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

作者 ︰ 石晶藍

真是曹軍。曹軍為何這麼長時間沒攻下徐州?

演義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中說︰「夏侯惇趕來。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兩馬相交,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各自收兵。」這說明曹軍已經開始攻徐州了。

緊接著,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中說,「命糜竺齎書赴北海……正商議間,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前來。融喜,修書付慈……太史慈得月兌,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乃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兩下夾攻,大敗群賊,降者無數,余黨潰散。孔融迎接玄德入城,敘禮畢,大設筵宴慶賀。又引糜竺來見玄德,具言張殺曹嵩之事……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具說欲救徐州之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後,往徐州來……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就從太史慈出城求援算起。在演義中,太史慈單騎到平原,距離四百里,用時兩天;劉備整軍、自平原到北海,用時三天;北海解危,慶功宴一天;劉備從北海到右北平,一千里,假設劉備沒有帶兵,輕裝前往,去時五天;歸來時借有兵將,需時八天。再從北海帶兵到徐州,七百里,用時四天。合計用時二十三天。

也就是說,在演義中,第二十三日,曹操沒有攻下徐州城。

本書中太史慈求援當日救徐州,往平定送信;次日田蘭向平原寫信;第四日糜竺執筆代寫公函;十日後領地來人,郭圖獻計南下設伏,田蘭進駐泰山郡;第十一日郭嘉、于禁到,田蘭點兵;十二日取東阿;十三日戰典韋、取範縣;十四日宿營接山;十五日宿營巨野龍堌;十六日移師鄄城南面的馬樓;十七日開挖地道;二十日攻陷鄄城、兵變;二十一日宿營接山;二十二日宿營山陽;二十三日再宿營接山;二十四日在山陽與于禁匯合。現在是二十五日。

比演義多了兩天嗎?不。本書同樣是說,第二十三日,曹操沒有攻下徐州城。第二十四日,曹操拔營北上,宿營小沛。現在是第二十五日,曹操正在過九里山。

演義中,曹操在攻徐州之前。先有青州兵三十萬。「遂留荀彧、程昱領軍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其余盡殺奔徐州來。」論兵力,演義中的曹操起兵二十七萬,本書僅起兵四萬;論將領,演義中文官多帶了郭嘉、荀攸,武將多了夏侯淵、于禁、李典、樂進。既然演義中第二十三日都沒有攻下徐州,那麼本書中實力更小的曹操同樣沒有攻下徐州,就沒什麼不正常了。

如果實在要給個理由,那就是︰因為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徐州百姓與其城破而死,倒不如護城而亡。百姓的人數,往往是大軍的數十倍。危急關頭、性命攸關的時刻,徐州百姓潛力爆發,拼死抗爭,最後守住了城池。

……

曹操為什麼北上呢?

剛取範縣,田蘭準備打鄄城的時候,郭圖曾經對田蘭說,我軍攻掠東阿之後,當時就應該調頭南下設伏。那個時候鄄城有濟陰的關羽施壓,範縣有張遼的主力逼迫。曹操聞信。必定回師急求。

郭圖接著還分析道,哪知我軍轉眼又取了範縣。之後,再怎麼圍困鄄城,曹操都不會回來的了。因為我軍已經暴露了能夠奪取鄄城的實力。能取而未取,必定是個圈套。以曹操之精,定然全力攻打徐州,不會回來的了。

事實比郭圖當時分析的還要糟。田潤的軍隊不是圍困鄄城,而是攻陷了鄄城。既然已經攻陷了,曹操回來救什麼呢?

不救什麼!曹操什麼都不打算救!當日鄄城兵變,使得田蘭軍營關押的俘虜失去了看守,跑了三千多人。三千多人中,又有一千人左右跑到了徐州。曹操因而得到了關于兗州戰況的詳細報告,知道濟陰、東阿、範縣、鄄城均已被佔領。如果回師北上,什麼都求不了。既然如此,曹操為什麼還要北上呢?

