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漢傳 正文 第四十回 高橋馬鞍與馬鐙

作者 ︰ 鼓舌裂石

「晚稻有這樣的產量,不下居功至偉,居功至偉啊。」劉備毫不吝嗇地贊美起來。

肖七呵呵笑道︰「主公太夸獎了,這全是主公鴻福所致。」謙讓一下後,肖七話鋒一轉道︰「其實今天我來是有更重要的事的。」

听肖七這麼說,劉備‘哦’的一聲,道︰「不下,什麼重要的事?」

肖七道︰「元直先生,你看再過半個月,是否是我軍奪取樊城的良機到拉?」

「半個月?」望著肖七淡淡的微笑,徐庶腦筋急轉,良久,徐庶道︰「樊城守將于禁,持軍嚴謹。曹操每次出征,不是用為先鋒,就是作為後拒,可見倚見之重。如今探子回報,樊城守軍一萬,我軍能戰之士不足兩萬,還要留兵守汝南,那麼最多只能出動一萬人攻樊城。」

抬頭望眼肖七,徐庶道終于︰「不下可是想從晚稻收割入手?」

「啪啪啪,……」肖七雙手啪掌,笑道︰「徐先生果然知微見著,只要給半點提示,就能舉一反三。」

走到地圖旁邊,肖七向劉備、徐庶緩緩地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徐庶听畢,噓了口氣,對劉備道︰「主公,不下此計,我看已是百無一失了。」

心中細細一思量,劉備道︰「既然如此,那離出征樊城就只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了,不下你不要再去各縣田間,就留在汝南與元直一起,督辦各種出征事宜吧。」

第二天,肖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著徐庶來到趙雲的騎軍訓練場。

見到徐庶與肖七來到,趙雲趕緊過來。校場上,騎兵們正在進行障礙訓練。

每五名騎兵騎在馬上,手持武器,躍馬跨過一根根橫在前方的欄木,三人看了約半個時辰,就有騎兵由于控馬勞累,跨欄時從馬上跌了下來。

徐庶嘆了口氣,道︰「這些新兵離曹操的虎豹騎還是有很大差距啊。他們現在也只能象孫臏所言‘用騎有十利︰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虛背敵;三曰追散擊亂;四曰迎敵擊後;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關津,發其橋梁;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蓄,虛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騎戰之利也。’這樣的騎兵在近戰中,騎手難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啊。做做偵察、側翼包抄、騷擾遮斷、偷襲和追擊,還是可以的,但並不能成為作戰主力啊。更不用提獨立承擔整個戰役了。

趙雲道︰「軍師放心,雲會督促他們加緊練習的。現已有一百老兵能在飛奔的馬上,控弦拉弓了。」

「子龍還能讓他們騎射?」徐庶不禁驚奇地問道。

趙雲道︰「以前某在幽州公孫瓚處效力時,向烏恆人學習過騎射。只是普通士兵難以在飛奔的馬上,控制胯下馬匹,否則騎射還是比較好學的。」

肖七神迷一笑,道︰「子龍,我送給你一個大禮物,包你的士兵能在數天內,將騎射掌握好。如果你的騎兵多拉,真能起到左右戰局的作用呢。」

趙雲半信半疑道︰「真的?什麼禮物?」旁邊徐庶也不禁睜大雙眼,看著肖七。

肖七道︰「軍師,子龍,你們看,子龍現在坐的馬鞍。」

「馬鞍?」徐庶、趙雲疑惑地向趙雲座下馬鞍看去。

肖七道︰「對,就是馬鞍。你們看,我們現在坐的這個馬鞍,前後兩端是平的,左右兩側向下滑下。騎得久拉,人容易疲勞是一回事。如果對戰,雙方兵刃相交時,一個力度控制不好,人就容易從馬上滑下來。如果我們能將這個馬鞍的前後形狀改變一下。……」

听了肖七所言,徐庶馬上領悟過來,大喜道︰「肖七是不是想將馬鞍的前後做成高橋狀?」

肖七不禁佩服萬分,這徐庶的智慧真是強啊。自己能想到‘高橋馬鞍’,那是自己以前在游樂玩所,陪女朋友騎馬時看到的。如今自己到三國已經一年多拉,騎馬也不止幾十次,可自己以前根本就沒能想到將馬鞍改進過。只是昨天听趙雲說到騎軍時,自己突然醍醐灌頂,才能夠‘靈光一現’,想起後世的‘高橋馬鞍來。

徐庶在旁喃喃自語︰「前後做成高橋狀,人就不會前後滑動。那左右呢?難道也做成高橋狀?可那樣的話,人怎麼能夠騎上去呢?」

皺緊眉頭,徐庶在旁,不停地來回度步,一邊自言自語。來到趙雲所騎馬旁,徐庶對趙雲道︰「子龍,你先下來,讓我騎騎。」

接過趙雲遞過來的馬韁,徐庶抓緊馬鞍,毫不費力地翻身就騎了上去,雙腿一夾馬月復,徐庶打馬飛奔出去。

飛速跑了回來,徐庶跳下馬,在馬前後左右,來來回回地看了起來。

徐庶道︰「前後滑動的問題解決了。但左右滑動的問題難啊。」

趙雲在旁道︰「要不,打仗時用繩子將大腿綁在馬身上,或者兩旁做成高橋狀,中間開個洞,讓腳能垂下去。」

徐庶點點頭,又搖搖頭道︰「人是固定了,可下馬難啊,長時間這樣,人太容易疲勞,更別提在遠離戰場下馬休息會了。」

肖七在旁,恨不得將馬鐙一詞說出,可那樣,自己是否鋒芒太露,不是好事啊。

徐庶在旁,喃喃道︰「子龍所想,也是一種方法,但能找到更好的麼?機動些,上馬、下馬快些。……」

募地,徐庶一拍腦袋,大聲道︰「有啦,有啦,有辦法啦。」

趙雲、肖七忙問道︰「軍師,什麼好辦法?

徐庶大喜道︰「開始我只想到,如何在馬上固定騎兵?但固定後人就不靈活機動了,那樣還是不太好。現在我想到的是在馬鞍上系上繃帶、皮帶或者用粗麻布織成腿帶,再用一根粗大的繩子垂下去,在末端做一個象鞋子一樣的物品,這樣騎兵可以將腳放進去,近戰時,兩只腳略微用力就可以平衡身體的左右兩側。」

「啪啪啪啪……」肖七、趙雲拍手稱妙。肖七道︰「徐先生,真有你的,開始我想的也和子龍一樣,真的沒你的妙啊。」

「哈哈哈……」三人相視,一起大笑起來。笑完後,三人連忙各騎一馬,向內務府跑去。將其他人遣開,三人忙了整整一天,一個高橋馬鞍和馬鐙終于做好。

(附︰2005年春,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中國國家文物局合作舉辦的《走向盛唐》文物精品展覽中,據學者考察驗證,中國高橋馬鞍的發明後漢時只是有朦朧的影子而已,而馬鐙的發明約在公元500的西魏,中國晉代以後也不乏表現沒有鞍鐙或有鞍無鐙之騎手和馬匹的作品,真正金屬馬鐙的應用在唐時才是騎軍的必備之物。證據或許有出人,但小說言之,不必太多計較。多謝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興漢傳最新章節 | 三國興漢傳全文閱讀 | 三國興漢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