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劍錄 正文 第七十八話 守門、破陣∼之二

作者 ︰ 諸葛清

中庸一著得手,立即抽身退開。徐戎樁、袁戎長二人亦知輕重,心曉此時趕出門追回屈戎玉乃第一等大事,遂對中庸不予理會,各持劍撲向白浨重。

但只見白浨重立於山門,紋風不動,似是毫無反應,徐、袁二人亦無打算手下留情,舉劍當頭即刺了過去。

這兩劍刺蓄勢而發,中庸見之,亦不禁暗暗心驚。

所謂兵顯易折,聚雲堂下果然個個都擅長暗蓄於內!這兩劍勢道、勁力大是不同凡響,若不看使劍之人,還以為這劍勢於普天之下,或只有于仁在、元仁右二位堂主才能使出!

但下一瞬間,中庸愣住了!

兩把劍忽然同時月兌手,似是擲劍,倏地自白浨重兩頸側穿過,射出山門。

真是擲劍嗎?不,不對!徐袁二人各各退後了,徐戎樁的左肩窩、袁戎長的右胸卻已血流如注!

看到屈戎玉與中庸各自的動作之後,孫仁義等四人雖是剛回堂中,也已有了理解。李戎央雖被打傷,但堂中只要還有于仁在坐鎮,便無需懼怕中庸。敵我已經分明,要作的事也十分明白。孫仁義原本也有了反應,跟在徐袁二人身後準備突破白浨重。但才前進兩步,便見到兩位師佷竟已負傷後退!

于仁在見狀亦不能不露驚色!

堂中均是明眼人,看得出徐袁二人並非自身有意擲劍,而是在倏息之間察覺身遭敵攻,未及收回劍勢便已開始閃躲,此等反應不可稱不快!但對手之劍卻又更快,不僅讓徐袁二人閃之不及,甚至讓他們的前進之勢都還未能停下,受創之後,手掌一松,兩柄劍自然月兌手飛出!

見此,于仁在說道︰「孫師弟,如何?」

孫仁義眼見白浨重刺傷徐袁二人之後,也不再追擊,僅持劍在身前以劍劃地,劃出了一個弧型,一個正好能包覆山門的弧型,應道︰「看出了,但是……」

此時,中庸已遠遠退開,與白浨重與聚雲堂眾皆保持距離。中庸非常清楚,雖一時得手打傷了李戎央,徐袁二人又被白浨重刺傷,但由於新人又進,聚雲堂眾實力可說不減反增。動手之前于仁在便已說過,聚雲堂有『聚雲四陣』,如今只見識其一而已,便已如此狼狽,若再讓其余陣勢困住,那時可真是逃生無門。當今之計,唯有趁隙月兌逃才是上策。

但看到于仁在的反應,中庸又不禁覺得奇怪∼白浨重或許精進不少,但也萬無可能同時敵得堂中五名聚雲堂門人。讓屈戎玉把君棄劍那不死的妖怪帶走了,對聚雲堂才會更加不利,于仁在豈能不明此理,為何不動手?

但是?但是什麼?孫仁義那廝又為何欲言又止?

仔細一看,于仁在與孫仁義的目光都定死在白浨重手中的長劍。

劍?

聚雲堂得到了產自南宮府邸的利劍二十柄,是公開的秘密,還怕劍不如人?

又或,劍藝?這就更無稽了!雲夢劍派的歸雲曉夢,號稱天下五大劍學之一,面對同為使劍者,何曾怕了誰來?

中庸直退到背抵牆垣,確定不會再被圍攻,才出聲道︰「于堂主為何不攻?須知在此處多停一息,屈姑娘就帶著君棄劍那廝多跑一丈!」

此時,他只希望于仁在趕緊追上去,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將君棄劍給快快了結,他就不必代替君棄劍死了!

……荒謬!這真是太荒謬了!居然拿心月復大將的命去換對頭不死?

