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阿和帶著阿雅和數十名漢子來到吉陽縣城。
「真熱鬧。」阿雅非常驚訝。
現在的吉陽縣城比之一個月之前確實是熱鬧多了,一個月之前吉陽縣的城門空空蕩蕩,老半天才有一個兩個人進城,而現在,進城出城的人絡繹不絕,農夫小販行腳商,人流量是一個月前的百倍不止。
「確實是繁華許多,看來文兄弟對做官也很有一手。」
阿和大贊,他現一個怪事,不管是進城還是出城的人,人們都是靠著右邊走,而且道路中間並沒有行人,只見馬車,行人都是靠著道路的邊沿步行。
而且一些青壯在官兵的督促下正在擴建道路,不遠處的城牆也有一段已被拆除,烏壓壓一堆人正在那邊做工,阿和看了半天,估模著那邊的位置是要再開一座城門。
一群人圍著一張告示議論紛紛。
阿雅的好奇心向來很重,拉著阿和就過去湊熱鬧。
兄妹二人都不識字,告示自然是看不懂的,不過阿和會說宋話,听起來自然也不成問題。
听了半天,阿和才明白是怎麼回事。「知縣大人準備建立廂軍水師,告示上說官府要招募水手、船工、舵手還有水兵。」
「知縣大人?」阿雅歪歪腦袋,道︰「那不是文大哥嗎,文大哥要建水師干嘛,吉陽縣又沒有多少海商,海盜更是沒有,用不著水師吧?」
「誰知道呢。」
阿和一行來到縣衙。
「站住,縣衙重地,閑雜人等不得擅闖。」
阿和跟衛兵解釋︰「我們來自椰根峒,是來投軍的,還請軍爺通傳一聲。」
「椰根峒?你們是俚人。」衛兵們頓時拉下臉來,呵斥道︰「你們俚人不是連賦稅都不想繳納嗎,如何會來投軍。吉陽縣並不歡迎俚人,請你們離開。」
這是咋回事?阿和模不著頭腦。
阿雅生氣了,直嚷嚷︰「我們椰根峒的俚人本來就不用繳納賦稅。」不過她說的是俚語,衛兵們听不懂。
阿和拉住阿雅,賠笑道︰「這是不是有什麼誤會?軍爺,我們椰根峒並不屬于吉陽縣治下,向來是不用交稅的。還有,我叫阿和,跟你們知縣相熟,我已經跟你們知縣約好了,我真是帶人來投軍的。」
「跟知縣大人相熟?」衛兵仔細打量阿和一行,遲疑不決。
這時,縣衙里出來一名衙役,阿和一看,卻是木芝,頓時大喜,「木兄弟,你來的正好,你來跟他們解釋一下。」
「阿和,」木芝看到阿和他們,頓時一喜,問道︰「你回來了,你不是說回家交代一下就來吉陽縣嗎,怎麼一交代就是一個多月?」
阿和大汗,道︰「我一個人當然不用那麼久,我不是看文兄弟手下沒幾個人就想多拉點人過來嗎,人一多需要的時間就長了點,這次我回寨子里拉了四十多號人過來,怎麼樣,還不錯吧?」
木芝笑道︰「不錯個鬼,現在大人的手下人多了,光是廂軍就將近一千人之多,現在又要建立水師,到時候人就更多了,你這四十號人頂什麼用。」這當然只是說笑而已。
隨後木芝和衛兵解釋一番,將阿和他們帶進縣衙。
「你們就現在縣衙休息一下,我去叫人給你們準備飯菜。」木芝將阿和他們帶到一座小院,對阿和道︰「具體怎麼安排還得等大人回來才能決定,對了,阿和,你是準備做衙役還是想參軍?」
「本來是準備做衙役的,」阿和一邊招呼寨子里的人休息,一邊道︰「可是現在我听說文兄弟準備建立水師,水師好,我們這些人的水性都不錯,操舟也不是什麼難事,我估模著進水師也不錯。」
木芝撇撇嘴,不屑道︰「得了吧你,大人準備建造的都是海船,到時候水師是要在大海里跑船,你們無非是在小河里操舟捕魚什麼的,那點水平到了大海里可不夠看。」
阿和毫不在意,道︰「不會可以學麼,我們這四十多號人水性都不錯,總比旱鴨子好……阿雅呢,怎麼一會兒就跑不見了?」
「剛看到阿雅跑去後院了,估計是去找大人了吧,不過大人這會兒不在縣衙,阿雅是要白跑一趟了。」
正說著,阿雅跑了進來,氣呼呼地道︰「氣死我了,文大哥不在縣衙。」
「大人去了南邊,那邊有一座船塢,大人正在那邊建造海船。」
阿雅興奮道︰「等下我也去看看,我長這麼大還沒看過海船呢。」
吃過飯,又休息一會兒,阿和本來是準備在縣衙等文青回來的,但架不住阿雅吵著要看海船,只得帶著阿雅他們跟木芝出了縣城。
東西兩河在吉陽縣交匯,匯聚成一條大河流入海棠灣,吉陽縣離海棠灣大概有六十多里。按理說要建造海船是得去海邊,可是東西兩河匯聚而成的大河水面很寬,最窄處都有三百多米,水深也不錯,跑四五百噸以下的小船沒什麼問題。
文青在吉陽縣城南邊十多里建造了船塢。
木芝帶著阿和兄妹趕到船塢的時候,文青剛剛「建造」出第一艘船。
其實這是系統獎勵的一艘船。
「恭喜您完成臨時任務︰剿匪。此次剿匪歷時47天,總計剿滅大小匪徒26股,殺死土匪772人,俘虜3245人,招安61人,吉陽縣的土匪山賊已經基本清繳干淨,作為獎勵,您獲得五千枚金幣,另有中型船一艘。」
