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一百一十四章 背叛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何俊才離開後,蔣介石就叫來侍從室的副官,拍發了給美國、英國大使的電報,統一了解釋「保留進一步行動權利」的意思,表明了中國不會首先動用化學武器的意思。請記住我們的網址當然了,他還命令胡適利用此事向羅斯福訴訴苦,再爭取一些軍援,74軍強大的美式武器讓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對于這項命令,胡適苦笑不得,他這個大家不得不向商人一樣跟羅斯福討價還價。

隨著國民政府正式宣布了不首先動用化學武器的原則,國際社會松了一口氣。參戰各國紛紛將已經開啟的化學武器重新入庫,只要化學武器戰爭爆發,整個人類都會遭遇大災難。

這個消息的公布讓所有惴惴不安的日本國民放下心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本是安全大後方的日本本土居然被中國空軍接二連三地空襲,而且兩次都使用了毒氣。他們並不知道第二次空襲只是摧毀了日軍原本儲存的毒氣,只知道瀨戶內海已經被污染,靠近大久野島的漁民只能搬遷到別處。

日本裕仁天皇從鄉下隱蔽的居所重新回到皇宮。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和參謀總長杉山元叫到皇宮來訓斥了一頓,言辭之尖刻是這兩位重臣從來沒有體會到的。從全年底開始陸軍丟了一系列的臉面,在山西、在河北、在江西遭受了一此次失敗。損失一次比一次大,這次不但丟了南昌,還陪上了6萬多的日本陸軍和全部裝備,連帶著日本本土遭到了又一次攻擊。這次空襲使得日本陸軍的毒氣制造工廠和存貨一掃而空。一部分國民對這次戰爭失去了原本的狂熱,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降低了。

不過仍然值得欣慰的是,外相松岡洋右從莫斯科傳來了好消息,蘇聯似乎對締交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興趣很大。如果這個條約可以簽訂的話,日本就將能抽調駐扎在滿洲精銳的關東軍到支那大陸戰區,這些成名已久的部隊將更有戰斗力。不過參謀總長杉山元還是對此表示了擔憂,大日本帝國從滿洲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可以說現在大日本帝國正在進行的戰爭資源絕大部分來自滿洲,所以一些日本人認為即使丟掉日本本土,也要力保滿洲不失。

陸軍的再次失敗讓日本海軍異常興奮,個頭矮小的山本五十六開始上竄下跳,游說海軍的「南進」策略。大日本帝國已經在支那大陸流了足夠多的血,雖然佔領了大片土地,但是支那大陸上的資源的確太匱乏,帝國所需要的石油、鋼鐵和橡膠都缺乏,裕仁天皇現在也認為,向南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中國派遣軍並沒有受到額外的懲罰,俊六的布置還是妥當的。他在通訊不暢的情況下立即命令參謀長板垣征四郎乘坐軍艦沿江而上來到武漢接管了圓部和一郎那個蠢蛋的第11軍,並且立即收縮防線,確保了沿江要地的安全。這才使得中隊沒有順勢將日軍趕出江西和湖北。而且中國人依靠的是空軍和化學武器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點無論派上誰作為指揮官都難以應對。最終只有倒霉的圓部和一郎中將,這位崗村寧次的同學回到日本後立即被解除了軍餃,轉入了預備役部隊。

---------------

4月初,似乎已經平靜下來的東亞地區暗地里潮流涌動。多方面的情報指出,蘇聯和日本正在進行一場談判,一場以出賣中國利益來達成互不侵犯條約的談判。

可以說二戰開始以來,蘇聯的外交政策大獲成功。先是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以援助中國的代價拖住了日本,使其沒有精力進攻西伯利亞。其次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和西方廣大的緩沖帶,成功將禍水引向了英法兩國。要是這次再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那麼跟蘇聯接壤的3個大國都跟它和平相處了。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功不可沒。

日本基于兩個原因希望簽署跟蘇聯的和平條約︰一是在諾門罕地區,朱可夫給了日本陸軍一個深刻的教訓,讓他們現在想到蘇聯還覺得疼;二是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日本方面就認識到,如果沒有德國的合作,單靠日本一國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產國際事業的。

而踫巧蘇聯方面也有此意,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後,德國在西線戰場上勢如破竹,現在已經將整個西歐地區收入囊中。老虎和狼訂了個協議,在其它動物被吃光前先保持休戰,現在其他動物吃光了,這兩者之間肯定不能再和平共處下去。所以蘇聯急需確保自己的西伯利亞地區的安全,如果能跟日本簽訂條約,那麼蘇聯就能將部署在那里的100個師調往西線。

