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益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蘇日中立條約》締結的消息很快被中國的大小報紙引用,大部分的報紙都表示了憤慨,只有《新華日報》等幾個報刊謹慎地分析了其原因。請記住我們的相比起覺得感情上受到了欺騙的國人,有幾個人還是保持了清醒的頭腦,軍委會委員長蔣介石就是其一。早在去年何俊才就告訴了他這個即將發生的事件,所以他只是見證了歷史的發生,甚至由于在上高取得的重大戰果讓締約時間提前了十天。其實蔣介石一貫對蘇聯的援助表示懷疑,拋開他對的戒心之外,他也明白蘇聯人是想利用軍事援助來拖住日本人。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所謂的「仁義」是不存在的,如果那樣,反倒是對國人的不公。很多人在這次事件發生後陷入了思考,特別是孫科,這位一直非常崇拜蘇聯模式的國民黨重要人物。即使蘇日締約後,他仍然試圖解釋蘇聯行為的合理性,不過斯大林的時代已經不是當初他父親孫中山所了解的那個蘇聯了。他那蒼白的辯解很快被國人擊敗。

當得知蘇日已經提前締約後,何俊才再次拜訪了立法院長孫科,同去的仍然是他的專職秘書何欣。

「孫院長。好久不見。」何俊才是第一次來到孫科的立法院。很難想象堂堂一個國家的立法院居然是設立在一棟陳舊的建築中,想必立法院也並沒有實際完成什麼立法的工作,因為畢竟現在是戰亂的年代。

「何中將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啊。」孫科勉強笑了笑,幾個月不見,何俊才的軍餃又往上漲了一截。

「哈哈,孫院長。還在為蘇日締約的事情感到煩惱吧。」何俊才望著眉頭不展的孫科笑了笑。原本胖胖的孫科現在皺著眉頭就像一個大苦瓜。

「是啊,你我都是聰明人。我是化協會的會長,蘇聯這麼來一下,很多人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孫科有氣無力回答到。

「孫院長,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啊。蘇聯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你看近十年的蘇聯外交,無論是跟德國締約後瓜分波蘭還是入侵芬蘭,甚至是先跟我國締約後跟日本締約,無疑不是將國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何俊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前這位明顯是理想主義者,在自己的理想破滅後精神受到了很大打擊,而何俊才還需要孫科來幫忙繼續保持跟蘇聯的關系,所以不得不來鼓舞他。

「況且,孫院長肯定有研究。現在蘇聯面臨德國的威脅,繼續穩固自己的後方。要知道日本可是比中國更加合格的盟友,雖然近幾個月中國在抗擊日本入侵中有所成效,但是蘇聯已經等不及了。」何俊才進而解釋到。只有解開了孫科的心結,接下來的事情才好辦。

「何中將,道理我明白,我也曾經嘗試這樣安慰自己。可是我不忍心看到蘇聯背棄我之前力促簽訂的中蘇友好條約。」孫科回答到。

「孫院長,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也許這件事情中,也有對中國有利的一點呢。」何俊才拋出了一個出乎孫科意料之外的觀點。「蘇聯跟中國簽訂條約,並不是想真心幫助中國,其實蘇聯更想吞並中國的大片土地,在外蒙,在新疆(指盛世才),在東北(指張學良跟蘇聯發生的小規模戰斗)發生的一切都證明了這點。蘇聯只是希望依靠中國來拖住日本,保證自己的西伯利亞不受到攻擊。甚至蘇聯要取得外蒙作為與中日之間的緩沖地帶也有部分這個原因。但是當時中國形勢危機,國際社會上鮮有伸出援手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蘇聯不援助也必須死戰,所以客觀上蘇聯對中國是有幫助的。」何俊才娓娓道來。

「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所不一樣了,中國自己的工業體系逐漸建立起來,燃油、鋼鐵、鋁已經不太依靠蘇聯的進口,連飛機和彈藥都即將自給自足。況且現在中緬公路重開,運量不斷加大,蘇聯已經不是唯一的對外通道,其意義已經下降。」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況且近幾個月,蘇聯在工業技術和機械方面的援助大大增加了啊。」孫科反駁到。當初跟蘇聯外貿部長米高揚簽訂的將《中蘇通商條約》的範圍從軍事武器擴大到機械設備的補充條約可是經過他的手辦成的。

「可是蘇聯並沒有說通商不可以啊?」何俊才反問到,「對于停止軍事援助以及撤回軍事人員。我方並沒有意義。我今日來就是想請孫院長利用自己的關系,讓蘇聯確保目前我們的商業合作關系得以保留,甚至擴大。畢竟在簽訂蘇日中立條約方面,蘇聯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何俊才這次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其實現在對于蘇聯的飛機、飛行員和彈藥,空軍已經不是那麼急需,而對于正在大力發展自己工業體系的中國來說,蘇聯的工業援助反而更加重要。

