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求收藏,求推薦。謝謝!)
話說泥點小人兒們正在問稱呼任強什麼,那個最先提問的泥點小人兒忽然打了一個大嚏噴︰
「呀……噗……」
「亞父?對,稱亞父,稱亞父!」眾泥點兒小人兒會錯了意,競齊聲歡呼起來。
亞父——亞,次也。後世凡有體育比賽,排名分冠、亞、季軍。亞為第二名。在《史記•項羽本紀》里,項羽有一個著名謀士,叫範增,老謀深算,奇計迭出,被尊為「亞父」。南北朝裴《史記集解》雲︰「亞,次也。尊敬如次父。」後來的很多文言選本也大體如此解釋,後世的高中語文課本的解釋是︰「項羽對範增的尊稱,意思是尊敬他僅次于對待父親。」如此看來,亞父,意味著僅次于父親,是古人對師長、長輩的尊稱。
亞為次,後世有長子、次子之說。亞父是不是也可以解釋為後世的叔叔呢?
叔叔一詞在後世應用很廣,父親的弟弟、堂叔伯家的弟弟、姑母娘姨舅、表姑表姨家的弟弟……就連左鄰右舍、單位同事,凡比父親年齡小的男子,孩子都稱呼叔叔。
亞父即叔叔;叔叔即亞父!
何況這些泥點兒小人兒只有六、七歲,叫亞父(叔叔)正合適。
「好,就稱我亞父吧!」任強痛快地說。心里卻道︰「雖然是個‘嚏噴亞父’,卻也有‘小叔子’之嫌,不知女媧娘娘听了做何感想?」
泥點兒小人兒見說,齊刷刷都跪下,行那三叩九拜之禮,口中還齊聲喊著︰「亞父千歲千千歲。」
泥點兒小人兒們這一拜,任強受到很大震動,頓覺肩上擔子重了很多。心想,人家這樣器重自己,不把他們帶好,就是自己失職。
他把他們分成三組,每組十二個。各選一個機敏的當組長。為了好辨認和打招呼,又給他們各自定了姓氏。
在定姓氏上,任強頗費了一番心思。百家姓他倒是記得,現在才三十六人,用不了那麼多。干脆按著自己後世的地理位置、所熟悉的姓氏隨便定吧。
史料記載,棗強縣在禹平水土定九州的時候,屬兗州,商朝時期建置棘津縣,西漢元朔三年置棗強縣,一直沿用自己穿越前的二十一世紀。
于是,他給小人兒們定單姓兗、州、棘、津、棗、強、縣;又按照穿越前當地人「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定姓張、王、李、趙、劉。
然後按著自己後世所熟悉的村莊、人名進行選擇。想起楊蘇村,就讓他們姓楊、姓蘇;想起門莊,就讓他們姓門、姓莊……
他穿越前在文化館工作,就讓他們姓文、姓化、姓官。館長姓崔,副館長姓孟,就讓他們姓崔、姓孟;文化館里武大姐活潑好動,能歌善舞,就讓一個很機敏的小女孩兒姓武;魏大姐睿智文靜,文筆很好,就讓一個比較靦腆的小女孩兒姓魏……
任強回憶著後世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想起什麼就讓小人兒們姓什麼,再隨便起一個字的名兒。無拘無束,很快都安排了姓氏名字。並叮囑他們要牢記,不得更改。尤其是姓,世代流傳。
為了記住後世縣域名,任強讓一組組長姓棗,因為是個女孩兒,起單名花,全名棗花;二組組長是個男孩兒,讓他姓強,起單名仁,全名強仁(呵呵,莫怪任強詞窮,實是為了紀念後世。姓強名仁,把自己的姓名顛倒一下,音同字不同。);三組組長也是個男孩,讓他姓縣,起單名成,全名縣成。三個組長的姓氏連起來,乃棗——強——縣也。
于是,三十六個泥點兒小人的名字分別是︰
男孩︰強仁、崔存普、縣成、孟屯、兗莊、劉善、馬良、周洊、楊肅、趙武、滕春、彭陽、呂牧、潘潭、肖章、菜元、吉禮、柳林
