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旗 第一卷 泣血年代 第一七五章 一個國家,四個政府

作者 ︰ 水鬼游魂

就在亞洲各參戰國,盯著歐洲戰局的時候。

西北中共中央駐地,窯洞中依然昏暗,但隨著一群外國記者的市場光顧,搖動的主人越來越忙碌起來。

白天,剛剛和美國記者斯諾長談《持久戰》和中國淮河以北戰區,對日已經具備反攻能力。主席的健談,說的斯諾一愣一愣的,作為《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中國戰地記者,斯諾每天都要著手準備大量的新聞素材,發往美國。

在重慶的國民政府,像斯諾這樣的記者,是不被重視的。

但也有例外,國軍大勝的時候,往往能夠收到軍政部,或者侍從室的邀請函,參加酒會。當然在酒會上,主持酒會的高官會在盡心之余,宣布他們的好消息。這種傳統,據傳是源于封建王朝,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被譽為‘與民同樂,萬邦來朝’。

斯諾毫無政府背景,不過是一家報紙在中國的駐地記者,參加這樣的就酒會的資格都沒有。所以他更喜歡在各個戰區奔走,而最後,他決心在北方,這個紅色政府的中心地帶,用他的話來說‘我已經看到了中國的希望’,給美國帶去最真實的中國資料。

主席是忙碌的,和斯諾等外國記者大談抗戰形勢之後,傍晚還要迎著寒風,騎馬半個小時,趕到五里外的一處小教堂內開會。

日軍佔領北部灣之後,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已經成為事實,這個消息,對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來說,看到了日軍南下的希望。

一直以來,日本被美英卡著脖子,連荷蘭這樣的歐洲小國,都想在戰爭中分一杯羹,用東印度的石油和橡膠,換取日本的黃金儲備。

這讓日本海軍惱怒之余,有了蠢蠢欲動的想法。

進入越南北部,和老撾等地,正是日本南下的信號。美國人被歐洲的戰局吸引住了,已經無法估計他們在太平洋的利益了。而日本的中心就在遠東,遠東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南亞。

汪精衛的叛變,讓日本內閣看到了日軍從中國戰場抽身的希望。

他們幻想著,憑借汪精衛的政治人氣,組建一支足以維持中國戰場現狀的偽軍,來防御日軍在全面侵華兩年內佔領的土地和人口。

對此,中G中央也調整戰略,準備進一步加強日軍南下後,對北方各戰區的控制權。卓有遠見的政治家,都會看到,在中國,和平的困難程度,不亞于中國軍民,將日軍趕出國土。

從27年的那場政變開始,聯合政府的構想,已經破裂。

在中國,只能有一個政府。

曾一陽在東北建立的根據地,幅員遼闊,足夠養兵之用。只要堅持到日軍拿下的那一天,就永遠不擔心,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獨裁政府時候還有存在的可能。

至于,抗戰為什麼會勝利?

只要日本敢南下,抗戰獲得最終勝利,就會縮短幾年。一旦日本進入南亞,那麼他們的對手就再也不是蘇聯和中國,而是美國,一個工業上強大日本十多倍的超級國家,世界海軍第二強國。

通過十多天的討論,中央終于決定,在原來40軍的基礎上,建立第四野戰軍,成為戰略反攻的信號。

準備花一到兩年的時間,將現在山東戰區,河南戰區的40軍主力逐步抽調至東北,通過共產國際和蘇聯政府協商,加大對東北戰場的援助,在未來的幾年內,對東北戰場擴軍等等計劃,徹底壓垮日軍在中國的統治。

在東北的1縱隊,接到了一份組建野戰軍的命令。由中央、軍委聯名下達的命令中,任命曾一陽為第一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政委羅榮桓,參謀長謝維俊……

一系列的命令,讓曾一陽看到了中央已經決心在抗戰結束之前,和日軍在北方爭奪控制權。

重慶政府完全依賴華僑支援的戰時體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多次指責重慶政府的不作為。除了一年前的萬家嶺戰役,74軍強吃106師團之外,一年之內,各地的國軍都相繼和日軍保持了一種相對的默契。

也就是,日本人不進攻,國軍絕對不會發動進攻。

這種默契,直接導致了國軍中不少雜牌軍的將領,失去了以用開戰來獲取軍餉和軍需機會。國民政府一再拖欠雜牌軍的補給之後,單單靠著山區和邊緣區域的糧餉,已經無法維持軍隊的開銷。

