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清晨,南山數十里長的戰線分外安靜,只時不時從哪里傳出幾聲槍響。請記住我們的崇山峻嶺之間,數萬甘軍不約而同松了口氣,以為在南山堅不可摧的防線前,解放軍或許陷入無能為力的窘境。蘭州城內,張兆鉀、孔繁錦知道這種情況,也忍不住狂喜,更覺背水一戰的決定分外英明。
上午7時,古城嶺、馬家山、沈家嶺、狗娃山、營盤嶺、豆家山等沿線陣地上,正得意吹噓自身戰績戰力、拼命貶低解放軍的甘軍長官及士兵,將視線投往天際時,突然現就在靠近朝陽的光暈處,隱隱出現一些小黑點。那些小黑點彼此保持相等距離,沐浴著霞光緩緩移動,就像到處可見的螞蟻一般。
「這是什麼?」有甘軍士兵驚奇問道。
還沒等到有人回答,就見天際高空之上,那些小黑點正急變大,而就在這時,數萬甘軍耳中,同時傳來一陣陣怪異的蚊蠅振翅般的嗡嗡聲。
南山陣地前的解放軍戰士也看到了那些黑點,听到了那種嗡嗡聲。所有人仰望著天空,任憑脖子眼楮酸,也不願讓那些黑點月兌離視線。戰士們渾身血液都在沸騰!每個人都知道,這些黑點是飛行支隊的前鋒戰機!這是解放軍的飛行部隊!
嗡嗡聲突然轉為淒厲嘶叫,天空之上,十幾個黑點迅現出戰機的猙獰輪廓。
那嘶叫聲直插心底,甘軍或驚奇或恐懼,更拼命張望。但就在這時,南山陣線幾乎所有甘軍陣地都遭到了解放軍小規模炮擊。甘軍剛將心提起來,炮聲卻又停止。但就是這短暫的炮擊,卻為飛行支隊轟炸甘軍炮兵陣地指明了方位。
甘軍正在議論,突然有人驚叫︰「那些鐵鳥朝這里飛過來了!」所有甘軍抬頭觀望,果見那些猙獰的鐵鳥突然分散開來,各自朝地面不同方位一頭扎了下去,同時翅膀上開始噴吐火舌,除了嘶叫聲,刺耳的機槍聲也傳到地面。
甘軍士兵大驚失色,驚呼起來。有人下蹲,有人伏地,有人躲進壕塹,有人鑽進暗堡,同時鐵鳥嘶叫聲、機槍聲、引擎聲越來越大,震耳欲聾,幾乎要震破耳膜。但鐵鳥顯然對這些甘軍不感興趣,機槍也沒對準他們,只是從上空呼嘯而過。等到這些甘軍反應過來,那些鐵鳥已經又拉上天空,而山嶺之間的某些位置,卻正騰起巨大的硝煙火光。
「天!是我們的大炮!都被那些鐵鳥炸了!」有知道的甘軍面如土色驚呼道。
但就在所有甘軍沮喪、絕望之際,解放軍動了更大的規模的火炮轟擊。不過炮彈卻未在各處陣地墜落,而是一排排一片片飛向幾條簡易的山間公路,將之逐段逐段覆蓋到炮火硝煙之中。甘軍埋設的地雷被炸彈連鎖引爆,火光沖天,碎石沙土翻覆散射,蓋住一處彈坑又炸出一處彈坑。
甘軍正納悶,就見幾十輛扛著粗大炮管的古怪戰車,轟隆隆開上了公路。那些負責扼守公路的甘軍大驚,失去大炮,就用輕重機槍瘋狂阻擊,但各種子彈雨點般打在戰車上,卻絲毫也不能讓這些古怪戰車有片刻停滯。
就在甘軍守軍目瞪口呆的注視中,這些戰車終于搖搖晃晃越過兩公里長的顛簸坑窪地帶,行進到後方的平整道路上,而這時引擎聲突然大作,戰車提狂飆,掀起一路煙塵,朝蘭州西關方向突擊過去。
這些古怪戰車,當然便是解放軍的坦克部隊。這一刻,坦克部隊終于擺月兌地形的限制,將攻擊及突擊能力完全揮出來,一往直前,勢不可擋。
這些坦克用來攻城或許不對路,但用來封鎖道路卻再合適不過。南山陣線與蘭州的地面聯系就此被截斷,而各處城門外,也總有幾輛坦克在遠遠游弋,監視著甘軍的動向。
最後的決戰時刻終于來臨!
