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記 正文 二十五、後宮至尊的兩個女人

作者 ︰ 琦里

太後年紀大了,畏暑熱,是以萱瑞殿四周的隔扇門窗均以拆卸了下來,窗外掛上了簾,窗內掛簾,即通風陰涼,又兼顧了采光;殿內各處擺放了大量的冰盆,是以一入萱瑞殿,只覺遍體生涼,熱浪盡數被擋在了殿外。

凌非也算沾了點兒光,行完大禮後,身上的薄汗也收了大半。

無論是磕頭行禮,還是禮畢後起身,凌非一直謹慎的低著頭。這時,就听上首傳來老婦的聲音︰「謹妃,抬起頭來,讓哀家瞧瞧。」

凌非也不扭捏,抬了頭卻也低著眼神,表現的恭敬小心,不過還是把太後的尊榮收進了眼里。

太後是個老婦人,面色黑黃干瘦,打滿了褶子,看起來足有六七十歲了,身板倒還硬朗,坐在寶座上的模樣也極精神,如果沒有這一身的穿金戴玉,就像是個十足的鄉下苦了一輩子的老婆子了。不過就算她年紀大了,但渾濁的雙眼中,依然透著精明,面上毫無和藹慈祥之色,任誰一眼都能看出,這是個厲害的老太婆。

凌非偷瞧了太後,太後自然也在打量凌非,她眉頭間的皺褶似乎更深了一些。

「這就是謹妃?哀家怎麼瞧著還是個孩子!」太後的口氣透著不滿,但絕非是可憐凌非,明顯另有它意。

悅鶯立在太後身後,小聲與太後說道︰「太後,謹妃有十三了。」

太後聞言,似乎有些不太相信的又打量了凌非幾眼。

凌非心中苦笑。

不過,太後顯然明白悅鶯不可能欺騙于她,也就接受了這點,說道︰「既然有十三了,那也不小了。哀家瞧著,你的模樣倒也干淨,比那些透著妖氣的狐媚子強些;只是身子骨太瘦弱了,可要好生養著,做女人的,還是要豐腴一些,才能多子多福。既然你已是謹妃了,自當為皇家開枝散葉,為咱們周家綿延子嗣。」

凌非听的心里很不以為然,暗想,這古人的思維還真是沒有人道,十三歲不過剛剛發育,生理都遠未成熟,如果此時就懷孕,嬰兒與母體同時都在發育,勢必相互爭奪營養,造成母嬰雙方都不能健康生長,更易生成各種並發癥,導致難產,致使母嬰死亡率極高;可是在太後口中,卻只有子孫大事,視女子命若草芥,為生育工具,哪怕她自己也是女子。僅憑這點,凌非立馬在心里給太後打了個負分,甚至比那狂妄囂張的淑儀,給令她厭惡。

不過,她面上不表,端著虛心受教的神情。

只听太後繼續道︰「哀家是個苦出身的,在哀家眼里,只要是正緊人家出身的女子,不論模樣、身份,只要能為周家添了男丁,便是哀家的好媳婦。」謹妃,你可記住了?

太後這一句,不僅重復強調了子嗣的重要,更敲打了凌非,要求她忘記前朝帝姬的出身,安于謹妃的本分。

凌非恭敬答道︰「謹尊太後教誨。」才——怪!

只怕換了任何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女子,對于這個刻薄的老太婆都不會有好感,凌非忍不住在心里爆了幾句粗。她甚至開始慶幸自己是被軟禁在逸雲宮的,除了今日必行的大禮外,日後依然不能出逸雲宮,便無需往太後這里晨昏定省了。

太後又象征性的例行賞了她一對石榴花開的玉簪,便打發她走了。看來凌非這個只有十歲左右模樣又瘦弱的幼女,太後也不指望她真能立刻給周家添丁,自然得不到太後的喜歡。

凌非步出慈壽宮時,已沒了初入時的忐忑。這太後雖不好相與,但說來說去也只有子嗣,心機並不深,觸角也不廣,凌非倒也不怎麼在意。

上翟輿前,凌非問小青子︰「接著是要去皇上那兒了吧。」

小青子答道︰「回娘娘的話,這個時辰,皇上在明宸殿的常朝已結束了,應已擺駕天乾宮。這便是要往天乾宮去覲見皇上。」

凌非雖然不想再見到那個周元皇帝,不過畢竟今日是行大禮走走過場,順便她也能探知經過了昨夜的鬧騰,皇帝對她的態度,因而她的心里也就沒有十分的抵觸。

巧的是,果然如她所料,這周元皇帝甚至連個過場都不願再多看她一眼,當凌非到了天乾宮外,便有早已等候著的宦官李有榮上前行禮並說道︰「娘娘,皇上正忙著呢。皇上說了,請娘娘就在殿前行禮吧。」

小青子听了,在心里嘆息了一聲。畢竟他這段日子里為謹妃跑前跑後,得的賞也著實不少,無論是謹妃還是逸雲宮宮人對他都客氣而親切,他的心里多少向著謹妃一點兒。這會兒見了皇帝的態度,明顯是怠慢了謹妃,足見謹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小青子雖知皇帝昨夜負氣離開逸雲宮,但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心里不由疑惑,這謹妃,到底把皇帝得罪了幾分?

只怕在場所有略知一二的人,都與小青子有類似的想法,並為謹妃的往後擔憂,畢竟他們的榮辱已經與謹妃系在一起了。

只有凌非渾然不覺,听到不用面見皇帝了,心中大快,繁復的行大禮都甘之如飴了。

離了天乾宮,就剩下皇後那邊了。

在離開逸雲宮之前,對于皇後,凌非也略打听了一二,就連張氏都知道不少。

周元白丁出身,十六歲投軍後,幾番生死在戰場上拼出了一份基業,在北疆戰場上戰功赫赫,二十七歲封侯,在緋祥帝姬兄長、也就是懋兒的父皇執政時期,為籠絡這位凌氏皇朝最有潛力的新貴,特加封了異姓王,把軍事要地燕地劃為他的封地。周元名噪一時,自然他明媒正娶的原配結發妻子便進入了大官女眷圈子的視線。皇後娘家姓蘇,是個商賈之家,地位雖低卻也殷實;周元家族祖上有過讀書做官之人,但到了他這一支旁支,早已凋敝,生活更是困窘;皇後慧眼識珠,毅然在十七歲時嫁給了比她小兩歲的周元,次年便生了長子也便是現在的太子,在夫君常年不著家的日子里,細心服侍婆母,努力操持家業,在日後周元身邊如花美妾不絕時,又寬厚容人,因而多年來素有賢名,又極得婆母、也就是皇太後的歡心。當燕朝立國時,就算是曾經在燕王時期已是平妻、出生于四大門閥、父兄又立下開國汗馬之功的鄭貴妃,最終也沒能爭得皇後的寶座。

皇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凌非並不知道,但她能確信的是,至少皇後的表面文章做的十分到位。她不過是個名義上的謹妃,皇後應該不至于為難與她。

從天乾宮再往北行,經過順天宮,便是皇後所居的椒房宮了。椒房宮前,以有女官候立著,見凌非一行到達,便規矩的行禮引路,全然不以身為皇後身邊女官而倨傲。

還未進得椒房宮,就听到里頭傳出了嬌媚的巧笑聲,甜膩的足以激起任何男人的好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宮記最新章節 | 迷宮記全文閱讀 | 迷宮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