回顧一下曹操為什麼打徐州,不錯,是因為曹操的父親被徐州的將領殺死了。曹操跟他父親感情很好嗎?不知道。到處都查不到。沒有足夠的證據贊成或者否定。演義第十六回曹操設祭祭典韋的時候,曾經對眾將說︰「吾折長子、愛佷,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眾將皆感嘆。眾親戚又該是什麼感受呢?

這樣說,並不是論證曹操不在乎親情,而是論證曹操更在乎將領;或者說曹操為了拉攏將領有時候寧願犧牲一點親情。父親死了,打徐州報仇。現在荀彧、荀攸、程昱、曹洪、典韋、呂虔全死了,其中的曹洪本是親戚,又曾經在澠池追擊董卓的戰斗中救過曹操一命;其中的典韋就不用細說了。總之,听到眾多將領士兵陣亡的消息之後,如果曹操無動于衷,他就不是曹操!

曹操必定得有所表示,有所表現,有所表明。曹操必定會說出立刻拔營北上報仇的話。但這樣的話。還不能稱之為軍令。曹操畢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敵軍既然能夠迅速攻陷自己的四座城池,其戰斗力必然就非同小可。曹操一定會掂量掂量,謀定而後動。

好在鄄城跑過來的敗兵很多。在一千多人里面,有的最初是守濮陽的;有的是守東阿的;五花八門,各色具備。因此,曹操很快就知道了,敵軍的總兵力並不多,也就三萬左右的樣子。其中的田蘭軍戰斗力非凡,連拔三城,令人心生恐懼。

但是,這樣的恐懼在曹操心里是不存在的。倒不是因為曹操狂妄或者什麼的,是因為曹操在得知田蘭軍可怕的同時,也得知了田蘭軍被關羽軍干掉的消息。有很多鄄城敗兵都看見了,田蘭軍最後只活出來幾百人。這是千真萬確的。

既然敵軍自己都亂了,曹操當然就要北上報仇了。坐失良機的人還是曹操嗎?

……

徐州與兗州的距離約為四百里,兩頭皆是平原緩丘,唯中間九里山地形險惡。個人行動需要兩天半。軍隊行動約為三日。兩頭各走一日,九里山走一日。這倒不是因為九里山佔地寬廣,而是因為道路艱險,需要偵察而行。

今早,曹操的軍隊就開進了九里山。不久,偵騎回報,說是發現了埋伏的痕跡。但伏兵已經撤走。曹操頒下嚴令,全軍緩行。遭到不能確定的樹林,放火燒之。郭圖所見的烏雲,就是曹軍火燒森林的青煙。

既然名為九里山,就說明過山的道路約等于九里。九里的距離,應該很快走到,但那九里其實說的是直線距離。而且還未經測量,只是估計著瞎說。山路盤旋,實際的路程為七十余里。曹軍天一亮就進山,一路走走停停,先頭部隊通過。到達山陽的時候剛交申時。因為道路已清,後續部隊不需要停留了,半個時辰之後,殿後部隊就走出了山口。曹操本人,就在這支隊伍之中。

此時,經過二十多日的徐州攻城戰,曹軍尚有三萬人。隨軍將領有夏侯惇、曹純、許褚。曹操的虎豹騎建制在這個時候還沒有。這時是騎兵戌衛。號稱一千人,實際有一千四百多人。但其中的一千人已經被典韋帶走,隨後被田蘭殲滅了。

攻徐州這麼多天以來,部隊都沒有得到過好好的休息。昨日自徐州急行一百五十里至小沛山腳,就是為了今日的平安過山。平安過山,雖無功亦無過矣。這讓曹操感覺很好。明日,正常行軍能到鄄城。但如果到達了,很可能立即交戰。所以,明日,只會走大半的路程,到巨野龍堌一帶宿營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明日不會很累。

不走了,就讓士兵好好休息吧。曹操四下一望,打量著地形,以便給部隊指定扎營的區域。眼楮一瞟,看見了一里之外胡集方向的大片樹林。曹操心里暗道︰嗯,能藏五千人。不過,若真有五千人設伏,為什麼不在九里山里面呢?這山外的地形嘛,可比山里差遠了。

