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錦衣衛 第五十七章 大明公務員

作者 ︰ 文詞

就在張知秋糾結地于寒風瑟瑟中悲秋傷日之際,從大同到太原、乃至于遠在北直隸地面上的京師,卻正是風起雲涌、暗流激蕩之時。

如今忻州城的衙役、捕快們是最忙的了,一場大戰下來,數百草原馬匪竟然就此隱匿無蹤,匪首「半天雲」也是生死不明!

大同總兵胡雲峰賭咒發誓地保證,大同防線固若金湯,絕對沒有一人、一馬從大同邊軍地防線上偷越過去;而他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大同軍鎮其他將佐們的背書。

在此次大戰發生之時,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鎮軍務地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魏雲中正在大同督軍,而他也采信了胡雲峰地這一說法。

雖然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並未行文上報京師,但忻州、大同周邊的幾個府、州、縣,卻是心知肚明、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大規模的「緝匪捕盜」。

在大明的政府體制中,衙役們處于最底層,雖然普通老百姓如今已是把他們看做是「官老爺」,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根本就不入流地「役」,根本就不屬于政府官員序列。

換句話說,這些衙役們,用現代的說法,都屬于是政府部門編制外的臨時工。

一般而言,在大明每個級別的政府機構中,通常的日常工作,基本都是歸于各個吏員來處理的,他們雖然也算不上是官、沒有品級,但好賴還算是官府承認地官方人員。

而衙役則根本沒有官方身份,只屬于為衙門地服役性質,這些人負責衙門的站堂、緝捕、拘提、催差、征糧、解押等事務,即所謂的「三班衙役」。

近些天來張知秋在街上閑逛,倒也沒有人來聒噪與他。

張知秋身形高大,在這時代絕對也算得上是「相貌奇特」之人,作為衙役,這些眼皮子最雜之人在幾日來,倒也識得了這個傳言中東城孫木匠家的「贅婿」。

而看著滿街亂走的衙役們,張知秋卻也是在暗暗稱奇︰這忻州城看著不大,竟然養得起這麼多的衙役,倒也有些讓他感到意外。

一般而言,大明地各級政府對于衙役的正式編制也是有規定的,但這些如今都早已被流于形式︰一個上等縣的編制,按規定只有寥寥數十人,這無論如何也是不夠的。

實際上,從京師地各大衙門到地方上的各級政府,其衙役數量都是大大地超過了編制的,但這些超編人員,理論上就都要由用人地部門、以及當地的官府來解決他們的薪水問題了。

這個問題,在現代也還是一個頑疾︰各級政府所承擔地人頭費用越來越多,而干活的人卻是臨時工越來越多。

不過,在薪資來源方面,大明與現代還是有著明顯地不同的,在這個時代,這個問題卻完全都是由衙役們自己來解決的。

事實上,這些衙役們也不靠工資過活,他們地主要收入是來源于各種「規費」,也就是那些所謂地「手續費」、「保護費」之類的半公開隱形收入。

不過,張知秋有些奇怪的卻是這些衙役們的「身份」問題——就如同在現代剛剛改革開放時的商人們一樣,他們的實際生活高,但是社會地位低,而且還被一般人所「看不起」。

這是一個理想與現實相背離的時代︰理論上,商人們的社會地位低于農民,作為「準公務員」的衙役社會地位低于平民。

而事實證明,這基本上全都是在扯淡。

大明衙役的身份分兩種︰相對沒什麼「實權」的民壯、庫丁、鋪兵為良民,反而那些手握重權的皂、快、捕、仵、禁卒、門子,卻是「賤民」。

在明朝,這些「賤民」地社會地位與倡優奴婢同列,而其中作為「公安人員」地捕役,其社會地位又在其中位列最低。

所有「賤民」衙役,包括其三代子孫都不能參加科舉,也不準捐納買官,向來為士紳所不齒,而有些平民家庭,則根本就嚴禁子孫從事衙役。

換句話說,如今那些在大街上可以隨意被衙役們所欺凌地農民和小市民們,在理論上他們的社會地位卻是要比衙役們高的。

不過,只要想想這個時代就連許多皇族都是要上街討飯了,張知秋也就決定無視這一切無聊的階級分類,還是按自己記憶中的那套現代邏輯來處理好了。

以張知秋這些天的觀察,忻州城至少數百人的衙役是有的,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在這些恥高氣揚的人中,其實絕大多數根本就連這政府部門地臨時工都不是!