女孩︰棗花、莊可、王常、門蘭、張秀、津紫、文登、棘景、李祥、嘉惠、蘇姑、魏楚楚、武晶晶、紫姐、杜妍、蕎麥、芍藥、雅克
起了姓名,分好了組,任強又帶領他們到山上摘野果子吃。
山上的野果子有的是,樹上掛的,地上落的,漫山遍野。
任強也是剛剛化形,不知道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為了安全,他憑著後世記憶,揀形狀如同曾經吃過的梨、隻果、橘子、山楂之類的果子摘。自己先嘗一嘗,覺得沒有異味,然後再遞給小人們。一邊摘,一邊嘗,一邊告訴他們要記好,日後自己上山不要亂摘沒吃過的果子,以免中毒。
任強身為薔薇叢上萬年,吸收的是日月光華。今日化形成人,雖然有後世吞食食物的記憶,一旦張口進食,五髒六腑還真有些不適應,里面嘰里咕嚕的,感覺像是在打架,又像工人開闢隧道。看來要適應肉身的一切功能,還得經過一段時日的鍛煉。任強心中暗想。
看看泥點兒小人們吃的差不多了,任強又讓他們到山泉邊,用小手捧水喝。
任強又摘了一堆野果子,準備拿回去讓泥點兒小人兒們夜間充饑。可泥點兒小人兒們身上赤條條的,沒有一物,便用自己的道袍包了,帶回到東海西岸來。
解決了肚子問題,又住哪里呢?
任強四處望望,除了海就是是山。總不能向原始人一樣住山洞吧?(咳,任強也不想想,這些泥點小人兒可是最原始的人類!)那里一定潮濕陰冷,還保不住有蛇蠍毒蟲。
後世人們住的是樓房。就是農村,也都是磚木結構的瓦房或是平房。
可這里既沒有磚,也沒有水泥!樹倒有的是,可惜沒有工具去砍伐!更何況泥點小人兒們還都太小,給他幫不了忙。
看看日頭已經偏西,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任強也是急中生智,猛然想起後世農村在瓜地、果園里搭的窩棚。對呀,搭窩棚簡單,一個人就可以。
于是,任強在山坡上撿了一些被風刮斷的小樹和大樹枝,用帶稜角的石塊挖坑埋柱子;用藤條當固定的繩子;讓泥點兒小人們撿小樹枝……
很快,三個窩棚搭好了,一組一個。任強給自己也搭了一個。晚上睡覺都有了著落。
泥點兒小人們吃飽喝足,高興得又蹦又跳,你捅我,我揪你;你踢我,我拽你,打打鬧鬧,兒童的頑皮脾性表現的淋灕盡致。
任強被他們的活潑可愛感動,心想︰有了這些孩子,洪荒中也就不寂寞了。一種父愛油然從內心升起,感覺自己的情感已經融入到這些泥點小人兒們當中——三十六個孩子,一個亞父,這是親密無間的一家人啊。
心里這麼一想,肩上的擔子就覺得重起來,很有一種要為他們做些什麼的**。
做什麼呢?
他看到他們赤條條的,雖然只有六、七歲的光景,男女混雜在一起,也有些不雅。可做衣服又沒有布匹針線,有些為難。
忽然腦海中回憶起遠古的人們穿樹皮樹葉,這里可是洪荒,這些泥點小人兒們是洪荒中第一批人類,穿樹皮樹葉已屬必然。
于是,便把三個組長棗花、強仁、縣成叫過來,教給他們用細軟的藤條,把干枯的樹葉竄起來,圍在身體的要害部位。
三個組長都很精明,一說就會。各自帶著組員們撿拾起樹葉藤條,串綴起來。
任強又想起泥點兒小人們用小手喝水時灑灑潑潑的樣子,用一塊薄的石片,在山腳下砍來幾棵竹子,一節一節割開,制成竹筒,讓小人們用來盛水。
竹筒還沒做完,泥點兒小人們披掛著樹葉串兒全都回來了。任強又讓他們揀些干燥的樹葉雜草,鋪到窩棚里,當被子褥子用。
待這一切都拾掇停當,天也黑上來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