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自南疆的緊急需求

作者 ︰ 急凍人

在測試尋址的同時,通過實物向老百姓宣傳手機的做法很成功。

雖然許多人听不懂技術人員解釋的那些科技名詞,仍然搞不懂手機為什麼不用電話線就可以通話,而且想打給哪個、就打給哪個,從不會撥錯——固定電話就經常撥錯號——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們都一致確定,這電話是真的!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都很淳樸。

淳樸並不是指老百姓就憨厚老實,而是指沒有經過各種復雜思想的侵蝕,老百姓的想法更單純,恨與愛都表現得很直接,沒有虛假掩飾。

對于沒有親自驗證的東西,大家普遍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說不買就不買,你宣傳得再天花亂墜也不相信。幾千塊錢對于隨便哪家來說都不是個小數目,在沒有弄清楚之前,即便家里有錢、對電話也有著極大的渴求,也不敢貿然登記。

但確認了真實性之後,群眾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真正對電話有需求的家庭,立即毫不猶豫跑到當地街道辦、電話局去登記,要求購買一部手機。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確認了移動電話的真實性,購機者的數量也開始逐漸增加。

西城1號基站原本在接近1200部之後,就停滯不漲的登記數量終于突破了1200部這個數字,緩慢地、但每天都在增長地向上攀升。

1205部……

1218部……

1221部……

……

每天或多或少增加的數量,讓郵電通訊部、無線局的人很是高興。這是首批不需要行政攤派、不需要動員,完全自覺自願地購買行為,也證明移動電話真真切切是老百姓們所需要的,市場前景是樂觀的。

每天上班前問一問昨天登記的人數變化,下班後詢問一下今天的統計數字,成為郵電系統內干部職工們的例行工作。如果有一天不關心一下,都會覺得身體不得勁,做什麼都沒有精神。而一听到今天又漲了幾個、十幾個登記用戶,他們就會感到精神抖擻,工作起來

也干勁十足。

在鋪設線路、定點選址的同時,移動主控機房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考慮到電話局東西城分局剛剛通過光縴實現了內部聯網,速度夠快,為了縮短與固定電話的連接距離,減小兩個網絡間的信號延遲,同時也是為了節約建設經費,無線局移動業務處主控機房就設在了電話局西城分局內,與西城分局的電信機房相隔僅一堵牆。

隔壁的電信機房在進行程控設備的安裝調試,移動電話主控機房也在進行程控設備的安裝調試。只不過隔壁安裝的是萬門程控電話系統,而移動機房只有千門。在移動用戶還不多的現在,無線局方面認為千門程控已經綽綽有余,至少在兩三年內,全市移動網絡完全

建成以前都無需進行擴容。

電話局的程控系統自帶一套數/模轉換系統,這是為了解決固定電話模擬信號接入以後的識別、轉接而增添的設備。

但此時正好便宜了無線局,他們連數/模轉換設備都節約了,可以直接將信號傳到一牆之隔的電話局機房,通過數字程控系統並入市話網絡。便宜佔了就佔了吧,偏偏無線局的人正在春風得意,說話就有些不知道收斂,當著電話局的員工就嘲笑對方忙來忙去,結果都

是為無線局作了嫁衣。

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事,電話局職工早已積壓的怨氣卻一下子爆發了出來。

在這件事上,他們感到自己就像是後媽養的。

無線局現在日子夠不錯了,部里的政策都傾向他們,把電話局主要的技術骨干、精兵強將都抽調了過去。而且對方靠著收取的預付費,獲得了比電話局更多的經費,還經營著更有前途的業務,可對方居然連這點小便宜都要佔他們的。

經由這一件小事,電話局職工們頓時鬧了起來,口里堅決要求無線局自己掏腰包買一套數/模轉換設備,要不就不準他們接入,實際上卻是借此向部里表示他們的不滿。

施部長等人只好耐心做說服工作,表示部里不是不支持固話,而是實在缺錢,無法同時進行兩種電話的建設工作。為了盡快滿足增長的電話業務需求,部里才不得不暫時加大移動業務扶持力度。

以後等到部里經濟寬裕了,固定電話還會是重中之重。

話是這麼說,可在施部長心中,固定電話還就是不如移動電話。

固定電話可以做什麼?除了打電話,無非就是再接收一下傳真,其他就什麼都不能干了。

可固定電話能干的這些,移動電話都干得了!

電話功能就不說了,接收的語音更穩定、更清晰,還具有固定電話所無法比擬的移動功能。固定電話總不能拖著一根電話線,像移動電話一樣到處走吧?

傳真?