6月28日上午9時,解放軍對甘軍南山陣地起總攻。在幾十里崇山峻嶺的戰線上,同一時刻,各型火炮集群怒吼轟鳴,大地抖顫,火光沖天,殺聲喊聲震撼著山城和黃河兩岸。面對前所未有的攻勢,數萬甘軍止不住戰栗膽寒。
在南山戰線上三個主要陣地之一的沈家嶺陣地前,擔任主攻任務的解放軍警備師黃日新團,先對沈家嶺實施了長達半小時的密集炮火轟擊,在把甘軍炸得暈頭轉向之後,戰士們躍出戰壕,在一面肅穆軍旗的引導下,向甘軍陣地起了沖鋒。
激昂的沖鋒號音,在漫天的硝煙中響徹山巔,震蕩長空。戰士們勇猛地攀上斷崖,越過塹壕,僅十幾分鐘就突破第一道防線,將戰旗插上了甘軍陣地。
隨後,黃日新組織幾個突擊連隊,向敵軍縱深起一次又一次沖鋒,在陣地上反復爭奪。敵我雙方糾纏在一起,直殺得天昏地暗,石裂土飛。甘軍在督戰隊的馬刀和短槍驅趕下,三次分幾路以扇面式密集隊形,一窩蜂接二連三地沖上來。
劉福生部是張兆鉀的嫡系部隊,以煙土及銀元喂養許多亡命徒,即便前面的尸體堆成了山,後面的也要踩著同伙的尸骨繼續往上沖,像綠頭蒼蠅一樣,消滅一批又來一批,攆走一群又來一群。突擊連隊的戰士端起沖鋒槍一路猛掃猛殺,逐漸逼近了甘軍的第二道塹壕。
第二道塹壕像一條長蛇,婉蜒地橫臥在沈家嶺中部的人工絕壁之上。突擊連隊越過外壕,很快突入到敵人的第二道塹壕中。沖鋒槍火舌伸縮,手榴彈排排墜落,戰士們無懼傷亡,鑽進碉堡與敵軍短兵相接,肅清守敵後,又立刻回到塹壕,將反撲的甘軍消滅在了陣地前。
黃日新團突破第二道塹壕後,又繼續向沈家嶺甘軍主陣地推進。甘軍困獸猶斗,以整營整團的兵力進行反撲,只見滿山遍野的敵人端著槍,揮舞著刺刀,吼叫著向突擊連隊潮水般沖來。戰士們以火箭筒殺傷敵群,以狙擊步槍狙擊敵軍官,以步槍、輕機槍對攻,以沖鋒槍突擊近戰,反撲的甘軍人數越多,死亡越多,漫山遍野都是血淋淋的尸骨。
在左側助攻的部隊也是無所畏懼,勇猛沖殺。槍炮聲、手榴彈爆炸聲、刀槍撞擊聲和戰士們的喊殺聲混合在一起,讓對陣的甘軍心驚肉跳,膽氣急落。
但敵軍仍不甘心滅亡。劉福生從狗娃山調來大批增援部隊,馳援沈家嶺。為了讓甘軍士兵為其賣命,在張兆鉀的指示下,劉福生搬來成箱成箱的煙土和銀元,作為命價大肆派放,征召了大批敢死隊。
這世道人輕命賤,被煙土和銀元晃花了眼的甘軍士兵,在敢死隊的帶領下,漫山遍嶺洪水猛獸一樣,果著上身,提著步槍,腰間系滿手榴彈,嗷嗷叫著往上沖。督戰隊跟在後面,端著機關槍,吼叫著督戰助威︰「弟兄們,上!沖上去的領賞!退下來的挨槍!」
硝煙滾滾,火光閃閃,彈片橫飛,子彈呼嘯,戰斗異常激烈。
但解放軍的作戰意志,絕對不比在煙土和銀元刺激下病態亢奮的甘軍差,戰士們前赴後繼,各種武器齊出,以鐵火壓制瘋狂,用彈藥消滅愚頑,終將死亡的恐懼深深刻入了敵軍內心。經過激戰,沈家嶺甘軍核心工事終于被攻克。黃日新團將黑底紅龍的軍旗插上了沈家嶺頂峰,迎風飄揚。
從上午9時起沖鋒到攻佔沈家嶺,慘烈的戰斗歷時四個小時,黃日新團斃傷敵人五千四百多,自身也傷亡了三百多,其中有一位連長、兩位排長在戰斗中英勇犧牲。
在營盤嶺,解放軍第四師的炮群從東西南三面向甘軍陣地猛轟。一時間,整個營盤嶺山崩地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上百門野戰炮和迫擊炮射出數不清的炮彈,將敵軍炸得暈頭轉向,只能鑽進暗堡中躲避。
被解放軍戰機摧毀炮兵陣地後,甘軍只剩下些小鋼炮還藏在壕塹和工事中,但就是這些小鋼炮,也根本沒起到任何作用,就被解放軍的猛烈炮火徹底炸成了一堆零件。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第四師的戰士起猛烈沖鋒,很快就把軍旗插到了第一道工事的前沿。
