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七十三章 神秘接機客

作者 ︰ 急凍人

手割傷了真痛苦,就這幾千字,寫了一整晚

郭逸銘原打算馬上就到美國去,結果因為材料所傅林書記的緣故,不得不在北京多待了一個禮拜。

原因很簡單,傅林這家伙為了讓項目通過審批,竟然冒了他的名字,說是他建議材料所搞半導體內存的,甚至把內存的研成果,都算到了他的頭上。現在報告已經打上去了,項目審核委員會已經通知他,邀請郭總和他一起去市委,審核小組希望當面听取他們的意見。

當郭逸銘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人都整個傻掉了。

他當時肚子都差點炸開了,強忍著火氣把舒雨菲等人請出了辦公室,門一關上門,他當即就沖傅林起了火︰「我說傅書記,你這麻子不叫麻子,這是坑人啊!我多會兒攛掇你們搞這個動態隨機存儲器了?你們自己要搞,請我給個市場參考我沒有意見。畢竟能幫助國內在半導體上有所斬獲,實現產學研一條龍展,我在力所能力的情況下,還是很願意幫忙的。但這個東西是你們搞的,好也罷、歹也罷,這都是你們的事情,怎麼生拉硬扯,硬要把我算上,這算是個什麼事兒嘛!」

「息怒,息怒!郭總,實話對你說,我也是想打著你的牌子,拉張虎皮做大旗啊。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材料應用研究所黨委書記,論職務屬于高不成低不就,論技術是四五不靠,又從沒負責過一線生產企業管理工作。如果不是把你拉上,上面憑什麼就相信我這個項目能夠成功?這個審批多半就搞不成!」傅林滿臉賠笑,一個勁地道歉。

「那也不能把我拉去陪綁啊,難道算上我,這個項目就能成?」郭逸銘余怒未消,憤憤道。

「你說得太對了,還真就得靠你這尊大佛,才能把這個項目辦下來!」傅林一臉討好地說道。

「啥?你說啥?我去就成?老傅,你在開玩笑吧!我面子什麼時候有這麼大了?」郭逸銘眨著眼,上上下下打量著對方,看對方是不是在消遣自己。

「沒錯,這事要辦成啊,還真需要頂你的名頭!」傅林也是苦笑不已。

「郭總,你是不知道,這改革開放也有兩個多年頭了,可引來的資金才幾千萬,你說這效率有多低!咱們79年總共引資才5oo多萬美元,去年好點,有了13oo多萬,今年到上個月統計結果顯示,引資總額8oo多萬美元——這些都是簽訂的合同金額,實際到帳的加起來也才4oo多萬!

你們從國內購買的軟盤、軟驅整機、配件,一個月都是2ooo~3ooo萬美元!招商引資兩年多,成績還不如你們一個月的!

你說這招商引資有個啥意思嘛!

錢少也就罷了,可來的都是些什麼人?不是做服裝的,就是做鞋的,要不就是到大6來打算租個廠房搞來料加工……

還有,窗戶打開了,確實透進來一些新鮮空氣,可那些蒼蠅蚊子也跟著飛進來了。

這兩年,到國內來說是要投資的國外企業也不少,可一個個全都想著空手套白浪。你也是經歷過我們招商引資流程的,知道國內其實不缺錢,缺的是外匯。所以我們的對外合作方式,通常是我們提供地皮、廠房、工人,其他的資金、設備、技術,都需要外商從國外帶進來,這樣國家手里也就積存了外匯。

可這些人一個個都想著空手套白狼,說起來頭頭是道,要怎樣怎樣投資,要把企業搞得多麼多麼好,技術多麼多麼先進。但一說到讓他們掏錢,就都開始顧左右而言其他了,不是說先把廠房建起來,試生產一下再說,就是說要經過董事會同意什麼的,你連董事會都沒有同意,就來國內投資了?這不是荒唐嘛!

這也就算了,騙子嘛,咱也沒付出什麼,又沒被他騙了錢走,無傷大雅,就當做個千金市馬骨的樣子好了。地方政府好吃好喝陪他們玩幾天,臨走的時候再送點土特產,然後該干嘛就干嘛,生意不成仁義在嘛。

那些真正和咱們談合資辦廠的,也是一個個滿肚子盤算。

就說汽車。

國內現在汽車就只有一汽生產解放卡車和紅旗轎車、上海轎車廠生產的上海牌轎車,以及北京汽車廠生產的212。北京吉普不說了,它就不是轎車,解放卡車也不可能作為政府辦公用車,現在國內就只有上海轎車廠,每年生產3ooo輛上海轎車,這點產量根本就不夠全國分配的!