只要一個轉接口,移動電話的數據接口就可以直接和傳真機相連,數據傳得更快更準確。根據中美電子研究所提交的資料,在緊急情況下,為了傳輸某些重要數據,還可以暫時停止其他用戶通話申請、讓一部電話獨佔帶寬,實現最高4兆赫茲的資料傳輸,這對國家來

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性價值!

從建設周期來看,固定電話網絡建設,需要布設一根高品質的通訊電纜作為主干線路,數條重要支線。而且每一個用戶都需要單獨拉一條線,以後每增加一個用戶,又需要再拉一條電話線。建設成本、建設周期都嗖嗖地往上竄。

移動電話就省事多了。

同樣是一條成本高昂的主干線,但就此為止了,接下來就是基站,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新增用戶也不需要再拉什麼線,只需要在系統中錄入手機的內部芯片編號,開通電話號碼,用戶拿著手機出門就可以用,太方便了!以後如果用戶數量增長過快,也只需對基站、主控機房進行擴容就可以解決,分步解決方案還能緩解部里的資金壓力。

對比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好處簡直數不過來!

但即便他如此看重移動電話,他也是郵電通訊部部長,而不是無線局局長,一碗水得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國家建設是一盤棋,通訊建設也是一盤棋,固定、移動、郵政手心手背都是肉,都得考慮到。好說歹說,在他的勸說下,無線局從移動電話收取的預付費用中,撥出了三分之一貼補固定電話的建設開支,才算平息了電話局方面的怨氣。

給了電話局,郵政總也得考慮一點吧,于是又撥了五分之一給郵政。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就因為無線局員工的無心失口,結果使得他們收取的網絡建設費用被電話局、郵政生生割去了一大塊。

這兩家都滿意地住口了,但無線方面卻是欲哭無淚。然而它是一個新建部門,部里的支持者不多,受了委屈也只好自己扛著。局里除了給那兩個惹起禍端的家伙批評、穿小鞋,也只有在無人時對電話局、郵政趁火打劫的行為破口大罵。

……

南疆,對峙前沿。

幾個老百姓裝束的普通人在幾名軍人的掩護下,悄悄地穿過一個密林,爬上了一個小山頭。

10月的南疆氣溫不是太高,但由于一路在悶熱的密林中穿行,山路體力消耗巨大,幾個老百姓裝束中年人都走得氣喘吁吁,到了山頭後就吐著舌頭再也走不動了。

在他們藏身的山頭周圍,都是層巒起伏的丘陵。越過山頭上方、他們的對面,是一個陡峭的高山。

「屈組長,我們不能再往前走了!對面就是老山主峰,越軍佔據了山頭,用鋼筋水泥修建了永備工事,天天架起大炮向我境內轟擊,已經有300多名我方群眾被他們炸死炸傷。他們火炮陣地在山後,我方攻擊不到,所以你們要觀測地形,最好就在這里看。」一名陪同

的軍官遞給對方一支軍用水壺,勸說道。

「光這樣看不是辦法啊,最好能夠實地測試一下信號強弱。這里到處都是山,阻擋信號的傳遞,移動設備到底在山區效果如何,不測一下我心里沒底啊!」屈組長在陪同的軍區通訊股股長示範下,小心翼翼地趴著身子,從一叢灌木中探出頭來,仔細地看著周圍的地

形地貌。

屈組長名叫屈洪凱,是中美電子研究所移動電話項目組副組長。

這次他們忽然接到軍方的要求,希望研究所能協助軍方在南疆最前沿陣地後方,建立一到數個移動基站。最初耿杰是打算自己過來的,可考慮到他年紀比較大,在南疆又是爬山又是穿林可能身體吃不消,屈洪凱就自告奮勇過來了。

軍方的說明他們也知道了。

自從79年反擊戰之後,中越就正式翻了臉。

自衛反擊戰盡管痛擊了對方,也消滅了越346師大部以及大量地方部隊,但其師部卻逃月兌了打擊,而且越軍正規軍主力仍未受到決定性殲滅。另一方面,此戰也暴露了我軍許多弱點,這一仗損失也不小,更何況我軍戰後就迅速退回,讓越軍以為我方無力再戰、也不敢

冒惹怒蘇聯的危險再戰,因此氣焰更加囂張,天天炮擊我方邊境,炸毀房屋、打死打傷我方群眾。

老山、者陰山都是緊鄰我方邊境的高山,居高臨下俯瞰我方邊境,給我方正常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威脅。

