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為皇者 第二十九章 殿試之上

作者 ︰ 小輝哥愛你

第二十九章殿試之上

————小輝昨天喝醉了,一激動把俺的存稿上傳了一半啊!所以小輝無所謂了!今天!俺就干脆都傳給大家,讓大家過把癮!————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

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

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

唐寅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只不過這廝倒霉,後來的考試同場有人作弊,這家伙也被株連了,永不錄用,要不然說不定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會多一個呢!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于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

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于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

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而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由于這次的科舉是為了凝聚士子之心,說白點就是收買人心的!所以一切都從簡了。

鄉試被取消,直接選拔了往年的科舉考試過了鄉試的舉人直接來進行會試,另外還有一些是由高官舉薦的士子。

所以說此次的恩科才如此的快,要不然向傳統那般需要一年半,也不用收買人心了黃花菜都涼了!

七月初一,會試開始,由于王維主導放寬考試中八股的限制,並且出了一些有關民生、政治、軍事的副題,雖然導致了很多學子不適應,但也使得這一次的會試出現了很多的錦繡文章,涌現了一批出色的人才。

王維自己舉薦的幾個人都通過了會試,但排名都不是太靠前。這幾人有些往年考過科舉已經是舉人身份,都有些科舉的經驗,再加上王維的照顧,所以幾人通過的都很順利。

會試榜放出後的第三天,殿試就正式開始了。

當天早上王維早早的起了床,打了套四十二式太極拳和軍體拳,匆匆吃了早飯,整理了一下便上了朝。

此時,眾多舉人,哦不,應該叫貢生!都已經在大殿下等候了多時。

王維一出場,眾人山呼萬歲,王大官人牛逼哄哄的道了聲平身後,眾人都起身站到了兩旁,將今次的貢生們留在了大殿中央。王維一聲令下,一批侍衛將桌案、筆墨紙硯抬了進來,等待到吉時後,宣布開考。此次的殿試題目是王維和內閣以及禮部、翰林院等官員討論後決定的,題目內容多為一些比較實用的題目,都是些執政之策、解決朝廷弊端的問題,可以說如果能很好的答出來當個縣令是沒問題的。

還有一些是有關思想方面的,這點兒是王大官人格外要求的,王維和朝中官員可不想選漢奸當狀元!

在下方的貢生們考試的時候,王承恩悄悄的將一些人指給了王維看,一邊指著一邊還介紹著。其實這殿試也有考校學子的勇氣以及應變能力的效果,畢竟在皇帝和一干高官的面前泰然若素的寫作也不是那麼輕松。

王承恩介紹了這些人給王維看,都是王維自己舉薦的人。其中有王夫之、顧繼坤(顧炎武)、方以智、黃宗羲等黃家三兄弟、朱舜水等人。

王夫之又稱王船山,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歷史上他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書立說,故世稱其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豐,其中以《讀通鑒論》、《宋論》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國藩極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遺書》,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廣為流傳。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譚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燻陶。當然此時由于王大官人的到來一切都有了變化。王夫之一生主張經世致用的思想,堅決反對程朱理學,自謂︰「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如此可見其氣節之高潔!他還曾與兄長一起中明崇禎壬午鄉試舉人。

張獻忠攻陷衡州後,王夫之藏匿到南岳衡山山中,賊人抓住他的父親作為人質,王夫之自己拿刀遍刺身體,被人抬著去換他的父親,賊人見他受了重傷,就放過了他。與父親一起回到家中。

早年,王夫之求學岳麓書院,師從吳道行,崇禎十一年(1638)肄業。在校期間,吳道行教以湖湘家學,傳授朱張之道,較早地影響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學統中的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

正常歷史中明亡後,清順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陽舉兵抗清,阻擊清軍南下,戰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沒,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輾轉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竄身瑤洞,伏處深山,後回到家鄉衡陽潛心治學,在石船山下築草堂而居,人稱「湘西草堂」,在此撰寫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著作.王夫之三十三歲以後就開始「棲伏林谷,隨地托跡」,甚至變姓名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刻苦研究,勤懇著述,垂四十年,得「完以終」,始終未剃。

這是一個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稀有的人物。而且他如今的年齡與王維上一世最接近,再加上他也算是一大憤青,王維對他甚是喜歡。

顧炎武(1613—1682)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歷史上南都敗後,他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漢族,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顧炎武的這個字讓王大官人十分蛋疼,好嘛,您是大明的子民叫忠清算是什麼事!雖然身為現代人的王維不是太在乎,但是這個字確實實在是太別扭了,甚至可能影響他以後的政治生涯!于是乎,王維擅自就給人改了字,從此以後少了個忠清,多了一個炎武!

他身為明季諸生,青年時憤為經世致用之學,並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後漫游南北,曾十謁明陵,晚歲卒于曲沃。學問淵博,與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黃宗羲(161o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漢族,浙江余姚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崇禎十五年(1642),黃宗羲北京科舉落第,冬月初十,宗羲回到余姚家中。這一次還是受了王維的舉薦他們三兄弟才應召而來。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龍眠愚者等,漢族,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畫家、哲學家、科學家。崇禎十三年(164o)進士,授翰林院檢討。為復社成員,有「明季四公子」之稱。明亡後,為僧,法名弘智,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粵難」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逝于江西萬安惶恐灘。學術上,方以智家學淵源,博采眾長,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一生著述4oo余萬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數十種,內容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包。

方以智,崇禎十三年(164o年),三十歲的方以智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有人向崇禎皇帝推薦方以智。崇禎召對德政殿,方以智「語中機要,上撫幾稱善」。後在京任工部觀政、翰林院檢討、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講官。正常歷史中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方以智在崇禎靈前痛哭,被農民軍俘獲,農民軍對他嚴刑拷打,「兩髁骨見」,但他始終不肯投降。不久,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方以智僥幸乘亂南逃,大難不死。當方以智在北京誓死不降農民軍之事傳入江南時,友人皆把他比擬為文天祥。不過王維來到明朝後,從北京逃了出來,他也在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逃了出來,可以說歷史的慣性還是很強烈的,王維一直以來都是敬重這樣的英雄。

朱之瑜朱之瑜(16oo∼1682)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詔特征,未就,人稱征君。清兵入關後,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後,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影響。

當然王大官人的到來讓這些人的人生出現了變化,至于是好是壞那就得看以後了。

注意力集中的人總是感覺時間過的飛快,當時間到了後,眾多的學子被宣布的太監打斷了思路,收卷時間已到,眾人都放下了紙筆。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我為皇者最新章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文閱讀 | 穿越之我為皇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