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崛起 第四卷 等風雲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品詩會

作者 ︰ 欹鉉

王緒等人酒足飯飽,正準備離開,這時候兩名士子打扮的人走了進來,領頭一名對另外一名士子說道︰「哎,你听說了嗎?」

「什麼事情?」

「龐統準備舉辦一個品詩會。」兩人的座位里王緒等人不遠,所以王緒依舊能听到這兩人的談話。原本準備離開的王緒在听到龐統兩個字後一下子就停住了,然後按住了要離開的郭嘉、趙雨,他準備繼續听下去。

「你是說那個長得十分丑陋的龐統?听說他只和熟識的一些人相聚,想必也不會邀請你吧。」

最開始說話那人卻笑著說道︰「這一次雖然他沒有邀請我,但是這個品詩會有個規定,就算沒得到邀請的人也可以去。只要你能根據他們出的題目作詩,然後得到三名以上的與會者認同就可以參與。」

「這還不錯,是何日開始?我也想去見識一下。」

「就在明日,龐德公的府邸,據說龐德公也可能參與,如果能得到他的指點就好了。」

听到這里王緒覺得已經足夠了,于是直接起身走了,郭嘉等人也跟著走出了這個小店。

「公子可是想去這個品詩會?」郭嘉被王緒拉住後就明白了王緒的想法,仔細听了下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聚會。

「是啊,龐統乃是龐德公的佷子,常听聞有德才之名,而且和他相交的如徐庶也是賢德之人,听聞荊州牧劉表也多次征闢過他。」王緒沒有說諸葛亮,因為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名聲還不顯,不過就是龐統和徐庶的名字也讓郭嘉覺得這個品詩會分量足夠了。

郭嘉有些期待的說道︰「听起來這兩人確實不錯,想必相交之人也不差,明日去見識一下挺好。」

趙雨一听急了,連忙說道︰「那我怎麼辦?要不我跟你們一起去?」

「你湊什麼熱鬧,明天讓洪飛陪你逛街就好。」王緒搖搖頭,拿起那一堆東西直接就往醉仙樓走去了,他要做些準備,打听一下明日具體的情況。

趙雨跺了跺腳,她也不懂文墨,去了也沒意思,但是不能拉著王緒逛街讓她很是煩惱。

次日依舊是晴天,在這個快要進入隆冬的日子,這樣的晴天雖然有些冷但還是讓人感覺的舒服。此時的龐德公府邸的後院里已經有一些人聚集起來,都是龐統的朋友以及龐德公的子佷。

「元直兄,許久不見了。」龐統在人群中穿插著,每看到一個新到的人都會上去打一個招呼。

「哈哈,士元為何有心舉辦這麼一個聚會,要知道平時你可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徐庶見到龐統後也是一笑,雖然龐統比徐庶小了近十歲,但是徐庶依舊以平等的身份對他。

「其實這也是我叔父的提議,如今大漢四處戰爭,唯有我襄陽和蜀地較為和平,所以不少士人避難至此。我叔父是想通過這個詩會聚集一些初來乍到的士子,一個是看看有沒有好苗子可以收之為徒,其次就是讓我等多認識一些青年才俊。」龐統有些無奈的說到,他本就是一個高傲的人,能讓他看上眼的人並不多,所以他對今天這個詩會並不看好。

徐庶卻是心中一動,他跟龐統性格不一樣,游俠出生的他喜好結交朋友,這也是為什麼他到荊州沒多久之後就認識了不少人原因。這樣一次詩會若是真能如龐德公所願,聚集了更多新來的士子,那徐庶又可以結交不少人。

「孔明來,走我們過去。」龐統不知道徐庶在想什麼,他看到諸葛亮從門口進來,眼楮一亮拉著徐庶就走了過去。

徐庶的思緒被龐統打斷,卻沒有說什麼,見到諸葛亮他也很高興。雖然諸葛亮此時才十五歲,但是已經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樂毅等人,不少認識他的人都對他不屑一顧,然而徐庶卻十分贊同,認為諸葛亮絕非凡人。

「哈,孔明你終于來了,今日就你最晚了。」龐統走到諸葛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群人里面諸葛亮最小,龐統第二,所以也就能在諸葛亮面前裝大了。

此時的諸葛亮還帶著一絲稚氣,看到徐庶和龐統走過來也是笑了笑說道︰「鄧縣距離襄陽還是有不少距離,我可是昨日就出發了,只可惜時間不對,只能在城外休息了一夜才入城。」

「不說這些,孔明最近可有什麼新的發現?」龐統又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然後問起了別的事情。

