木匠聊了許久,幾次辭行出宮,直到申時,皇上最後才準他離宮,甚至還一直送出養心殿。看的一眾太監是瞠目結舌。

回到順天府,岳肅在後花廳召見了楊奕山。

二人敘禮坐定,岳肅先開言道︰「河南遭災的事,想來你也听說了,內閣有意,讓為師為欽差大臣,出任河南巡撫,主持賑災大任,今天上朝我已答應下來,克日便要出發。」

「河南洪災的事,學生已經听聞,可按理說,賑災之事,輪不到恩師呀,這其中怕是有什麼文章。對了恩師,不知聖上是什麼意思?」

「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文章,只是東林和閹黨的人,想將為師排擠出京城。皇上本是不準,後來征求我的意見,我告訴陛下,願意前往。」

「什麼?」楊奕山吃驚的看向岳肅,「恩師,既然您明知道是他們排擠與您,為什麼還要入他們的全套呢?」

「今天早上,為師看到從河南逃來的災民,這些人實在可憐,想來在受災之地,還有那更加可憐之人。為師不忍看到百姓受苦,這才答應的。」當下,岳肅又將自己當心派其他人貪墨賑災銀兩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恩師一心為民,學生汗顏。」楊奕山垂下頭去,半晌才說道︰「恩師此次離京,怕是艱難重重,不知恩師可曾考慮周詳。」

「我回來找你商討,為的就是這事。東林黨把我擠出京城,不知還會有何後招。」岳肅問道。

楊奕山思量一會,說道︰「恩師離京之後,怕是會遇到三個難題。」

「哦?說來听听。」岳肅虛心地問道。

「第一,恩師一旦離京,想要回來,便是千難萬難。外臣不得私自返京,有事上本奏報。所謂三人成虎,只怕到時,內閣與閹黨蒙蔽聖聰,顛倒黑白,讓恩師有去無回。第二,河南乃是中原月復地,少不得土豪士紳橫行,官員貪污受賄、草菅人命,也在所難免。尤其是那里還住著幾個藩王和皇親國戚,這幾家必然也是橫行不法,以恩師嫉惡如仇的秉性,難保不會得罪他們。恩師雖身為欽差,但想要憑一己之力,和他們對抗,怕是還有些難度。畢竟朝中眾臣,沒有傾向于恩師的,即便抓到貪官污吏,奏報上來,也未必會得到一個結果。第三,就……」

岳肅听了楊奕山說的前兩點後,是連連點頭,深以為然,覺得這個幕僚想的很是周全。可楊奕山說到「第三」時,卻不繼續往下說了,岳肅不禁納悶起來。問道︰「重岳啊,你怎麼不說了?」

「這第三實在太過可怕,學生不敢妄自斷言。」楊奕山小心地說道。

「這里只有你我師徒二人,你但說無妨。」岳肅微笑地道。

「那恕學生直言了。不知朝廷撥發多少銀子給恩師?」

「三十萬兩。」岳肅如實說道。

「那是直接交入恩師的手里帶去河南嗎?」楊奕山再次問道。

「這倒不是,是由戶部撥銀,發到河南藩庫。」

「問題就在這里。」楊奕山斷然說道︰「戶部不把銀子交給恩師帶去,而是送至布政藩庫,這里存在太大的貓膩。現在世人皆知,朝廷每年都是入不敷出,九邊軍費都是能拖就拖,更別說是賑災的銀子了。我就怕戶部先空口許下三十萬兩銀子,等恩師到了河南,發現沒有的時候,戶部耍個拖字訣,把恩師晾在那里。到時一無法賑災,二修不了河工,朝中大臣再倒打一耙,叫恩師如何向皇上和百姓交代。這個黑鍋還不是背定了。」

听完楊奕山的講述,岳肅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道︰「要不是有楊奕山提醒,我這次貿然出京,搞不好還真著了他們的道。」

他閉上眼楮,按照楊奕山提出的三個問題,思量起對策來。考慮良久,岳肅站了起來,大聲說道︰「來人啊,備轎進宮!」

轎子備好,岳肅立刻前往紫禁城,皇門監通稟之後,皇上立刻召見岳肅進宮。來到養心殿,皇上一見岳肅,當即放在手中的家伙,高興地迎了過去,說道︰「愛卿,你是不是回心轉意不想走了。」

岳肅躬身一禮,說道︰「臣已經答應,巡撫河南,為陛下賑濟災民,宣揚聖上的恩典,怎敢食言。」

朱由校點點頭,嘴巴撅了起來,說道︰「愛卿既然去意已決,朕也不好強留,好在不過三月,很快就能過去。等你賑災回來,朕一定為你接風。」

「多謝陛下。」能得到皇帝的如此看重,岳肅甚是感動。說道︰「此去河南,臣一定不負聖恩,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辦好差事,早日回朝。」

「你辦事,朕放心。來,到里面坐。」

君臣二人進去坐下,朱由校看向岳肅,說道︰「愛卿,你離宮不久,匆匆而回,是有什麼事想跟朕。」

「陛下聖明,臣突然想起一個故事,想到不日離京,短期不能再見到陛下,所以打算今天把這個故事講給陛下听。」岳肅微笑地說道。

「朕最喜歡听愛卿講的故事了,愛卿又想到什麼好玩的故事了?」朱由校的臉上露出笑容。

「是這樣一個故事……」當下,岳肅給朱木匠講了一個三人成虎的典故。別看岳肅前一世不過,但這一世還是看過不少典故的。

等他講完,朱由校笑了起來,說道︰「愛卿,這是三人成虎,朕听過,朕也明白你的心思。你是不是怕離京之後,有人說你的壞話,朕相信他們。」

岳肅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朱由校站起身來,岳肅趕緊跟著站起,誰料朱由校一把按住他的肩膀,感情深厚地道︰「愛卿,朕不糊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文閱讀 | 明末中樞一木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