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

作者 ︰ 傲骨鐵心

第一百九十六章你不仁我不義(上)

魏廣徽是和袁大海一起去的司禮監,到地後,魏忠賢卻沒有搭理他,而是要袁大海和他一起到乾清宮向天啟稟報內閣答對情況,李永貞陪著魏廣徽將魏大中等人彈劾他的奏疏一一撿了出來讓他看。

這個過程中,李永貞始終不發一言,臉上雖然掛著笑容,但眼神之中還是明顯的流露出疏遠之意,這讓魏廣徽越看越是心驚,驚的不是那奏疏上的內容,而是李永貞對自己的態度。

看完魏大中、李應升他們的奏疏後,魏廣徽頓時感到委屈,所謂「失儀」便是在儀式上缺席,姑不論今日祭廟是否應該,即使應該,自己的行為也無可厚非,頂多算是缺席,這跟值房請假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但魏大中等言官卻一口咬定自己是「祭享失誤」,生往律例上扯,純屬風聞生事、無中生有,于是他忍不住便要上疏為自己辯解。

魏廣徽的奏疏是在內閣寫的,寫完後他便派人送進宮,不想李永貞卻將他的奏疏給壓了下來,爾後直接打回內閣,奏疏下用紅字寫了幾個字「知道了,朝議」。

「知道了」是模擬皇帝的語氣,意思是這道奏疏朕看過了,這「朝議」則是表明了皇帝的態度,意思很明顯,既然這是你魏廣徽為自己辯解的奏疏,而彈劾你的是御史言官,那就把這辯解疏公布,讓朝臣們議一議,看你魏廣徽這失儀之罪名是否成立。

望著這鮮紅的五個大字,魏廣徽如同先前韓爌等人一樣十分不是滋味,若在從前,不管外朝誰彈劾他,奏疏到了司禮監都會被壓下,現在卻是這般處置,可見魏公公對他的態度已經是冷暖兩重天了。想到剛才李永貞看自己的眼神,魏廣徽隱隱有些頭皮發麻,他知道,這回魏忠賢肯定是不會幫自己了,這件事得自己解決,否則,只怕自己的仕途生涯就此結束了

內閣將魏的辯解疏著人重抄了幾份,公布出去後,第一時間有所反應的還是魏大中,他上疏反駁說失儀,指得是朝賀行禮出現差錯,而祭享失誤,指得是祭祀君王的列祖列宗過程中發生差錯。言外之意魏廣徽這次是在祭拜太廟失儀性質不同朝賀,影響很惡劣,這是要將魏廣徽往死路上逼了。

上疏反駁不算,魏大中還打算趁熱打鐵,一舉拿下他眼中的走狗「外魏」,打算依照《大明律》繼續追究魏廣微的罪行。為此,他讓對刑律有研究的李應升特意搬出大明律,從中找了幾條可以往魏廣徽身上攀附的罪名。李應升對這「外魏」早就痛恨不滿,魏廣徽一說,立馬便贊成,還另外搜羅起魏廣徽其他的罪名,務求一擊必中,把這「外魏」徹底拿下。

…………

魏廣徽和李應升他們的動靜鬧得挺響,魏廣微在都察院也是有耳目的,知道之後擔心事情鬧大,如同魏忠賢一樣落個滿朝共討之,到時那魏大中便會是第二個楊漣。如此一來,自己的處境就更加不妙了,因為魏忠賢對自己已經不再如從前了。他想來想去,想出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暗道也只有這個辦法能救自己了。

魏廣徽想到的辦法是他知道李應升是孫承宗的弟子,而自己與孫又同是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彼此有同年同鄉之誼。如今孫承宗正駐守山海關,督師遼東,大權在握,自己何不轉求孫承宗幫忙,請他阻止學生李應升不要和魏大中一起再找自己茬。

老師出面,學生敢不答應?

求人幫忙,自然要給人甜頭,魏廣徽先是上了一道奏章,通篇贊頌孫承宗鎮守山海關之辛勞,並請求皇上給予嘉獎,施以「異典」。與此同時,他急派家人赴山海關,給孫承宗送去一封信,通報了此事,並暗示自己願與李應升、魏大中等人結好,請孫公從中斡旋。

遠在山海關的孫承宗讀了魏廣徽來信後,微微一笑,他深知魏廣微的為人喜名利而忘節義,而且對他投靠魏忠賢很是不滿。礙于自己與魏是同年同鄉,不好出手對付他,現在學生李應升和御史魏大中行動,正合他意,如能扳倒「外魏」,對魏忠賢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

此時的孫承宗已經听說朝中動向,對東林前途也是深感憂慮,與幕僚私下閑談時,曾說過既然無法正面扳倒魏閹,莫不如從他爪牙羽翼下手,至不濟也要將他在外朝的黨羽攆出朝廷,不致于國事被他所誤。

抱著先剪除魏忠賢羽翼的念頭,孫承宗自然不會幫魏廣徽,他提筆上疏天啟,說魏廣微替自己請功的奏疏是別有用心,他替臣謀求祿位,卻絕非臣本心也!

奏疏是用快馬送進京的,魏廣微知道孫承宗的奏疏後,對孫承宗頓生恨意。時逢孫承宗督建的寧遠城竣工,大明在遼西的關寧防線也已初具規模。數年來經過孫的整頓,關外守具畢備,邊亭旌旗在望,島間船艦相連,士兵斗志旺盛,孫承宗決定大舉進兵收復失地。他在給天啟的奏章中提出前哨已至連山、大凌河,速給臣餉二十四萬,則功可立奏!天啟一向信任「帝師」孫承宗,當即降旨命兵部與戶部撥付兵餉。

兵部尚書趙彥和戶部尚書鄒元標接天啟撥付兵餉的旨意後,二人頓覺為難,因為國庫沒有這麼多銀子,即使有,也不能盡數全撥給你孫承宗,要是都給了你孫承宗,今年京官的俸祿便是發不出了。

但孫承宗是帝師,又同為東林黨人,若是不辦,勢必得罪了孫,黨內同僚肯定會有非議,二人覺得這事棘手,便到內閣找韓爌商量。

魏廣微也正好在內閣,得知趙孫二人來意後,他對韓爌道︰「前失廣寧,京城震悚,好不容易安定兩天,孫尚書倉促進兵,萬一失利,京城危亡,如何是好?不如表面答應,而暗中拖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廠最新章節 | 東廠全文閱讀 | 東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