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記 第二卷 少年意氣 第一百章 殿試

作者 ︰ 林南1

六時二刻。林南起身更衣,林跪、春哥幾和林四跟著,咒。」;街前行,快到卯時來到宮門口。林南出示了兩榜公文,守衛便放行了。

此時天色放亮,東方漸漸露出一抹金光,不多時金光漸盛,一輪紅日躍出地平線,剎那間天地萬物爍爍生輝,都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皇宮里殿角飛檐上蹲伏的座獸受霞光一映,更增莊嚴肅穆,樓台殿閣鱗次櫛比,遠遠望去似立于雲霞之上,顯得氣象萬千!

進宮門走出不遠,未到金水橋前便被攔住。林南周圍,已經有數十士子圍聚在此,都是進宮參加殿試的貢士。林南游目四顧。沒多時便瞧見了一個。熟悉的面孔,正是顧文朝。兩人此時此地見面,彼此感到既熟悉又有些陌生,似乎是受到了皇宮內正氣威嚴的壓抑,兩人只互相拱了拱手,並沒有湊到一起寒暄說話。其他的士子也是一般,都噤口不語,默默地等待著旨意。

卯時二刻,三百一十二個上榜貢士悉數到齊,前面側門傳來一陣靴聲,一個穿著顯貴的太監帶著四個小黃門急匆匆地走出來,高聲宣讀聖旨。旨意一完,那太監走在頭里,眾多士子排成三列,魚貫而入,朝著保和殿默默前行。

卯時三刻,天子在保和殿升駕。

眾士子來至殿下,只見左右御林軍士挺戈執矛列隊在台階兩側,殿門口左右站著金甲力士,宛如天將下凡;廊檐之下排著樂坊伶班,隨著爐鼎鶴嘴之中香煙裊裊,大雅之樂徐徐而起。內官唱喏之後,百官覲見,一排排紗翅亂顫,一隊隊禽獸爭輝。陽光照射之下,百安朝服奼紫嫣紅,宛如百花爭艷。

保和殿內,金燦燦九龍御座之上高坐一人。頭戴九龍至尊冠,身穿明黃色容龍袍;雙眉斜飛入鬢,二目炯炯有神;膚如皓月,唇如丹朱;微微一笑若春風化雨,輕輕一語宛帶滾雷之音。煌煌然如神仙降世,浩浩然似玉帝垂臨。正是當今天子,大建朝的至尊皇帝一啟元帝!

百官朝罷,內侍太監宣眾生覲見,一眾士子魚貫而入來到陛前。人人垂,不敢絲毫逾越。往日林南在宮里侍讀之時,也沒少見啟元帝,但那時候不知道是私下見面還是什麼原因,並不覺得啟元帝凜然不可接近。可今日這番再來,林南的感覺立刻翻了個個兒,還沒等踏入保和殿門,便覺得一股威壓撲面而來,端坐御座之上的啟元帝,再也不是平日里那個言辭隨和,和藹得如同長輩的那個人」此時坐在上面的,完完全全就是九五至尊,萬人之上的天子!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皇帝!

御座側,內侍太監錢海宣讀聖旨,大致是勉勵諸位士子為朝廷效力的意思。旨意畢,三百貢士各就各位,點名、散卷、贊拜、行禮過後,策題終于頒下來。與會試鄉試不同。天子殿試只有一場,而且不考經義不論詩詞,只單單考較策論。有時候考古今策,有時候考應時策,不一而同。

殿試規定時間只有一天,時無效,但歷來殿試往往都很快結束,因為諸般士子都是歷經磨難上來的,做文章是家常便飯,何況是殿試之上,競爭激烈,誰也不甘人後,只能搶先交卷不能落後于人。因此殿試的時間往往不會很長,前朝最短的殿試交卷時間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時間」

策題下,啟元帝起駕轉到後殿休息,前面考生考試凝神答題。

別人不提,單說林南。展開試卷,將策題匆匆,林南眉頭一挑,心中便劃了好大一個問號。

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個策題,,是自己曾經做過的,而且就是在不久之前!在宮里頭那個不知名的院子里,大冷天烤著炭火,伏在一方矮櫃上做過的!那策題就是自己和十六殿下私下擬定的!而眼前這策題的題目雖然有些不同,但大致的意思和議題中心與當日所做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換句話說,這道議題看似是通古,但實際上卻隱含著論今的議題。可是林南清楚地記得,當日在宮里,皇上看了自己和十六殿下所作文章之後,是如何地大雷霆怒不可遏!雖說事後曾經傳過一句話來安慰自己,可嚴格來說那也不能代表什麼。可今日殿試大比之日,天子御批的試題,竟和自己當日所作如此相似!這又是為什麼?

