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听了張獻忠這個疑問,頓時陷入一片靜寂,大家都陷入了沉重的思考之中,這個問題也太深奧了,當以何為重呢?
憑借著多出三百多年的見識,李定國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地看出了問題的答案。
他輕聲咳嗽數聲,把陷入思考的眾人驚醒,都凝聚心神听他講話。
李定國先講了一個故事︰「楚漢爭霸期間,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大將樊噲和謀臣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杰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听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由于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在眾人細細領悟這個故事時,李定國便拋出了七字真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定國以為眾人會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高聲稱贊他,便帶著期待的神情望著眾人。
出乎李定國之意料,張獻忠擺出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如果真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蒙古人滅宋,把人分成四等,人口最多的漢人最賤,如此說來蒙古人應該不得民心吧,可蒙古人卻偏偏統治漢人八十多年!秦國,這個嗜武殘暴的國家自始至終就沒有得到過六國百姓的擁戴,秦朝統一六國完全是靠強大的武力征服而來的!」
李定國愣住了,一時間他啞口無言,想一想也是,滿人入關,執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種族滅絕政策,屠殺了數十萬反抗的漢人,應該不得民心,滿人卻偏偏統治華夏二百七十多年!漢人多次反清復明均告失敗,他們的行為應該得民心吧,卻沒看到得到天下!
李定國在心里嘟囔道︰「靠,看什麼鬼雍正王朝,看出魔怔了。」
但他馬上就醒悟到張獻忠舉的例子以及自己想到的例子的漏洞︰「父帥所言極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並不是對所有勢力來說都成立的。蒙古人進犯中原之前和秦人征伐六國之前,他們都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足以壓倒一切的優勢兵力,此時的民心向背根本不足以改變大局。但我們跟那蒙古人和秦人不同,他們對于中原的黎民百姓而言是外來侵略者,我們本身就是窮苦百姓出身。而且我們尚很弱小,我們的兵力來源就是廣大的貧苦百姓,為我們所用的賢才亦是出自良善文人士紳之家。平民百姓是我們成大業的基礎,我們只有得到他們的擁護愛戴,我們才能順利地招兵買馬,才會順利地招賢納士。如果我們罔顧民心仁義,胡亂行事,那貧民不肯來我們這里當兵,文人不肯過來做官,我們也就發展不起來。」
張獻忠甚是聰明,他很快理解了李定國那番話的意思,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唯實力論,馬上醒悟過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好有一比,如果說平民百姓是水,那逐鹿天下的群雄便是魚;蒙古人在來到中土之前已經在草原上成了氣候,秦人在統一六國之前也已經變得很強大,他們來到中原這個水池之前都已經長大成最龐大最凶猛的魚,所以他們並不在乎把這池子的水搞成什麼樣子;而我們則是從小就在這水池里生長的魚,要跟這水處好關系,從這水里汲取養料,才能長大,不然把水搞臭了,我們也變成了死魚。」
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徐以顯都睜大眼楮看著張獻忠,都流露出敬佩之至的神色︰「大帥英明睿智之至,此魚水之說真乃至理名言!」
張獻忠難得地紅了一下臉,不好意思地說︰「哎,俺老張年輕時候也是讀過幾年書的,這些年跟著老徐和老潘也念過幾本史書,以前那個唐太宗李世民說過類似的話,什麼‘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我從定國剛才的話再聯想到這句話,便想到了這個說法。俺老張也不是糊涂人,雖比不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要向那二流子出身的劉邦和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看齊,他們啥出身,都能當上皇帝,一統天下,俺老張文武雙全,憑啥不行!」
經過李定國的解釋和張獻忠的比喻,義軍的核心層便確定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為義軍今後的綱領。經過李定國和徐以顯苦心孤詣的勸誡,張獻忠確定了「民」的範圍也包括那些良善的文人、中小地主和商人,而不專指窮苦百姓。
李定國專門對此提了個說法「團結大多數,孤立極少數」,即從貧民百姓開始,一直到良善文人士紳,都是西營義軍的團結對象,而那些禍國殃民的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則是西營義軍孤立討伐的對象。張獻忠采納了這個說法,並將此作為西營義軍政治行為準則。
發展到後期跟滿清對峙時,原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只要願意抗清的也納入到西營義軍的團結統戰的範疇,孤立的極少數則變成了滿清韃子和漢奸。這就是此一時彼一時的統戰政策,李定國記得這可是三百年後某個政治團體發達的三寶之一,他焉能不用,要知道漢室被滿清滅亡有一半以上的原因都歸結在各自為戰不團結上,所以李定國會花費三分之一的精力去構造統一戰線,目前是造反統一戰線,日後便是抗清統一戰線。
從此之後,在張獻忠的將令約束和頻頻教導下,義軍對待附近的困苦百姓甚好,不僅沒人敢禍害百姓,而且還向百姓們出高價購買糧食、鹽等一系列必需物資,不像以前那麼放肆打糧劫掠。義軍即便劫掠,也只劫掠大戶。義軍剛來到這里,就搶先除掉一些魚肉鄉里、為惡四方還沒有來得及逃往襄陽的惡霸地主,一來籌措軍資,二來收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