為了改變邊境被動態勢,軍方決定再組織一次戰斗,奪取這兩個邊境要地。

而且這一次打下來,就不打算再退回來了,將就地堅守,至少是要將主峰制高點控制在己方手中。

這不是摧城滅國之戰,而是改變邊境防御態勢的局部戰役。

要堅守陣地,就需要在關鍵要點長期駐守部隊。

只要有過戰爭經驗的人都知道,一線、不管是我方還是敵方的一線陣地,都在雙方的遠程炮火覆蓋範圍。密集炮火割裂了一線陣地和後方指揮所的人員往來,只能利用地形、黑夜隱蔽,穿越火線,小規模、運送補給。

由于落下的炮彈太過密集,電話線很容易被炸斷,傳統通訊方式幾乎很難持久,前後方很容易出現聯絡中斷。

這是很要命的,尤其是在敵方發起反擊時,如果不能保證順暢的通訊,不能及時通報敵情、敵方進攻路線、兵力配置,後方遠程炮火就無法給與前線有力支持,極大地危及陣地防守安全。

目前國內基層部隊主要通訊手段還是步話機,通話質量差、傳輸距離短、保密性幾近于無。

軍方迫切需要一種更便捷、更難破解的營、連級通訊設備,這時中美電子研究所研發的數字移動電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他們稍一了解,就迅速確定了掌握這項技術,並加以改進以後作為陸軍基層部隊的指揮通訊設備的想法。

起初他們還想著等北京的實驗網絡建成,通過合作從對方學到技術。但由于越方氣焰越發囂張,仗著它可以打我們、我軍打不到它的火炮,天天從山上架著大炮轟擊我方軍民,犯下了累累血債,在廣大邊境軍民中引發了極大憤慨,要求軍方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

呼聲極為強烈。

形勢逼人,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此時已經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一定要快打、大打、一次性徹底消滅對方威脅!

慢慢的等已經來不及了,那麼軍方就只能緊急要求中美電子研究所,立即在突破以後的堅守陣地後方,隱蔽地修建一到數個無線基站,保證能夠在敵方前幾次反撲中保持前後方的通訊不被中斷,守住陣地。

至于軍用化改造,那都只能等到以後再說了。

幸好越方電子化水平比我們還差,缺乏干擾手段。只要能頂住前幾波反撲,穩固了陣地,其他的再下來慢慢改都來得及,了不起到時候全部重新更換軍用級元器件就是了。

雖然這樣多花錢,但相對于那些犧牲的戰士,只要能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我看了一下周圍的地形,如果我們將天線設在山頂,很容易遭到對方遠程炮火的破壞。因此天線只能建在山後,利用山頭擋住敵方的炮彈,同時采用從側面發射定向電波的形式來傳送、接收前線信號比較安全。

這樣的話,一個基站的覆蓋範圍就不夠了,必須通過數個基站,從幾個方向來提高覆蓋率。

而且為了避免對方的炮擊,基站的位置要後撤至容易檢修線路的距離。同時我們需要避開對方封鎖交通線的炮擊路線,選擇一個安全的角度。好在一旦奪下主峰,這里就是後方,安全性能有所保證,就算線路被炸斷了接通也容易。但距離遠了,前線信號會變得微弱

,所以我們還要增大天線功率……」

屈洪凱匍匐在灌木後方,一面指示組員繪制地形圖,一面小聲地和身邊的軍區通訊股股長交換意見。

「我們也可以在主峰山脊背後設立一個中繼站,接收來自後方的信號,放大以後再發送至前沿陣地!」一名組員探出頭來看了一陣子,指著峰頂的方向說道。

「那就需要我們的人緊隨部隊前進,等部隊攻下山頭,我們就立即沖上去,以最度搶建中繼站……」

「不行不行!這樣太危險了!你們教我們如何建站,我們通訊股出人!」通訊股股長連連搖頭,激烈反對。

「你們的人沒搞過這個,要是拖延了時間怎麼辦?影響了戰斗勝利怎麼辦!不用說了,我們出人,你們負責我們安全就是了!」屈洪凱堅決地否決對方提議。

「可是……」通訊股長還想說服。

「可是什麼?你們能犧牲,我們就不能犧牲了?都是為了這個國家,還分什麼你啊我的?小胡,把圖畫精細點,路線也標清楚,我們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如何用最度,在主峰後方組建一個信號中繼站。」屈洪凱不容置否地獨斷專行道,並仔細地打量著上山的道

路,以確認從那條線上山。

信號中繼站不同于基站,接收、傳送的都是電波,不需要通過數據線和後方聯系。

也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才能解決敵方密集炮火封鎖下,可能炸斷數據線的難題,實現前後方不間斷的信息傳送。

我軍的傳統,在堅守陣地時施行前輕後重式配備。前方只放少量部隊,起到監視敵人、阻滯敵人推進、指引後方炮火精確打擊的作用,因此移動設備無需人手一部,能做到班一級有兩部就足夠了。

支持的用戶數量不多,設備投入也可以少一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