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虜討逆戰三國 第九十五章 喜從天降

作者 ︰ 小心點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陸張本為吳郡大姓,但值此一難,便是催敗得體無完膚了。

況且陸張兩家本就欺橫鄉里,因此當地百姓對他們的破亡除了感嘆之外,也多是覺得罪有應得。

當然,吳縣縣尉許貢率領郡國兵征討時並非進行得一帆風順。

在長途奔襲之前,盛憲又叫住了許貢,現在也想三思而後行。

王易立即獻計獻策。他把當日在海鹽攻沒黃氏塢堡的手段給拿將了出來。盛憲聞言大喜,許貢聞言後亦感慨非常。于是郡國兵利用奸計詐開兩家塢堡大門,然後沖將進去大肆屠殺。

此時塢堡雖有高牆壁壘,甚有顧氏塢堡這樣壘疊而成的土圍樓,但為了不僭越逾制,大姓們還是不敢在建築方面太多作文章——也就是說,牆壁的高度和厚度畢竟不能與城牆相比。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們那些用以防衛的外牆還是民居的形制。外面雖也有望樓刁塔對峙守護,但綜合防御力仍舊不能與軍鎮堡壘相媲美。

在王易看來,真正難以攻破的是南宋以後,客家人在閩粵建築的土樓和圍樓——客家人本就是避難中原戰亂的漢家子孫,他們的祖先對讀書明經和結社防御有著極為深刻的體會。據說後來解放軍圍攻一所**盤踞的土樓,花了三個月尚且不能攻破,最後只是等到里頭彈盡糧絕才破了門。

自然,現在也有一些塢堡的形制已似後來客家人的那種土樓的雛形,譬如顧氏塢堡。不過它終究只是「雛形」罷了。

郡國兵沖進門後,自是摧枯拉朽。素質長期游走在低下邊緣的郡國兵們開始釋放獸性了。他們不僅肆意屠殺內中的百姓,更是大肆搶劫,甚至有麇集行奸之舉。

許貢非但沒有大加約束,反而十分放縱。在外觀戰的盛憲本想約束,但他心忖這大姓樹大根深,如果此時存有婦人之仁,只恐後患無窮了。

在打破陸家塢堡後,王易的神情就愈加凝重了。

陸家塢堡的抵抗十分強烈。在郡國兵殺入其中後,四邊竟有些零散的村莊兵前來營救。雖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但還是引起了郡國兵的震動。盛憲是當即大怒,命令將這些前來援救賊人的村人全部斬殺。等到殺戮平息時,方圓十數里地就布滿了尸體,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檢查戰果,僅在陸家塢堡一處及其周邊,就殺死了兩千三百多名「賊人」。如果再加上張家的那一千八百余人,這次的成績不免聳人听聞。

盛憲听完軍掾的匯報,臉上卻是雲淡風清,仿佛置身事外一樣。他竟只是淡淡地對文史說︰「將斬獲再加清理。另外,擬一份書錄,我要匯報到朝廷中銓。」

旋即,他又對都尉道︰「修整兵器,蓄養精卒,以防備賊寇再犯!」

都尉乃是一郡僅次于太守的軍事長官。這職官平時受命于太守,而在危急時刻,譬如鄉民造反殺死太守後,通常會由都尉來總領一郡兵事。

那都尉面白無須,但儀態卻十分鎮定,他朗聲應答下來。

出剿大姓之事也是引得那些到場顧家宴會的江北名士隨同。他們原本見到王易訴諸原委,然後又親手格殺賊人的風采,都心仰追慕至極,然而見到盛憲舉手投足間就平蕩了陸張兩氏,他們卻又更加震動。

他們想不到,海內名儒盛憲居然也是算在吳郡定居下來的人都不敢再以先前那種輕浮氣躁的態度面對他了。

班師之時,原本跟隨在王易身邊談笑風生的江北儒子又盡皆散去,轉而跟隨在盛憲身後亦步亦趨,顯得恭敬而又拘束。劉馥和董昭相覷苦笑,而後兩人竟是情不自禁地齊齊嘆了口氣。

王易登車攬轡,扶軾而望,固然面色凝重,然而另有別樣風采。

秦松、秦端、呂岱三人沒有棄彼而去,而是肩行于王易左側,示以恭謙之意。張落在隊伍後側,苦思冥想。

王易籌劃這麼久,是大挫了吳郡豪族銳氣——可以說,將來的東吳四大姓之二已經被碾為齏粉了,而顧氏本就在不斷衰落,況且他們本身也注重自律養性,不擅與人爭斗;朱姓枝蔓離亂,此時在吳郡還無甚名氣,只是個襁褓中的嬰兒罷了。至于後來的東吳國姓孫氏,幾乎一蹶不振,難以再有草創之資。

然而他未曾想到,到最後關頭,倒是盛憲收獲了勝利果實——他恰如其分地運用這個時機,運用雷霆的果決手段解決了爭端,不僅在本郡凝聚起了官衙的力量,更對江北徙來的士族和本地那些苟且殘喘的豪右起到了震懾的作用。

這還是那個盛憲嗎?記得在史書上有記載,這盛憲雖然博學多聞,乃是海內名望,但體弱多病,屢屢到官後又棄官,長期徘徊在吳郡太守和會稽太守兩個秩兩千石的職位之間。後來孫權將其收系,將要逼死他。遠在中州的孔融得知,急情揮,寫就一篇《與曹公論盛孝章書》送與曹操,意圖使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征盛憲,使其避免災厄。言辭懇切,情感真誠,也使這篇文章成了傳世的經典。曹操接信後,即征盛孝章為都尉,但征命未達,盛憲已被孫權殺害。

王易只覺自己利用宵小伎倆,將陸張兩氏斗得家破人寰,不僅喪失道義,也顯得自己有些智慮窮竭。要說現在,他根本就沒有旁他的精力再來與盛憲爭斗了——如果是以開放的姿態的話。如果要將徹底將自己變成惡少年,王易倒是不介意再使用毒計。然而他現在他現在還是相當在意這個的。不擇手段為人處事,固然能有一時之效,但長此以往,必然導致身邊眾人離心離德,日日夜夜以陰謀詭計互相揣測,如果那個時候生什麼事情,局面就是不可挽回的了。

「難道要再等一年?」王易無奈地一嘆,回頭看到自己的那些謀士和家將也都有些懊惱。

明後年王易將在中原活動,為他接下來在中原的征戰鋪平道路,他的時間表已經滿了,斷不能再被其他事情所牽引。

回到吳縣不多時,就有盛憲派來的小廝命人將王易帶至新落成的傳舍下榻。

未及2餐,又是盛憲派來的主簿。這主簿低眉順眼,言辭懇切地請王易去太守治所議事。

那時月明星稀,街道上除了巡夜的兵子外再無他人。

王易眼皮跳動,俄而有不祥之兆。

但事實總與感知的相反,用後來王易的**,那叫「喜從天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破虜討逆戰三國最新章節 | 破虜討逆戰三國全文閱讀 | 破虜討逆戰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