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農民 184. 那一碗疙瘩湯的風情,冬天的螞蚱

作者 ︰ 靦腆的胖子

收費章節(12點)

184.那一碗疙瘩湯的風情,冬天的螞蚱

從凌晨的時候開始,雨就下起來了。雨不大,也不是急雨,一滴一滴,有條不紊地落在窗外的地上,發出些微的淅淅瀝瀝的輕響。

終究是睡不著了。孫剛覺得身上的棉被有些輕,就把身子蜷了蜷,取暖。入冬之後的雨,一場寒似一場了,更何況前幾天還下了異常小雪。

果園里的屋子不大,有一半都被當做倉庫,存著喂雞鴨的糧食。此時,竟覺得處處都被這撲面而來的清寒之氣充盈著似的。

早上起來,雨停了。

孫剛推開了屋門,深深的吸了一口雨後的清晨新鮮的空氣。順著堰塘邊回家了。

「媽,被子有點薄……」

「前幾天就說給你換,你還不想換,待會摟一床8斤的過去。」農村的被子一般分10斤、8斤、6斤的。10斤是最厚的了,孫剛總覺得被子太厚,壓在身上喘不過來氣。

「剛娃,沒感冒發燒吧?」孫媽過來模模兒子的額頭。

「沒有,就是感覺有點冷。」

「待會兒媽給你做疙瘩湯。」

疙瘩湯,既可以當主食又可以當菜,北方人尤其愛喝。小時候發燒,一連躺了三天,沒精神沒胃口,媽媽總說︰「得發發汗,要不燒總也退不下去。」

隨後,轉身進了廚房,一會兒就端出一碗有紅有綠,漂著幾個小油星的疙瘩湯來。那時孫剛鼻子不通氣,只能看到上面的一點點香油,卻聞不到香油的味道,不過那樣子還是能稍稍勾起一點食欲的。

一勺入口,小小細細的面疙瘩滑溜溜地往食道里跑,根本不用怎麼嚼。媽媽是怕他吃起來不方便,故意把疙瘩做小了。

紅色的西紅柿咬到嘴里有一點點酸,綠色的菠菜讓整碗湯顯得生機勃勃。

雖然孫剛做菜喜歡借姜味,但不太愛直接吃姜。可那時碗里細細的姜絲根本攪擾不了他的味蕾,鼻子堵住了,姜味也嘗不大出來。而且那姜絲切得那麼細,均勻地散在碗里,很漂亮,他怎麼忍心把它們挑出來呢。

一碗疙瘩湯下肚,汗馬上就出來了,到晚上人就基本清醒了。孫爸說他得的是饞病,饞媽媽做的疙瘩湯。

這個湯效果是真顯著,只要是感冒需要發汗的,來上一碗保準見效。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幫助增強體力,有力氣了才有好的抵抗力。

孫媽盛一小碗面,加水後,用筷子慢慢打成小面疙瘩。

疙瘩打好後把水燒開,疙瘩一部分一部分往里下。一起都倒里有時候容易有粘成一大塊的。

把切好的蔥花、芫荽、白菜葉還有細細的姜絲一起放里面,稍稍煮一下疙瘩就熟了,再放鹽,根據口味加點其它調料的。最後關火放幾滴香油,讓上面有幾點亮眼的油花。

一道青白相間、味美香濃的「疙瘩湯」就得了。盛上一碗,撲鼻的香味裹著一圈圈的熱氣撲面而來。

一口下去,孫剛感覺渾身舒坦,暖洋洋的。

那一碗疙瘩湯的風情,實在是……

…………

俗話說「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這是誰都知道的歇後語。

秋天到來了,草枯葉黃,螞蚱就沒有可吃的東西了,再加上冬天到來,霜凝雪落,螞蚱可怎麼活呢?

再說,秋後的鳥兒都在準備過冬,它們食欲大增,秋後的螞蚱行動遲緩,正好是鳥兒可口的食物。

所以孫剛的印象之中,大約立冬之後,就再也見不到螞蚱了。

可事實並不是這樣。

前幾天,孫剛在果園里的山坡上撿石頭,忽然草叢里蹦出了一只螞蚱,接著又一只,哪兒來的這玩意兒?

天已經這麼冷了,再說,滿山的枯草,它們吃什麼呢?

孫剛知道螞蚱一般只吃單子葉植物,如果從山草枯黃開始,它們已經四五十天吃不到東西了,可是它們精神氣兒不減,還是一飛四五尺,乃至一丈多遠,想捉一只都不容易。

這些小生命還真頑強。孫剛才知道冬天還能有螞蚱。

不過新鮮歸新鮮,當時還真沒有太在意,因為果園山坡日照時間不短,枯草中畢竟有很好的保暖條件,有幾只螞蚱僥幸存活下來,也不算什麼太奇怪的事情。

第二次再看到它們,孫剛真有些吃驚了。

前幾天下了一場小雪,山頂和陰坡上隨處可見殘雪。孫剛是到山坡北邊看看竹林里的竹蓀的,忽然有幾只螞蚱飛起來,接著又幾只,還是一蹦老高,一飛老遠。

這些螞蚱要成精嗎?孫剛捉了一只來觀察,一滴墨綠色的液體吐在手上。看來它體內的液體還真不少,這說明它的生命力還很強。莫非它們真要過冬嗎?

