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成長日記 第四章安居

作者 ︰ 丸子貓

外婆回去後又捎來話說,讓李嫂子坐完月子就帶孩子回娘家玩,好讓老頭子見見也歡喜。李嫂子便同意了。

現在敏兒和阿六敦都是李嫂子一個人女乃,李嫂子已經成了阿六敦的女乃媽了。

阿六敦好像一直都急著和敏兒講話一樣,不過听他呀呀亂語,雖然敏兒一句也听不懂,但是通過他的眼神和動作,她竟然都能明白。

就比如阿六敦開始興奮的拍手,她就知道阿六敦叫她看往上,一看,果然看到窗外的藍天上一排大雁飛過,她也咯咯笑起來。再比如她見阿六敦哭了,這自然是和她一樣,不是拉了就是餓了。

雖然她不會和他一塊拉,但是餓的時候基本都是一樣的。

這做月子一個月很快就過去,李嫂子就要下地了干活了,不過現在還不是農忙時候,先是在家女乃孩子,然後就開始和順兒媳婦一起洗米做飯,洗洗衣服,還有把那吃不完的蘿卜,瓜皮曬干了留以後吃。商人媳婦身體調好了,也和她們一到幫忙。

二月初十,李嫂子,商人媳婦和順兒媳婦三個人一道一起拿了木桶裝了衣服就去河邊洗。

初春的河水冰涼刺骨,水順著她們的手臂拂過,手在水里泡的通紅通紅的,她們就拿著棒槌和皂角在河邊泛洗起來,一起說笑來著。

李嫂子背上還背著敏兒,問商人媳婦道︰「蘭妹子,這麼久了,還不知道你和你男人姓什麼,都是哪里人?」

「我男人姓鄯名昭,是打樓蘭那里過來。」

那河畔上一起洗衣服的媳婦還挺多,听著新奇,問起來︰「哎?樓蘭?是在那里啊?」

「離這很遠,在關外呢。」商人媳婦笑道。

敏兒在李嫂子背上趴著,被暖暖的太陽曬醒了。

她听過樓蘭︰樓蘭古城,在新疆的小河流域一帶,那里還出土了「樓蘭美女」中外聞名,古時候是片非常美的綠洲,可惜後來消失了。听商人媳婦自己介紹自己是樓蘭來的,敏兒不由睜大眼楮多看了這商人媳婦幾眼,她可是活版的「樓蘭美女」呢。

「那得走多遠呀。」不過這村里的媳婦們從來沒听說過樓蘭,並不知道在哪。

商人媳婦想了想道︰「大概要半年吧。」

「啊?這麼遠啊!」大家吃驚,可惜她們這一輩子都沒出過遠門。

這里最遠也就是翻過三個山頭,一天時間,到她們娘家。男人們走的遠,像去趟烏梅鎮,來回一個月。這已經是她們到的最遠地方了。

「蘭嫂子,你們這到這里做的些什麼生意啊?」順兒媳婦和商人媳婦熟了,膽也稍大起來。

「都是做些茶葉和絲綢買賣,也賣些糧食、種子或者其他物件,只要是看著哪里需要些什麼,我們都做的。」商人媳婦笑道︰「還有我們那兒都稀罕你們這里的瓷器,不過不好拿。」

媳婦們張大嘴︰「听說村里老汪頭就是做瓷器的,家里的翁和瓦缸都是他那兒燒的。」

商人家的竟然能看上他做的那些東西?都是黑不溜秋的缸子,要是稀罕,那老汪頭可就發了。

商人媳婦笑道︰「並不是那普通的瓷器,是你們這的青花瓷,和那汪瓦匠做的陶土瓦缸不是一類的。」

見她手里洗的幾件衣服就是那綢緞面料的,這里的村婦們洗的都是麻布面料的,村里媳婦還是羨慕,自己有一日能穿上棉布做的衣服都不錯了。

「你們西域人都是怎麼生活的啊?」

商人媳婦又說起她們家鄉的事兒來,听的大家十分的興奮。

衣服快洗完了,李嫂子想起這商人一來都給了那穩婆王嬤嬤兩塊金子了,所謂財不外露,就怕有些人會見財起意,不放心道。「蘭妹子,你們這長途跋涉,怎的不帶些僕人和隨從這衣裳還要自己洗?」

商人媳婦也將淘洗好的衣服放回木桶道︰「這幾件衣裳自己洗也沒什麼,原來也是有僕人的,老僕人前兩個月不幸染了重病去了,他的兒子就送他回去安葬。只是等阿六敦斷女乃了,再尋合適的僕人上路。」

「原來是這樣。那就等安定了再尋!」

商人媳婦笑道︰「我剛生了孩子,也走不了遠路,所以我男人同我說我們就先不回去,暫時在這里先住下,而且這個小村子不錯,又有了通商的口岸。我男人也想在此安居樂業,圖個長遠打算。」

清湖村這兒偏僻,原本路過的商人不多,過去老一輩捐錢建了個小漁港,沒想到漸漸通了商,才有了這些個貨船過來。現在那口岸都是官家做的官鹽,往京里運的,老百姓只是打魚為生。她李家也是捕魚為生,出的海的就是她公公。

說完商家長,眾人又拉起李家短來,你一言我一語聊著。

衣服洗完了,李嫂子又問順兒媳婦︰「你和李順什麼時候生個女圭女圭呀?!」

順兒媳婦一听急的臊紅了臉道︰「哎呀,嫂子莫說這個,羞死人了!」

李嫂子笑道︰「李家還沒兒子,就盼你也趕緊生個兒子出來呢!」

一起洗衣服的婦女听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正說著,就見李山海氣喘吁吁來到河邊找媳婦回家,說︰「阿平,快回去,咱爹可終于回來了!村長正在給大家分魚呢。」

村里媳婦听說村長分魚,都高興的紛紛往家跑。

李老頭去出海打漁回來,這一村就由村子主持,開始給大家分魚,家家都有,出海的就分的多些,這回李家分到不少。

一家人可是高興壞了,老太太趕緊把李老頭打回來的魚拿去腌了做成咸魚留著以後慢慢吃,這回可以腌幾大缸,家里缸子不夠,又讓李順去張瓦匠那里買兩個大的回來,這咸魚可以吃個大半年的,老太太可樂的屁癲癲的!