一場血戰開始了。槍聲、炮聲同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擔負爆破峭壁任務的戰士偷襲爆破未成,就強行爆破。李章調來三挺重機槍,以三十名狙擊手和二十管火箭筒配合,全面壓制峭壁上的甘軍火力,負責爆破的戰士趁機將二十多個炸藥包安置在了崖壁上。導火線被拉響後,只听「轟轟轟」連續幾聲巨響,崖壁被炸出好幾處斜坡。戰士們沿著缺口向山頭沖去,迅沖入甘軍陣地,佔領了敵人的第一道防線。
營盤嶺守敵都是隴東軍及隴南軍的精銳,退到第二道防線後仍組織反撲,妄圖奪回失去的陣地。第四師的戰士們連續打退敵軍的五六次反撲,陣地前鋪滿了甘軍的尸體。經過短暫準備之後,戰士們再一次迅猛地起攻擊,很快佔領了敵軍第二道防線。
上午11時,解放軍第四師對營盤嶺主陣地起總攻。
李章先以集中迫擊炮、野戰炮進行覆蓋式轟擊,炮彈鋪天蓋地向營盤嶺呼嘯著撲去,幾分鐘之內,敵軍陣地就硝煙滾滾,燃起一片火海。半個小時後,炮火稍歇,第四師的戰士們潮水般涌向敵軍陣地,不一會,三面軍旗就在陣地上豎起來。殘余甘軍失去抵抗意志,心驚膽戰扔掉武器槍械,雙手高舉,跪地投降。
營盤嶺終于全部被解放軍佔領,甘軍全線潰敗。第四師乘勝追擊,沿著公路追擊殘敵,又有坦克部隊配合沿途攔截,甘軍潰兵無路可逃,如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紛紛棄械投降。第四師沿途收攏俘虜,與坦克部隊互相援應,很快便直抵蘭州城下。
與此同時,為攻下蘭州東南屏障、也是蘭州東大門的豆家山,沿西蘭公路直插蘭州城,使甘軍月復背受敵,配合攻佔沈家嶺、營盤嶺等主陣地,28日上午9時,解放軍安柄朝部第五師集中炮兵向豆家山甘軍陣地進行了猛烈轟擊。
各型火炮怒吼轟鳴,宛如陣陣雷霆,將炮彈傾瀉在甘軍前沿陣地。天崩地裂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遮蔽了天空。僅僅半小時的炮火襲擊,就把甘軍前沿陣地炸得七零八落,工事大部被摧毀,陡壁炸塌了,主陣地前的兩條通路就此打開。擔任主攻的第五師第一團像一把鋒利尖刀,向甘軍防線。戰士們人人奮勇爭先,個個飛身猛進,軍旗引著炮彈走,戰士跟著軍旗上,一個個暗堡被炸毀,一個個火力點被消滅,主攻團迅猛推進,無可阻擋。
左翼的戰斗也在激烈進行,第五師二團的戰士們端著沖鋒槍、輕機槍向敵軍東掃西射。在失去炮兵陣地後,甘軍再也無力抵擋,潰退如潮,短短十幾分鐘,豆家山前沿陣地,就被第五師的戰士們踩在了腳下。受此激勵,戰士們更是士氣如虹,繼續勇往直前猛攻猛打,半小時後,就將黑底紅龍的軍旗插在甘軍豆家山的主陣地上。
甘軍豆家山主陣地被突破,其防御部署被打亂。被解放軍坦克部隊困在蘭州城內的張兆鉀、孔繁錦,頓時慌了神,下令甘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失去的陣地,死保豆家山。
甘軍軍心已散,雖在長官威逼下,組織了一次集團式反沖擊和三次小規模反撲,但在解放軍凶猛火力的威脅下,幾乎都是稍沾即走,口號喊得震天響,面孔扭曲得很猙獰,但只要第五師的沖鋒槍、機關槍一響,這些反撲的甘軍就潮水般又退了回去。
第五師乘勝追擊,在中午12時全部佔領豆家山陣地,為解放軍步兵主力沿蘭西公路直插蘭州掃清了障礙。
同一時刻,左純庵的第一師繼10時攻佔軍古城嶺陣地之後,大舉突擊甘軍縱深,在12時又奪佔了敵軍馬家山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