一般來說,大明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還有著三四名地「白役」,就是白干活沒工資的臨時工,完全地就是為國家「盡義務」。

其實,在現代這種情形也還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大的機構內——如央視,就有許多此類地閑人,每日里跟著某個正式員工、甚至是資深臨時工廝混,掛個虛名招搖撞騙,並樂此不疲。

事實上,見識過現代世界上最為龐大公務員隊伍地張知秋,自然也不會吃驚于這小城衙役的人多,只是有些好奇這忻州的繁榮。

如果沒有繁榮地市面,那只靠「打官司」地那些錢是養活不了多少衙役的,而張知秋在忻州地「三日游」,也充分地感受到了這座小城地經濟活力。

其實在這個時代,那些經濟發達地方的衙役們固然可以是富得流油;而在一些貧瘠、落後的地區,衙役們照樣也是會窮到三餐不繼、窮困潦倒的。

大概是這些天來修養得法,張知秋也陸續地能想起一些東西,比如在看到這些衙役的時候,他便想起一些相關地記載來。

許多人以史書為憑,認為古代官衙機構簡練,並據此來認為現代官員太多,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是只看那些正式編制、而不計算超編吏員和衙役所造成的結果。

據清代曾任四川巴縣知縣的劉衡記載,在他到巴縣上任時,該縣在編衙役竟有七千人之多!

一個通常常住人口只有數萬人口的縣城,有數百名吏員,上千名衙役,怎麼也不能說成是「小政府」的了,只不過這些人的開支,到確實是不走國庫的。

與之相比,現代政府部門的人員一樣地超編,而吃國家財政飯的人,更早已經是榮登「世界之最」了——無論是絕對數,還是平均數……

悠然地走在垃圾滿地、污水橫流的大街上,張知秋已經習慣于對這些東西視而不見了,事實上即便是到了現代,在那些大都市中也都還是一下雨就要內澇的,更遑論這數百年前的明朝。

區區一個下水道,中國人幾千年都也沒有解決掉……

在這個時代,「各人自掃門前雪」可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一路行來,也有一些路段是被打掃的干淨宜人,但這都是兩邊店鋪、或者是房屋主人家自己所為,與官府沒有一毛的關系。

看著道路兩邊地正宗的「文物」,雖然兜里沒有一文錢,但張知秋卻仍是感到心曠神怡——在現代想要逛同是山西小縣地「平遙古城」,兜里沒有真金白銀,你就做夢去吧……

古人雲「樂極生悲」,張知秋很快便體驗到了這一點︰隨著腳下一個打滑,踉蹌站定地張知秋立刻便聞到了一股熟悉地味道。

看著腳下地短腰官靴——這是張知秋身上唯一地一件「違禁品」,在大明平民是不可以穿靴的,而這雙有八成新的官靴,還是戰後由張建東勻給他的,其他人的張知秋根本連穿都穿不上!

當然,那些死掉的蠻族人里應該有適合張知秋穿著的鞋子,但是張知秋對于接收這死人的東西,卻是有著嚴重地心理障礙。

此刻,這雙威風地官靴底上,已經是沾滿了黃糊糊地一大片。

張知秋大怒地「回想」起自己在現代地幾次踩狗屎經歷,郁悶地發覺這明朝地狗屎味道似乎更加地「正宗」——地地道道地臭不可聞吶……

這一攤「狗屎」分外地大——張知秋雖然在地上蹭掉了鞋底的「黃金」,但是鞋幫兩邊所沾上的卻是無法處理,不由地一口濃痰吐到了地上!

來到這個時代這還沒過多久,張知秋便已經是把自己部分地融入了廣大地人民群眾之中,比如說這隨地吐痰的習慣,僅僅只是幾天,便已經徹底地修正了張知秋曾經花費了十八年才養成的毛病。

在如今的張知秋看來,任何約束人性地強制性「習慣」,就全都是——毛病……

看到張知秋這麼一個高大、健壯地人所正在做的事情,路過他的人全都有意無意地繞了開來,于是在張知秋是四周便立刻形成了一個小型地「空洞」,這在只有不到六米地街道上便非常地顯眼了。

「小兔崽子們,真是做死啊!」正當張知秋做著「扶牆黨」傷腦筋地時候,耳邊卻是傳來了一聲尖銳地怒吼,隨即一個大約十五六歲地少年,從張知秋地面前一閃而過!

遠處轟然傳來一陣笑鬧聲,在之前急抬頭看時,卻是一幫六、七歲八、九歲到地小屁孩們,趕在少年沖到自己面前之時,嬉笑著一哄而散了!

張知秋凝望著遠處跳腳大罵地少年,終于醒悟到自己腳底地這攤「黃金」地來歷了,不由地又氣又笑,低頭急瞅時,果然在那堆「狗屎」附近看到了一塊不起眼的小石頭。

在那塊石頭的兩端,都同樣地糊滿了可疑地黃色之物。

張知秋長嘆一聲,苦笑無語了。

PS︰票票票票票票票票……

爬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現代錦衣衛最新章節 | 現代錦衣衛全文閱讀 | 現代錦衣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