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身體恢復後,除了日常的訓練孩兒營之外,便將主要精力放在繼續完善整頓西營義軍軍規軍紀上。至于跟未婚妻白文雅的約會,因玉人身在孩兒營,李定國近水樓台先得月,也不用刻意安排什麼約會時間。
最近幾日,張獻忠和白文選在不同的場合都透露出李定國和白文雅已經訂婚,除了把流言蜚語壓下去,還把其他一些年輕將領對白文雅產生的非分之想掃除。李定國對之前那些時常跑來孩兒營跟白文雅套磁的年輕將領們甚是漠視。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每次戀愛都從不把情敵放在眼里。他認為那些跟情敵決斗的男人真的很傻,只要做足夠強悍的自己然後對女人好一些,就不用把那些蒼蠅們放在眼里。
李定國不斷地在完善補充軍規。義軍以後還會劫掠地方,但是被李定國用軍紀限制在惡霸地主和官衙上,每次劫掠都要查清該戶人家的背景,但凡劫掠窮苦百姓和良善士紳者,就地正法。軍法中還規定每到一地必開倉賑饑、施粥救災;規定跟老百姓做生意時,要買賣公平,不可強買強賣;規定非請不得入民宅,非贈送不得拿老百姓一件東西;規定不準強拉壯丁,不勉強百姓參加義軍。
而在執行和確定軍規地位方面,除了之前的以身作則、自領刑罰之外,經李定國的規勸,張獻忠為了表示支持整肅軍紀的決心,還將跟隨他多年的親兵當眾斬首,就因為那個親兵搶了山民一個西瓜沒給錢。有些將領對軍法頗有微詞,但見張獻忠本人以身作則,他們也不敢亂放屁,只得乖乖接受。
但即便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定國還是明顯感覺頒布下去的軍規軍紀有相當大的漏洞。李定國試圖通過在西營義軍中確立軍規整肅軍紀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很快地,他確實也樹立了權威,除了張獻忠、徐以顯和其他三個弟兄之外,其他將士對他都是欽若寒蟬。但李定國發現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希望將士們對他又敬畏又愛戴,結果他只看到了敬畏,他多年來在中下層將士那里積累起來的擁戴也慢慢被這整肅軍紀的行動給抵消了很多。
李定國心急如焚,除了帶領所部人馬建立戰功鞏固自己在西營義軍的地位外,他還想通過任職「安民使」擴大在黎民中的影響力,通過任職軍法官擴大自己在義軍整體的影響力,從而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聲望,直到恰當的時機能夠可以架空張獻忠或遠離張獻忠的控制獨立發展。但是現在看來,他的美夢即將要破碎了,因為軍心是收取士心和民心的基礎,如果他李定國搞得將士對他都很不滿,他談何擴大影響力,甚至久而久之都無法在此立足。
李定國萬分焦慮時,情不自禁回想起二十一世紀自己快樂單身漢的時光,那個時候自己萬事不在心,何嘗這般費心費力。想起二十一世紀,他就想起自己那個肥胖的老板,想起自己最討厭那個老板的原因,便是那個老板凡事都只懂得要執行要業績,從來不肯有半分的獎賞和贊揚,從來不加薪,發工資時總要拖上幾天。也因為那個老板那般慳吝,所以公司的員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李定國以前從來沒有做過上位者,但他從下位者的角度去想,就很明顯看出許多上位者整天裝腔作勢卻從來沒做過什麼真正正確的事情,最起碼他們很少有人真正聆听下位者們的心聲,也從來不願意花時間去贊賞和獎勵下屬。
