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並不是什麼名將。公孫瓚才能算是名將。也就是說。公孫續不像一般名將那樣有出色的個人武藝和文韜武略,但是卻具有一定的基礎。因為那一點基礎,所以公孫續在此仗之前想了很多,並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又因為公孫續的確不具備名將之資,在袁軍伏擊發動之後,公孫續臨機再想,一點主意沒有。此時,公孫續的心里就一個念頭,那就是快跑。
這個時候,快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戰馬的速度,還需要騎兵的眼力。這麼說,主要是指的是躲避障礙物,也就是躲避那些落馬的騎兵以及倒地的戰馬。這兩類障礙物中,落馬的士兵,就是前面說的那個數,總計近一百;但倒地的戰馬卻遠遠沒有這麼多,就十幾匹左右。因而,總體來說,障礙物的情況並不嚴重。
戰馬不是汽車。如果不是全速奔跑,那麼戰馬自己是能夠躲避這些障礙物的。但現在必須全速奔跑了。所以。馬背上的騎兵就得專注地操控戰馬。
第二輪箭雨又到了。由于全速奔跑,這一次,弓箭的殺傷能力被降低到一成左右。有三十多名騎兵落馬了。戰馬也倒斃了幾匹。
輕騎繼續奔跑,伏兵繼續放箭。三分鐘時間,很快就一笑而過。第一階段的伏擊告一段落。
……
回過頭來,看看袁紹是怎樣安排的伏兵。袁紹原有五萬士兵。分成三萬和兩萬兩次聚集,參加了討伐董桌的戰爭。撤退過程中,因為汜水關田潤的阻擋,損失了幾千士兵。出關後又在河內征了一些兵,湊齊了五萬之數。佔領冀州之後,各郡各縣都需要派駐士兵,屬于用兵之際,也就沒有征兵。緊接著袁紹就迎來了與劉備的戰爭。磐河戰役,袁紹就是五萬兵。
經過與劉備的大小十數仗,袁紹喪兵一萬,此時約有馬步軍四萬。四萬軍隊,正常的分配就是左中右各一萬,前鋒三千,後軍七千。
現在是袁紹撤離前線、提防劉備追襲的時候。袁紹自領的中軍人數還是沒有減少,依然是一萬士兵。不過,這一萬士兵如今變成了前軍。輜重隨後,由後軍五千人押運。再往後,就是設伏的兩支八千人的隊伍和正面撤退的九千士兵。
前面發動的伏擊,便是一支八千人的軍隊。八千人中,有四千弓手,另有四千步兵。那四千步兵,均伏于高山林密之處。公孫續的騎兵若與之交戰,必敗無疑。
結果,公孫續直接闖了過去。前面大約四百人,沒有什麼損失。中間約四百人損失較大,沖過之後,僅剩六十幾人。不過,其中包括了公孫續本人。另外三百來人,繞道前進,一時之間,還不能會合。
袁紹的這一支伏兵共八千。步兵需要倚林而戰,也就是說,步兵至少要站在樹林的邊緣。倘若步兵在前,弓兵在後,那麼弓兵的射擊通道就有可能被樹林擋住。因而,實際的隊形是弓兵在前。如果騎兵沖過來,弓兵再往後退。
現在騎兵並沒有沖過來,而是直接跑了。這就需要追擊。而追擊的時候,跑在最前面的,還得應該是步兵才好。因此,伏兵整了個隊,把步兵由後面調到前面。耽誤了不少時間,然後才追了出去。
……
袁紹另外的八千伏兵埋伏在什麼地方呢?埋伏在第一道埋伏斜對面的一條山谷。為什麼要埋伏在那里呢?這是因為,按照一般的發展情況,劉備軍隊遇到第一道埋伏之後,會與第一道埋伏的士兵交戰;交戰不利之後,那條山谷就是非常適合的退兵之處。
很顯然,針對公孫續來說,這道埋伏落空了。公孫續跑出大郭山之後,略一清點,將近五百名騎兵。這樣的結果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公孫續知道,後面還有幾百騎兵沒有遭到襲擊。也就是說,總體上損失的人馬還不到半數。
進入大郭山之前,公孫續對千夫長和百人長說過,遇到埋伏之後,第一選擇是跑而不是打;要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跑出速度;讓那些伏兵來追。等伏兵追累了,我們再打不遲。其中的重點,是第一句。如今這一句,已經完整地實現了。
接下來,第一道埋伏的八千袁紹士兵就追來了。由于袁紹士兵需要把步兵由後面調整到前面,有一個整隊的過程,耽誤了很長時間,因而,距離尚遠。
在公孫續的前方,有九千正面撤退的袁紹軍隊。再前面的輜重部隊等等就不用說了。公孫續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向前追出,還是迎戰第一道埋伏的八千袁軍。
這個時候,相對來說,公孫續已經不危險了。因而。公孫續的名將基礎又顯現了出來。公孫續命令全體士兵下馬休息。
下馬休息,人和馬都緩沖一下。雖然前面有九千袁軍,但公孫續並沒有看到。公孫續只是知道前面有袁軍。公孫續想的是,等到第一道埋伏的八千袁軍追過來,然後再向前面追出。追著了前面的袁軍就打前面的袁軍,沒有追上前面的袁軍,再調過頭來打這第一道埋伏的八千袁軍。而那個時候,這八千袁軍應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這就是公孫續說過的「讓那些伏兵來追。等伏兵追累了,我們再打不遲」方針的具體體現。
這一條方針,听上去很高明。其實高明與否,也得看看針對什麼人。公孫續跟公孫瓚在一起,常年與游牧民族作戰,這樣的游擊方針,對于公孫續來說,早就司空見慣了。也就是說,公孫續提出這樣的方針是正常的,同時也是普通的。如果是一名從來沒有見過騎兵打仗的將領提出這樣的方針,那才能稱得上高明二字。
……
過來了。第一道埋伏的八千袁軍過來了。跑在最前面的是步兵。步兵約佔了五十步的距離,然後才是弓手。沒辦法,也只能這樣。公孫續的騎兵是隨時都有可能返身作戰的,如果弓手放在最前面,防御力就太差了。
弓箭的射程還是一百五十步。其中的五十步被自己人消耗掉了。也就是說,要追到一百步之內的距離。弓手才有可能發箭。
