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浮空基地 第一百九十二章 憤怒的美國

作者 ︰ 阿布阿小布

第一百九十二章憤怒的美國

華盛頓是在8︰12分收到夏威夷最高指揮官沃爾特?肖特來的電報的——「與日本的戰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襲擊開始。」。這個時候相距參加第一波攻擊的空中指揮官淵田美津雄回「虎、虎、虎」的電報僅20分鐘。

與此同時,日本駐美國大使野村和特使來棲正焦急地坐美國外交部的會客廳中,兩人都雙眼通紅。他們兩人一夜都沒有合眼了,昨天深夜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館接到日本政府給美國國務院的一份照會。這份照會可以說是一份含糊其辭的最後通牒,其末尾一句話卻似乎是有宣戰的意思。日本大使接到指示必須在12月7日13時準時轉交了這份照會(華盛頓的13時正是珍珠港早晨7時30分),所以這份電報也被成為十…報文。不過由于更換了密碼本,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館花了很長時間才把最後通牒譯出來,然後打印好立即就送到了這里。

但是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不知道何故很忙碌,一直沒有時間來見野村,以前可是野村和來棲一到這里就會優先地被接見。直到赫爾用過午餐,並接了一個長長的電話後才召見了他們。這個時候時間已經是下午14時20分,離第一枚炸彈落到珍珠港已經有差不多1個小時的時間,赫爾知道襲擊開始了,但他沒有告訴日本的全權代表。他仔細地讀了照會,備了案,提出抗議之後就把日本人打走了。臨走的時候他氣憤地說︰「這是我任職五十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虛偽歪曲的文件」

也許野村和來棲這個時候感覺到了什麼,不過國內並沒有告訴他們整體的計劃,所以直到現在,他們還蒙在鼓中,一個小時後,他們听到了廣播中傳來的開戰消息。

為什麼赫爾上午很忙呢,也許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解釋。在山本五十六當初的計劃中,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要消滅美軍在太平洋的三艘航母,二就是對美宣戰的最後通牒必須于攻擊前30分鐘,即美國時間12月7日十三時遞交。這樣做的目的是,曾經擔任過駐美武官的山本五十六深知美國人的性格——崇尚面對面的決斗。通過事先宣戰而打擊美國的士氣,從而把美國逼回到談判桌前,簽訂互不侵犯的協定,是他全盤的計劃。可是現在最後通牒的送達卻莫名其妙的推遲了一個半小時,使名正言順的宣戰變成了卑鄙無恥的偷襲。遠在日本的山本五十六甚至都能體會到整個美國的憤怒,接到勝利的電文後的山本五十六絲毫沒有大勝的喜悅,對前來祝賀的部屬只是淡淡地說︰「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

不過,如果野村和來棲知道另外一個事實,也許他們不會為自己的延誤感到萬分的自責。因為美國情報局深夜就已經截听到最後通牒,以比他們還快的度就譯碼了出來。通過這點可以確認日本大使館和國內的通信早就對美國政府是透明的,而且他們的業務非常精通,比大使館拿著密碼本的專業譯碼人員還要快。早8點鐘,當日本人還在翻譯和打印最後通牒的時候,這份破譯稿就被送交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手中。但是,那只看不見的手又揮作用了。馬歇爾將軍每個星期日都要去騎馬散步,這是他給自己規定的一種鍛煉和消遣活動。往常,他都是在星期日的下午去散步,那天,他偏偏破例一大早就出去了(一切都那麼奇怪)。他不在,誰也不能作決定。馬歇爾11時30分散步回來才看到情報局破譯的電報,他立即給珍珠港擬定一份電報,電報于11時50分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電報居然不是通過軍方的渠道,而是通過民用電報來送的,難道馬歇爾認為最後通牒不重要嗎?然後由于種種情況,這份電報輾轉耽擱了很長時間,到檀香山時已是當地時間7時33分,這就已經夠晚的了,可是電報的前頭又沒注明是特急電。因此,當電報在幾個小時候由一名日裔的美國人交到太平洋海軍司令部的時候,已經毫無意義了。戰爭已經爆了,這不得不讓人感慨。

不可避免的,這一天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然後他用無比悲痛地話語在電台中向全國公民宣布了日本不宣而戰進攻夏威夷的消息。這是自上個世紀墨西哥事件以來美國本土第二次遭到襲擊。駐扎在夏威夷的各大報社和電台的記者紛紛回最新的慘狀,等到晚上美國平民拿到晚報和號外的時候,他們憤怒了

以門羅主義(孤立主義)為榮的美國人現,戰爭並不是他們能控制的選項,跟手中的選票還不一樣。報紙和電台中所描述的珍珠港的慘狀引起了他們深深的同情感,那里是美國人的土地,那里的美國士兵正在流血。特別是到了晚間傳來企業號被擊沉的消息,民眾的憤怒更是到達了極點。舊金山、華盛頓等地的日本人產業遭到了破壞,因為那里有很多美國家庭的成員正在珍珠港服役,對于家人的掛念很快演變成對日本人的攻擊。

華盛頓的日本大使館外面聚集了一大幫人,不停地用臭雞蛋和西紅柿表達心中的憤怒。一條橫幅拉在日本大使館的面前——「殺光小日本」。正在收拾行裝的野村和來棲等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安全感到擔憂。

而在日本,則是另外一副光景。當大捷的消息傳到日本的時候剛剛是日本的工作日的上午(由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原因,日本是星期一),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將和執行此次突襲的南雲忠一中將被視為了當代的海軍軍神,開始被報紙跟「東鄉平八郎」相提並論。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一舉奠定了日本海軍崛起的基礎。而此次日本「突襲」美國海軍可以于此相提並論。日本人開始在街上游行,慶祝海軍的勝利。