其實,受到贊同受到認可,這是人類本質心理的需要。當人們無法獲得必需的贊同,那麼他們對領導者的信任、信賴以及彼此間的關系都將惡化,而那就會引起工作態度和效率的下滑,開始時很慢,微小的,幾乎察覺不出,但是惡化會逐步擴大。最終,那些上位者會發現他們的下屬雖然人在位置上,但心早已離開。
二十一世紀時那個李明從來沒有做過上位者,沒有領導指揮過什麼人,他必須要從新開始學習模索,雖然他所成為的這個李定國擁有天生的領導力和領袖魅力,但他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他的大部分下屬從他這里想得到的可不僅僅是約束和遙遠的許諾。
李定國經過反復痛苦的思索,得出一點「利于將士,則利于霸業」,只有讓將士們都切實感受到遵守軍規和英勇作戰的好處,他才能自覺主動地遵守軍規和英勇作戰。
李定國深入到義軍的基層,跟將士們做深入的溝通交流,他才發現根本的原因。本來相當一部分將士是大老粗,他們根本不理解歷史的興衰,他們只關心眼前的利益,原來遵守軍紀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什麼直接好處,而且讓本身造反起家渴望自由的他們深感約束,所以他們都帶著很大的抵觸心理去遵紀守法,自然對制定和執行軍規的李定國心存不滿。
李定國知曉這些情況以後,便迅速對軍規做出了補充。
除了那些違反就要打軍棍或斬首示眾的硬性軍法規定外,李定國在軍法里加入了軟性要求︰要求義軍將士們每到一地要主動和民眾聯系,解決民眾的困難,幫助群眾挑水,準備柴火,打掃衛生;部隊撤離後,要歸還門板,捆好鋪草,損壞東西要賠償;同時,還要把房子打掃干淨,所住過的地方不能留有部隊居住過的痕跡。李定國對這些要求做了獎勵措施,凡是有群眾致信表揚的將士團體和個人,西營總部都會給與一定的功勞分獎勵。
李定國之前在孩兒營里推行了「十級戰功獎賞制度」,這是一個好制度,經過李定國最近一段的思索,他覺得還甚是不夠。所以他對這個制度做了修改,並將其改名為「十級功勞獎賞令」,這條軍令里對斬獲敵人首級、俘虜敵兵、完成其他戰術任務、全年沒有觸犯軍紀、贏得民眾表揚等各個方面都規定了不同的分值,積滿一定的分值就會升級。級別高的將士除了可以分到更多戰利品之外,還可以根據軍隊需要,優先獲得晉升。等到義軍有了穩定的基業不再靠劫掠或戰斗繳獲贏得戰利品後,這功勞獎賞令里的升級便是軍餃、軍職的擢升,並伴隨豐厚的物質獎勵,這自然是後話。
李定國制定的獎賞制度當然不僅僅只有這個功勞獎賞令,他還規定每個月都要選出「最有貢獻的戰士」,該名戰士將會身帶紅花,將會接受優厚獎賞,將會和張獻忠等高層一起就餐,將會有機會接受李定國等高手的武藝兵法指導;同時還會由下層將士選出「最遵守軍紀戰士」、「最親民戰士」、「最勇敢戰士」等,都分別給與不同的獎勵。
當然這些都是經過李定國的竭力勸服,張獻忠、孫可望等義軍高層一致同意放棄對部分戰利品的私吞侵佔、放寬對中下層將領的任命權後,才開始在全軍推行。
自李定國頒布下「功勞獎賞令」,對英勇戰斗、遵守軍紀、親善愛民等行為進行了具體細致的獎勵措施之後,將士們都漸漸地確實地感受到英勇戰斗、遵守軍紀、親善愛民等行動對他們個人的好處,他們原本的抵觸和芥蒂才漸漸地消失,轉而都主動、自覺地遵守西營義軍的軍規軍紀起來,也對李定國日漸擁戴起來,因為這些利益都是李定國為他們爭取的。
當張獻忠看到自己的將士在賞罰分明的軍規之下,更積極、主動、自覺地訓練作戰和盡心竭力維護西營義軍的名聲,不禁對李定國深感欣慰和感謝,要不是這個越來越神奇的義子,自己恐怕不知到何時才會有今日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