孫剛隱約感到了問題的嚴重。如果真是這樣,肯定是暖冬造成的。

一種原本不能過冬的昆蟲因為氣候變化而過了冬,這就意味著自然規律被打破。

可是看這些昆蟲的行為,又好像並不是馬上就能過冬的樣子。

因為一般而言,能夠過冬的昆蟲,都得學會適應冬天。它們總是想辦法蟄伏起來,以減少能量的消耗。

據孫剛所知,大部分昆蟲是化成蛹,鑽到土里,也有過冬的,如瓢蟲蒼蠅等,都得找地方藏起來,以躲避冬天的嚴寒。

而這些螞蚱,顯然是一幅及時行樂的樣子,它們並不鑽進土中,也不躲在草叢里,中午太陽正好的時候,它們就在石頭上得意洋洋地曬暖兒。一旦有什麼驚動,它們就像夏天一樣跳躍和騰飛,絲毫也不知道節約體力。

雖然知道它們這個樣子不像過冬的,但還是引起了孫剛的好奇,它們到底能活到什麼時候呢?

隨著天氣變冷,孫剛能看到的螞蚱也越來越少,不過總還是有活的。

在孫剛的記憶中,螞蚱是白露到秋分產卵,產卵之後,它們的生命歷程就基本走完了。

孫剛小時候螞蚱很多,成群結隊的。所以那時候螞蚱是常吃的美味。

但到秋後的螞蚱就不能吃了。因為產卵以後的螞蚱體內有蛆。掰開它的頸部,常常會有長了很長的蛆蟲,這說明在它們的生命末期,即使一時還活著,但已經活得很不健全,它們不是被鳥吃掉,就是已經被其它昆蟲預定為孩子的面包了。

這幾天的觀察讓孫剛注意到一個現象,準備過剩的昆蟲的成蟲都蛻變得很晚。比如瓢蟲是成蟲過冬,它的準備過剩的成蟲要到秋後才長成。螞蚱也是如此。

其實原先孫剛也在深秋的時候在樹上看到過螞蚱蝻子,也就是沒有蛻皮的螞蚱的若蟲,當時並沒有在意,只是以為那是個別的螞蚱錯了時令,現在想來,那就是準備過冬的。

可見螞蚱過冬不是偶然,也不是個別品種的問題,而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螞蚱過冬的方式很特殊。它從秋後蛻皮就不再吃東西,一直到春草發芽。

這倒沒有什麼奇怪,因為過冬的蟲子大多不吃東西,因為天寒地凍的北方確實沒有什麼東西可吃,它們要度過嚴酷的冬天,就必須具有這樣的本能。

問題是螞蚱並不懂得節約能量,它們不但不蟄伏起來,而且在冬天最寒冷的冬至前後,飛行速度和高度和夏天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孫剛看到的能過冬的螞蚱的顏色都是灰褐色,當然,在山草桔黃之後的山上,這是最好的保護色,這種顏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吸收陽光。

原來這些螞蚱在整個冬天,都不蟄伏,只要天氣晴朗,太陽一上來,它們就趴在石頭的向陽面上曬太陽,那種姿態,就如同過去冬天農村里曬太陽的老人,它們的身體並不是直立,而是完全放松,肚皮橫斜著朝向太陽,那樣子非常愜意。

原來這些小東西是利用太陽來補充能量。能夠如此享受冬天的昆蟲,大概也只有螞蚱了

如此放松的姿態,如此張狂的飛行動作,在草落石出的冬天,它們就不怕暴露目標而遭到天敵襲擊嗎?答案是不怕。因為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天敵在注意它們。

冬天是北方鳥類最少的時候。這時,候鳥已經飛去了南方,留在這里的,只有麻雀山雀喜鵲之類。

這些鳥的食譜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春暖花開的時候,蟲子多起來,它們也需要哺育小鳥,這個時候它們是以肉食為主。

當過了哺育季節,秋天一來的時候,植物的種子成熟了,這時它們就得把食譜換過來。

喜鵲喜食高大喬木上的果實,如棗,槐豆等,麻雀山雀則喜歡草本植物的果實,如谷子高粱還有一些野草的種子。

天氣越冷,它們越向村落聚攏,一則因為暖和,一則因為食物豐富。肉食類的鳥類大多分散活動,因為聚在一起容易造成捕食困難;相反,凡是鳥群落群飛的時候,都必須有豐富的食源作保障。

所以別看許多鳥並不離開北方,但一到冬天,螞蚱實際上已經被造物主悄悄地從鳥類的食譜中刪除了。

所以一到冬天,遍覽群山之上,根本不見鳥的蹤跡。「千山鳥飛絕」,不是因為天冷,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食源。

184.那一碗疙瘩湯的風情,冬天的螞蚱

184.那一碗疙瘩湯的風情,冬天的螞蚱,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幸福的小農民最新章節 | 幸福的小農民全文閱讀 | 幸福的小農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