導致大量的雜牌軍將領在部隊潰散之前,心思有些活絡起來。

武漢保衛戰之後,汪精衛的行政院院長之職已經形同虛設,加上對抗戰的信心不足,看到蔣介石在抗戰中,不斷的收攏對地方軍閥的控制權,在抗戰一年之後,其下所有的地方割據軍閥,大部分都被瓦解,少部分臣服。

蔣介石的控制地位已經到了巔峰,要知道,在抗戰之初,蔣介石實際控制的省級行政區只有5個。

從38年的叛逃,到39年進入上海,汪精衛的精神一直在一種亢奮之中,他以為只有自己開始拯救中國免于戰火毀滅的英雄,不斷的向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西尾壽造獻媚,期望能夠盡快入住南京。

就在汪精衛滿心歡喜,準備榮登大寶,成為第二個‘溥儀’的時候,發生了戲劇化的一幕。

汪精衛手下的大將,一直擔任汪精衛和日本內閣往來協商代表的高宗武,突然聯合汪精衛手下另一個重要人物陶希聖,將汪精衛賣國的最後一條遮羞布扯掉,將‘汪日密約’付諸于公,開始了他戲劇化的反角一色。

原來,高宗武當年是蔣介石和日本談判的代表,往來國民政府和日本之間。後來蔣介石的薄幸,讓高宗武心生反感,決心跟著汪精衛干。

汪精衛叛逃之前,高宗武和梅思平兩人受汪精衛委派,先期趕赴上海,和日軍中國派遣軍磋商事宜。但當時的日本內閣一致認為,中國已經淪為其殖民地,即便有少量的反抗,也並不重要。

拋出了一份比給袁世凱的二十一條更為嚴酷的條約,《日華協議記錄及諒解事項》草案,而擔任副手的高宗武一直對此不滿。

作為汪精衛的全權代表,梅思平想都沒想,就在協議上簽字,此舉,讓日本內閣大為贊賞,認為汪精衛是真心投靠他們的,在協議簽署當天,就下令上海派遣軍護送梅思平和高宗武趕赴日本,簽訂最後的協議。畢竟,在上海簽訂的不過是一份草案,約束力不夠。

時任國民黨外交部對亞洲司對日科科長的高宗武,和梅思平一起,抵達上海的當天,就已經注定了他叛國的性質。

可是,在日本轉了一圈後,他要變卦。

變卦的原因更是匪夷所思,背上了叛國罪,已經被國民政府通緝的高宗武,在日本受到的待遇,熱情之中帶著冰冷的蔑視。這讓心中書生意氣頗重的高宗武很是不滿。

當初,投靠汪精衛,是因為蔣介石獨斷專橫,而汪先生‘面善’。

等到了日本,高宗武才發現,汪精衛投靠的背後大老板,比蔣介石更不好相與,每天腆著一張臭臉,邁著羅圈腿,在他面前信誓旦旦的說著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高宗武越想越不是味,真要成了汪精衛組建的新政府的核心人員,自己不就成立日本人的‘狗’了嗎?

東洋狗?

從來都沒有听說過,有這種生物。高宗武在一氣之下,決心不做‘東洋狗’,立志成為一條忠于國家的‘中華田園犬’。

被國民政府打上了叛徒記號的高宗武為難了,他似乎沒有回頭路了,要想重新回到重慶,進入國民政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立功抵罪,至于立什麼功勞,高宗武手上就有一個大好的機會。

全程陪同梅思平和日方談判的他,汪精衛的所以秘密都沒有逃過他的眼楮,只要他想,連汪精衛對日本天皇誕辰的賀電,他都能一字不落的全部公布于眾。

有了這把利器,高宗武心中立刻揚起了強烈的民族責任心,決心將汪精衛和日本最後談判的底碼都露出來。

這就有了,在汪精衛政府還未組建,手下高層就叛逃的‘高陶叛逃’事件。讓剛剛投靠日本政府不久的汪精衛,臉面盡失。蔣介石無疑是最開心的一位,自從汪精衛叛逃出重慶,抵達河內後,發出‘艷電’,蔣介石就無名的緊張。