別的考生接到試題之後。思考的無非是議題隱含的題意是什麼在心中所考慮的,卻和其他人完全不同,他心中想的是︰這到底是一個碎合?還是皇上有意要出此題?這題是哪一位大臣呈上來的,還是當日看過那兩篇文章之後,皇上事後有所觸動而特意選擇的?

若是巧合倒還罷了,那只須依照平常的破題起承作文就可以了;可若是皇上有針對性的選擇了這一題」那如何作答,就變得非常關鍵了」初看這問題似乎與殿試結果無關,可細細一想,卻變得很是微妙難言。

這一思考,林南便足足想了半柱香的時間,」

啟元帝欽點的殿試官有三位,全部都是內閣大學士,進士出身的老才子。一個是李東路,一個是楊自和,剩下一位便是範宣。啟元帝起駕離開保和殿之後,閑雜百官也各自回班,剩下禮部幾位和三位大學士一同監管考場。

開場不一會兒,便有士子揮毫潑墨開始答卷,楊自和看得連連集頭,在偏殿里低聲笑道︰「此次開試果然良才濟濟,皇上欽點豐之兄為國拔擢賢良,看來頗有所得。門生佳第,豐之兄如此之幸,我與仲賢兄都看著眼熱呀!」

範宣也在一旁隨聲附和,李東路拈須微笑反駁道︰「還是莫要取笑了,二位大人自入朝閣以來,也是屢經堪試,桃李滿門,生遍天下,豈有看老夫而眼熱的道理?呵呵」。

幾人談笑一番,互相恭讓,同時隔著兩層窗紗朝對面觀望。隔了一會兒,楊自和道︰「听聞此次大比會元是中州人氏,喚作顧文朝的?豐之兄時此人評價如何?」

李東路略微思量了一下,說道︰「此子經義純熟,文辭練達,听聞為人亦品正端方,會試所作力壓眾生,倒不是浪得虛名。但文章雖好,終究只是紙上談兵,若要一展胸中才學,還須多方磨練」日後若能得子賢兄一半之成,便可說得上學以致用,一展所長了。」一番話說得楊自和臉上帶笑,連連自謙。

此時外頭場中大部分士子都已經揮毫潑墨,只有少數士子還在對著議題冥思苦想,一動一靜形成反差,這些人便變得格外引人矚目。李東路掃了兩眼,眉毛忽地一挑,把視線定在靠殿柱左近的林南身上,不動了」,楊自和和範宣見李東路忽然不語,心下奇怪,順著李東路目光望去,都是心中了然。範宣悄聲說道︰「這不是前些時日在宮中侍讀的,趙老國公的甥孫麼?據坊間傳言也是大有才學之人,往年中秋家宴一鳴驚人之士,怎麼」,都這般時候了,還未動筆答題,莫非是」不對,按說不太應該呀」

楊自和看了看,接口道︰「仲賢兄說得是但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不說歷朝歷代,就說我朝以來,歷屆大比傳神童之名大有人在,但能從一而終者少之又少,若說沒有真才實學,那到未必;但說果有,多半也是虛名甚于實才罷了

楊自和和範宣並不知道當日李東路曾被皇上單獨叫到宮里,並將兩篇文章私下傳看。此時二人對答李東路都听在耳里,但並未多說什麼,也不想將往事宣之于口,此時只淡淡地說道︰「不過半柱香的時間罷了,離結束還早得很,作答究竟如何也不在這一時三刻,且再說吧」

話音未落之時,再看殿外,林南恰好揮毫潑墨開始答題,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一般」

細沙漸下,日上中天。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保和殿內,最後一張卷紙也已被收了上來」

不但所有的士子松了一口氣小忙碌了大半天的幾位考官和一眾隨管也都松了一口氣。接下來受卷、掌卷、彌封收存之後,殿試便算完成了。眾士子拜別考官,離宮而返,自此之後便等著殿試唱名,天子御批了。

殿試閱卷有單獨的日子,到了這一天,被挑選出來閱卷的官員一齊到場,每人一桌,輪流傳閱,按照特殊的標記在卷尾處標示出自己認為的優劣等級。全部評完之後統一挑選,優等標志最多的十份試卷進呈給皇上,天子御批之後,次第既定。

幾天之後,閱卷已畢,幾位大學士聯袂入宮,將評定結果進呈給啟元帝」

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青雲記最新章節 | 青雲記全文閱讀 | 青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