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莫怪狂人游楚國
再一細打量,孫元起現了更多問題︰現在已經是五月中下旬,上海地處將江南,節候上屬于是初夏,普通人早就月兌下春裝,換上長衫。而這陳乾生依然穿著夾衫,袖口、衣領因為長期不洗,埋汰得油光錚亮。腳上沒穿襪子,直接套近鞋里。千層底的布鞋向來以耐磨著稱,在他腳上也被磨出了個指甲大小的窟窿。鞋面上污痕累累,早已看不出是什麼顏色來。
孫元起盡管不是潔癖,可也非常注重個人衛生。在學校,澡堂、衛生間、洗衣房歷來都是重點建設的服務設施。學生守則一再要求學生衣物勤洗勤換。如今見了陳乾生蓬頭垢面,心中頓時頗為不喜。
「……此次陳某從日本歸國,听聞孫大人出任湖北提學使,不勝喜悅,覺得中國教育還是有希望的。所以冒昧前來,想跟隨孫大人左右,學習點知識。」陳乾生這時才說完。
孫元起不置可否,看向下一位。
坐在次席的小伙子起身,眉毛一挑,說道︰「學生劉師培,字申叔,江蘇儀征人。生于光緒十年(1884),二十八年(19o2)中舉。敝人讀過大人您編的教材,也曾親自編過一些中小學的教材。雖然說大人編寫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西學教材享譽大江南北,但敝人自信自己所編的1un理學、經學、中國教科書也是有擅長之處的。如果學生能有幸在大人幕下小住,定然不負前賢‘切磋砥礪’之箴」
孫元起暗暗點點頭︰不愧是18歲就中舉的主兒,果然頭角崢嶸、意氣風。曾文正公說過︰「二十歲不狂是沒出息,三十歲還狂也是沒出息。」如此看來,這個劉師培倒是個人物啊
章士釗不待孫元起吩咐,接著起身自我介紹道︰「學生章士釗,字行嚴,光緒七年(1881)生于湖南長沙。先後就讀于武昌兩湖書院、南京6師學堂、上海愛國學社、東京正則學校。些許秀才功名,不值得在孫大人面前現丑。只是學生于古文一道略有心得,大人幕下如有書奏信簡的工作,小可定然可以勝任」
三人介紹已畢,正好僕人端上茶水。借著這個間隙,孫元起略加思忖︰這三個青年不知從何處趕過來,如果一口回絕,似乎不近人情;如果挑肥揀瘦,同來不同歸,走的學生必定顏面無光;如果都收下,像陳乾生這種邋遢之人,天天在自己周圍打轉轉,心里卻又堵得慌
招聘幕僚,和今天的人才雙向選擇差不多,幕僚挑選東主,東主同樣也挑選幕僚。最常見的就是先面試,見面聊聊,看看是否性情相投;之後還有筆試,通常是寫一篇公文,看看幕僚是否稱職。招聘以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成文合同,完全憑口頭協議。東家看不慣,可以隨時解雇;幕僚覺著干得不爽,也可以隨時辭職走人。
孫元起便道︰「相比三位賢弟,孫某痴長幾歲,便顏自稱為兄。愚兄此次去湖北,主要目的是改革學政、興辦學校。眼下朝廷剛剛廢除科舉,改學政為提學使司,湖北新式學堂還沒有大規模建立,全省教育仍是以私塾為主,總體形勢甚為嚴峻。今天就煩請諸位賢弟捉刀,替我寫一篇告示,文中闡述你們對于當前湖北教育的認識,以及將來的改革方案。」
筆試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三人毫不慌張。拿來文房四寶後,他們或啜著茶水,苦思冥想;或不假思索,奮筆直書。
時間已近午時,孫元起怕他們餓著,還讓僕人送上糕點;自己執著一本化學期刊,不覺看得入迷。
最先交卷的劉師培,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孫元起連忙接過他的稿紙,仔細端詳︰不愧是十八歲就能中舉人盡管是最早交卷,可字跡工整,一手漂亮的小楷字就讓自己心生好感。文辭非常峻潔,有一股濃重的《春秋左傳》味道。只是文中的觀點沒什麼新穎的,主要鼓勵官紳創辦學堂、優先建立師範學校、推廣普及優秀教材、官費贊助出國留學等四條。
接著便是陳乾生。在他走近的那一刻,孫元起屏住呼吸,快接過他的文稿。
俗話說︰「字如其人。」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只見稿紙上真、行、草三體兼備,點畫不拘繩墨,自有一股子清秀狂放的意味在。文章寫得不如意處,則粗筆一涂;有些地方要加字,又在邊上補出,直寫到天頭地腳上去。更驚悚的是,他是白話文寫的︰「湖北提學使孫,敬告全省底學生們……」在文中,他提出了幾個新穎的主意來,比如地方稅收財政補助學校、培訓私塾老師轉變觀念,足以讓孫元起眼前一亮。
章士釗最後繳卷。盡管內容是老生常談,不過書法俊秀、文辭秀美、條理清晰,試卷簡直像一幅內容與形式兼具的藝術品,令人愛不釋手。
都收下?怕自己養活不了這麼多人。拒絕一兩個?又覺得人才難得,放走可惜。
孫元起權衡再三,才說道︰「三位賢弟所做的文章,愚兄都佩服不止。如果你們只是作為幕僚,愚兄覺得有些可惜。不如你們暫且寄居幕下,等湖北提學使司衙門、或者以後學堂有缺,再請你們充任公職,如何?」
三人聞言,無不大喜。
孫元起不忘仔細叮囑他們明天就要起航的事兒。臨別之時,每人贈送了五十兩銀子,孫元起一再叮囑道︰「些許薄禮,不成敬意。請與諸位賢兄洗浴、更衣,畢竟在江輪上要呆上還幾天呢」想來陳乾生這種聰明人,不會听不出自己的弦外之音吧?