所以國家試圖大力引進國外的汽車制造廠商,先後找了美國的通用、法國的標志、日本的豐田、日產、馬自達。結果日本方面听說要技術轉讓,談都不談轉身就走。法國方面說得好听,說技術是可以轉讓的,但最好還是先學著從組裝零部件開始,一點一段學著怎麼制造現代轎車。零部件麼,當然就是從法國運過來……

上海廠更是慘,他們雄心勃勃說要引進一條年產15萬輛轎車的生產線,全部用來出口。結果話說出去了,滿世界尋找合作伙伴,卻到處踫壁。人家一听要引進全套技術,立馬就搖頭,只有德國的大眾表示出了一定的興趣,能否談成,還未可知。

只有通用方面答應了我們的條件,準備和北京汽車制造廠談判,關于在京合資生產suV越野吉普的合作事宜。

你看看,兩年來,如果不算你,我們還有些什麼收獲?錢,外匯沒吸收進來多少;技術,不是過時的技術,就是拿些廢銅爛鐵來賣。郭總,你是不知道,前段時間浙江說有日本投資商來考察,準備賣給咱們全套的單晶 制備、3英寸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和技術。當時四機部很感興趣,向他們索取了技術資料送給我們鑒定,結果我們一看,比你幫我們搞的那套差遠了,對方還要價4ooo多萬美元!

這他媽都當咱們是傻子,死命地坑啊!」

傅林可能也是氣壞了,一個斯斯文文的人,也破口大罵起來︰「我們掙點錢容易嗎,這都是全體干部職工一把汗一把淚攢的辛苦錢啊,這套工藝技術落後不說,還一開口就是4ooo萬,你怎麼不去搶啊!

你說說,這樣招商引資還有意思嗎!不是踫到騙子,就是打著只賺錢不給技術的想法。上面對比一下你們單位的情況,越想越覺得窩火,這段時間被否的假投資、偽劣投資項目,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所以現在要說國內如果還有哪家外資是值得我們信任,大家腦子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你們公司的名字。自從你們公司跟我們合作以來,那個痛快,錢大把大把的掙,還都是綠油油的美鈔!技術給得痛快,雖說只允許我們在國內用,出口要通過你們,可我們還是很感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有了別的外資公司做對比,我們再看看你們公司,覺得像這樣真心為我們著想的朋友,那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而且你投資什麼項目,這個項目就賺大錢,大家對你信心足啊!別的人說這個人項目肯定成,上面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可是如果你說成,那都無需再做什麼技術鑒定、市場調查了,絕對是立馬批下來。而且絕對是特事特辦,恨不能廠子馬上就建起來、立刻就投入生產,隔天就到國際市場上賺大錢去。」

對方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甚至都開始當面吹捧了,郭逸銘當然不好再拒絕,只好答應幫他充當說客,將國產動態隨機存儲器可能的市場前景向市委梁書記說明一下。

傅林連聲感激,並暗示如果這個項目通過國家立項,將把內存的美國代理業務交給西部計算機公司來做,價格由他們來定,隨便定多少都行。反正國家的目的是賺取外匯,這個生意本身就是虧本買賣,多虧一點也沒關系。

郭逸銘笑笑,裝作沒有听懂他話里的潛台詞,只說一定會給材料所介紹一個好的代理商。

對方的利誘太低級了。

國產半導體這點利潤,風險高、利潤低,他根本就看不起。

所謂自己定價,這種不確定的承諾才是最不保險的。如果國家定了一個出口價,他覺得還有些搞頭,倒說不定接來做做,但讓他自己定價,當他是傻子麼?

價格定高了,內存賣不出去砸自己手里;價格定低了,國內遲早會得知具體銷售價格,到時候還以為他吃了多少回扣,說不定「挖社會主義牆腳」的論調都會出來。他靠著這幾年和國內的誠信交往,互榮互利,才在國內留下了良好口碑,又豈會為了一年不過幾十萬的蠅頭小利,砸了自家招牌。

傅林也太小看自己了!

他裝作听不懂,便將話題轉向剛才傅林說到招商引資中,日本半導體商人打算用4ooo萬美元的價格,向國內轉讓過時半導體生產線和技術的事情,笑道︰「日本半導體每年在美國賺那麼多錢,還不滿足,還跑到國內來騙錢。」

「也不能這麼說,4ooo萬美元在外匯緊缺的國內來說,算是命根子一樣的寶貴。可對日本人就不算什麼了。對日本人來說,半導體還不算最賺錢的行當,一年也就在美國賺個幾億美元。他們在美國,最賺的是鋼鐵、汽車、家用電器這些。一年下來,幾百億的銷售額都有,這點錢賺不賺都無所謂。」傅林也是很懂察言觀色的人,見他確實不感興趣,也就不再勉強,隨口跟著他的話題,接得很順。

「這麼賺!」

郭逸銘大吃一驚,他關心的都是電子行業、電子技術上的展,對于其他行業了解並不多,听到日本竟然靠著鋼鐵、汽車、家用電器,一年在美國銷售幾百億,也不覺吃了一驚。

「當然是真的。就在去年,郭總在美國的時候,國內組織了一個考察團去日本考察,借鑒學習對方崛起的先進經驗,我也有幸被選中去走了一趟。我們走了很多地方,也了解了很多信息,收獲非常之大。」傅林這趟日本之行看來並不是只在游山玩水,也確實收集了許多信息,說起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侃侃而談,各種資料信手拈來,「日本戰後,先是通過紡織之類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積累起家資本。