1939年11月,日駐蘇大使東鄉茂德就曾向本國政府建議,締結「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以切斷中國西北的國際援助通道。此後,蘇日雙方開始就中東鐵路欠款問題和蘇日漁業協定問題進行談判,並于12月31日達成了「蘇日協議」。以此為標志,雙方邁開了關系正常化的步伐。1940年1月19日,日本外相有田同蘇駐日大使斯塔寧談判時,表示將促使蘇日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1940年夏,日本確定南進政策後,加快了與蘇談判的步伐。7月9日,東鄉大使根據本國政府指令,正式向蘇聯建議,締結「中立條約」,並提出了中立條約草案。10月30日,日外務省又制訂了《調整日蘇邦交綱領草案》,向蘇聯提出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建議把雙方間一切有爭議的問題留待締約後解決。蘇聯方面對日方的建議十分重視。在1940年7月接到日方提出的中立條約草案後,立即在8月作出了答復。10月30日,當日方又向蘇方提出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後,蘇方于一周後迅速提出了「中立條約」草案。此後,雙方圍繞著條約草案的有關條款進行經常性接觸。

1941年3月23和24日,日本外相松岡在前往德意訪問途中在莫斯科作短暫逗留,在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招待會上說,他在訪問柏林、羅馬回來後,立即就改善蘇日關系開始進行談判。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收到關于上高戰役的戰報,並不知道日本陸軍已經遭遇到了一個重大的失敗,大日本帝國在支那月復地的防線出現了薄弱的環節。他也不知道就在24日夜間,日本本土再次遭到了襲擊,日軍儲存了多年的化學武器和生產工廠毀于一旦。

當他接到日本首相的緊急電文後,立即停止了前往德意的旅程,轉身回來跟蘇聯專門商談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一事。日本急需跟蘇聯達成和平的協議,以便調集精銳的關東軍和飛行隊來補充岌岌可危的防線,抵消中國的空中優勢。

日本外相松岡原本建議雙方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以替代此前的樸茨茅斯條約和北京條約某些條款,並以放棄某些「漁業權利」為條件,購買蘇屬庫頁島。但是現在是日本人急于締約,蘇聯方面反而有所依仗。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終于在1941年4月3日以蘇聯提出的條約文本為基礎,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規定,「締約雙方保證維持他們之間的和平和友好關系,並相互尊重締約另一方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一國或幾國的戰爭對象時,締約另一方在整個沖突過程中將保持中立。」在構成其附件的聲明中雙方約定︰「按照新簽訂的中立條約的精神,並為保證兩國間的和平和友好發展的利益,蘇聯政府和日本政府莊嚴地聲明︰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蘇日中立條約》中,蘇聯犧牲了中國的利益以保證其領土安全。東北和外蒙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日本以戰爭的手段佔領整個東北,為迷惑世人,建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蘇聯出于自身安全和輸出革命的需要,以減緩與中日直接磨擦為目的,在外蒙扶持了蒙古國。國際聯盟各成員國均承認滿洲和外蒙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絕認可用非常手段扶植起來的「滿洲國」和蒙古國。在《蘇日中立條約》簽訂前,只有法西斯日本及其盟國承認偽滿洲國,只有蘇聯承認蒙古國。日本曾以國際聯盟不承認滿洲國為借口,退出國際聯盟,說明日本在國際上十分孤立。但《蘇日規定,蘇聯承認滿洲國和日本承認蒙古國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蘇日雙方以相互承認其衛星國的獨立,即犧牲中國利益的方式達成的交易是對中國主權的一種干涉,這是對國際準則的公然蔑視。

而且在1937年8月中蘇雙方簽訂的為期5年的《規定,若締約一方受到非締約的一國或數國侵略時,締約另一方「在沖突全部期間,對于該第三國,不得直接或間接予以任何協助,並不得采取任何行動,或簽訂任何協定,該侵略國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締約國」。該條約簽訂不到四年,蘇聯為一己之利,就違背了條約的規定,宣布承認滿洲國,這實際上是拿中國的主權與侵略成性的法西斯作交換,縱日南進,確保蘇聯遠東安全,對法西斯日本侵略中國予以事實上的承認。

「這無疑是對中國的背叛!」駐蘇聯大使邵力子在發回的電文中這樣說到。他這個大使被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耍得團團轉,直到條約公布後才收到這個消息,氣急敗壞地他立即向國內發來電報征詢意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