但仕奉仲參已久,中庸心里卻不得不承認,如此荒謬的事情,主子硬是有可能去作!

于仁在聞聲,斜睨了中庸一眼,跟著回身走出數步,直走到了瑞思身前,道︰「公主殿下,您不召回您的附離嗎?」

瑞思笑了笑,道︰「小女子不是說了嗎?這場戰,小女子只作壁上觀。但這也僅限於個人,我的丈夫和護衛想站在哪邊,小女子是不會管的。」

于仁在听說,思索一陣後,回向白浨重道︰「白侍衛,你的決定就是如此?或說英雄惜英雄,若你听從林家堡家長君棄劍指示,本堂主尚可理解,但吩咐你守門的人卻非君棄劍,你又何必言听計從?」

白浨重只一聲不吭。

于仁在不禁皺眉∼難道這廝听不懂人話的?

眼見不可能和平解決,隨同孫仁義回堂的弟子中即有人問道︰「孫師叔,攻不攻?」

「慢著……」孫仁義揮動手臂,道︰「慢著……」

看著孫仁義苦苦思索、于仁在亦面有難色,面對著孤身一人守門的白浨重竟動也不動,中庸亦不禁懷疑∼白浨重有這麼可怕?

他開始回想約環對於白浨重的一切報告。

白浨重,涇陽人士,在僕固懷恩勾結吐番與回紇、吐谷渾等部族發動叛亂,而後僕固懷恩染疾身死,吐番與回紇於涇陽駐地退兵時,遭回紇兵擄去為奴。

過兩年,揚劍殺其主一家,但逃月兌失敗,被擒。

後於部族舉辦的武術大會中,原被當成獵物供與會勇士獵殺為戲,卻意外反撲,奪劍擊殺多名回紇勇士。

在藥羅葛移地健面前與以劍術聞名的赤心交手,落敗。自此,赤心號稱回紇第二劍士,被任命為赴唐大使,白浨重列名赤心之後,譽為第三,亦號為勇士,破例成為附離。後成為幼公主瑞思的劍術師父,於瑞思夫婦以行商為名進入中土時隨行……

接下來,在靈州與君棄劍面識,後於杭塘山的虎、牛、蛇連環三陣中,救出命在旦夕的君棄劍與神宮寺流風、堀芃雪、寒星等四人。廬山集英會上,敗於栗原輔文手下……

……慢著!

……好像,有一點不對!

回紇雖盛產勇士,但以劍術論,卻從沒听說有人勝過赤心,又為何赤心、白浨重各只名列二、三?第一去了哪兒?

約環曾說,瑞思、宇文離、白浨重一行三人,在林家堡重建期間曾赴京一趟,赤心在南城門率眾阻擋。而後瑞思、宇文離突圍入城,僅留白浨重殿後……報告上說,當時赤心面對落單的白浨重,卻不敢命手下攻上。

目無唐法的赤心,難道還怕在京城南大門殺人嗎?不可能,他在平西街上都殺了不少!

那麼,只能有一個解釋︰赤心怕了白浨重。

怕?何故要怕?第二怕第三?

「一百五十年前,」孫仁義打破沈默,說道︰「民間傳說,玉帝曾令魏徵斬殺犯天條之龍王。龍王懼死,求助於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滿口答應,問清日子、時辰之後,便於當日早朝後,留魏徵於宮內下棋,有意使魏徵誤了殺龍王的時刻。豈料魏徵在棋局中打起盹,竟於夢中斬龍。龍王心有不甘,遂於夜夢中尋李世民索命,李世民被驚攪不能眠。眾臣听說此事,便有秦叔寶、尉遲敬德兩名猛將自願為李世民把守寢宮門口……」