「告訴你一個最新得到的消息。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已經召見駐蘇大使邵力子,向他解釋了締約的原因,並且告訴他,蘇聯的‘援助’不會停止。當然我更能理解成是蘇聯不希望停止中蘇商貿,因為之前我們提供的軍事技術和成品顯然讓蘇聯軍隊嘗到了甜頭。」何俊才最後一句話打消了孫科的疑慮。

「可是這也只是盡力維持現狀而已,你所謂的‘福’在哪里呢?」孫科不依不饒地問道,這些問題困擾他很久了。

「哈哈,我來問問你。日本為什麼急著要簽訂這個條約?甚至比蘇聯更加著急?」何俊才問道。

「因為德國拋棄了它,單獨跟蘇聯在1939年簽訂了條約。還因為在諾門罕,日本被痛揍了一頓。」孫科快速地回答,對于跟蘇聯相關的情況,他是專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確定了‘南進’的方案!」何俊才斬釘截鐵地說。

「南進!你是說日本人準備對英美的殖民地動手了?」孫科驚訝的說,在他的眼中,日本人在狂妄也沒有力量去挑戰老牌大國英國和美國的權威。雖然這個時候英國正在跟德國陷入生死之戰,但是它在亞洲仍保留了大量的陸軍、空軍和艦隊。

「哼,不僅如此,卑鄙的日本人後一定會讓世人驚訝的。不過一旦將英美拖入了亞洲的戰爭,我們的壓力會減小很多。日軍不是機器生產出來的,那個時候就是我們逐步反擊的時候了。」何俊才握了握拳頭說到,這一天他一直在計劃。

「果然如此的話,那麼這個《蘇日中立條約》的確也有對中國有利的一點。」孫科高興地說,連日來的心結終于解開了。

「不過跟蘇聯保持商貿關系的事情,還得請孫院長多為協調。空軍會派一架專機送您去莫斯科。」何俊才順桿子說到。

「你們空軍飛機都準備好了,我也只得去啦。」孫科已經年近50,不過保持了一顆年輕的心。現在心中的郁結已經解開,高興地開起了玩笑。

何俊才一邊陪著他笑,一邊心中在想,其實《蘇日中立條約》還帶來了一個後果。美國的態度搖擺了好長的時間。因為察覺到日本南進企圖後,日美矛盾急劇尖銳。而已經制定了「先歐後亞」戰略的美國為保證與其利益休戚相關的英國不被擊敗,面對日本的攻勢,只好繼續采取犧牲中國利益、部分滿足日本要求,從而避免雙方戰爭的緩靖政策。美國曾經在1941年5到6月間接二連三提出的《日美諒解方案》的修正案,就是這一政策的具體的體現。在美方的三個修正案中,都把通過「友好談判解決‘滿洲國’問題」,即承認滿洲獨立作為其主要內容,並同意日本在中國駐軍。

好在日本人在處理外交事務的時候沒有蘇聯人那麼圓滑,因為跟蘇聯締約是不違背當時跟德意兩國簽訂的三國同盟。在三國同盟條約中有這樣一條「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聲明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所以日本跟蘇聯簽訂中立條約是可以的。但是跟美國就不一樣了,三國同盟條約中「三國並承允如果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沖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這一條限定了日本跟美國獨立締約的行為,因為不能排除美國參與二戰對德國和意大利發起攻擊的行為。

另外還由于日本外相松崗對自己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感到滿意,而由外交官負責的美日條約商談感到反感,再加上日本海軍堅持南進,極力阻止美日締約這個原因,終于讓美國的「緩靖政策」破產了。中國得以不會再次被主流社會所拋棄。

當然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而何俊才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一切。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請蔣介石下命令給胡適,讓他利用蘇日締約事件好好到羅斯福那里去哭哭窮,爭取來一大筆美援。何俊才列了一筆機械清單,他不需要美金,但需要那些擴大生產航空發動機和飛機整體成型外殼的各種車床、銑床、鏜床、磨床,各種電爐,各種測量儀器。這些東西雖然付峰能通過華興集團秘密購買一批,然後通過浮空基地運回國內,但是隨著空軍經濟管理局的攤子鋪的越來越大,而華興集團在美國的采購又不能太張狂,所以名面上的采購也是需要的。這也能很好解釋那些中國大後方大量出現的美式機械是從何而來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