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一、最後的掙扎
當西洋入侵者和本國黨的首領,正在郊外的紫金山上,就坐地分贓事宜進行激烈爭吵之際,那位困守南京城中的慶王完顏那桐殿下,卻絲毫沒有身為獎品的覺悟,反而還在徒勞地進行著最後的掙扎。
事實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南京的城防都稱得上易守難攻,絕對應該是一塊不大好啃的硬骨頭。
——自古以來,南京就被譽為是虎踞龍盤之地。東有氣勢雄偉的紫金山(也稱鐘山),如盤龍環繞;西有威武不凡的石頭城,如猛虎蹲踞;北方更有長江天塹,實在是天然的巨型要塞。
除了外圍的天然險隘之外,南京本身也是高牆固壘、池深城闊。整道城牆周長九十六里,高六七丈(相當于層),共有城門十三座,外圍還有長江、秦淮河、玄武湖等廣闊水域,可以阻礙敵軍的地面進犯。從而為南京城共同組成了非常嚴密的江防體系和城防體系,讓守城一方處于非常有利的戰術位置。
然而,如果城池修造得太高太大,對于防守者一方而言,也未必就一定是件好事。
比如說,這南京城雖然異常堅固,易守難攻,但要守住它也得有個最簡單的前提——你得有兵呀
對于城牆周長九十六里的南京城而言,要想做到嚴密布防的話,不但需要強大的水師來控制江面,還要分派部隊駐守城外制高點,光是守在城牆上的兵馬,最起碼也得有上萬人——即便如此,在平均每一里的城牆之上,也才駐守了一百名士兵而已,還沒有考慮休息換班的問題,已是是單薄到不能再單薄了。
那麼,在眼下的南京留守,大金慶王完顏那桐殿下的手中,究竟還有多少兵力可用呢?
——確切的答案是︰少得可憐
在戰前的和平時期,大金朝廷在京城內外主要有這樣幾股兵力先是駐守皇宮、太廟和郊外避暑行宮的五千皇家侍衛,然後是步軍統領衙門的五千巡城兵,接著是禁軍第一鎮和第二鎮共兩萬余人,還有大約一萬人的駐京綠營兵……總計大約四萬兵馬,但若是擠掉空額和水分的話,恐怕就只有兩萬多了。
此外,在京中權貴富豪的府邸和產業之中,也大多養著一些親兵和家將,而且都是用銀子喂飽了的忠勇之士,戰斗力之強悍遠勝官軍。把他們林林總總全部加起來的話,大概也有七八千人。
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京城內外在理論上應該能有五萬兵力,實際兵力也有最起碼三萬左右。
但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大金朝廷已是山窮水盡,非但王公貴戚紛紛出奔,甚至連皇帝都無心堅守,帶著侍衛嬪妃出京逃走了。慶王手里能夠用于衛戍帝都的
兵馬,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首先,在九月底的第一次南京攻防戰之中,京城內外的駐防兵馬,就已經損失慘重了。
——零星布置在城外各處行宮、皇陵的數百名皇家侍衛,被黨起義者輕易地各個擊破,最終全軍覆沒;然後是長久不習戰事的禁軍第二鎮,在夜間嘩變潰散,不戰自滅;連帶著費立國大學士手下最後一點還有戰斗力的駐京綠營兵,也跟著在一片混亂中被李華梅親自提兵擊垮,就此蕩然無存。
之後的兩個月內,由于滿朝文武一齊篤信魔教的緣故,戶部好不容易募集起來的一點軍費,全都送給了諸位魔教大師兄、大師姐,讓他們去起香壇、辦法事。而朝廷官軍的損失,卻絲毫沒有得到恢復和補充。
再接下來,慶王奉旨掛帥出征,指揮安徽、江西綠營兵攻打鎮江。為此,他非但帶上了自家慶王府的全部親兵和家將,在臨行之前,康德皇帝還撥給了他一千皇家侍衛,以壯行色……結果,在那一夜突如其來的大潰敗之中,倒霉的慶王把這些兵馬給丟得是干干淨淨,幾乎是單身逃了出來。
然後,康德皇帝與六宮嬪妃、親信寵臣出京「西狩」,為了保護御駕,還帶走了兩千六百名最精銳的皇家侍衛,在這之前,又零星逃走了一些膽小鬼,還有一部分人已經被派到皖南去給御駕打前站……因此,皇帝最後留在城內,交給慶王這個南京留守的皇家侍衛親軍,就只剩下了非常可憐的二百余人。
至于步軍統領衙門的五千巡城兵,由于一直以敲詐勒索京畿商販為生,素來都是滑頭得不能再滑頭,對朝廷的忠心基本沒有,趨利避害的心思卻絕對是一等一的——從十一月三十日開始,就以每天一千人的速度,從京中逃散消失。等到十二月五日,康德皇帝御駕出京的時候,非但尋常士兵已經逃得干干淨淨,連九門提督和各營管帶都不見了蹤影,整個步軍統領衙門里面,一時間空蕩蕩得能跑老鼠。
至于以城中旗人為主的禁軍第一鎮,倒是沒怎麼逃跑,因為縱然要逃也無處可去。但禁軍第一鎮原本的空額就高達七成,士兵們不要說出操,連點卯都很少,基本上就跟尋常老百姓差不多,實際戰斗力基本為零,能站在城牆上助威,就已經很不錯了。
更要命的是,由于管理廢弛,軍中的馬匹盔甲和火器彈藥,早已被盜賣或私分得干干淨淨。連軍旗、軍裝和兵符印信,都已經在不知何時被人偷了去……像這樣撲街的隊伍,真的能上前線打仗嗎?
因此,在盤點了一番家底之後,慶王殿下異常沮喪地發現,自己手下基本就等于是沒有兵。
幸好,雖然兵是沒有,但錢倒還有一些——康德皇帝出京「西
狩」的時候,匆匆搜括了一番內庫,把比較容易搬運的金銀珠寶和名家字畫,全都裝車運走,而相對笨重累贅的銅錢、布匹,則都留給慶王充作軍費。經過一番清點之後,共有銅錢三十萬吊(1吊=1000文),粗布一萬五千匹,勉強還夠用一陣子。
更多到,地址
小說閱讀下載盡在中文網更新超快小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