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虜討逆戰三國 第五十四章 開墾奠基(上)

作者 ︰ 小心點

劉韶年過三旬,卻是個小心謹慎的主,他深為自己前幾年的愚弱感到痛恨。在冀州,只因錯言了幾句話,與世族結下了仇怨,後來又在一場隱秘的政治斗爭中成為沖鋒陷陣的角色,可無奈己方大敗,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只得遠遁吳會之地。

不想這江東吳會之地與荊州江南之地境遇十分相似,宗賊林立,盜匪頻。在他走馬上任的兩個月後,海鹽縣的緊鄰就生了大規模的武裝械斗,不久前由拳縣的監獄里又逃出了幾十個悍匪,在海鹽縣周邊的村落及其他地區流竄作案,弄得人心惶惶。

王易一面听劉韶將近些時日來,吳會之地生的事件一一道來,一面又仔細地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他所持的自制炭筆在草紙上沙沙作響,倒是令周圍人十分好奇,只是他們素知王易行事偏怪,因此除了虞翻決定過後再問,其他人轉眼間就忘了。

劉韶以前听說王易是個不好惹的主,現在面對面交談,他倒現王易還可算是個大方可親的後生,因此他也不如剛才那般拘束了。

「由拳關著吳會之地的重犯,前些時日逃出來的是嚴虎,人們又叫他白虎。他一出來就和弟弟聯絡,帶著牢檻里的幾個兄弟,拼湊了一支一百來人的隊伍,現在幽行秘出,就像鬼魅一樣。」

听得劉韶這麼一說,王易卻是吃了一驚。他想不到著名的吳郡大盜嚴白虎已經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了。

只不過,王易還是對那個鄭寶更加期待。雖說鄭寶在後來的名氣不如嚴白虎大,但在歷史上,鄭寶的影響力卻似乎出嚴白虎。

吳會之地勢力的爭斗不像中原地區那般難弄,很容易放開手腳。當然,勇氣和武力是立足的本錢。

劉韶見王易凝神思度,仿佛智者一般,頓覺繁冗的當地事項有撥雲見日的征兆,不由滿心歡喜。他笑道︰「子雲,不如我將縣書都讓人給你準備好?」

王易擺擺手,滿臉歉疚︰「多謝大人的美意,不過暫且不用了罷,實話說,我這一路舟車勞頓,確是有些疲憊。一路收了幾方盜匪不說,還有朱從事和虞仲翔這樣的友人,若無棲身之地,委實辛苦。」

「這……」劉韶剛才也听說了王易自述家世,並且叫人給他當場博籍在冊。

朱治和虞翻連忙拱手示意。朱治笑道︰「子雲乃是國家功臣,聖上本欲封他為一方縣令,如今任他縣丞,只不過因子雲年輕氣盛,兩三年後,也未必不能加兩千石之冠。劉縣長還是要多多提擢後人,以備時需啊。」

這就是暗示了,饒是劉韶在政治旋渦中怎麼不能把握航船的方向,朱君理的這番話他還是听得懂的。不過也許是在風聲鶴唳的環境中生活太久了,劉韶竟在朱治這番話中听到了恫嚇的意味,嚇得整張面皮都繃緊了。

王易與朱治相視而笑,他們雖然看見劉韶噤若寒蟬,卻也不多說什麼客套話。王易從隨身的竹筒里取出一卷圖紙,用炭筆重重地在一塊地方劃了一個大圈。

王易微笑道︰「此處臨灣,風景秀麗,怎耐人煙稀少。我覺得如此這般豈不太過可惜,所以想讓縣長允許我去開墾它。」

貿然圈地,一不小心就會被戴帽子,那時候被上司追究,保不準就是殺頭的結果。劉韶額角出了一層冷汗,在心頭拿捏了幾下,但回想來,又覺得這些年他也沒見著吳會有哪個地方官因為這種事情掉腦袋的。做的比這更骯髒的不在少數,但個個人模狗樣活得瀟灑自在。

兩相權衡,還是傍上王易這棵大樹更安全些。

劉韶滿面堆笑︰「子雲衣錦還鄉,區區掌心之地,我一個做縣長又怎會吝嗇!盡管去開墾罷。」

王易叫常桓拿相關的地契文案,當即要畫押簽字,劉韶略一遲疑,還是滿面笑容地幫王易搞定。

劉韶又瞥了一眼那地圖,見王易那塊地方不遠處的海灣有縣里的鹽場,乃是半官半私合營的。官的不必多說,只是私的那部分頭利有本地豪強黃家的一份。黃家多有佃戶賓客在鹽場做鹽丁,人數約莫在兩百人上下。這鹽場的鹽丁不比平日里豪強看門護院的家將,乃是真的有幾份勇悍的。

劉韶隱約覺得王易可能會與那個黃家起沖突,登時有些期待。

但他的表情泄露了心中所想,王易一手按住他的手背,笑道︰「縣長所思何事,為何按捺在心里不肯說出來啊?」

劉韶驚如野兔,差點躥起來,又見王易那幾個體格雄壯的家丁似是冷笑地看著自己,便不敢再有幾分妄動。他連笑道︰「海鹽縣外圍的幾個窮村落向來有些流寇經過,縣城倒一直是海晏河清。這卻是海鹽縣吃著海邊的幾個鹽場,還有些薄財可應。

「我就是想著日後縣里的財務大事,還要和子雲多多商量的。」

「唔。」王易微笑著點點頭,「能得大人這般推心置月復,我真是感激之至啊。我倒還想知道海鹽縣的豪強宗族,都說江東宗賊林立,我也不知究竟是哪幾家在耀武揚威,勞煩大人相告啊。」

