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第二百五十八章 聯合使團(中)

作者 ︰ 澹寧居士

說著,同治皇帝轉向倭仁道︰「倭中堂,你昨天遞上來的折子,請求加開恩科為朕祈福。朕看過了,也恩準了。加開恩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要緊事,你安排下去,由你牽頭,禮部具體辦理。至于主考、副主考的人選和考題,朕過一段時間定下來會再給你旨意的。」

說著,同治皇帝又轉向恭親王奕?道︰「恭親王,你不久前上折子說,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已經選拔完成,卻由于路費、學費和生活費尚無著落,遲遲無法成行。這像什麼話?選派留學生的事情,朕早有明詔,督促六部及各省協助辦理,出了這樣的狀況,成何體統?散朝之後,你立即召集戶部和禮部的官員辦理此事。從今往後,所有留學生的一切路費、學費和生活費,都由戶部撥銀給付。此外,福州船政學堂和南京講武堂的第一、二期學生已經畢業,他們之中還有不少已經在兩江水師任職,參加過實戰。朕的意思,要從他們之中挑選優秀者送到國外留學深造,為我大清真正培養一些海軍的將才出來。據朕了解,英國皇家海軍稱霸世界達三百年之久,得益于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培養,朕的意思,就派遣他們到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去吧。至于具體的人選,你仔細斟酌一下,明天給朕呈上來。」

說著,同治皇帝對著垂手而立、洗耳恭听的官員們說道︰「朕今天既恩準了倭中堂加開恩科的請求,又支持了恭親王選派留學生的建議。你們私底下一定覺得,朕的做法很矛盾。但是,朕要告訴你們,這兩者之間,一點兒也不矛盾。你們在場的,有不少都是三朝的老臣,曾經親眼見證了道光二十二年和咸豐十年的兩次國恥。華夏敗于蠻夷,此實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後來割地賠款,更是舉國皆驚,如喪考妣。我煌煌天朝何至于慘敗于一地不過千里,民不過百萬的蕞爾小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林文忠公在廣州主持‘禁煙’期間曾組織人力編譯了《四洲志》,他的好友魏源又將《四洲志》改寫為《海國圖志》。朕在兩年前讀了這本《海國圖志》,魏源在書中詳細的分析了道光二十二年和咸豐十年的兩次國恥的原因所在,確實發人深省啊。魏在源考察西洋諸國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之後指出,我大清在道光二十二年和咸豐十年兩次慘敗的原因根本上不在于戰術的失誤,而在于我軍火器不足、裝備落後,我國實業不振,制度有弊。而英軍能戰勝我軍也絕非偶然,而是因為英國制度完備、實業發達、國力雄厚、軍備先進。正因為如此,我才下決心推行‘新政’,以期富國強兵。幾年來,‘新政’的推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是,也漸漸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大清缺乏的不是資源,不是設備,甚至不是科技,而是人才。因為,只要有了人才,這些東西遲早會有的。因此,朕下定決心,要全力支持恭親王選派留學生的建議。」

說到這里,同治皇帝話鋒一轉,說道︰「那麼,朕為什麼又要恩準倭中堂加開恩科的請求呢?朕加開恩科為的不是為朕祈福。我大清龍興關外,以異族身份入主中原,兩百年來,卻能夠聚攏人心,造就盛世,靠的就是尊孔重儒,不廢科舉。聚攏了士子之心,也就聚攏了天下人之心。近年來,我們推行‘新政’,興辦新學,切切實實地為國家選拔了一批經世致用之才。但是,也使得一些士子心懷怨望,他們擔心朝廷不再重視道德文章、不再倚重儒家弟子。朕這次恩準加開恩科,也是為了安撫這些心懷怨望的士子,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拋棄他們,只要肯勤學苦思,只要能心系天下,朝廷就會給他們應得的封賞。」…,

百官們听到同治皇帝的解釋,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張繼也不由得暗暗佩服這個年輕皇帝允執厥中、平衡朝野各股勢力的本事。不過,同治皇帝的這番表態必然是有其深意的。這是否可以算作是對‘新政’的正面表態呢?這是否可以算作是他的政治遺囑呢?

同治皇帝又開口了︰「有道是‘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無可阻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是在不斷走向開放和交互的,對這一點,聖祖皇帝就看得非常透徹,所以他才會對翰林院侍讀學士說‘長城是一場空夢,是一場妄圖通過一道高牆、幾處關隘就能永葆四海升平的空夢’。今天的世界,比聖祖皇帝在世時還要變得開放和交互,我們絕不能企圖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應該勇往直前地走出去。因此,朕決定,派遣一個使團赴西洋諸國考察‘新政’,這個使團就由一等勇烈侯、戶部侍郎、兩江觀風使、‘新政’規劃部侍郎張繼來擔任正使。」

張繼正低頭胡思亂想間,忽然听到同治皇帝叫自己的名字,急忙抬起頭來,只見一臉疲態的同治皇帝正笑著看著自己。

同治皇帝說道︰「朕之所以任命張繼來擔任正使,有這樣幾點考慮︰第一,張繼曾經游學英國十年,對西洋諸國推行‘新政’的得失頗有心得。第二,近年來,張繼作為曾中堂的助手,主持‘新政’的推行,對我大清‘新政’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非常了解,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考察。第三,張繼曾經代表恭親王出使法國,對于外交事務也比較熟悉。」

說著,同治皇帝轉向張繼,笑著說道︰「松濤,昨天下午,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作為日本明治天皇的特使,向朕遞交了國書,表示希望日本與大清結成全方位伙伴關系,還承諾日本將在國際事務中堅定地站在大清一邊,內政外交政策均與大清保持一致。朕也向他表示,大清將在經濟、外交和軍事領域給予日本無償援助,向日本提供無息貸款。《中日友好同盟條約》的草案已經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禮部和理藩院擬定完畢,等軍機處議定之後,朕會用印,再交由他帶回日本去。自我大清入關之後,日本就不再來朝,兩國斷交已逾兩百年。你此番出師日本,能使日本重新來朝,稱得上不世之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最新章節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全文閱讀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