公孫續是不知道這些的,而且公孫續的觀察也不夠細致,公孫續就把跑在最前面的袁軍士兵當成了弓箭兵。看看距離差不多了,公孫續命令士兵上馬,然後向前跑出。這個時候跑出,其速度只需要與那八千追擊的袁軍士兵相當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想成每秒十米、每小時三十六公里。那是短跑的世界記錄。士兵追擊,你追,別人還在跑,怎麼說,也屬于長跑。而且,士兵們還不能空著手跑。他們還要拿刀拿槍,還要穿戴笨重的盔甲。更重要的是,士兵們不是運動員。而一般常人步行速度為每小時八公里,長跑速度為每小時十六公里。因而士兵們追擊的速度就介于這兩者之間,一個時辰五十里。
公孫續這邊是普通戰馬。這樣的馬匹,以一個時辰一百二十里的速度奔跑,能夠維持兩刻鐘。但如果放慢到一個時辰五十里的速度,就能夠維持一個時辰了。而追擊的袁軍士兵,是絕對不能維持一個時辰的。
因而,再次上路,盡管公孫續被追,卻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
就這樣,一追一逃,經過了一刻鐘。袁軍這邊突然下令,不追了。一刻鐘,相當于一個時辰的八分之一,跑過的路程有六里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千米跑。袁軍士兵雖然不是運動員,但他們好歹也算軍人,三千米之後,盡管是累了,卻還沒有到最後的極限。但袁軍的將領看出來了,繼續追下去話,自己的士兵會越來越累,結果一定不妙。因此,袁軍將領當機立斷,喝令士兵,停止追擊。
是誰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的?
多數人認為是毛主席提出的。1929年4月5日,毛主席為紅四軍前委起草《紅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其中寫道︰「我們用的戰術就是游擊的戰術,大要說來是‘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見《毛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56頁。
但是,事實上早在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戰爭時期,朱德同志就提出了游擊戰爭的作戰指導原則,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簡稱「十六字訣」。「十六字訣」包舉了反「圍剿」作戰的基本原則,包舉了戰略防御和戰略進攻兩個階段,在戰略防御時又包舉了戰略退卻和戰略反攻的兩個階段。「十六字訣」的基本精神是,從敵大我小、敵強我弱的基本特點出發,利用根據地創造的有利形勢,靈活地使用兵力和變換戰法,趨利避害,揚長擊短,在戰爭中務求保存和發展自己,以多打勝仗、消滅敵人的辦法,逐步改變敵強我弱的形勢,奪取戰爭的勝利。
反圍剿期間,紅軍原計劃設伏打擊譚道源的第五十師,因先聞得譚師的源頭拉夫,準備在12月25日向小布前進。這樣,譚師月兌離後方,深入到地形有利于我軍設伏的小布地區,這是我軍運動殲敵的絕好機會。
當時,毛主席還親筆書寫了一副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戰人」,並在戰前誓師會上用這副對聯向指戰員說明紅軍在此戰中的戰略戰術。
朱德又是在哪種場合下提出來的呢?以前我知道,現在我忘了。但是,我卻要說,朱德並不是首創性地提出的,而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
說到前人智慧,這範圍就廣了。其中就包括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與烏桓人長期的斗爭。因而,公孫續就知道這樣的游擊戰術。當然,公孫續所知道的,與十六字方針是有差異的。也可以說,公孫續知道的是十六字方針的初級階段。
有人說現代人憑著這十六字方針穿越到古代就可以天下無敵,那是痴人說夢了。
……
袁軍不追了。公孫續繼續往前跑了一截,然後就發現了。于是,公孫續一聲令下,近五百輕騎兜了個圈子,就沖向了袁軍。
三國小說里面的游牧民族騎兵出場的時候,往往都描寫了他們的騎射。似乎騎在馬上射箭,是他們的獨門看家本領。實際上當然不是。這只需要從反方向想一下就能知道。假設騎射真的就是游牧民族的看家本領,那公孫瓚的騎兵又怎麼打得過呢?實際上,公孫瓚不僅打得過,而且還總是佔據上風的。
不用說,公孫續帶領的這些騎兵是具備騎射的本領的。
他們的人數還不到五百,他們當然不可能沖到八千人里面去。一旦陷入那八千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他們就動彈不得,只能束手待斃。因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圍著袁軍的外圍奔跑,並以騎射的方式,攻擊袁軍,為剛剛才死去的三百多名兄弟報仇。
以逸待勞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兵法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制人而不制于人。」瞧瞧,搶先到達戰場的真的就「逸」嗎?袁紹的軍隊就是搶先到達戰場的,但他們卻已經累了。公孫續的輕騎是滯後到達戰場的,而他們則體力充沛。
有人將「騎射」二字改為「奔射」,指的是借助戰馬前行之勢而射出。想來倒是有一點點道理,但是卻不充分。那是因為騎射通常都不會往戰馬奔行的正前方射出,一般都射向側面。公孫續他們現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