「孫師叔,你說這作啥!玉妹將那打不死的妖怪帶走了,你們該快將那白面病蟲殺了追去才是,怎此時還說這恁長的故事!」

堂中眾人聞聲注目,才知發話者是被中庸打傷、癱坐在牆角下的李戎央。

于仁在即喝道︰「蠢材,平時要你學書、听話,你不肯,此時又怎知你孫師叔的用意?既還沒死,就閉上嘴循息養傷!」

孫仁義也道︰「阿央,這故事可大有用意。這兩名當代猛將,尉遲恭號稱槍神、秦瓊卻擅用刀劍。這兩將自負勇名,听說對手是龍王魂魄,雖同守宮門,卻不肯對方幫手。於是約好尉遲恭打頭陣,由秦瓊守住門口。一天夜里,龍王冤魂來了,尉遲恭起槍舞風,與龍王纏斗多時,但不能取勝,秦瓊只袖手旁觀。那龍王尋隙沖向寢宮門口,眼見離宮門只有四尺,竟在倏息間被秦瓊一劍刺中左眼、又一劍穿透咽喉,接著斬下龍首,從此魂飛魄散。李世民大喜,封二將為門神,令繪於門扉上。並賜秦瓊之劍名『斬龍劍』,又因當日乃月圓之夜,以其劍術稱為『圓月殺法』……」

中庸听懂了、堂中眾人全听懂了,但瑞思不置一語、白浨重仍是悶不作聲。

只有地上,那以劍尖在石板上劃下的一道弧、涵蓋了大門的劍弧,似乎愈鮮明了

聚雲堂忽然間又傷三員大將,孫仁義話聲才歇,外頭竟又傳來『咚轟』一聲大響,聲音沈重,似重物墜地。

于仁在聞聲,面色一變,道︰「縱是圓月殺法,本堂又有何懼?攻!攻上去!本堂主不信區區一個回紇劍士,便能擋住了我等!孫師弟,此處便交給你,本堂主要親自將玉兒給捉回來!」說完,便立即返回大廳。

中庸听了于仁在言語,又見他進入廳中轉進後堂,不覺一驚。

他號稱陣王,性喜習陣,入堂之前,便在外頭的擎天巨木林與玄甲亂石陣繞了數遭,藉以判斷陣勢。而他的判斷是︰擎天巨木林於植木之初,便以吸納水氣為主用,將方圓數里內的水氣盡集於林中閉鎖,由於水氣充沛,且面陽背山,而成就了這一片巨木林。

相對的,巨木林外數里之內則全無水氣,唯有山息。玄甲亂石陣即是代表,由於巨木林之故,玄甲亂石陣無有水蝕、亦無風害,千年來全成了金鐵不摧、堅硬如鋼的石柱。這些石柱不僅如同回夢汲元陣一般吸納山靈氣息,更是團團圍繞聚雲堂而布成,無論入堂出堂,除山門一條道外,全是死路。

想必屈戎玉亦知此理,才教白浨重守住山門,如此便能有效爭取她將君棄劍帶走的時間。

但于仁在卻說要親自擒回屈戎玉,且進了大廳。莫不是聚雲堂還有別道?

孫仁義對中庸的驚疑毫無反應,只向白浨重道︰「在木色流蹶起之前,天下五大劍藝,原有圓月殺法一席。可惜此門劍術傳人稀少,且有只能守而不能攻的致命缺點,硬被木色流擠了下去。縱是如此,這號稱『門神之劍』的武藝也曾轟傳天下,我一直以不能親眼見識為憾……今日,真是天佑!」

孫仁義的意思,他身後幾名弟子自然听出了,遂有人問道︰「孫師叔,中庸那廝卻又如何?」

孫仁義笑了笑,道︰「不必理會,瞧他的模樣,若有何動靜,你們三人只消擺下鼎足之陣伺候他便得了,放著他去,他想走也走不了。現在你們只要好好看著!錯過這次,只怕再沒機會見識這原已失傳的圓月殺法!」

語畢,孫仁義踱一大步,便向白浨重縱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問劍錄最新章節 | 問劍錄全文閱讀 | 問劍錄全集閱讀