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大膽狂妄的日本人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沒有想到這跨越3000海里的級遠距離偷襲居然干得如此漂亮。丘吉爾和蔣介石還有自由法國的戴高樂雖然臉上看不出來,但是心里面確實笑開了花。這里並沒有幸災樂禍的原因,而是因為之前雖然羅斯福等美國政府的中鷹派人物極力促成美國參戰,但是美國民間和國會中的孤立主義情緒佔了上風。看看《中立法》的廢止過程就知道了,羅斯福被一些人稱為了戰爭販子,一些美國民眾害怕總統給他帶來了戰爭,讓平靜的生活不再有。由于這樣的原因,羅斯福的連任差點出現問題,而且連任後的羅斯福對盟國的援助一直受到國會的拖累。

現在不一樣了,是日本人把戰爭強加給了美國。要是美國這個時候要不宣戰的話,那麼美國將受到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恥笑。只要進入了戰爭狀態,總統就有比平常大得多的權利,關于戰爭的事情,將不會再跟國會申請。有了美國這個龐大的戰爭巨獸加入,盟國的生產實力終于強過了軸心國。從這個意義上,英國、法國和中國還得好好感謝日本,要不是這個狂妄自大的黃皮猴子,那能引起如此的轟動啊。要是可能的話,也許丘吉爾等人還希望給山本五十六一枚勛章的。

而德國人可能有點不高興,對蘇聯的進攻正在陷入僵局,德國人的勢頭逐漸慢了下來,希特勒更加希望的是日本人夾擊蘇聯。據他親近的人透露,這個小胡子在他的辦公室足足了一個上午的脾氣。

第二天,羅斯福在國會做了「一個永志難忘的國恥之日」的演講,懇請國會向日本帝國宣戰。在接下來的投票中,國會全票通過了戰爭的決議。于是1941年12月8日,美國向日本宣戰。

緊接著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新西蘭等國對日本宣戰,德國和意大利對美國宣戰。美國和中國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保加利亞對美國和英國宣戰。羅馬尼亞對美國宣戰。匈牙利對美國宣戰。世界被分層了三塊,很少的中立國與勢均力敵的盟國和軸心國。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宣戰,中國在12月9日對德國和意大利的宣戰申明中規中矩,完全沒有問題。而對日本的宣戰卻沒有生效日期。看看國民政府的宣戰布告。

「日本軍閥夙以征服亞洲,並獨霸太平洋為其國策。數年以來,中國不顧一切犧牲,繼續抗戰,其目的不僅在保衛中國之獨立生存,實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維護國際公法、正義及人類福利與世界和平,此中國政府屢經聲明者也。中國為酷愛和平之民族,過去四年余之神聖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後,終能反省。在此時期,各友邦亦極端忍耐,冀其悔禍,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維持。不料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甘為破壞全人類和平與正義之戎,逞其侵略無厭之野心。舉凡尊重信義之國家,咸屬忍無可忍。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系者,一律廢止,特此布告

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林森」

這則宣戰申明很有問題,因為它沒有生效日期啊?從1937年打到現在,丟失了大量的土地卻沒有宣布兩個國家進入戰爭狀態,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其實中國和日本都有它的原因。中國的軍需物資遠遠不能自給自足,絕大部分須依靠外國進口。如果中國公開對日絕交宣戰,日本就會以交戰國的身份通知各國禁止一切軍需品和軍需原料輸入中國,並切斷中國的海上運輸線,而中國則沒有能力保護大量的外國援華物資由海中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德國是中國陸軍購買物資最多的國家,當時在德國還有大量預訂的重要軍事裝備沒有到貨,如果宣戰,日本就會名正言順地迫使德國取消對華軍售,這對中國的持續抗戰十分不利。另外還有僑民的問題也不好處理。

其實當時中國沒有宣戰還是有一點優勢的,就是美國國會就不能援引中立法對中國實施物資禁運,因為中國「並沒有陷入戰爭的狀態。」所以宋子文、陳慶雲等人通過這種方式購買了很多美國物資。

而日本一方也是如此,宣戰雖然可以阻止中國與第三國的經濟往來,最大限度地切斷中事裝備的輸入,但日本也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大部分軍用物資原料要靠國外進口,如果宣戰,同情中國的國家就會限制對日戰略原料的出口,日本甚至還會遭到國際上的經濟制裁,這對日本來說無疑是弊大于利。所以日本內閣討論了多次,軍方還是一致意見以不宣戰為宜,統一將在支那大陸的戰爭稱為「中國事變」。

日本也從不宣戰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不僅從荷蘭、美國等進口了大量的燃油、鋼鐵等作戰物資,而且還確保了國聯不能對它進行制裁和譴責,因為中日之間尚未正式宣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許日本的利益比中國還要大,中國還不如當初就宣戰呢。要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就宣戰,也許沒有現在這樣的麻煩事。

按照國際法,宣戰必須要有一個生效的日期,通過這個生效日期,交戰的兩國得以計算賠償,清單戰爭中的損失,並且審理戰犯。要是沒有這個期限,一切以何時為準呢?

趁著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國民政府放出了這個布告,不過卻忽略了日期,這個布告注定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它只是借這個東風來振奮士氣而已。

其實國民政府不明確生效日期是有苦衷的,總不能跟德國和意大利一樣按照1941年12月9日為期限。那從1937年以來的戰爭賠償怎麼辦?南京大屠殺的凶犯怎麼辦?

第一百九十二章憤怒的美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浮空基地最新章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文閱讀 | 抗日之浮空基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