李嫂子一回家,正見了公公在拉了漁網在補,老太太在屋里屋外的忙著腌魚。

李老頭見孫女,忙放下手中活來抱,李嫂子解下綁兜,笑呵呵的把敏兒讓給公公抱。

敏兒出生一個月了,終于見到了自己的爺爺!

李老頭長的黑油油的,又瘦又小,弓腰駝背,沒想到一把年紀了還要出海去捕魚,敏兒被李老頭逗得直笑,想起自己早逝的爺爺來,不禁觸景生情開口呀呀叫了一聲——「爺爺。」

這一聲可不得了,雖然是吐字不清,就是「呀呀」兩聲,但把李老頭高興壞了,沒想到這個女圭女圭第一聲就是喊了爺爺!

這一家之主黝黑的臉上煥然有光了!

李嫂子和李山海又驚又喜,雖然遺憾她都還沒開口叫過一聲「爹娘」,但是這麼早就能說話了實在太讓人吃驚了,都道這個女孩子了不得。

李老頭可越發喜歡起這個孫女來,和她逗樂,她都能咿呀叫幾聲「爺爺,爺爺」的哄的大家開心。

李老頭一高興就要把她抱出去跟村里人炫耀。

「我家孫女會叫爺爺了!」

「李老頭,你又吹牛!」在樹下抽煙的木匠王麻子道。

「真的!」

「才一個月的女圭女圭怎麼會叫?」

「就是會叫!在家都叫了幾聲了!」

「真的?那你讓她再叫個試試?」

「叫爺爺……爺爺……」李老頭逗她叫。

這村里人大人小孩,好奇的都跑來看,敏兒竟然半天沒開口了。

李老頭奇怪,在家都叫的好好的,出去怎麼都不叫了。

敏兒想所謂樹大招風,一個月就能說話還是太過怪異,讓人當做怪物的話,恐怕被村里人拿去燒了或祭神。所以李老頭引這麼多人來圍觀,她還是害怕了,做人還是低調點好啊。

李老頭執拗,村里人笑話他,還是那商人和商人媳婦作證,敏兒真的會叫爺爺,村里人才半信半疑。

回家關了門,李老頭不服氣,還繼續逗敏兒,敏兒才又叫了聲,李老頭才轉瞬又高興起來,說︰「我就說嘛,原來是認生啊,哈哈哈!」

李老頭回來,又給家里人說自己這次出海的故事,還說自己這次出海還打到個大海貝,有個臉盆那麼大,家人稱奇,老太太不信,他從自己那破衣爛衫里取出樣圓滾滾的白色大珍珠出來,有指甲蓋那麼大,大家才信了,李老頭笑著說要拿去賣個好價錢給女圭女圭做衣服。

商人見著那珠蚌珍貴就想買下來,老頭子听說商人來給了家里辦喜酒花不少銀子,就干脆把那珠蚌送給他了,那銀子也沒要。

李順買了缸子回來就見李老頭竟然把顆大珍珠送人了,差點氣暈過去,心道自己怎麼就攤上這兩個沒用的老家伙?!

又听李老頭同意了讓敏兒做商人干女兒的意見,就嚷嚷的笑道︰「還是爹明事理!」

用老太太的話說,一屋子里頭,就是李順是屬狗的,那臉就和狗臉一樣,變的比什麼都快。李順只可惜自己還沒生個孩子出來,認個有錢的人做爹媽。

商人見李老頭也回來了,也說自己看著清湖村不錯,正打算在這里置辦下田地,想做點生意長期安居樂業下來。

李家一听了自然高興,首先高興的就是李嫂子,敏兒都認了他們做干爹干媽了,這如果日後做了鄰居自然再好不過,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近,這以後走動多方便吶。李嫂子也好喂阿六敦。

李老頭說可惜李家家底薄,只有一畝田,還是租的地主的,沒有閑田可賣。商人笑道並不想從他們手中買田,自己只想到別處打听看看,讓他們幫介紹些人。

李順正幫商人那處屋頂修補破洞,就听商人說要去打听買田地的事情,眼楮一轉,就趕緊請纓要求去幫他去打听。這個賺錢的好機會,李順自然不會放過。給他找個賣家,成了,中間還能抽點成。

這李順也是八面通,一兩天時間就回來給商人帶來好消息,說本村張善寶家的媳婦,年前守了寡,家里除了還掉丈夫生前欠下的賭債,已經沒有錢,只剩兩畝田,本來不想賣,可是日子沒法過了,只好托人賣掉,正好可以買下來。那張善寶家的媳婦正是汪瓦匠的女兒。

商人同意了,就同那張寡婦買了塊田地,又有村里人幫忙,動手建了間屋子,商人家便在清湖村落了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主婆的成長日記最新章節 | 地主婆的成長日記全文閱讀 | 地主婆的成長日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