是時候建造船塢了。
在獲得系統獎勵之後的第二天,文青跑到吉陽縣南邊十多里的地方放下系統給予的船塢,然後雇佣造船工匠一百人——文青想罵娘,系統真特麼的黑,雇佣工匠必須一百人一起雇,不能少,也不能多。
「見過知縣大人。」
一百名頭挽髻身穿漢服的工匠憑空出現,無論文青怎麼看,這些工匠都跟這個時代的宋人差不多,穿一樣的衣服,說一樣的話,行的禮都一樣,好吧,這些無關緊要。
隨後這些工匠不知道從哪里找來材料和工具,開始建造第一艘船。
「你們干嘛呢,我還沒說要造船。」
工匠們答曰︰「大人受系統大嬸獎勵一艘中型船,雖然大人沒有吩咐,但獎勵的船只必須建造。」
原來獎勵的船是這麼來的,文青有點明白了……等等,我還沒決定該要什麼船型。
「獎勵船型不可挑選。」
??????.?.:*★☆……
文青很想說你這是強jian民yi,不過最終也只能冒出一串火星文。
然後,等木芝帶著阿和阿雅到來的時候,系統獎勵的中型船剛剛造好,系統雖然摳門,但獎勵的船只確實不打折扣,那是乎文青意料的好東西。
中型飛剪船︰排水5oo噸,載重293噸,四桅三十二帆(默認為2o面橫帆和12面三角帆),航5~16節,炮位32,現有火炮十門,載員11o~34o人。
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河面上,在這個時代來說,排水5oo噸的船確實算得上是龐然大物,兩宋時代最大的神舟也才11oo噸,可神舟不是船,那是大宋朝廷的臉面,普通人是見不到神舟的,民間大點的海船也就兩三百噸罷了。
飛剪船啊,文青看的直流口水,不過為嘛不是破風船呢?
飛剪船的優點文青大致听說過,那是半專業的運輸船,非專業的戰船。飛剪船最大的亮點就是度,它是風帆時代最頂級的飛船,度只在破風船之下,但就是因為飛剪船所有的設計都為度這一個數據讓路,所以飛剪船的運輸量比普通船型要低很多,而且因為飛剪船的船體太低,所以對炮戰不利,普通的5oo噸級船只怎麼說炮位也不會少于7o個,但對于飛剪船來說,5oo噸級的船能有32個炮位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有種種缺點,但飛剪船要的就是度,在飛一般的度面前,一切缺點都是浮雲。
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將這艘船開起來,16節的最高航,對操帆手特別是舵手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按照文青的估計,吉陽縣最好的水手和舵手能將這艘飛剪船開出1o節的度就算頂天了,要想揮出飛剪船的最大航,文青估模著得去中原招募水手和舵手。
「有沒有飛剪船的圖紙?」文青貪心不足,向造船工匠要求更多。
「沒有,我們只能造出這一艘飛剪船。」
文青無語,「你們不會學嗎,現成的飛剪船就在這里,你們多研究研究不就行了,我不要求你們造出一樣性能的飛剪船,性能低點也可以。」
工匠直接搖頭,表示研究不了。
文青最終是弄明白了,系統有限制,文青想依靠系統工匠仿造飛剪船是完全沒有指望,要仿造他也只能依靠這個時代的工匠來仿造。
是個游戲就能作弊,我就不信玩不過這個破系統,文青決定過段時間去中原招募一些工匠回來。
「好大的船啊,這麼大。」
文青一看,卻看到眼楮瞪得滾圓外加一臉好奇的阿雅,頓時高興萬分。「阿雅你來了,來,大哥帶你上船看看。」
俚語文青大致上能听懂,也會說一點,跟阿和混得久了,多少都會一點。
「好啊,好啊!」阿雅歡呼雀躍。
木芝相當震驚,這才多久,一個多月的時間連建造船塢都不夠吧,可文青不但完成了一座船塢,現在居然連船都建造了一艘,還是這麼大的一艘。
莫青言拉了他一把,「別愣著,我們也上去看看,這麼大一艘船,即使是在中原都不多見。」
其實,莫青言遠比木芝更為震驚,他是文青的親衛隊長,這一個多月只有很少的時間被文青撇到一邊,其余大多數時間他都跟文青寸步不離,一個月造出這麼大一艘船算什麼,這個船塢還是一日之間就突然出現的呢,還有那些工匠,莫青言怎麼也搞不明白那些人是怎麼來的。不過這不重要,以莫青言的性子,即使再怎麼驚訝他也不會宣之于口。
「阿和兄弟,你也來了。」莫青言又跟阿和打了個招呼。
「這船真是大。」阿和帶著他的人上了飛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