這段時間,日本的各種生活用品極度匱乏,全靠進口滿足基本需求。日本對美國的經濟,是徹徹底底的貿易逆差。

當日本有了一點積累以後,就開始大力引進美國的先進鋼鐵冶金設備和技術,展國內的重工業,並帶動資源、能源、機械等配套行業一起展。

從戰後到65年這二十年時間,日本都是臥薪嘗膽的蟄伏期,一直都是對美貿易逆差。

但65年也是日本經濟展的分水嶺,從這一年開始,日本對美貿易,次出現了貿易順差。這個時候,貿易順差還很不明顯,最起初只有一億多美元。

日本在重工業和資源行業展起來以後,迅轉向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從而實現了第一次產業升級。出口的產品除了傳統的紡織、鋼鐵,新增加了汽車、半導體收音機這些家用電器。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日本的對外出口規模迅擴大。

據說美國的鋼鐵公司和五大湖汽車工業中心,都被日本人搶去了許多生意。他們的工人一說起日本人,都恨得牙癢癢的。

從71年開始,日本每年的貿易順差開始擴大到十億美元以上。到了7o年代中期,他們的對美貿易順差已達到數十億美元。而據最新的數據,去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已經達到了12o億美元!

所以我說,區區4ooo萬美元的銷售額,他們其實並不在乎。」

郭逸銘已經听得呆住了。

以美國去年3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說,12o美元的貿易逆差看起來好像並不多。但要知道,這3萬億可不是同比上年增加了3萬億,而是全體美國人、包括在海外的公民、公司,以及外國在美企業都計算在內,總共一年創造的價值。

而且按照美國重復計算、家務勞動也算gdp的計算方法,這3萬億里其實還有不少的泡沫水分。只要看看IBm就知道了,它去年也不過才創造了一百億的總收入,日本等于一年就從美國賺走了一個IBm的所有收入!

而美國又有幾個IBm?

難怪他們崛起那麼快,原來早在很久以前,他們就開始拼命吸美國血了。可就算這樣,美國還在繼續姑息他,並極力壓制國內資本家的反彈,這才是最奇怪的。這到底是在放縱日本,還是在國內積蓄對日本的仇恨啊,這樣的怒火年復一年積壓在美國人民的心中,一旦爆出來,會將日本燒成一片灰燼的吧……

郭逸銘打了一個冷戰。

他開始有些看不懂美國政府的做法了,搞不懂他們到底是出于冷戰需要,故意壯大日本,還是讓美國民眾對日本的仇恨積壓到最大,然後找機會來個總爆,對日本進行一次徹底清算。

或者,是兼而有之?

可憐啊可憐,日本現在還懵懂無知,以為美國真是一片樂土。各財團、各公司拼命趴在美國身上吸血,唯恐落于人後。現在連半導體行業也趕了上來。從後世的經驗可以看出,高科技可是美國的警戒線,踩上這根紅線就會遭致致命打擊,看來這仇恨應該快要到爆點了。

那麼現在,究竟是應該去日本辦廠,借日本的技術、設備和廉價的人工,也跟著他們一起財,大撈一把呢,還是等著美國飆的時候,跑去趁火打劫?

這個時代又和後世不同,後世的中美雖然長期競爭、對抗,但始終沒有扯下最後的臉皮。而且資本的融合性,使得兩國都投鼠忌器,既有對抗又有合作。總體而言,合作還是主流,和這個時代的美蘇爭霸還有很大不同。美蘇爭霸是生死存亡之爭,所以美國或許會繼續容忍,一直容忍到忍無可忍……

郭逸銘默默地听著傅林講述他在日本考察之行的各種見聞,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心中卻在不停地進行著各種盤算。

……

郭逸銘在北京多留了一周,成功地幫助傅林把半導體內存的項目通過了上面的審查。最終美國之行,他們是在第二周的周五下午出的,並于晚七點過降落在了日本的東京國際機場。飛機將在這里停留一個小時,進行機場快檢修、補充油料,然後繼續起飛,下一站是美國的夏威夷。

因為這是長途國際航班,飛行時間漫長,在乘務員引導下,所有的乘客領了中轉牌後下機在候機廳內休息,可以買點東西吃,順帶著放松一下。

郭逸銘和舒雨菲剛剛進入候機廳,舒雨菲就咦了一聲,朝一堆接機人群指過去,對他說︰「老板,你在日本有朋友?」

「沒有啊?你看到了什麼?」郭逸銘好奇地朝她指的方向看過去。

他有點輕度的近視,不戴眼鏡不影響工作生活,但遠一點的景物看起來就有些模糊。他只看到遠處人影綽綽,好像有不少接機的人舉著牌子,並沒有看出有什麼不對。

「老板,那怎麼有人舉著寫著你名字的牌子,在那不停地舞動呢?而且那塊牌子下有不少人呢,看他們穿著都很不錯,像是很有身份的人呢!」舒雨菲的雙眼視力2.o,足以當飛行員,一眼就看到了牌子上寫的內容。

怪了,我可只是飛機中途經停,怎麼會有人在這里等著接我?

郭逸銘有些好奇,跟著舒雨菲向那群衣著體面的日本人走去,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誰在這里,利用短暫的經停時間,也要見他一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