劉韶喟然嘆了口氣,暗道安知你王子雲日後不會成為吳郡的一個宗賊?他道︰「厲害的幾家盡在吳縣,也就是郡治所那片,本地的黃家雖強,與吳縣那些世族大姓一比,還是相形見絀。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厲害的,譬如富春的孫氏,不過論實力,仍當是推吳縣的那些豪族。」

「多謝大人相告!」王易拱手笑道,「冬季已至,還往大人準許我去安置家人,事畢後再來上任。」

劉韶自是應允。

晚上劉韶給王易辦了接風洗塵的筵席,引他見了府中的主薄和胥吏,以及幾個縣里德高望重的鄉老,互相踫個面,算是有了個初步印象。

次日王易也不耽擱,徑直往他圈的那塊地奔去。

王易相中的地皮非常不錯,原來他進海鹽的時候,看到的還不是它的全貌。他直到現在才現這片溫暖濕潤的土地外圍包裹著一圈又一圈的森林。

零散地分布在外圍的森林已經掉光了葉子,但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唱主旋律的始終是常綠闊葉樹,這些樹粗壯健美,無論是制作兵器,還是建築房屋,制造船舶,都可以派得上大用場。

這里也有很多竹林,黃的年老竹子被砍伐,然後做成水排,或者是做成裝盛醴酒的器皿。肥沃的土地上是縱橫交錯的河流,這些河流又不斷伸展,幻化作無數的小溪,在繁茂的森林里流淌,仿佛皮膚下生機勃勃的毛細血管。王易的隊伍就是乘著竹排,沿著一條河流進入這片富饒的土地的。王易感到很僥幸,因為這片土地竟然還沒有人光顧到他。人們似乎是覺得它過于濕了吧,又或許是煩惱那厚實的森林吧,但那已和王易牽扯不上什麼關系了,因為這里將成為王易的根據地。

就地理情況而言,這里兩面環林,一面環水,當然也有不少的丘陵矮山起伏地分布在它的外圍。從森林或者僅留的一處豁口可以自由進出由拳和海鹽兩縣。這里土地平曠,水源豐沛,而且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作物。當然這里也不用擔心台風的影響——盡管每隔一段時間台風總會如期而至,但是因為緊挨三角洲,處于其「心窩」的位置,所以每次台風最終只會模索到它的邊緣,不會帶來過大的破壞。

在很多人未窺探到它的全貌時,相當多的人把它當作凶險的瘴氣橫生的地方,但那僅僅是被充足的水分迷惑的結果罷了。王易要改造這里,同時,他不想在這里復制流傳後世的那樣一個所謂江南水鄉,他想在這里有所創新。

後世的江南水鄉臨水而居,房屋間幾乎不留空隙,穿梭于街巷的人仰頭只能看到狹窄的天空,王易可不希望是那樣,他希望在這里出現繁華的寬敞馬車道和氣宇雄偉的建築。在這里,至少是以後,一定要出現嚴格的功能分工區域,嚴謹的道路布置,同時要處理好建築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中原時,王易就對塢堡的建設規劃下了苦功,到現在已經在圖紙上初見效果。他也不會滿足于僅僅建築一個塢堡,他希望在這里出現一個為他所掌控的、風貌特色突出的小城鎮。王易生活在後來那個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的時代,他不期冀能夠出現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城鎮,他希望能有一群搞「一鎮一品」或「一鎮幾品」的小城鎮,互相分工協作,提高效率。

王易終覺卸下了一身的疲憊,面對這片散著泥土沁香的處*女地,他暫時不想再思考爾虞我詐和金戈鐵馬了,他只想盡快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投入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情中。

「到家了,我們終于可以大干一番了!」王易對周倉等人笑道,他們也露出欣喜的表情。這些黃巾軍將領已經記不清自己在土里刨食的時候是猴年馬月了,但今天他們重有了落地生根的美妙感覺。只是樂進和馬漁那些漢軍士兵卻有些感慨。不過,跟隨王易這麼長時間,他們胸中也有一份壯志豪情。

而童子軍和那些在秣陵招徠的工匠農夫看到眼前這片地將屬于他們居住,也十分欣喜。

一陣寒風襲來,掠過樹林,葉子紛紛舞動響應。王易裹緊了自己的貂皮大衣,呼出一團熱氣。卻听身後的虞翻把酒吟道︰「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

…………

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虞翻不愧為會稽狂士,他第一遍吟唱之時,聲音淒涼悲戚。但他隨即感覺到這與本詩的意境和主題不符,立即更換了語調,以一種激昂上進的感情吟誦此詩,讓眾人不由自主地打起節拍來。

朱治眯著眼笑道︰「仲翔看來也對子雲充滿期盼了啊。這片土地如此豐沃,不知子雲先做些什麼呢?」

虞翻聳聳肩︰「君理可有雅興在這里待上幾日?」

朱治難為道︰「王子雲固然是名士(受了許劭的舉薦,他亦有所聞),但我等也不必如此吧。況且這片土地雖然肥沃,但卻荊棘叢生,王易篳路藍縷,可要吃苦好些時日了。我與你三五日待下去,也見不到什麼變化啊。但要待他幾個月,請恕我公事纏生,不能奉陪了。」

虞翻微微一笑︰「你朱君理真是個大忙人啊。好吧,既然你不願于此久留,我也不便獨自留下來。恰巧我在由拳有處草廬,新識的幾個友人尚且在那里讀書,我就先到那里去吧。」

朱治笑道︰「這也好,離海鹽近,想過來也方便。不過由拳治安頗亂,仲翔還需小心才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破虜討逆戰三國最新章節 | 破虜討逆戰三國全文閱讀 | 破虜討逆戰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