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續與榮飛的談話在不甚友好的氣氛下竟然進行了三個多鐘頭。沒有顧慮的榮飛暢所欲言,這是個難得的場合。從深圳回來後的他內心有這樣一個念頭,如果今年進入不了北重的中層,那麼將選擇離開。對于北重這樣一艘大船,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整個形勢的逼迫和相關政策的到位,或許才可以令其煥內在深藏的動力。榮飛給盧續講述了他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因為蘇聯這個龐然大物將在五年後轟然倒下,北方的國防壓力驟然消除,隨之南部那個忘恩負義的小鄰居也就消停了,我國的安全形勢進入一個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新局面,更多的是面臨國內經濟改革帶來的問題和西方和平演變的壓力------但即將到來的學潮動亂榮飛不想講,他只能利用政治走向不敢深入參與政治,那不是一個企業家明智的選擇。
「你剛才說的星球大戰,什麼意思?」盧續問。已經夜深了,盧續卻毫無倦意。事實上他也不能睡,那邊卷子的裝訂還沒有結束。
「戰略防御計劃,英文叫strateginetitiative,亦稱staraprogram,簡稱sdI。「星球大戰」是台灣軍方對sdI的簡稱。該計劃源自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1983年3月的一個著名演說。「星球大戰」表後,1985年1月4日由美國政府立項開,正式名稱是︰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戰略防御計劃,計劃于1994年開始部署。其核心內容是︰以各種手段攻擊敵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際戰略導彈和航天器,以防止敵對國家對美國及其盟國動的核打擊。其針對的對象顯然是蘇聯。其技術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電磁動能武器等,或常規打擊武器,在敵方戰略導彈來襲的各個階段進行多層次的攔截。美國的許多盟國,包括英國、意大利、聯邦德國、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國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項計劃。
「計劃由「洲際彈道導彈防御計劃」和「反衛星計劃」兩部分組成。其預算高達1萬多億美元。攔截系統由天基偵察衛星、天基反導彈衛星組成第一道防線,用常規彈頭或定向武器攻擊在射和穿越大氣層階段的戰略導彈;由6基或艦載激光武器摧毀穿出大氣層的分離彈頭;由天基定向武器、電磁動能武器或6基或艦載激光武器攻擊在再入大氣層前階段飛行的核彈頭;用反導導彈、動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毀重返大氣層後的「漏網之魚」。經過上述四道防線,可以確保對來襲核彈的99%摧毀率。同時在核戰爭生時,以反衛星武器摧毀敵方的軍用衛星,打擊削弱敵方的監視、預警、通信、導航能力。
「‘星球大戰計劃’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戰略防御計劃。從歷史上看,美國的幾項國防戰略計劃,除了具有加強國防的重要作用外,還具有促進經濟的職能。通過這一計劃實施,來帶動一大批高技術群的展,以保持美國在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方面的領先地位。
從局部上說,‘星球大戰計劃’是一項國防高技術和國防經濟展戰略;而從整體上看,它又是一項綜合而全面的國家總體戰略。我個人以為更像是一場針對蘇聯的戰略欺騙。」
「欺騙?」
「是的。美國表面上是一個民主國家,實際是一個很霸道的國家,凡是符合他價值觀念的國家和制度,他便視為盟國或友邦,凡是不符合他價值觀念的東西,他便千方百計的予以摧毀。這個價值觀念,也可以叫做意識形態。反映到組織層面,表現為多黨制,三權分立等。蘇聯及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當然是美國為的西方國家的眼中釘,而蘇聯的威脅更大。美國要搞掉蘇聯,戰爭顯然不是上策。其實除掉戰爭,屈服敵國的法子很多,最高明的就是經濟了,站在蘇聯的角度看,如果美國搞星球大戰計劃,自己怎麼辦?核戰爭更多的是威懾力,如果美國有了核保護傘,你打來的核彈到不了人家領土就被打掉了,核優勢還在嗎?所以蘇聯必須針鋒相對對展自己的星戰計劃。在國力不等的情況下搞核軍備競賽必然帶來經濟上的後遺癥,嚴重的情況下會亡黨亡國。」
盧續算是比較關心時事政治的人了,對星球大戰也是略有所聞,不曉得榮飛怎麼這麼清楚。想到自己是一家大型軍工企業的領導,不由得覺得羞愧,榮飛關心國際軍情變化不能批評,預測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更是大膽之極,尤其是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竟然是針對蘇聯的騙局!
