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朝日是十二月九號,已經是臨近年終。其實從十二月初一,宮里便已經開始準備新年,例如大掃除,制作鞭炮、花燈,準備食物、壓歲錢和供品,添置新衣,更換陳設等,可謂事無巨細。
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天還未亮,康熙便穿好常服靠在乾清宮的門柱上,昨天剛過了小年,今天不用御門听政,是以他有幾分空閑來看這些人布置新年氣氛。
只見他們將萬壽燈安置在丹墀左右,將天燈安置在丹陛左右。又在萬壽燈後頭懸掛上萬壽寶聯,每幅寶聯兩面都用金絲繡上聯句。等到晚上的時候,這些燈都會點亮,營造出過年的喜悅氣氛。
想到過年,康熙把身子轉向殿內,伸出指頭算一算,明天交泰殿封存寶印,算是個各地官員放個假。後天要前往太廟祭祖,二十九號下午下午賜「福」字,三十號中午筵宴大禮,三十號晚上辭歲禮。正月初一一大早開筆,然後是百官朝賀,晚上是乾清宮家宴。初五上孝陵。其實去孝陵本應是小年之前的,可是與羅剎戰事實在讓他走不開,只好拖到現在。望能趕在元宵節之前回宮。
如此算計著,康熙嘆了口氣。他放下手指,想著,這年過得是馬不停蹄,和平時一樣是忙得跟陀螺一樣。就在康熙自我感嘆的時候,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
「皇阿瑪,您在做什麼?」
康熙著實被嚇了一跳,他看著聲音的主人深吸了口氣,沒等他看清對方奇怪的神色,對方已經跪下道︰「兒臣胤礽請皇阿瑪聖安。」
康熙皺眉問道︰「你怎麼在這?」
「兒臣在殿外已經請過安了。」胤礽一板一眼又絲毫不落理地說,又月復誹道,「是您自己沒听到。」
康熙模模鼻子,是他醉心于算計假期,「平身。」
帶著太子走入東暖閣,例行每天的講課。介于他多日刻苦研讀,已經是稍有信心去檢測幾個兒子的功課了。也許是因為從小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康熙對儒家教育總有不同的理解,加上融合了身體原主的理解,另外又「不恥下問」地向兩位南書房行走詢問,種種夾雜在一起形成了康熙現在獨特的思維——在講課的過程中一點點滲透出來,倒是讓胤礽覺得很新奇。
儒家思想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加上歷朝歷代「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孔子的原作已面目全非。又融入了道教、佛教思想。使其能更好為統治階級服務,達到一定愚民的目的。但不管怎樣,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是可圈可點。
胤礽離開後,康熙便去了南書房開始今天的辦公,也是今年最後一天正式上班。奏事太監已經把折子都堆上御案。康熙心里默算了一下奏折的本數,順手抽出幾本翻一翻,暗道︰果然是年終消極怠工。數量雖然不見少,但基本上都是請安折和賀折。
既然如此,他也就省省力氣。康熙把手中的折子扔在桌子上,讓高士奇和張英把請安折搬出去。留下少得可憐的奏事折和賀折。
但滿朝文武上百人,總有人是特例。例如,現在康熙手中的折子里寫著︰「臣資質蠢愚,了無才藻,獨從少為六經性理章句之學,粗有綸緒,窮海末儒,蔽于聰明,局于聞見,四十無聞,沒身為恥。承聖上隆恩,為官四十余載。臣今年歲已高,體漸不愉,恐無能再為聖上效力,希圖回籍。」
簡言之,這就是封禮部尚書介山的辭職信。的確,介山已經是年過六旬,腿腳也有些不利索。若是放在別人身上、放在平時他興許會應允。但禮部尚書官至從一品,如需更替,需內閣商議才可。而且,明天是「封印」之日。拖至明年並非不可,介山卻如此急著卸任,莫不是有什麼隱情?
