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地寶 第十二話 ?羊 林麝

作者 ︰ 舞馬長槍

說起?羊,書中描寫的那頭似羊非羊,似馬非馬的東西頗讓人好奇,其實?羊最早出現在《山海經》的記載中。位列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為?羊。其脂可以已臘。《爾雅》雲︰「羊六尺為?」。

據說,這種羊與普通的羊和相差不多,只是有一條馬尾巴。而普通的羊如果能長到六尺就會變成?,其油脂可以用來治療干療的皮膚,傳說古代西域十三國的大月氏國就有這種?羊。

大月氏曾經居于祁連山與天山之間,即今甘肅西部至新疆東部一帶。公元前174年前後漢文帝初年,匈奴冒頓單于派右賢王領兵西征,擊敗月氏,迫其大部被迫逃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

到了公元前174∼公元前161年間,匈奴老王單于協助烏孫西擊月氏。月氏人再度西遷,越天山和帕米爾西部,至媯水,即阿姆河,今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與阿富汗之間的界河流域,征服了當地的大夏人巴克特里亞人,最終定居下來。

做為西域的古族,大月氏這個民族在《史記》、《漢書》中沒有專門立傳。但《史記》的《烏孫傳》、《大宛傳》、《張騫傳》等傳中保存了月氏早期歷史的一些資料。月氏為游牧部落,「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月氏西遷後在中亞建立貴霜王朝,但我國史籍習慣上稱之為月氏。

西漢初年中原有關月氏消息得之于匈奴降人和來自匈奴的使臣。漢武帝以後,有關這個民族的準確消息主要來自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後的報告。張騫所提到的月氏故地敦煌、祁連均非漢語。敦煌應當與《山海經》中的「敦薨」為同名異譯,可能是「吐火羅」的音譯,指今祁連山一帶。

大月氏究竟是什麼民族,史無明文,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

由于大月氏位處于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

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本身就是一個秘密,至于這個游牧民族是否有?羊,也就無人得知了。

小說里,老羊倌說過,?羊平時就會跟在麝鹿的後面撿吃的,尤其是對公麝鹿肚臍眼上的麝香垂涎三尺。有它在,只要在後面跟著,肯定能找到鹿群。

而?羊不同于普通的羊,多少也有點兒靈性,想讓它一門心思去找鹿群,事先就得先把它給餓急了,然後再喂這些小根蒜、野韭菜什麼的,它就會饑不擇食,玩兒命地吃。

這些草都是辛辣的東西,吃多了後就會脹肚燒心,憋得難受,只有聞到麝香後才能緩解,所以到時候,它會乖乖地帶路找到鹿群。

至于喂?羊吃這些東西,能否讓其帶路,找到林麝群姑且不說,如果有機會,你能發現?羊,並且能牽到時,不妨一試。

老羊倌和徐青山為了得到那只赤血寶蟾,上山主要是尋找麝香。

麝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藥。

《神農本草經》中把其列為上品。麝香是天然香料,屬動物性香料之一,又名︰當門子、臍香、麝臍香、四味臭、臭子、臘子、香臍子。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如果在室內放一丁點麝香,便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國使用,已有悠久歷史。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制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最常見的就是林麝、馬麝和原麝。

林麝,林麝體長約75c,體重約10kg。毛角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耳背色多為褐色或黑褐色;耳緣、耳端多為黑褐色或棕褐色,耳內白色,眼的下部有兩條白色或黃白色毛帶延伸至頸和胸部。成年雄麝有1對上犬齒外露,稱為獠牙,月復下有1個能分泌麝香的腺體囊,開口于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無腺囊和獠牙。尾短小,掩藏于臀毛中。

馬麝,體形較大,體長85-90c,體重15kg左右。全身沙黃褐色或灰褐色,後部棕褐色較強。面、頰、額青灰色,眼上淡黃,眼下黃棕色。耳背端部及周緣黃棕色、耳內周緣、耳基沙黃色或黃棕色。頸背有栗色塊斑,頸下白色帶紋不顯。

原麝,體長85c左右,體重12kg左右。耳長直立,上部圓形,鼻端果出無毛。雄性上犬齒發達,露出唇外,向後彎曲成獠牙。雌性上犬齒小,不露出唇外。主蹄狹長,尾短隱于臀毛內。

雄性臍部與之間有麝腺,成囊狀,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骨有二小口,前為麝香囊口,後為尿道口。

一般在十月到翌年3月為狩獵時期,但以11月間獵得者質量較佳,此時它的分泌物濃厚。狩獵時通常用槍擊、箭射、陷阱、繩套等方法。捕獲後,將雄麝的臍部腺囊連皮割下,撿淨皮毛等雜質,陰干,然後將毛剪短,即為整香,挖取內中香仁稱散香。

經驗豐富的捕麝高手,只要聞一聞山上的氣味,就能辨認出來山上有沒有麝。據說有麝的山,山風都有股子香味。從遠處聞起來香氣濃郁,時有時無,若即若離。

天下霸唱在《牧野詭事》中曾經說到過麝香,在書中講到,麝香細分好幾種。麝臍容易腐爛,經常會流血,待到天晴之時必須仰在草地露出麝的臍暴曬,臍眼凸出,異常腥臭,待蚊蠅前來啄食之時突然縮入,小蟲被碾成粉末,一日數次脂漸凝厚,此種稱為草頭麝;藥材常用的品種則是吸入蜂蠍、蜈蚣這類的毒蟲,臍有朱紅點,此種稱為紅頭麝;最為珍貴的則是蛇頭麝,毒蛇吸吮其臍,麝被驚痛用力地吸縮狂奔,蛇身盤結,用不了多久蛇頭和身子便斷開,蛇頭腐爛在其臍內。臍內有雙紅珠,是為蛇眼,如若得到用于合藥香味久經不散,治毒癥非常有效果。

麝香,帶香囊者稱為「整香」或「毛殼麝香」;而挖取其中香肉的稱為「散香」;其中顆粒狀者稱「「當門子」或「麝香仁」;把外殼稱為「麝香殼」或「香囊皮」。中藥處方別名為麝香、元春香、蛇頭香等。

其中的蛇頭香其實就是「蛇頭麝「了。書中記載,麝之最貴者為「蛇頭香」,麝中之主也。亦蛇聞腥臭附臍上,樟餃其頭而去,輾轉月余,蛇身腐月兌,其頭含臍中,久而成麝,重恆一兩以上。

這里的樟就是麝,至于有沒有蛇會主動鑽到麝的肚臍眼中,我想,既然古人成書記載了,或許這種蛇頭香並不在少數吧,只是一直無緣得見。

忘了說一句了,如果真的想采集麝香,記得,一定要帶口罩。

因為麝香在香囊中時濃度太高了,香得都臭了!

只有低濃度的麝香才是香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靈地寶最新章節 | 天靈地寶全文閱讀 | 天靈地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