「且不說你說的這些是否真實存在,我問你,這些和我們有關嗎?」
「當然有關系。美國是主導因素,如果美國借星戰搞垮蘇聯,國際局勢將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帶來軍事領域的變革。試問,當鐵幕不復存在,全球軍事政治格局從美蘇爭霸到美國一家獨大,戰爭的形式會生怎樣的變化?兩伊戰爭結束會帶來什麼變化?回到國內,既然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外交局勢必須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帶來的必將是軍費大幅度壓縮,武器裝備以研制為主,訂單對外沒有了軍貿,對內又大幅度減少,我們將如何自處?」
榮飛不止一次提醒軍貿的黃金歲月即將結束了。盧續對此半信半疑。說實話,盧續對榮飛的不滿之處正在于此,一個基層干部,連芝麻官都算不上的小人物,總是大話炎炎,對這種國際局勢的預測實在不能令人信服,盧續沒有駁斥榮飛的武器,他對此毫無研究。但如果按照榮飛所說,國際局勢在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也就是距今十年內生不利于北重產業格局的變化,北重將會很艱難------
「還是沒有說清楚,我們該做什麼?」不知為什麼,盧續還是願意和榮飛談下去,大話听听也不錯,權當聊天解悶吧。
「研制新型武器。」
「研制新型武器?」盧續失笑道,「你來廠時間短,不曉得軍工的規矩,我們有專業的兵器研究院,企業是沒有武器研制這項職能的!」
榮飛笑道,「沒有不等于不準。我們是國企,國家獨資,如果我們研制出適宜部隊的新武器,難不成國家會處分我們?」
「處分倒不會------」盧續沉吟道,「就算你說的有道理,我們也沒有研力量!要知道研制一項新武器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仿制,有時甚至要二十年以上的時光。何況我們也不知道研制的方向。」
「事情的成敗往往在于事情的開始就決定了。如果方向正確,往往事半功倍。現在我們做這樣一種假設,國家研制重于裝備,就是更多的儲存一些新的技術兵器,那麼,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武器呢?或者說應該往哪個方向展開研究呢?」榮飛決定拋出夢境中的一些東西,「我認為,未來的戰爭形式決定武器的需求,那種像二戰的集團戰法,79年中越邊境戰爭沒有空中交火的地面步兵突擊再也不會出現了。取代他們的是遠程壓制,精確打擊,高效毀傷。一句話,就是讓武器長上眼楮!」
「談何容易!」倒不說榮飛預言的軍事變革是否準確,改變自己經營生產了多年的產品,主動進入新領域開豈是件容易之事?盧續感到榮飛有些坐而論道了,「你知道軍品研制有多難?這不是企業一家可以解決的事情!」
「我曉得程序比較復雜,也要得到部隊的支持。但我們可以先做樣品出來。如果確定方向無誤,在我們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做改進,使其符合將來的作戰要求並不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我國處于和西方比較親密的一個時期,各種軍事交流,包括武器進口方面一定進展的比較順利。基礎的薄弱和文革十年的荒廢,可以肯定的說,現在我軍在制武器是比較落後的,蘇式武器比較美制武器在精確度上本來就有不少的差距,何況我們和蘇聯還有很大的差距?就坦克而言,我軍主戰坦克是59式吧?蘇聯已經是T72了,T8o估計已經列裝部隊了。二者根本不是一代產品------我們廠生產的Q122已經快二十五年了吧?y8也有十七八年了吧?按照正常的換代時間,換了幾代?如果我們廠主動拿出計劃和方案,您說部里和軍方會不會支持?」
「沒想到你對軍品很熟悉嘛。」盧續曾做過技術員,在科研所干過軍品設計,對榮飛說的一番話沉思起來。「這樣吧,我看你一定有些想法,不如你寫出來給我。好嗎?」
「盧總,軍品萬萬不可取代民品。只有民品繁榮才是我廠長盛久安之道啊。」榮飛忽然擔心工廠在他的忽悠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軍品研上,即使有成果也不能解決這個萬人大廠的生存和展問題。今後的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國可是處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中啊。
「我知道。新星一號不是搞得不錯嗎?今年搞一千萬也是有可能的。」
不看好這個新星一號,在盧續的營銷模式下就更不看好了。榮飛還想跟盧續談談新星一號的營銷問題,盧續卻不想說了,關了燈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