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往事如煙(中)

作者 ︰ 澹寧居士

一方面,道光皇帝的前三個兒子都夭折了,這著實令他傷心不已。因此,他不想過早地確定繼承人,免得將來再發生此類情況,以致動搖國本。

另一方面,他也始終在最喜歡的兩個兒子老四(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和老六(恭親王愛新覺羅•奕?)之間搖擺不定。可以說,老四和老六是各有千秋。老四的優勢在于他是皇後所生,而且是哥哥。此外,他工于心計,城府頗深,但是在道光皇帝和外人看來卻是敦厚直爽,中正仁和。老六的優勢在于天資聰穎,他不僅學識極好,而且工于騎射,還具備治國理政的才能,協助父親處理過不少復雜的政務。相比之下,道光皇帝是更喜歡老六多一點兒的,也一直在默默地考察他。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那一年,道光皇帝帶領諸位皇子和近臣前往位于直隸省易縣的西陵祭祖。回來的路上,他又來到皇家獵場南苑,聲稱要讓諸位皇子比試射獵。

于是,南苑就成為了老四和老六爭奪儲君大位的角斗場。

老四自幼多病,身體一直不好,騎射水平自然比自幼就弓馬嫻熟的老六差遠了。

就在他焦急不已的時候,他的師父杜受田對他說︰「四阿哥,到了圍場之後,你只管讓別人躍馬射獵就是了,自己千萬不要發一槍射一箭。不僅如此,你還要嚴格約束你的隨從,不許他們捕殺任何野物。射獵結束後,皇上一定會問及此事。你就回答說︰‘時當春天,正是鳥獸萬物懷春生育的時節,我實在不忍心獵殺它們以違背天道。而且,我也不想用馬弓一日之長和各位弟弟爭個高低’。四阿哥要是能如此回答皇上,必定能夠符合皇上心意。」。

果然,到了圍場之後,諸位皇子都躍馬馳騁,各顯神通,等到射獵結束時,經過統計,老六射殺的野物是最多的。老四則一無所獲。感到詫異不已的道光皇帝就詳細詢問起來,老四則按照按他的師父杜受田的說法作了回答,果然獲得了道光皇帝的認可,道光皇帝稱贊老四道︰「你的所想所為,真的是符合仁君的標準啊!」于是,始終在這兩個最喜歡的兒子之間搖擺不定的道光皇帝開始終于倒向老四一邊。

然而,真正讓道光皇帝下定決心傳位于老四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老六失去了最後的挽回局面的機會。

道光三十年(1850),道光皇帝得了重病,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傳令老四和老六入宮,想要最後考驗考驗他們,看看誰真正具備治國理政的能力。

老六天資聰穎,學識極好,具備治國理政的才能,協助父親處理過不少復雜的政務。老四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更加比不上老六,再度焦急不已。這時,他的師父杜受田又對他說︰「四阿哥,若是針砭時弊,剖析時政,你無論是口才還是見識都遠遠比不上六阿哥。而今之計,咱們也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如果你面見皇上的時候,皇上說自己年老重病,將不久于人世,問你對于治國理正有何見解。你就只管痛哭流涕,然後回答說︰‘皇阿瑪重病,兒臣恨不能以身代替,現在心亂如麻,這些治國策論,實在是不知從何說起’,你說了這番話,皇上一定會被你的孝心打動。到那時候,六阿哥說得再好也是無濟于事了,而且只會令皇上對他更加不滿。…,

果然,等到面見的時候,道光皇帝向老四和老六表示自己年老重病,將不久于人世,讓他們各自闡述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準備推行的政策。

老六口若懸河,侃侃而談,針砭時弊,剖析時政,將自己治國安邦的抱負和見解講得十分清楚。而老四則痛哭流涕以致于無法作答。于是,道光皇帝被老四的舉動深深打動,動情地對身邊的大臣說︰「皇四子仁孝,可當大任。」果然,道光皇帝駕崩之後,乾清宮「正大光明」後的傳位遺詔上寫著的是老四愛新覺羅•奕的名字。但是,傳位遺詔上面還是明確規定晉封老六為親王,這樣的情況是極為罕見的。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了道光皇帝對老六治國理政能力的肯定,希望他能夠輔佐老四。

道光三十年(1850),愛新覺羅•奕登基,成為咸豐皇帝。咸豐皇帝甫一繼位,就晉封愛新覺羅•奕?為恭親王,並賞食親王雙俸。但是,由于奕?的治國理政能力和大臣中的威望都遠遠高于咸豐皇帝,出于戒備和妒忌的心理,咸豐皇帝並沒有給奕?安排什麼要職。直到咸豐三年(1853),咸豐皇帝才命令奕?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但是也僅僅是參贊機務而已。

奕?事業上的轉機開始于咸豐十年(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匆忙逃往承德,奕?臨危受命,被咸豐皇帝任命為議和大臣。隨後,在奕?的主持下,清政府與英、法兩國分別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在此期間,他與文華殿大學士桂良、戶部侍郎文祥和內務府大臣寶鋆的關系日漸密切,初步擁有了自己的班底。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病逝于熱河,傳位于唯一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淳,是為同治皇帝,並留下肅順、載垣、端華、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大臣輔佐之。這八大臣的施政理念與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後相悖,加之擅權跋扈,引起慈禧太後的不滿。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慈禧太後聯合慈安太後,借助奕?的力量,發動「辛酉政變」,在從熱河護送咸豐皇帝靈柩返京之際,將肅順、載垣和端華,將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革職或遣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最新章節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全文閱讀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