「來人,宣禮部尚書。」
「喳。」
最終康熙還是沒從介山話中提取出什麼有用的訊息,只得派人徹查此事。至于更替尚書之職,也推至年後。
因為一些原因。今年「封印」的時間推後了好幾天,受康熙暗示,欽天監將日期定在臘月二十五。
這一天,康熙一大早坐上鑾駕前往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當康熙趕到時,交泰殿中央的供案已經擺好了酒果,點燃了香燭,各典司儀也各司其職,他上前從典司儀手中捻起三炷香插在香爐里。然後幾位管理玉璽的官員捧著寶印出殿,到乾清宮門外進行洗拭,再捧入交泰殿內加以封貯。
之後鳴贊官宣布「禮畢」,標志著整個儀式完成。從這一刻開始,各地停止辦公,書院放假等,正式開始慶祝新年。
整個儀式簡單快捷,康熙的記憶里也是每年都有,他關心的是「玉璽」,最早的傳國玉璽是傳說中的和氏璧,而後各朝各代皇帝用的玉璽各不相同。
而他現在用的玉璽並非只是一塊璽印,而是有二十五塊,統稱「二十五寶」,各塊璽印又用途各不相同。如「皇帝之寶」用于頒發詔書、錄取進士時公布皇榜;「制法之寶」和「命德之寶」用于諭旨臣僚和獎勵官吏;「制馭六師之寶」用于軍事等。
平時這幾塊玉璽都是放在他乾清宮密案里的,只有這種時候才放在交泰殿寄放幾天,加以親信看守。
儀式結束後,康熙沒有回乾清宮。而是去了懋勤殿。舉朝放假了,幾個皇子和皇子師傅卻得到臘月二十九才能休息。懋勤殿被作為除了太子的幾位皇子讀書之所,被分作幾個隔間分給各位皇子。
康熙不是沒想過設個類似「上書房」的地方讓他們一起學習,也增進他們兄弟的感情。實在是他們年紀不同,學習程度相差也很大,完全不適合一起上課。
現在在懋勤殿的只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三個人。一走進懋勤殿就听見幾人的背書聲。對身體原主提倡的「讀背各一百二遍」他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不過,他既然沒想到更好的方法,那就原封不動吧。
一進懋勤殿,三個阿哥和皇子師傅們魚貫而出,齊齊跪在正殿。康熙入座上座,依次問了幾位阿哥的師傅——他們學習情況如何。問完了師傅再考考學生。
康熙依照他們的學習程度,問了幾個不同的問題。他們依次回答的。康熙目前的兒子有十個,他見過的有八個。經過幾天的觀察,大阿哥身為長子以前又得聖寵,為人頗為幾分傲氣。太子是康熙看著長大的,對其性情也算了解,總體來說,這孩子有點棘手。三阿哥也沒什麼過于出彩的地方,他母親近些年在宮中是越發少出頭。四阿哥自小養在承乾宮,但康熙覺得他性子有些隨了德妃,沉著寡言卻也是個不好惹的脾氣。至于其他的幾個沒上學的兒子,他也沒放太多心思。
從懋勤殿出來,康熙去了惇本殿,惇本殿為毓慶宮第二進院正殿,西配殿被開闢為太子讀書之所,平時太子上課也在此處,條件比懋勤殿好上很多。
今日予太子的講師是熊賜履和李光地,兩位都是身體原主給太子請的飽學之士。他例行公事一般考察了太子的學業,便回了乾清宮。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康熙換上朝服,坐上鑾駕前往太廟祭祖。整個儀隊隨性的有太子和三位阿哥、各部院官員還有奉于享祭的牛羊。
太廟中供奉的不止是先祖的靈牌,還有已故皇後、有功皇親、臣子。太子領著諸位阿哥進奉設宗室、外藩諸望王的東西二享殿。康熙則領著諸宗室在供奉先祖與皇後的正殿舉行儀式。太子幾人禮畢後再單獨行奉正殿諸先祖。
康熙回到宮中已是臨近午時,見後宮許多宮人都拿著春聯、門神和宮訓圖來來往往準。這些東西也是頗具特色。與康熙以前見過所有的對聯都不同,宮中的春聯不用紅紙,而是按照滿俗,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
康熙這邊攔下了一個小太監,那人手中拿著一卷宮訓圖。梁九功從那人手里拿來宮訓圖遞予康熙。他展開一看,其上繪歷代有美德的後妃故事一則。想來是用于東、西六宮,作為後妃的榜樣教材。頓時,康熙沒了興致,把宮訓圖還給小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