很快,曹操就指定了扎營的地盤。由于大將不多了,全軍分為三個萬人隊。由夏侯惇、曹純、許褚分別統領。曹操自帶騎兵戌衛,跟在曹純的軍中。三個萬人隊的營盤,按照次日出發的次序,夏侯惇居北,許褚居南,曹純在中間。當然,三個營盤並不是排成一條直線。而是因為地形的關系,形成了一個勾形。

現在的位置是許褚居北,曹洪居南,夏侯惇在中間。劃定地盤之後。部隊就需要先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然後才是挖坑打樁,樹立柵欄。

就在這個時候,田蘭的三千馬軍從樹林里沖出來了。

……

上午,田蘭安排戰爭演練,自認為頭頭是道,說得唾沫橫飛。眼見得郭圖、于禁、太史慈的臉色越來越凝重,十分用心地听著自己的一言一語,突然間,田蘭找到了一種做老師的感覺,心中充滿了自信。于是,奇思妙想接連迸發,就仿佛戰神附體一般。

郭圖、于禁、太史慈三人的臉色為什麼會如此凝重呢?其實,並不是因為田蘭的奇思妙想,而是三人都發現了,田蘭的演練安排里根本就沒有敵軍!戰爭演練,通常把軍隊分為兩個部隊,讓兩個部分相互交戰;也有分為三個部分的。但無論怎麼分,總是要分的。如果都是自己人,那還叫什麼戰爭演練?

難道是田蘭忘記了分一些士兵去當敵軍?于禁、太史慈很快就否定了這種念頭。因為他們明顯地感覺到田蘭的安排十分出人意表,若用于實戰,當有驚人效果。那又是什麼原因呢?于禁望了一眼太史慈,從對方的眼里于禁沒有得到答案。于禁又望了一眼郭圖,卻見郭圖遙望九里山的深處,若有所思。

于禁不由得也跟著看了一下九里山。當下虎軀猛然一震,驚嚇莫名。于禁本來也以為田蘭的安排與關羽有關,一直都在為關羽為何會從南面來而感到疑惑。這時見到天邊的煙雲,于禁迅速做出了判斷︰是曹軍而不是關羽。關羽的部隊是到不了這兒的。

太史慈反應過來的時間要比于禁慢一點。跟于禁不同的是,太史慈跟著田蘭兩次到接山、兩次下山陽。從鄄城外張遼的軍營出來的時候,田蘭的人馬不足兩千,是非常弱小的。那時,太史慈也在為關羽有可能的追擊而擔憂。兩上兩下,田蘭就擺月兌了關羽,會合了于禁,太史慈也不明白是什麼道理。反正太史慈相信是擺月兌了。這是因為,就算沒有擺月兌,也不需要害怕關羽的軍隊了。

太史慈完全沒有想到,田蘭在會合于禁、強大起來之後,首先考慮的,並不是找關羽報仇,而是立即安排與曹軍交戰。如此廣博的胸襟,太讓太史慈太感動了。難怪文丑沒來!

……

距離山口一里之外胡集方向的大片樹林用于設伏的確不夠好。這是一處緩坡。坡前有道路,同時也適合宿營。但可惜的是,樹林並不是從坡底就有的。樹林的邊緣距離道路至少有五百步。因此,就算是道路這邊的人沒有提防,伏兵從樹林里沖出,還沒跑到,同樣會被發現。在交戰之前就被發現了,那還叫什麼伏兵!

曹操沒有想過樹林里的伏兵有可能是騎兵。這是因為兵法說,凡騎兵與步兵戰者,若遇山林險阻、陂澤之地,疾行急去,是必敗之地,勿得與戰。欲戰須得平易之地。這就是說,騎兵與步兵作戰,如果遇到山林或水窪的地形時,應該急速離去。這些地形是騎兵的必敗之地,不能與步兵交戰。騎兵作戰必須選擇平坦的地形。因而,看見樹林,曹操就想不起騎兵。

其實,田蘭的騎兵並不是要在這片樹林里與步兵交戰。樹林,只是一個隱蔽的出發點。沖出樹林之後,就是坦途。騎兵之所以鋒利,就在于速度。五百步的距離不但不是壞處,反而變成了好處。因此,騎兵設伏于這片樹林,正合適。田蘭未習兵法,歪打正著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