別人不知道,蔣介石可深知,汪精衛在國民政府中力量到底有多大。

只要是和蔣介石不對路的,都是汪精衛的盟友,而汪精衛把持政府機構多年,在行政院中任職的國民黨元老,大部分都對蔣介石不滿。汪精衛與日媾和,氣節上確實讓人鄙夷,但也不失為一個將中國月兌離戰火的好辦法。只要不賣國,出讓部分利益,換取和平也不見得是壞事。

可‘汪日密約’一出,國人嘩然,汪精衛是將中國當成了日本的殖民地,送給了鬼子。

不少在國民政府中,猶豫著是否要跟汪精衛試著走‘中日和平’道路的國民黨中間派,立刻一個急停。

停在了賣國賊的紅線之後,這讓汪精衛大為沮喪的同時,也感覺到莫大的壓力。

重慶,黃山官邸,蔣介石笑意燦爛,自從日軍步步緊逼,進入越南,控制北部灣之後,他就很少有不皺眉的時候。今天不同,從蔣介石的臉上,可以看出有喜事。

「雨農,一定要確保高宗武和陶希聖安全的抵達重慶。」蔣介石心情大好之余,開始了他每天一行的散步。跟在他身後的除了戴笠,侍從室的蔣孝先,還有就是民國第一夫人。

戴笠頻頻點頭道︰「校長放心,我已經派出軍統最精干人員,絕對萬無一失。」

「你辦事,我放心。」蔣介石頷首微笑。

這是最高的獎勵,戴笠聞言,臉都笑成了一朵盛開的秋菊般,連話都說不利落了。

「達令,是否在重慶舉行一場就會,來慶祝此事?」宋美齡濃濃的吳音,听在蔣介石耳中,宛如瓊漿玉液一般心曠神怡。

「就按照夫人的意思,讓重慶各界,尤其是中G駐重慶的代表們出席,讓他們也看看,國名政府麾下,不管是有蛇鼠兩頭的投降派,也有深入敵營,火中取栗的義士。」蔣介石開懷大笑。

蔣孝先立刻就轉身去安排會場,又是一場毫無頭緒的酒會。對于軍人來說,對于酒會他們並不陌生,黃埔出身的將領,多少都知道些當年在廣州的酒會,動則就有上百人參加,熱鬧非凡。

但他們從骨子里,都不喜歡這種應酬。

可惜,這是一場風尚,一場由一個女人,一群商人,還有一群失意者推崇的盛宴。

一個月後,汪精衛的新民國政府正式在南京成立。

這個由日本扶持的傀儡政府,履行了他第一份政府決議,向遠在歐洲的英國和法國宣戰。

這是一個滑稽的舉動,對于汪精衛來說,宣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英國人在中國的勢力趕出國門。有一個最近的對手,就是在上海的公共租界,這個由英美共同控制的租借內,其實最終的控制權力還是在英國組建董事局。

包括巡捕房的警察,上千英國人和印度人組成的租借軍隊,就駐扎在這里。

汪精衛有心的話,可以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就能拿下這片包圍在戰爭密雲中的孤島。不過他壓根就不敢這麼做,因為日本人雖然向英國宣戰,但他們還不敢觸動美國的利益。

在日本國內,想要維持戰爭,就必須從美國進口大量的戰略物資。

石油,鋼鐵,還有其他金屬,都是日本國內無法生產,或者其控制區域沒有產出的資源。一旦讓美國人不高興了,除非在第一時間打下南亞,將英國和美國在該地區的物資搶劫一空,不然日本也只有等死這一條路了。

遠在東北長春的偽滿政府,早就在汪精衛政府之前,宣布對英法宣戰。

而重慶政府,和中G西北政府,都和英法一樣,對德國、日本和意大利宣戰。

一場2V2的四國大戰,在中國打響。

汪精衛在其政府組建之初,尷尬的發現,他的民國新政府,竟然連一支部隊都沒有。而三戰區的三十萬大軍,正好在南方山區,一旦蔣介石下令進攻,他除了依靠日本人之外,只能祈禱。

看到了蔣介石控制軍隊,從而操縱政府的手腕後,汪精衛也不由的動起了心思。

有心準備屬于他自己的軍隊,一邊還收編早就投靠日本人的偽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血戰旗最新章節 | 血戰旗全文閱讀 | 血戰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