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台民抗日(上
1895年4月17日,清政f 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
噩耗傳出,猶如晴天霹靂,全國上下群情j 憤,痛斥賣國賊,反對割地求和。
台灣民眾紛紛上書台灣巡撫,決心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領土。台灣愛國士紳丘逢甲聞訊,當即刺破手指,血書「抗倭守土」四個大字,以示抗敵保台的決心。
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透頂、視中華大地為殖民地的滿清政f ,只求繼續維持殖民統治,不顧全國人民的悲憤抗議和台灣人民的死活,幾次詔令台灣巡撫唐景崧率領文武官員撤離台灣,並派割台專使李經芳前往台灣辦理j o割。
日本從清政f 手中接收台灣雖然毫無困難,但在台灣民眾面前佔有台灣卻並不容易,「誓不臣倭」的台灣同胞,決心以自己的力量反抗日本佔領台灣。
1895年5月25日,在丘逢甲等人的推動下,台灣官紳組成了「台灣民主國」,推舉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義軍統領,著名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為大將軍。
台灣民主國,是在台灣被日本佔領的危急關頭,台灣民眾自發保衛台灣,反抗侵略而成立的抗日救亡政權,「以獨立之名,行抗日之實」。
由于唐景崧缺乏真正與「台灣共存亡」的決心,台灣民主國成立的當天,便下令各官員在三天之內必須返回大陸,從而掀起了一場內渡逃跑風。
當日本大舉進攻台灣的第七天,貪生怕死的唐景崧便躲進英船,逃回大陸。
隨著唐景崧的逃走,「台灣民主國」不久即告解體,讓守軍大失所望,日軍很快便攻佔了基隆。
6月6日午夜,日軍開始進攻台北。城內的一些愛民奮勇抵抗,但因無人指揮,無法打退日軍的進攻。7日下午,日軍攻佔了台北。
台北的失陷和唐景崧等官僚士紳的潛避,j 起了台灣廣大愛民的悲痛和憤慨。
守衛台南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得知這一消息後,十分氣憤,發出聯合抗日的號召,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
堅守台灣的愛民,聞此消息大為振奮,共同推舉劉永福為首領,領導全台軍民繼續進行抗日武裝斗爭。
可是,由于缺乏國內的援助與必要的武器彈y到了10月份,面對日軍的全線進攻,劉永福的黑旗軍寡不敵眾,被迫逃離台南退回國內,日軍控制了整個台灣省。
從1895年4月台北阻擊戰開始,至10月份台南陷落,在近半年的浴血奮戰中,台灣軍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悲壯的愛國主義史詩。
轟轟烈烈的台灣民眾武裝反割台斗爭雖然失敗了,但它卻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
在日軍侵略的過程中,台灣義軍同日軍進行了浴血奮戰,使狂妄的侵略者膽戰心驚,大有身陷泥沼舉步維艱之感。
日本人竹野與三郎在《台灣統治志》中心有余悸地說︰「不論何時,只要我軍一被打敗,附近的村民便立刻變成我們的敵人。每個人甚至年輕f nv都拿起武器來,一面呼喊著,一面投入戰斗。
我們的對手十分頑強,絲毫不怕死,他們隱蔽在村舍里,當一所房子被大炮摧毀,他們就鎮靜地轉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機會就發動進攻。」
據日本官方公布的數台灣被擊斃和病死的日本官兵,包括北白川能久親王和山根少將在內,共4800余人,重傷者余人留台治療,總計損失32余人,佔侵台總人數的一半以上。
為保衛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同胞不畏不怕犧牲,他們氣壯山河的英雄事跡,永遠銘記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日本政f 原本以為,只要滿清放棄台灣,日軍佔領台灣全島之後,台灣民眾就會徹底絕望,放棄反抗,接受日本政f 的統治。
沒想到,事實恰恰相反。日本侵略者雖然佔領了台灣,但是台灣人民的抗日斗爭並沒有停止。
從1895年到1902年,台灣民眾所組成的抗日義軍,又連續進行了長達7年的武裝斗爭。
台灣地勢險阻,義軍常常出奇不意地打擊日軍,游擊戰遍布全台,此起彼落,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困擾。
一直到1902年,日本政f 利用台灣漢j n,y n謀制訂了殘殺台灣抗日武裝的「大掃除」計劃。
不久之後,台灣著名抗日武裝領袖阮振、林少貓等人,相繼被日寇y u捕殺害,台灣同胞抗日武裝斗爭頓時轉入了低ch o。
根據日方粗略統計,自台灣淪陷,到1902年,共有20多萬台灣民眾遭到殺害。
由此可見,為了得到戰略要地台灣,日軍對待台灣民眾是多麼的凶狠殘忍……
1908年5月9日傍晚多公里遠的一個 o村莊外,來了一個j ng悍干練、個子矮 o的陌生人。
這個陌生人剛一出現在村外,就被早已經等在村外的村民王九臨迎了進去。
進入村內一座大瓦房的會客廳之後,等候多時的台北抗日游擊隊隊長林鎮文、婆羅洲派來的解放軍特種兵鄧英等人熱情地進行了接待。
這個陌生人名叫岳銘,是婆羅洲剛派過來傳達命令和指示的解放軍特種兵。與鄧英一樣,岳銘也是從 o在台灣長大,後來才移民到印尼的。
知道這次婆羅洲總部又只是分別往台北和台南派了一名戰士,林鎮文苦著臉對岳銘說道︰「岳兄弟,現在台灣民眾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壓迫,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什麼總部不多派些戰士過來支援我們呢?」
岳銘笑著道︰「林隊長,目前,我們要在全世界進行布局,到處都需要忠誠可靠的人手,哪還有多余的人派往台灣啊」
bk
b
龍騰南洋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