第二天,孫元起作別莉莉絲、托尼,以及兩位兄長,踏上江輪,沿著長江逆流而上。
船上無事,這時楊度才燒包地搖著紙扇,搖搖晃晃來頭等艙找孫元起。尚沒坐定,就出聲問道︰「百熙,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到了湖北,下車伊始,都有哪些打算哪?」
在孫元起現有的五個幕僚中,林紓和三個青年都只能寫寫畫畫,真正能商量事兒拿主意的,算來算去只有面前這位。當下便反問道︰「還不知皙子兄有何見教?」
楊度「唰」地合上紙扇︰「湖北人可不好對付啊」
孫元起一愣︰咱可是來湖北辦學校來的,干嘛沒事「對付」他們啊?
楊度繼續說道︰「關于湖北人,《詩經》里面就有‘蠢爾蠻荊,大邦為仇’的說法,漢代賈捐之則說他們是‘聖人起則後服,中國衰則先畔’,民間謠諺‘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更是播在眾口。這些都說明該地民眾狡計多端,輕佻易怒,難服王化。如果我們不事先做好準備,到岸之後突然讓湖北士紳來了個下馬威,以後很多事情就難辦了」
孫元起心想︰你這應該算是地域歧視吧?
老早以前,孫元起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听湖北同學說過一個順口溜︰「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三個漢川佬,比不上天(門)沔(陽)一個苕。」由此來說,湖北人民確實不好惹
又據說,**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三名中國代表中,僅湖北籍的就有五人。由此來看,湖北人民確實不太安分
「皙子兄的意見是?」孫元起虛心請教。
楊度打開紙扇,擺出一副諸葛孔明的樣子︰「這正是鄙人前來叨擾的原因」
楊度與孫元起如何計議,且不去細談。輪船在長江上行駛不止一日,終于抵達了武昌府的漢口碼頭。尚未下船,就听見碼頭上鑼鼓喧天,老遠就能看見寫著「恭迎提學使孫大人」的碩大橫幅。想來是上海的湖北官宦早已告知自己的抵達時辰了。
對于迎接,這也慣例。
按照孫元起的理解,巡撫類似于後世的省長、省委書記,如果掛著中央委員(即加兵部侍郎餃),那就是正部級(正二品);如果掛的是中紀委委員(即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餃),那便是副部級(從二品)。
在巡撫下面,有三個副省級干部︰
排第一的是布政使,相對于分管財政稅收的常務副省長,副部級(從二品)。
在改制之後,提學使排第二,相當于分管科教文衛體的副省長,普通的只有正三品,因為身上失去了「欽差大臣」的光環,見了布政使便低一頭,少不得磕頭請安。如今孫元起是帶著中央委員(學部右侍郎餃)的身份下去的,享受副部級(從二品)待遇。雖然排座次、念名單的時候,還在布政使之下,不過平時交往時,完全和布政使平起平坐,無形中省去了不少麻煩。
排第三的為按察使,類似于政法委書記、分管治安的副省長,標配是正三品。
放現在來說,從中央下放一個常務副省長級別的領導,而且這個領導的親戚是國務院副總理(文淵閣大學士),深受最高領導人的青睞(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省市主要官員能不到機場迎接?
孫元起不知這班湖北官宦究竟會鬧出什麼ど蛾子,整整官服,便和楊度一行抬步走下輪船。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