諸葛亮卻眼楮一亮說道︰「最近亮研讀了一下前將軍王緒頒布的律法以及土地法,略有所悟。」

「哦?可是徐州、遼東等地施行的法律?卻是新奇,把商人的地位提升了不少。」龐統也有所耳聞,只是最近他被自己叔父逼著看一些書籍,沒有時間去了解徐州的變化。

「正是如此,亮研讀多日,越發覺得王緒此人深不可測。大漢之弊端就在于世家大族兼並土地,使得民眾只得賣身為佃農。而王緒則反其道而行,強行收回士族土地,然後分配于民,是民眾歸心。而後大辦教育,平等士農工商的地位,讓士族難以獨大,此心之深遠,我等難以望其項背。」如果讓王緒听到諸葛亮此言,估計真會驚為天人,如此年紀就有這樣的見識,難怪會被後世如此追捧。

徐庶眼楮一亮,諸葛亮這個說法讓他相同了不少事情,龐統也是如此,兩人都陷入了沉默,正在思考諸葛亮的話語。

「孔明怕是還少說了一點,王緒恩威並濟,用強大的武力壓制手下士族,然後又用錢財地位收買他們。須知士族雖然摒棄商人,但是仍然需要大量金錢維持家族運轉,不少士族都依靠土地來獲得。王緒收繳土地就是斷了士族的根,但是他卻提高商人地位,將海外不少商品的利益與手下世家大族共分。這種辦法可是讓那些大族都跟王緒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龐統雖然對王緒了解不多,但還是有所耳聞,結合今日諸葛亮所說,他也想出了不少。

「不止如此,須知王緒乃是蔡邕蔡大師之徒,又有鄭大師在徐州講學,乃是士人之典範。然而他卻說服了兩位大師和法家、墨家等百家學說共同講學,如此一來兩位大師的名望也幫王緒壓制了不少對王緒政策不服的士人。」徐庶通過兩位好友的敘述想通了不少關鍵。

龐統、諸葛亮和徐庶三人在朋友圈子里本來就是有名的智者,此時他們三人聚在一起,其余的那些與會者也跟著聚攏了過來。听到三人的話語,這些人也議論紛紛,然後對王緒也佩服不已,當然也有人罵他不尊儒家先賢。

「平衡,這王緒可是好手段啊。」這時候一個比較蒼老的聲音傳了進來。

「叔父!」「龐德公!」「父親!」

原來是龐德公來了,他也早就听到了小輩們的議論,終于忍不住插言了。

諸葛亮和龐統心里一下子閃過一絲想法,龐德公這句話是對王緒所作所為最好的評價,就是平衡。不讓儒家還有士族一家獨大,扶持大量勢力,然後平衡各家實力,使得統治者有更加超然的地位。

這確實是王緒最真心的想法,雖然君主集權有不少壞處,但是現在這個年代講民主根本不可能。所以王緒寧願君主集權,也不願意向歷史上晉朝那樣君權旁落,皇帝成為了傀儡。

龐統等人在討論王緒的時候,王緒也帶著郭嘉來到了龐德公府邸的門口。門口有兩名書童打扮的人在守候著,見到王緒兩人過來立馬迎了上去問到︰「兩位可是來參加品詩會的?」

「正是。」王緒點頭應到。

「兩位可有請帖?」書童表現得很好,沒有那種自詡大家族奴僕看不起別人的神情。

「這個卻是沒有,不過我等听說可以通過一個考驗參加這次品詩會。」王緒攤了攤手表示自己沒有請帖。

書童點頭說道︰「這位公子說的不錯,那就請兩位以今日天氣為題做一首詩吧。」

說完後兩位書童還拿出了毛筆、墨水和竹簡,讓王緒和郭嘉兩人當場寫作。

「哦?」王緒沒想到題目竟然是這個,他低頭思考了一會,然後做了一首,並不是從唐詩里面抄錄的,而是自己想出來的。畢竟在蔡邕那里學了這麼多年,作一首詩還是能行的。

郭嘉也沒有含糊,雖然作詩不是他所擅長的,但是依舊能很快想出一首。王緒品鑒了一下,也算是不錯的詩,只是不知道里面的人認不認可了。

「好的,多謝兩位公子,我等這就進去通報,不知二位的名號是?」書童也是懂文墨的人,看了下兩人的詩,覺得也挺不錯的。

「在下王立,字為本。這位是我的好友郭奕。」王緒做了個自我介紹,依舊是用的假名,郭嘉依舊冒用他兒子的名字。

「好的,兩位請稍等。」一名書童拿起竹簡往府邸里走去,是去通報了。

(詩詞無能,就不寫了!請諒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之崛起最新章節 | 帝國之崛起全文閱讀 | 帝國之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