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眸終于給風吹得干澀難受。
他霎了霎眼,慢慢道︰「以父皇的性情,他們越是彼此鬧得厲害,他越該下不了決心吧?何況他並不是只有他們兩個皇子,四皇子敦厚,七皇子乖覺,八皇子聰明靈秀,更是深得他寵愛……他當了四十一年太子,大約不介意讓晚幾年確立自己的太子。」
「那麼……」
「大約會先封王吧!」
---------------------------------------------------
歡顏不得不再次欽佩許知言的先見之明。
這年臘月,景和帝分封諸子,二皇子許知言封錦王,三皇子許知瀾封襄王,四皇子許知臨封泰王,五皇子許知捷封英王,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分別封荊王、夏王和豫王,連已故的大皇子許知文都追贈為雍王。
有大臣提及立太子之事,景和帝勃然大怒,指著那大臣鼻子喝罵︰「朕方登基,又當壯年,你等不說傾力輔佐,戰兢兢只顧慮著自己的後路!等立了太子,是不是就心心念念盼著朕早死,好搶那擁立新君的大功?」
竟把幾個提議立太子的重臣罵得狗血淋頭,葡伏于地再不敢吱聲。
于是,此事就此定局,除年幼的七皇子、八皇子,其他皇子各治府第,從此自立門戶,獨當一面。
錦王許知言雙目失明,行止不便,景和帝遂空出來的原太子府改作錦王府,免得他再為住處勞頓費心。聆花並無母妃可依,暫且住在錦王府她原先的屋宇中。
與此同時,蜀國皇子蕭尋親至吳朝,說是久聞皇上義女聆花小姐才貌雙全,淑賢溫柔,欲求娶為正妃。
這些年蜀國越發強大,順成帝時便屢有大臣為此憂心。但蜀國每次遣使過來,均是執禮甚恭,無可挑剔;何況大吳近幾代帝王耽于享樂,不恤民生,早沒有了武成帝時的國盛兵強,只要邊境靖綏,萬事都好商量。甚至蜀使幾次因國內遭遇天災請求減免歲供,也都一一照準。
景和帝剛剛登基,更不想此時和蜀國沖突,見蜀國皇子親自過來聯姻修好,焉有不準之理?
何況誰都知曉蕭尋極有可能就是未來的蜀國國主,嫁過去的女子會是將來的國後,無論這親事落到哪個公主身上,都是求之不得的事。
景和帝遣人暗暗去探蕭尋口風,為何指名要求娶聆花時,蕭尋坦然答道︰「當年父皇帶著母後和我親臨北疆督戰,不慎為狄兵所困,虧得夏將軍星夜馳援,方才救了我一家三口。父皇母後感念至今;又听說新帝寬仁,將聆花視如己出,更感戴皇上恩德,故而遣臣前來,既報前恩,更修兩國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